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掃葉莊醫案》~ 卷一 (2)
卷一 (2)
1. 中風
過勞陽動,內風上蒙清竅,頭旋目暗,上實下虛,若能保養,冬藏可安。
炒黑杞子,甘菊炭,穀精珠,牛膝,穭豆皮,女貞實
此肝風升舉,目珠脹,咽塞嘔食,下焦獨冷,常年久瀉,今反便難。
石決明,香附汁,夏枯草,草決明,生神麯,橘紅
眩厥心悸,咽中填塞,汗泄畏冷,都主肝陰虛餒,陽明內風上巔。
生牡蠣,天冬,穭豆皮,阿膠,茯神,小生地
白話文:
因為過度勞累導致陽氣過盛,內風上衝蒙蔽了頭部的清竅,因此出現頭昏眼花,上半身充實而下半身虛弱的症狀。如果能夠好好保養,在冬天休養生息,就能夠安穩度過。
需要用炒黑過的枸杞、甘菊炭、穀精珠、牛膝、穭豆皮、女貞子等藥材來調理。
這是因為肝風上揚,導致眼睛脹痛,咽喉堵塞,嘔吐食物,下腹部寒冷,原本長期腹瀉,現在反而排便困難。
需要用石決明、香附汁、夏枯草、草決明、生神麴、橘紅等藥材來治療。
頭昏眼花,心悸,咽喉堵塞,出汗怕冷,這些都是因為肝陰虛損,陽明經脈內風上衝頭頂的表現。
需要用生牡蠣、天冬、穭豆皮、阿膠、茯神、小生地等藥材來滋補肝陰。
凡動皆陽,沖氣至脘嘔酸,乘巔旋運,食漸減,肌肉消,是肝木之陽趨胃,久而陽化內風,直上巔頂,而為暈矣。煩勞操持,君相過動所致,情志之病,不專功於藥餌。
石決明,生地,柏子仁,阿膠,天門冬,茯神
耳鳴眩暈心悸,寐醒汗出,身汗從牙宣失血所致,此皆肝腎致傷,內風勃升也。
生干何首烏,冬桑葉,茯神,黑芝麻,天冬肉,甜北沙參,蜜丸秋石湯送下
白話文:
所有活動都是陽氣的表现。当阳气冲到胃部,就会引起呕吐和胃酸。阳气上冲到头部,就会让人头晕眼花,逐渐减少食欲,肌肉消瘦。这是因为肝脏的阳气过度旺盛,侵犯了胃部,久而久之,阳气转化为内风,直上头顶,从而导致头晕。过度劳累、操持,以及君相过度运动,都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。这种病症属于情志病,不能仅仅依靠药物治疗。
处方
石决明、生地、柏子仁、阿胶、天门冬、茯神
病症
耳鸣、头晕、心悸、睡眠时醒后出汗、全身出汗、牙龈出血等等,都是由于肝肾损伤,内风上冲导致的。
药方
生干何首乌、冬桑叶、茯神、黑芝麻、天冬肉、甜北沙参,用蜜丸的形式,用秋石汤送服。
肝風頭暈。
枸杞子,當歸身,桑葉,蒺藜,何首烏,甘菊花,炒白芍,塊茯苓,天麻
五志中陽氣衝搏,心怔悸眩暈,多勞多怒,老人腑液乾枯,內風掀越使然。
生雞子黃,柏子仁,虎潛丸,茯神,清阿膠,天門冬
入秋一月,天令肅降,脈得左寸搏數,左關小弦而動,是心煩君相少寧,肝陽變化,內風陡升莫制,巔頂皆眩,腦後筋惕,何一非陽動所致。此皆陰弱不主配,非肝臟有餘之比,法當益水滋木培母,另開養心脾之營,使上下不致龐雜,肝腎方以攝固。柔溫宗聚精七寶法以治之。
白話文:
肝風引起的頭暈,主要表現為頭昏眼花、心慌心悸,多因過度勞累、情緒激動所致。老年人體內津液不足,容易出現內風上擾,也會導致頭暈。治療上要滋陰養血、清肝熄風,常用枸杞子、當歸、桑葉、蒺藜、何首烏、菊花、白芍、茯苓、天麻等藥材。秋季氣候乾燥,容易使肝陽上亢,內風上升,加重頭暈。此時應注意養心安神,補充體液,使肝腎協調,才能有效緩解頭暈。
赤白何首烏,赤白茯苓,方解青鹽,番舶茴香,補骨脂,鰉魚膠,沙苑,北五味子,蒸餅和為丸
臨臥服心脾益氣養營方用歸脾湯去耆桂
六七年病,猶然納食行走辦事,凡肝膽之氣,從左升直至巔頂,風木必剋土位,胃脘似乎悶悶,外象若冷為深,當以龍薈丸苦降治之。
龍薈丸
肌腠乾燥,而目因起胬肉,不飢仍能進食,神識晝昏夜慧,詢中年鰥居,而陽事易痿,有夢遺精,其損傷在肝腎精血。
白話文:
將赤白何首烏、赤白茯苓、方解青鹽、番茴香、補骨脂、鰉魚膠、沙苑、北五味子、蒸餅混合在一起做成藥丸。臨睡前服用補益心脾、益氣養營的歸脾湯,去掉黃耆和桂枝。
即使病了六七年,依然能正常吃飯、走路、做事,但肝膽之氣從左側上升到頭頂,風木克制土位,胃脘總是感覺悶悶的,表面上看起來像受寒,但實際上很深,要用龍薈丸苦降來治療。
龍薈丸適用於肌膚乾燥、眼睛長肉粒、不餓也能吃飯、白天昏沉晚上清醒、中年喪偶、陽事容易痿弱、有夢遺精的情況,這些都是損傷了肝腎精血所致。
首烏(九制),甘杞子,菊花炭,柏子仁,淡蓯蓉,茯神
驚必動肝,久而陽氣變化內風,旋越不已,有升無降,陽不交合入陰,不但遺瀝精濁,入夜遑遑欲絕,宜攝陰鎮陽法。
磁石,五味,龜版,棗仁,龍骨,萸肉,茯神,當歸
脅左熱,攻心及背,痰多面浮肢麻,肥人肝陽偏熾,乃性情易嗔怒所致。
復脈去參薑桂
瘦人稟屬陰虧,耳鳴眩暈,是內風陽氣之震,磁石制肝陽上吸,質重鎮納歸腎,然必少用填補,於甘酸味厚之藥,為合法。用之不效,乃補攝力輕所致。
熟地,天門冬,龜版,紫胡桃肉,山萸肉,磁石,麥冬,五味,阿膠,芡實,各碾末,煉蜜和為丸,每早服六七錢。
白話文:
首烏、枸杞子、菊花炭、柏子仁、淡蓯蓉、茯苓等藥材,用來治療肝陽上亢、內風擾動引起的驚悸失眠、遺精、頭暈目眩等症狀。磁石、五味子、龜板、棗仁、龍骨、茱萸肉、茯苓、當歸等藥材,用來治療肝陽偏盛導致的脅肋疼痛、心煩氣躁、痰多、肢體麻木等症狀。對於瘦人陰虛內熱導致的耳鳴眩暈,應以磁石鎮肝陽,並佐以滋陰補腎之藥,但不可過量。對於體質虛弱者,可以服用熟地、天門冬、龜板、核桃肉、山萸肉、磁石、麥冬、五味子、阿膠、芡實等藥材製成的丸劑,以補益腎陰,鎮肝熄風。
五旬向衰,水不生木,則內風動越,巔頂眩暈,唇燥跗無力,小便頗動,議填下元不足之陰。
人參,天冬,五味,杞子,茯神,熟地,生地,瑣陽,首烏
據說夜坐久勞,脅下氣升,耳鳴頭暈,目中黑暗無光。此肝風陽氣,上蒙清竅,久恐僕厥。
地黃湯加,磁石,五味
脾胃居右,氣行於左,左手痿瘓,不知痛癢,不能把握,所謂胃氣虛,則不用者是也。王金壇云:偏枯之病,未有不因真氣不用。旨哉斯言。治法專培氣分,補而宣通,可望其效。
白話文:
人到五十歲就會開始衰老,就像水無法滋養樹木一樣,體內就會出現內風,導致頭頂眩暈、嘴唇乾燥、腳無力、小便頻密。這時要補充下元不足的陰氣。
可以用人參、天冬、五味子、枸杞子、茯苓、熟地、生地、瑣陽、首烏來調理。
如果長時間坐在夜裡,勞累過度,就會導致脅下氣上涌,耳鳴頭暈,眼睛昏花無光。這是因為肝風陽氣上蒙清竅,時間久了可能會昏倒。
可以用地黃湯加磁石、五味子來治療。
脾胃在身體右側,氣血運行於左側,如果左手痿瘓,感覺不到痛癢,無法握物,就是胃氣虛弱,所以手不能使用。王金壇說:偏枯之病,都是因為真氣不用造成的。這句話真是精闢。治療方法要專注於培補氣分,同時補益和宣通,才能期望看到效果。
人參,黃耆,生白朮,附子,生川烏頭
右股痿瘓無力,甚於秋冬,緩於春夏,是陽氣不足也。但三旬壯年,不宜有此。
耆附湯。
右瘓舌喑無聲,脈小微澀,病起上年十二月,仍能納食。此中於脾絡,治以宣通靈竅。
白附子,熟半夏,茯苓,鮮石菖蒲根汁,薑汁浸竹節,早服地黃飲子
白話文:
人參、黃耆、生白朮、附子、生川烏頭,這些藥材適合治療右腿痿瘓無力,特別是在秋冬季節加重,春夏季節減輕的症狀。這種情況說明陽氣不足,但三旬壯年不應該出現這種狀況,可以用耆附湯治療。
如果右腿痿瘓伴隨舌頭僵硬無聲,脈象微小澀滯,病起於上年十二月,仍然可以進食,說明病症影響到脾絡,需要宣通靈竅。可以用白附子、熟半夏、茯苓、鮮石菖蒲根汁、薑汁浸竹節,早服地黃飲子來治療。
脈緩男子右癱麻木,丹溪議從血虛有風,思起病值冰雪寒威,以舒筋湯。
黃耆,當歸,桂枝,羌活,防風,撫芎,薑黃,桐皮
半百已外,陽氣日薄,衛弱不司護衛,右肢麻木,風虛也。
耆附湯合玉屏風散加,桂枝,甘草,薑棗
附方,二陳湯加生白芍、桑葉、羚羊角、竹瀝、薑汁法為丸。
白話文:
一位脈搏緩慢的男性,右側身體癱瘓且麻木。丹溪認為這是由於血虛有風引起的,他想起病人發病時正值冰雪寒威,於是開了舒筋湯。
藥方包括黃耆、當歸、桂枝、羌活、防風、撫芎、薑黃、桐皮。
病人年過五十,陽氣漸衰,衛氣虛弱無法抵禦外邪,導致右側肢體麻木,這是風虛所致。
因此在耆附湯中加入玉屏風散、桂枝、甘草、薑棗。
另外,也可以用二陳湯加入生白芍、桑葉、羚羊角、竹瀝、薑汁製成丸藥服用。
中年麻木筋脹,陽氣已衰,內風自動,最怕痱中,脈微色痿,宜溫補通陽。
生黃耆,生於術,炙甘草,熟附子,南棗肉,老生薑,後加人參
脈靜,寢食便調,向有胃痛,飲暖燒酒相安。今年春季跌僕,右肢偏麻,語音不爽,是皆氣傷痰阻,致內竅少靈也。
白金丸。菖蒲根汁法丸
木兼金化右痿,太陰受邪聲鼾,厥陰亢極目瞑,內風擾動汗出,呼欠頻頻,陰陽欲分,面淖澤,外越之象也。先擬熄風輕通之法,由節令初升之故耳。
羚羊角,鮮石菖蒲,生牡蠣,馬料豆,天麻,橘紅
白話文:
中年人出現四肢麻木、筋骨痠脹,說明陽氣已經衰弱,內風開始活躍,最怕長痱子,脈象微弱,面色萎黃,應該用溫補的方法來補益陽氣。
用生黃芪、生白朮、炙甘草、熟附子、南棗肉、老薑,最後再加入人參,一起煎藥服用。
脈象平穩,飲食睡眠都正常,以前有胃痛,喝點溫熱的燒酒就能緩解。今年春季跌倒後,右肢偏麻,說話也不清楚,這是因為氣血受傷,痰濕阻滯,導致內竅功能衰弱。
可以用白金丸治療,可以用菖蒲根汁做丸藥。
肝木兼金,導致右邊肢體痿軟;太陰經受邪氣侵襲,導致打鼾;厥陰經亢盛,導致昏迷;內風擾動,導致出汗、打呵欠、呼吸急促,陰陽失調,面色潮紅,這是陽氣外泄的表現。由於現在是春天,陽氣初升,所以先用熄風輕通的方法來治療。
用羚羊角、鮮石菖蒲、生牡蠣、馬料豆、天麻、橘紅等藥材,一起煎藥服用。
接案,目瞑戴陽,脈空大,肝風正甚易回也。
鉤藤,白芍,生地,羚羊角,料豆,桑葉,玉竹,川石斛
接服,人參,杞子,遠志,白芍,熟地
北五味,大熟地,茯苓,巴戟,橘紅,後改歸芍六君子丸
素乏深藏,適逢冬陽泄越,真陽從陰中走出,金反畏木,右縱左拘,神清志昏,上實下虛,數日外腑氣不泄,使陰陽漸交,方可商治。
人參,淡附子,炒遠志肉,炒熟地黃,炒枸杞子,茯神(分三次),每次調入豬膽汁,以味苦為度。
白話文:
診斷
患者目前呈現昏迷狀態,脈象空虛而大,顯示肝風盛極,容易逆轉。
第一階段
- 鉤藤、白芍、生地、羚羊角、料豆、桑葉、玉竹、川石斛
第二階段
- 人參、杞子、遠志、白芍、熟地
第三階段
- 北五味、大熟地、茯苓、巴戟、橘紅,之後改服歸芍六君子丸
病因分析
患者素來體質虛弱,深藏於內。適逢冬季陽氣外泄,真陽氣從陰氣中走出,金剋木,因此出現右側肢體鬆弛,左側肢體拘攣的現象。患者神志清醒,但意識昏沉,上實下虛,數日以來腹部氣機不暢,無法排出體內廢氣。現在需要等待陰陽逐漸交合,才能考慮治療方案。
處方
- 人參、淡附子、炒遠志肉、炒熟地黃、炒枸杞子、茯神(分三次服用),每次加入豬膽汁,以苦味為度。
註解
- 「接案」指患者首次就診。
- 「目瞑」指患者昏迷,眼睛閉合。
- 「戴陽」指患者陽氣外泄,陽虛。
- 「肝風」指肝陽上亢,導致頭昏目眩、肢體抽搐等症狀。
- 「易回」指肝風容易逆轉,病情容易惡化。
- 「素乏深藏」指患者平時體質虛弱,陽氣不足,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。
- 「冬陽泄越」指冬季陽氣外泄,導致陽氣不足。
- 「金反畏木」指金剋木,但木氣過盛時,也會反過來剋制金氣。
- 「右縱左拘」指患者右側肢體鬆弛,左側肢體拘攣。
- 「上實下虛」指患者上焦實證,下焦虛證。
- 「數日外腑氣不泄」指患者腹部氣機不暢,無法排出體內廢氣。
- 「陰陽漸交」指患者陰陽逐漸恢復平衡。
- 「商治」指醫生要根據患者的病情,制定適當的治療方案。
- 「淡附子」指用溫水浸泡去毒性的附子。
- 「豬膽汁」指豬膽的膽汁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少陰不藏,肝陽升亢,發為痿痱。
玉竹,生地,羚羊角,川貝,赤芍,桑葉,知母,鮮石菖蒲,遠志,川石斛
右瘓舌喑,足痱面赤戴陽,呵欠微呃,診脈小濡而緩。此腎納失司,肝風突震。但病起耳後暴腫,必兼濕熱客氣,清上輕揚,腫勢頗減,七日以來,當陰陽經氣一小周天,不必以時邪引病為惑。昔河間《宣明論》中,謂舌僵難言,其咎在乎舌下經脈不主流通,以腎脈縈及舌下耳,其主地黃飲,取意濁藥輕投,機關漸靈,並無礙乎上氣痰熱。仿此為法。
白話文:
少陰經氣不足,無法藏於內,導致肝陽氣上逆而亢盛,表現為肌肉萎縮,皮膚起痱子。
可以使用玉竹、生地、羚羊角、川貝、赤芍、桑葉、知母、鮮石菖蒲、遠志、川石斛等藥材治療。
患者出現舌頭僵硬說不出話,足部起痱子,面部發紅,戴著陽氣,打哈欠,輕微呃逆,脈象細弱而緩慢。這是因為腎臟的功能失調,無法正常收納陰氣,肝風突然發作,導致震動。雖然病症開始於耳後突然腫脹,可能伴隨著濕熱邪氣侵犯,但經過清熱解毒、輕揚升散治療,腫脹已經減輕。七天以來,陰陽經氣完成了一個小週天循環,不必再執著於外邪導致疾病。古代河間的《宣明論》中提到,舌頭僵硬難以言語,原因是舌下經脈不通暢,因為腎經脈連接到舌下,因此使用地黃飲治療,以輕微的藥物來調節,逐漸恢復正常,不會影響上半身的痰熱。可以參考這種方法進行治療。
熟地黃,枸杞子,牛膝,石菖蒲,淡蓯蓉,茯苓,川石斛,遠志肉
接案,脈象左部稍振,水虧風動,左牙痛。蓋風從內旋,乃陽之化氣,只以春升少納,下元不司收藏,虛症何疑。況因目恙,頻用韭子煙薰,查本草辛辣升騰,助陽損真,人於遺濁用之,藉其升陽以涵陰,更無漏泄耳。今痱中八日,聲音漸振者,乃精氣略有寧靜,里竅略有靈機,是順境也。
不明此理,仍用辛泄加人參,亦是清散上焦之藥,但肝腎臟虛,在於至陰,若再投辛苦,以傷其陰,必致虛症蜂起,專望其向安。倘必以上有火熱,古稱實火宜清,虛火宜補,溫養柔和,與溫熱剛燥迥異,幸勿疑訝。
白話文:
熟地黃、枸杞子、牛膝、石菖蒲、淡蓯蓉、茯苓、川石斛、遠志肉都是中藥材。
病人左邊脈象稍微振動,這是因為身體水分不足,風氣在体内流动,导致左邊牙齒疼痛。这是因为风从体内旋轉,是陽氣的转化,春天阳气上升,下元(指肾)不能收藏精气,虛症无疑。况且病人因為眼疾,经常用韭菜子煙熏,查阅本草书得知,辛辣之物升腾,会助阳伤阴。有些人用它来治疗遺精,是因为它可以升阳以涵阴,从而防止漏泄。现在病人病了八天,声音逐渐振动,说明精气略微宁静,里窍略微有灵机,这是病情好轉的迹象。
不明白这个道理,仍然用辛辣之药并加入人参,也是清散上焦的药物,但是肝肾臟虚,在於至阴之处,如果再服用辛辣之药,会损伤阴气,必然导致虛症加重,只希望病情能够好轉。如果病人确实有上焦火热,古人说实火宜清,虛火宜补,要溫養柔和,与溫熱剛燥截然不同,希望你不要怀疑。
生地,麥冬,女貞子,阿膠,茯神,石斛
接案,十二日來干支一輪,右肢痿,右足跗略有痛象,舌竅未靈,味少甘美,虛象顯然。三日前主家以齒痛為熱,醫迎主見,即投辛涼解散。此症虛在肝腎下焦,若不固納維本,漫無著落,仍以前法加入涼肝可也。
熟地,茯神,牛膝,遠志肉,杞子,川斛,天冬,甘菊花
內風皆陽之化氣,然非有餘,是二氣不主交合。今形寒跗脛背冷,似屬陽虛,景岳云:陽失陰而離者,非補陰何以攝散失之陽。此病發皆主乎動,前法多以靜藥,謂病象在身中之左,有升無降。據說舌絡牽掣,喑不出聲,足不堪行動,與河間肝腎氣厥同例,主丹溪虎潛法。
白話文:
患者服用藥物治療已經十二天,右邊手臂無力,右腳踝有點疼痛,舌頭不靈活,味覺變差,整體看起來很虛弱。三日前,患者牙痛,被醫生診斷為熱症,用辛涼的藥物治療。
醫生分析,患者是肝腎虛弱,下焦虛寒。如果不能補益根本,病情會越來越嚴重。可以繼續使用之前的藥方,再加入一些涼肝的藥物。
醫生進一步說明,內風是陽氣的變化,但不是陽氣過盛,而是陰陽失衡,導致陰陽不能互相調和。患者現在手腳冰冷,足踝背部也冷,可能是陽氣不足。古代醫家景岳說:陽氣失去陰氣的滋養就會散失,不補益陰氣,就無法收攝散失的陽氣。
患者的病症主要是運動功能障礙,之前用的是靜態的藥物。由於病症在身體左側,有上升無下降的趨勢,患者舌頭僵硬,無法說話,足部無法行走,這些症狀跟古代醫家河間所描述的肝腎氣厥症狀相同,應該使用丹溪的虎潛法治療。
虎潛丸,又地黃飲子去附子加鹿鞭子煎汁搗為丸
陽明脈衰,厥陰風動,頭暈心悸,肉瞤麻木,有風痱之累,少飲加谷易安。
淮小麥,北沙參,炒麥冬,南棗肉,酸棗仁,炙甘草
中年脈弦,右臂肢指麻痹。凡男右屬氣分,氣弱陽不運行,則痰日生,乃水穀不主變化精凝,當以健中佐運為主。蓋脾胃主四肢,滋陰血藥多膩,為痰樹幟矣。
六君子加蒺藜,水泛為丸
麻木在身半以上,清陽遏阻,亦夏秋伏熱致傷,清上可愈。
白話文:
虎潛丸是地黃飲子去附子加鹿鞭子煎汁搗成的丸藥。適用於陽明脈衰、厥陰風動,出現頭暈心悸、肉跳麻木、風痱等症狀的患者,少喝水,易於安眠。藥方包括淮小麥、北沙參、炒麥冬、南棗肉、酸棗仁、炙甘草。中年人脈象弦,右臂肢指麻痹,因為男性右邊屬氣分,氣弱陽氣不運行,則痰日益生成,這是由於水谷不能正常轉化,精氣凝滯造成的。應該以健脾益氣、佐助運化為主要治療原則。因為脾胃主四肢,滋陰補血的藥物多偏膩,容易助長痰濕。
六君子湯加蒺藜,用水泛成丸藥。如果麻木感遍布身體一半以上,是清陽被阻滯所致,也可能是夏季秋季伏熱傷害所致,清熱上行可以治癒。
桑葉,肥玉竹,枇杷葉,馬兜鈴,川貝母,杏仁,大沙參,天花粉
白話文:
這是一些草藥名稱:桑葉、肥玉竹、枇杷葉、馬兜鈴、川貝母、杏仁、大沙參和天花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