《龍砂八家醫案》~ 王鍾岳先生方案 (1)

回本書目錄

王鍾岳先生方案 (1)

1. 王鍾岳先生方案

顧山周敬立令郎

痢久不止,脈見細數,少陰腎虛,亡血失精之象也。又不能食,脾火不化,相火侵凌,上炎下奪,津液告竭,故又作渴。惟專救欲脫之真陽,兼能復返其陰,俟一陽來復之期,冀轉回生髮之氣,則治矣。為擬三陰煎及三物桃花湯,間服之。

人參(一錢),熟地(三錢),白芍(酒炒,錢半),五味子(三分),炙草(三分),當歸(炒焦,一錢),益智(淡鹽水泡,六分),(又方)赤石脂(煅研,三兩),炮姜(二錢)

白話文:

顧山周敬立令郎

這位病人久痢不止,脈象細數,顯示少陰腎虛,已經出現失血、損精的徵兆。而且他還不能吃東西,說明脾胃火氣不足,導致相火(心火)上炎下奪,津液耗竭,所以才會口渴。

治療要點在於專注救治快要脫離的真陽,同時兼顧恢復其陰氣,等待陽氣回升之時,期盼轉化為生髮之氣,才能痊癒。

我擬定處方如下:

三陰煎三物桃花湯,交替服用。

三陰煎 成分:

  • 人參(一錢)
  • 熟地(三錢)
  • 白芍(酒炒,錢半)
  • 五味子(三分)
  • 炙草(三分)
  • 當歸(炒焦,一錢)
  • 益智(淡鹽水泡,六分)

三物桃花湯 成分:

  • 赤石脂(煅研,三兩)
  • 炮姜(二錢)

註: 以上中藥劑量僅供參考,請遵醫囑服用。

上為末,用香粳米打糊丸,每服三錢,參湯送下。

山東周客

少年火盛,心腎不交,夢多走泄,或無夢自遺,顴赤脈數,全屬陰虛,精氣不固,玉關不閉,相火妄動之故也。則宜壯水制之,不再動其火,自然痊安矣。

大熟地(三錢),煅牡蠣,蓮鬚,龜板(炙),芡實,茯神,棗仁,沙蒺藜(去刺,一錢),建蓮(一錢)

泰興李家襄

太陰厥陰之絡,寒氣引痛,致項強舌卷,語言似乎蹇澀,其邪由府及藏,氣不外衛,血不內營,致風之所襲,併入於心者。沉著於絡,無陽以煦之,故不條達也。當治八脈為病。

白話文:

上為末,用香粳米打糊丸,每服三錢,參湯送下。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香粳米熬成糊狀,做成丸藥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參湯送服。

少年火盛,心腎不交,夢多走泄,或無夢自遺,顴赤脈數,全屬陰虛,精氣不固,玉關不閉,相火妄動之故也。則宜壯水制之,不再動其火,自然痊安矣。

年輕人陽氣旺盛,心火過盛,心腎功能失調,導致經常做夢、遺精,甚至無夢遺精,臉頰發紅、脈搏頻數。這是因為陰虛體質,精氣不足,導致腎氣不足,無法封閉腎精之門(玉關),心火妄動所致。因此應該滋陰壯腎,抑制心火,不再動搖心火,自然就會痊癒。

大熟地(三錢),煅牡蠣,蓮鬚,龜板(炙),芡實,茯神,棗仁,沙蒺藜(去刺,一錢),建蓮(一錢)

處方:熟地黃三錢,煅牡蠣,蓮鬚,炙龜板,芡實,茯苓,酸棗仁,去刺沙蒺藜一錢,建蓮一錢。

太陰厥陰之絡,寒氣引痛,致項強舌卷,語言似乎蹇澀,其邪由府及藏,氣不外衛,血不內營,致風之所襲,併入於心者。沉著於絡,無陽以煦之,故不條達也。當治八脈為病。

太陰和厥陰經絡受寒氣侵襲而導致疼痛,進而出現項部僵硬、舌頭捲曲、言語不暢等症狀。寒邪從體表(府)侵入臟腑(藏),導致氣機不暢,無法運行於體表(衛),血液也不順暢運行於臟腑(營),進而使風寒侵入心臟。寒邪停滯於經絡,沒有陽氣溫煦,所以經絡不通暢。應該治療八脈之病。

歸全,淡附子,甘菊,遠志,肉蓯蓉,枸杞,鹿角霜(各一錢),熟地(三錢)

六脈弦大搏指,足徵平素火必有餘。肝強胃盛,以內伏之火,挾外來之風,致口眼喎斜,頭目不明,清陽之分,經絡為之所中也。然在上之風,乃實邪,緩散自出。

茯苓,首烏(各二錢),黃芩,天麻,防風,川貝,蒺藜,甘菊,殭蠶(各一錢)

白話文:

將附子、甘菊、遠志、肉蓯蓉、枸杞、鹿角霜各一錢,熟地三錢,一同服用。

如果脈象弦大搏指,說明平時體內有火氣。肝氣旺盛,胃火較盛,內伏之火與外來之風相合,導致口眼歪斜,頭目昏花不清,清陽之氣無法正常運行,經絡受阻。不過,這是外來的風邪,屬於實邪,可以緩慢散出。

將茯苓、首烏各二錢,黃芩、天麻、防風、川貝、蒺藜、甘菊、殭蠶各一錢,一同服用。

江陰三官殿馬腹膨症

腹脹甚於少腹,按之堅急,大便泄,小便少,脈虛細,皆陰寒凝結,厥氣在下而單腹膨滿,當用溫通之法。

淡乾薑,熟附子,烏藥,益智,車前子(各二錢),吳萸(三分),煨木香(五分)

蘇州楓橋姚

小腹寬痛,呼吸俱甚,且上為咳逆,皆屬二陰之邪,久積於中故耳。

桂枝(五分),當歸(一錢),白芍,通草,烏藥,青皮,紫樸(各一錢),吳萸(三分),生薑(一片)

白話文:

江陰三官殿馬腹膨症

病症: 腹脹尤以小腹為甚,按壓腹部堅硬緊繃,大便稀溏,小便量少,脈象虛弱細小。

病因: 皆因陰寒凝結,厥氣下沉導致單獨腹部膨滿。

治療方法: 宜用溫通之法。

藥方:

  • 淡乾薑、熟附子、烏藥、益智、車前子(各二錢)
  • 吳萸(三分)
  • 煨木香(五分)

蘇州楓橋姚

病症: 小腹寬大疼痛,呼吸急促,並伴有咳嗽逆氣,皆因陰寒邪氣久積於體內所致。

治療方法:

藥方:

  • 桂枝(五分)
  • 當歸(一錢)
  • 白芍、通草、烏藥、青皮、紫樸(各一錢)
  • 吳萸(三分)
  • 生薑(一片)

汪維敬如夫人

肝脾素郁,氣血素虧,致清濁之混亂,窒塞中焦及小腹,足膝脈絡不仁,食減吞酸,乃木來侮土之象,寡於畏耳。按脈皆微,真陽不運,陰凝阻遏,致膹郁不宣。當辛通達下之法,復以苦泄,脹可減矣。

吳萸(鹽水炒),乾薑,白蔻,半夏,枳實,廣皮,川楝(鹽炒),蘇梗

又大凡脈微腹脹,小腹上逆者,即經云:厥氣在下,營衛留上,真氣逆上,正邪相攻而為脹也。況乎產後下焦空乏,寒從此入,致不行也。擬方宣通之法,兼溫下元,自能釋然。徐之才云:宣可去壅,通可去滯,溫可去濕,因仿而用之。

白話文:

汪維敬如夫人患有肝脾氣血虛弱,導致腹部不適,食慾不振等症狀。醫生診斷為肝氣犯脾,並根據脈象判斷為陰寒凝滯阻礙氣血運行。因此,醫生採用辛溫通下之法,配合苦寒泄熱,以疏通經絡,溫暖下元,改善腹脹等症狀。

吳萸,乾薑,益智(鹽水炒),當歸,官桂,廣皮,故紙(鹽水炒),於朮,丹參,神麯丸,服三錢,參湯送下。

無錫杜鳳山

腎脾久虛,水濕下陷,致足腫,陰囊無縫,本屬陽虛,非溫通下元不可,以復脾中之陽,兼復腎中之陽,日能雪消春水,沖和之致,漸可復矣。

上肉桂,淡附子,澤瀉,茯苓,益智仁,破故紙,神麯,白朮,木香

無錫上山朱大倫

白話文:

吳茱萸、乾薑、益智(用鹽水炒)、當歸、官桂、廣皮、故紙(用鹽水炒)、於術、丹參,研成粉末,做成神麯丸,每次服三錢,用參湯送服。

患者腎脾久虛,水濕下陷,導致足腫、陰囊無縫,屬於陽虛,必須溫通下元,才能恢復脾胃之陽,兼顧腎中陽氣,如同春雪消融,逐漸恢復健康。

上方藥物中,肉桂、淡附子、澤瀉、茯苓、益智仁、破故紙、神麯、白朮、木香,也能幫助恢復腎脾之陽。

咳嗽半載,兼之脾不運化,金土二藏,皆虛可知也。所賴本質素足,未見其形色盡槁,雖虛陽上浮,咽燥音啞,似覺津液內奪,不過一時易退,而中土轉運之軸失司,所必然也。然此時入秋燥令,火必傷肺,傷土不用事,脾土益衰,食不化而上泛,便則泄,咳則燥而內生煩火,此又必然也。大率治法,調金水兩藏,抑肝培土,以復其元,約方之法,可附於後。

雖未必有補天之力,方冀奏績於將來。

川貝,麥冬(俱半炒),茯苓,扁豆,廣皮白,穀芽(炒),南棗,枇杷葉,(又)瓊玉膏,加減資生丸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位病人咳嗽了半年,同時脾胃運化功能也不好,說明金(肺)土(脾)兩臟都虛弱。儘管病人本身底子還算不錯,還沒出現嚴重衰弱的症狀,但由於虛陽上浮,導致咽喉乾燥、聲音嘶啞,好像津液都被奪走了,不過這種情況應該很快就會好轉。然而,脾胃運化的功能失常,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。

現在已經進入秋季乾燥的季節,燥氣容易傷肺,而肺虛又會傷脾,導致脾土更加衰弱。病人可能會出現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、食物反胃、大便稀溏、咳嗽乾燥、內心煩躁等症狀,這也是必然的結果。

總體來說,治療方法是調和金(肺)水(腎)兩臟,抑制肝氣,滋養脾土,使身體恢復元氣。具體的藥方可以附在後面。

雖然這個藥方可能無法達到完全治癒的效果,但也希望它能對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。

藥方中包括:川貝母、麥冬(都用半炒)、茯苓、扁豆、廣皮白、穀芽(炒)、南棗、枇杷葉,以及瓊玉膏,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資生丸。

無錫上山祝振聲夫人

大凡病之來,必由於調理失宜,風寒起居不節,日就耗損而然也。始因小產後,經則淋漓不斷,甚至雜穢。今復春夏之交,遂崩漏不止,下元衰弱可知矣。況本質又屬陽虛,血無所統,散失無度,積而不行,血必大下,而無留戀歸經之日,致血與氣兩不維附,漸成抽絲引絮,日夜無度,為之索然。夫心主血,肝藏血,脾統血,雖屬衝任所司,其源在此。

今擬上益心脾之陽,下滋肝腎之陰,隸以澀可固脫,勿使病內苦結。陽歸其宅,可望氣血沖和,自能霍然。

熟地(四兩),當歸(三兩),白芍(二兩),赤石脂(煅一兩半),鹿角霜,芡實,海螵蛸(酒炒),枸杞(各一兩),黃柏(八錢),元武板(刮淨,兩半),五味子(五錢)

白話文:

這位無錫祝振聲夫人的病症,主要是因為身體調理不當,風寒入侵,起居不節,日積月累造成的。原本就因為小產後經血淋漓不斷,甚至帶有雜質,如今又逢春夏交替季節,導致崩漏不止,下元虛弱可見一斑。加上她本身陽氣虛弱,血氣失控,散失無度,積聚而不流通,最終導致大量出血,無法回歸經脈,血氣無法相互依附,如同抽絲剝繭,日夜不停,讓人疲憊不堪。心主血,肝藏血,脾統血,雖然衝任二脈掌管經血,但血源來自於這三臟。

因此,我打算用藥方來滋補心脾之陽,滋潤肝腎之陰,同時用收斂固脫的藥物,避免病情加重。只要陽氣歸位,氣血調和,自然就能痊癒。

藥方:熟地四兩,當歸三兩,白芍二兩,赤石脂(煅一兩半),鹿角霜一兩,芡實一兩,海螵蛸(酒炒)一兩,枸杞一兩,黃柏八錢,元武板(刮淨,兩半)一兩,五味子五錢。

少夫人

三瘧之後,中脘痞結,氣鬱生痰,痛嘔少食,兼之經水愆期,來時作痛且嘔,甚至經逆不調,而脈細並澀,視其形氣未弱,血則有餘,而氣太郁,色雖紫而有寒。乃因血積胞門,或凝子宮,致衝任不榮,經年不孕。今取義於震陽也,一索而得長男。更欲求其虛靈不昧之性,使三氣混合,自然一舉而得子矣。

熟地,川芎,白朮,肉桂,兔絲,歸身,白芍,艾絨,吳萸,枸杞,川斷,香附

金匱陶叔和年五十外少腹有缺

少腹是二陰所處,今少腹若有形質,其勢日甚,上衝至胃,皆由平素胃陽有餘,腎陰不足,濕熱痰飲,日漸下趨,遂使陽不通陰,升降失職,非痃非痹,無所定名,潛匿其間,時或隱現。投以溫治則熱,涼治則寒,究竟下焦之邪,不因有形之蓄積,始來然耶。

白話文:

少夫人患病後,中脘部位脹滿結塊,氣機鬱結導致痰濕生長,因此疼痛嘔吐食慾不佳。再加上月經週期不規律,來潮時疼痛並且嘔吐,甚至經血逆流失調,脈象細弱且澀。觀察她的體態和精神並非虛弱,血氣充足,但氣機過於鬱結,臉色雖然偏紫但體寒。這是因為血塊積聚在胞宮,或是凝結在子宮,導致衝任二脈失於濡養,導致多年不孕。現在用震陽之法,只需一次嘗試就能生下男孩。如果想要更進一步,使她精神清明,三氣調和,自然就能一舉得子了。

藥方如下:熟地、川芎、白朮、肉桂、兔絲子、當歸身、白芍、艾絨、吳茱萸、枸杞、川斷、香附。

金匱經作者陶叔和五十歲後,下腹部出現缺損。

下腹部是陰經所在之處,如今下腹部出現形狀,並且情況越來越嚴重,向上衝擊胃部,都是因為平常胃陽過盛,腎陰不足,濕熱痰飲日積月累向下流動,導致陽氣無法通行,陰氣無法升降,失卻正常功能。既非痃病,也非痺病,沒有明確的病名,潛藏在身體內部,時而隱現。用溫熱方法治療則發熱,用寒涼方法治療則發寒,究竟是下焦的邪氣,不是因為有形的積聚而引起的,還是從一開始就存在呢?

茯苓,瓜蔞霜,山查肉,半夏,飛滑石,延胡,青木香,川楝子,白螄螺谷,水泛為丸。

吳載暘小腹痛症

二便俱閉,小腹形如覆杯,手不可按,濁氣上逆,則煩悶不舒,暴怒趨急,漸至如此,膀胱氣不化行,精液復傷,脂腴凝滯,閉塞下元。宜通達氣血之滯,瘀散脹消,二便始快矣。

川連(五錢),牛膝(二錢),鬱金,木通,枳殼(各一錢),車前,桃仁(錢半),韭汁(一小杯),調琥珀末二錢。

白話文:

茯苓、瓜蔞霜、山楂肉、半夏、滑石、延胡、青木香、川楝子、白螄螺谷,用水調和製成丸子。

患者出現大小便不通,小腹形狀像覆蓋的杯子,不能用手按壓,濁氣上逆,導致胸悶不舒,容易暴怒急躁,病情逐漸加重,膀胱氣機運行不暢,精液受損,脂肪油膩凝滯,導致下焦閉塞。治療方法應以通達氣血、化瘀消脹為主,使大小便通暢。

藥方:川連五錢、牛膝二錢、鬱金、木通、枳殼各一錢、車前、桃仁錢半,加入一小杯韭汁,再加入琥珀末二錢調勻。

又脈象略和,少腹痛處高突亦平,但交陰氣衝,乃濁陰之邪,上干犯胃,尚宜滲利,以清肅上焦。

茯苓,澤瀉,廣皮,川連,山梔,知母,麥冬,石斛

江城東門外張腹脹症

少腹有形,似疝非疝,汨汨有聲。此寒濕結於膀胱之絡,非溫不通。

肉桂,吳萸,乾薑,小茴,香附,白朮,茯苓,川附,半夏

蘇載輿令政咳血泄瀉症

夫人之症,由肝及脾,由脾及肺,致左脅呼吸引痛,中脘嘈雜,嘔吞酸水,甚至脾虛上泛,面目色黃,燥咳動絡,血隨上溢,三者之恙,總不離乎燥火內伏,氣逆上膈。故肝邪犯胃,且肺之清肅失司,不能平木,肝氣上湧無制,變生不測。今和脾胃,滋肝木,俾氣火之燥逆漸平,再商後治。

白話文:

脈象稍微和緩,下腹部疼痛的地方高突也平復了,但是陰氣交匯衝擊,是濁陰的邪氣,向上侵犯胃部,還需要滲利,來清肅上焦。

茯苓、澤瀉、廣皮、川連、山梔、知母、麥冬、石斛

少腹有形狀,像是疝氣卻又不是疝氣,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。這是寒濕凝結在膀胱的絡脈,如果不溫暖通暢,就無法治癒。

肉桂、吳萸、乾薑、小茴、香附、白朮、茯苓、川附、半夏

這位夫人的病症,是由肝臟影響脾臟,再由脾臟影響肺臟,導致左脅肋呼吸時疼痛,胃脘部嘈雜,嘔吐吞咽酸水,甚至脾虛上泛,面部顏色發黃,乾咳動搖肺絡,血隨之向上溢出。這三種病症,總歸都是因為燥熱內伏,氣逆上衝膈膜所致。所以肝邪犯胃,而且肺臟的清肅功能失調,無法平抑肝木,肝氣上涌沒有約束,就會產生不可預測的變化。現在要先調和脾胃,滋養肝木,讓氣火燥逆逐漸平復,再考慮後續治療方案。

枇杷葉,冬桑皮,丹皮,天冬,穀芽,白芍,生鱉甲,穭豆衣

又大凡陰虛則火亢,內劫其津液,致咳無痰,又復脾虛,大便多泄,元氣津液,亦從下走,且肝之燥逆,橫格於中,上凌肺,下侵脾,以致咳瀉不止。因思古人云:肝苦急,急食甘以緩之。又云:治肝必先實脾,況脾為肺之母,萬物賴土以生。今擬養脾保肺和肝,不燥不滋,固本為先,庶幾有合於病情。

麥冬,茯苓,白芍(炒),人參,扁豆(炒),穀芽,北沙參,南棗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位患者的病症和治療方法。患者體內陰虛,導致火氣旺盛,消耗津液,出現咳嗽無痰的症状。同時,脾虛導致大便稀溏,元氣和津液都從下焦流失。肝氣也因燥熱而上犯肺,下侵脾,造成咳嗽腹瀉不止。

醫生根據古人醫學理論,認為肝性急躁,宜食甘味以緩解。同時,治肝必須先補脾,因為脾是肺的母親,萬物皆賴土地而生。因此,醫生採用養脾保肺和肝的治療策略,以麥冬、茯苓、白芍、人參、扁豆、穀芽、北沙參、南棗等藥物組成處方,既能滋陰清熱,又能健脾益肺,緩解肝氣燥熱,從根本上解決患者的病症。

殷家莊朱堃官時感症,乾隆甲申五月初三日

身熱十餘日,頭有汗而熱不解,口苦耳聾,自利不止,即此已為上厥下奪之症,前醫所用辛涼達表不應。今細按脈皆浮弦,舌苔白滑,氣弱神倦,治法宜從一表一里和之。用柴苓法,俾兩陽之邪,自然解散矣。

茯苓(三錢),柴胡,淡芩,豬苓,澤瀉,半夏(各一錢),桂枝(五分),葛根(二錢),生薑

(初六),脈浮弦略減,自利稀少,里邪欲和,反惡寒者,表邪亦欲和也。身熱,漐漐汗出,口渴,有轉退少陽之象,用溫膽法以清餘熱。

白話文:

殷家莊的朱堃官,在乾隆甲申年五月初三日,患病已十多天。他發燒,頭部出汗但熱度不退,口苦耳聾,腹瀉不止。這已經是上焦虛熱,下焦寒奪的症狀。之前的醫生使用辛涼藥物,想要發散表邪,但效果不佳。

我仔細診脈,發現脈象浮弦,舌苔白滑,氣虛神疲。治療方法應該從表裡兩方面調和。我採用柴苓湯的方劑,讓表裡兩方面的邪氣自然散去。

處方:

茯苓(三錢),柴胡,黃芩,豬苓,澤瀉,半夏(各一錢),桂枝(五分),葛根(二錢),生薑

(初六)

今天是初六,脈象浮弦略有減弱,腹瀉次数減少,裡邪快要和解了,但反而怕冷,说明表邪也想要和解。身體發熱,大量出汗,口渴,這有轉退少陽之象。我將使用溫膽湯,以清餘熱。

半夏,茯苓,甘草,枳實,花粉,黃芩,廣皮,竹茹

脈數細少神,瘟毒之邪,鬱而未散,一身斑疹隱然,症非輕候。

鎊犀角,赤芍,豆豉(各二錢),葛根(一錢),連翹,山梔(各錢半),貫眾(去泥),蘆根(各一兩),大力子(生研),滑石(各三錢),茅根(五錢)

第三日方,荊芥,赤芍,牛蒡,元參,小生地,乾葛,貫眾,蘆根

白話文:

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枳實、花粉、黃芩、廣皮、竹茹。

脈搏細弱,神志不清,瘟毒邪氣鬱積在體內尚未散去,全身隱隱出現斑疹,病情並不輕微。

犀角、赤芍、豆豉(各二錢)、葛根(一錢)、連翹、山梔(各錢半)、貫眾(去泥)、蘆根(各一兩)、大力子(生研)、滑石(各三錢)、茅根(五錢)。

第三日方,荊芥、赤芍、牛蒡、元參、小生地、乾葛、貫眾、蘆根。

第五日方,左脈微而無神,甚屬可慮,右脈數實,十餘日不大解,頗有下證。但煩躁不寧,未敢輕下。且以竹葉門冬飲,止其煩亂為第一。

竹心(五分),川連(五分),麥冬(三錢),茯神(三錢),鮮生地(打汁五錢),犀角(一錢半),甘草(三分),知母(一錢),燈心(三尺)

第七日方,少陰之為病,但欲寐,躁不得臥者,不治。舌卷或唇焦,不大便,脈微欲絕,用苦辛入腎救逆。

阿膠(二錢),川連(五分),大生地(五錢),雞子黃(三枚),天冬(一錢),犀角尖(一錢)

白話文:

  • 左脈微而無神: 左手脈象微弱,沒有活力。
  • 右脈數實: 右手脈象跳動頻繁且有力。
  • 十餘日不大解: 十多天沒有排便。
  • 下證: 下痢,腹瀉的跡象。
  • 煩躁不寧: 患者感到焦慮不安。
  • 竹葉門冬飲: 以竹葉、天冬等藥材製成的藥飲,具有清熱除煩的作用。
  • 少陰之為病: 少陰是中醫經絡學說中的概念,指腎經和膀胱經。
  • 但欲寐,躁不得臥: 患者總是昏昏欲睡,卻又躁動不安無法安睡。
  • 舌卷或唇焦: 舌頭捲曲或嘴唇乾燥,是熱證的表現。
  • 不大便,脈微欲絕: 患者沒有排便,脈象微弱幾乎消失,是病情嚴重的徵兆。
  • 苦辛入腎救逆: 用苦辛藥物入腎經,救治陽氣衰敗的急症。

第二劑症稍減,去犀角,加當歸一錢,麻仁炒研三錢,白蜜三匙,調服。

第九日方,焦穀芽,麥冬,茯神,石斛,小生地,阿膠,丹皮,地骨皮

十一日方,大生地(五錢),犀角(錢半),元參,丹皮,山梔仁,黃芩(各一錢),茅根(五錢)

十三日方,諸症悉退,餘熱未盡。大原生(切片水浸打爛絞汁入煎,五錢),麥冬,穀芽(炒),石斛(各三錢),川貝,知母,元參(各一錢),竹心(五分),燈心(三尺)

程載光時感症

冬溫邪伏,起於吐瀉之後,致中氣不和,熱不減,神昏譫語,口渴噁心,苔白厚,左脅呼吸不利,肺氣不清,時咳,總之熱邪為害。按脈浮大,且無汗,邪尚在經,未入乎府。宜先理陽明,邪散乃愈。

白話文:

第二次用藥後,病症稍微減輕,就把犀角去掉,加入當歸一錢,炒研麻仁三錢,白蜜三匙,調勻服用。

第九天用藥方是焦穀芽、麥冬、茯神、石斛、生地黃、阿膠、丹皮、地骨皮。

第十一天用藥方是生地黃五錢、犀角一錢半、元參、丹皮、山梔仁、黃芩各一錢,茅根五錢。

第十三天用藥方,所有症狀都消失了,但餘熱未盡。用大生地切片,用水浸泡後打爛,絞出汁液加入藥方中煎服,用量五錢,還有麥冬、炒穀芽、石斛各三錢,川貝、知母、元參各一錢,竹心五分,燈心三尺。

這是一位名叫程載光的人患上的時感病。冬季溫邪潛伏在體內,起因是吐瀉之後,導致中氣不和,熱氣不退,神志昏迷,說胡話,口渴噁心,舌苔白厚,左邊肋骨部位呼吸不順暢,肺氣不暢,偶爾咳嗽,總之是熱邪作祟。按脈象浮大,而且沒有汗出,邪氣還停留在經絡中,沒有進入臟腑。應該先調理陽明經,邪氣散去就會痊癒。

廣皮,半夏,雲苓,查肉,杏仁,石羔,豆豉,蘆根

二診,脈浮大而數,因得微汗,勢已略減,外熱稍清,舌苔黃黑乾燥,大便有轉矢氣,結燥未下,胃不和。前方再為加減,此時裡熱重於表矣。

廣皮,茯苓,半夏,滑石,杏仁,石羔,前胡,生查肉

三診,脈症俱減,裡熱未盡,胃不和,大便未通,小便赤色。再用通利下焦,以生津液。

茯苓,滑石,瓜蔞皮,淡芩,澤瀉,生查肉,生穀芽(晚齒痛,用清胃散一劑。)

四診,脈象略減,熱亦稍清。此係餘邪不足慮,憔左脅痛處,大如手掌部位,乃肺之經絡,痛且拒按,系積傷氣血,非細故也。用和傷之法。

白話文:

廣皮、半夏、雲苓、查肉、杏仁、石羔、豆豉、蘆根這些藥材,

第二次診斷,脈象浮大而快,因為稍微出汗,病情已經略微減輕,外熱稍微退去,舌苔黃黑乾燥,大便有臭氣,便秘未解,胃部不和。前方的藥方再加減調整,現在內熱比外熱嚴重了。

廣皮、茯苓、半夏、滑石、杏仁、石羔、前胡、生查肉這些藥材,

第三次診斷,脈象和症狀都減輕了,內熱尚未完全消退,胃部不和,大便未解,小便顏色發紅。再次使用通利下焦的藥方,以生津液。

茯苓、滑石、瓜蔞皮、淡芩、澤瀉、生查肉、生穀芽這些藥材,

第四次診斷,脈象略微減輕,熱氣也稍微退去。這剩餘的邪氣不足為慮,左側肋骨疼痛處,大小如同手掌,屬於肺部的經絡,疼痛而且拒絕按壓,這是積傷氣血所致,不是小事。用和解損傷的藥方。

川連,桃仁,滑石,瓜蔞皮,牛膝,紅花,骨碎補,柏子仁

七診,當歸,川芎,桃仁,骨碎補,三七,丹皮,鬱金,瓜蔞,劉寄奴,桑枝

八診,生地,紫苑,川貝,地骨皮,桑皮,丹皮,麥冬,花粉,生蘇子

九診,脅痛少減,時復寒熱,痛處發出白疹,隱現不定。此係從前留滯之餘邪,因虛不能外達,所幸日飲糜粥,藉穀氣漸充而見。忌用升提,只宜和胃養陰為法。

炙鱉甲,茯苓,丹皮,川石斛,小生地,廣皮,製半夏

白話文:

患者的脅肋疼痛稍微減輕,但時常發熱,疼痛的地方出現白色的疹子,忽隱忽現。這是過去留下來的餘邪,由於身體虛弱,邪氣無法完全排出。幸好患者每天喝米粥,藉由穀物的精氣漸漸充盈而有所改善。避免使用升提之藥,應該以和胃養陰的方法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