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掃葉莊醫案》~ 卷一 (2)
卷一 (2)
1. 虛勞
桂枝木,南棗肉,炙黑草,白芍,白飴糖
能食反瘦,久嗽夜甚,沖年精血不生,下損難愈之病。
牛骨髓,豬脊髓,淮山藥,茯苓,懷熟地,羊骨髓,湖蓮肉,山萸肉,芡實
久損之陰不復,與柔劑滋填。
咸秋石,阿膠,熟地,天冬,茯神,元武版,知母,川斛膏和為丸
中年脈細便燥,五液不充,即是陰虧,長夏失血,交秋再發,食減什三,為下損及胃,勞怯難愈之症。用藥不宜偏寒偏熱,但主養精血有情,勿損胃口者。
芡實,龜鹿膠,建蓮肉,九蒸熟地黃,山藥,五味子,豬脊髓,牛羊髓
脈小數,是精血內損成勞,陰虛生內熱,久而不復,陽氣不傷,夜不成寐,以包固大氣。
一氣丹,河車,秋石,紅鉛,乳粉
形瘦脈虛,左部空大,嗽病三年,行走氣喘,據述從臍下氣衝,必咳甚而嘔。經言久咳不已,則三焦受之。乃他處累及,非治肺矣。思下之任脈失任,衝陽由胃及上,犯肺致咳,須固下攝納滋養,腎病在下,必先形容憔悴者此也。
五味子,人參,鹿胎,骨脂,茯苓,坎氣,胡桃,蓯蓉
脈細小,色白食少,不易運,形容入夏更瘦,不獨精血不充,氣弱易泄,不耐煩勞。此臟陰腑陽交損,補三陰為是。
人參,熟術,茯神,芡實,白芍,歸身
北五味,熟地,桂圓煎湯和丸
病是老勞,不肯充復,入夏時令熱燥,氣泄形肉日瘦,行動氣喘,納食日少,平昔喜用冷食,只宜用生脈四君子。
人參,麥冬,北五味,熟術,茯神,炙草,熬膏服
課誦煩心,情懷優慮,五志之陽,鬱勃少伸,直升直降,遂發肛瘍,久而成漏,最難復為。勞怯必開懷怡悅,用藥全以胃氣為主。
人參,蒸白朮,茯神,陳皮,炙甘草
面色青黃,脈垂入尺,吸氣短促如喘,身熱尤甚。此皆精血下奪,氣不歸元,肝腎損極不復。雖填精充髓,病深未必能效。
鮮河車,山萸肉,山藥,茯神,熟地黃,芡實,北五味子,白蓮藕搗取汁
今夏血症再發,入秋音啞喉痛,陰損難復。
生地,麥冬,天冬,北沙參,茯神,阿膠,雞子黃
脈下垂右大,深春失血,入秋半不復,飲食仍納,無以充長精神。由精血久損,肝腎不納,行動則喘,語言氣怯,著枕沖氣上逆,咳嗆。皆損及八脈,不易治之症。
河車,杞子,北五味,沙苑蒺藜,湖蓮肉,大麥冬,人參,茯苓,熟地黃,山藥漿同河車膠為丸
脈數虛右大,入夏咳嗽失血,遂飲食頓減。此屬勞傷內因,以養胃陰甘藥,乃土旺金生之義。
黃耆,北沙參,苡米仁,炙甘草,黃精,茯苓
老勞有年,今夏血痰吐後,不但頻咳不已,身動喘息不止。此乃下元氣不收納,以攝固腎臟,不與肺喘同治。
鮮河車,塊苓,熟地黃,紫石英,北五味子,胡桃肉,湖蓮,補骨脂,山藥粉糊為丸
白話文:
虛勞
身體消瘦,食慾不振卻日漸消瘦,久咳且夜間加重,年輕時精血未足,或因下體損傷久治不癒。服用補益陰血的藥物。
久病傷陰,需用溫和的藥物滋補。
中年人脈象細弱,大便乾燥,五液不足,屬陰虛體質。盛夏時節失血,秋季再次發作,食慾減退嚴重,下焦和胃部受損,勞累後難以恢復。用藥需注意寒熱平衡,主要補益精血,且不傷胃口。
脈象細弱,精血內損導致勞倦,陰虛生內熱,久治不癒,陽氣未受損,夜間難以入睡,需固護元氣。
形體消瘦,脈象虛弱,左側脈象空大,咳嗽三年,行動氣喘,自述氣從臍下衝上,咳嗽劇烈甚至嘔吐。久咳傷及三焦,並非單純肺部疾病,應從任脈失調、衝脈逆犯肺部導致咳嗽入手,需固護下焦,滋養腎臟,腎虛則形體消瘦。
脈象細小,色白,食慾少,氣血運行緩慢,夏天更瘦,不僅精血不足,氣虛易泄,耐力差。臟腑陰陽俱損,應補益三陰。
年老體衰,久病難癒,夏季燥熱,氣虛導致形體消瘦,行動氣喘,食慾減退,平時喜食寒涼,宜服用生脈飲加四君子湯。
因操勞過度,思慮過多,導致五臟陽氣鬱結,直上直下,出現肛瘍,久而形成肛漏,難以痊癒。體虛之人需保持心情舒暢,用藥需以調理胃氣為主。
面色青黃,脈象沉細,呼吸急促,發熱嚴重。精血下陷,氣機不歸元位,肝腎極度受損。即使補益精血髓液,病情嚴重者也未必見效。
盛夏再次出血,秋季聲音嘶啞,喉嚨疼痛,陰虛難以恢復。
脈象下垂,右側脈象較大,春天失血,秋季仍未恢復,飲食尚可,但氣血不足以維持精神。因精血久損,肝腎功能失調,行動則喘,說話氣虛,仰臥則氣衝上逆,咳嗽嗆咳,傷及八脈,不易治癒。
脈象頻數,虛弱,右側脈象較大,夏天咳嗽失血,飲食驟減。屬勞傷內因,需服用滋養胃陰的藥物,以達到脾土旺盛,金氣生發的目的。
久病體虛,夏天吐血痰後,咳嗽不止,活動則氣喘。下元之氣不能收斂,需固護腎臟,不能與肺喘同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