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圃醫案》~ 卷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)

1. 諸中證治效

方惟善翁,年七十,夏月忽右手足不用,口眼喎斜,舌強面赤,脈虛大而參伍不調,兩寸脈十數至一歇,但止數不齊耳。問其脈何以歇至,彼云:今十年矣,每心一掣跳,則脈必歇。余曰:心掣為腎病,此心腎氣虛,並無風邪六經形證,溫經大補,或可復原,若作風醫,必致屢廢。

遂用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桂枝、芍藥、附子、天麻、當歸等藥,每日用參兩許,醫治月餘,口眼端正,步履如常。方在調理之餘,忽發咳嗽,彼自誤為痰火,參附貽禍,數日後目窠微腫,頸脈大動,尿如煤水,乃腎藏真陽不足,將成水蠱之證也。隨即咳喘不能臥,足趺先腫,漸延兩腿,余用金匱腎氣湯,加倍桂附,更入人參三錢。

白話文:

一位名叫方翁的老人,今年七十歲,夏天突然出現右手腳使不上力、口眼歪斜、舌頭僵硬、臉色發紅的症狀。脈象虛大,跳動不規律,每隔十幾下就停一下,但脈搏的次數並不固定。我問他脈象為什麼會停頓,他說:「這已經十年了,每次心臟跳動時都會停一下。」我說:「心臟跳動不順暢是腎臟疾病引起的,這是心腎氣虛,並非風寒入侵六經所致。用溫經補氣的藥物治療,或許可以恢復健康,如果使用治療風寒的藥物,只會越治越糟。」

於是,我使用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桂枝、芍藥、附子、天麻、當歸等藥物,每天使用人參約兩錢,治療了一個多月後,方翁的口眼恢復正常,行走也變得輕鬆自如。

在調養期間,方翁突然咳嗽,他誤以為是痰火,認為人參、附子會加重病情,結果幾天後眼睛周圍腫脹,頸部的血管跳動明顯,尿液像煤水一樣黑,這是腎臟精氣不足,快要變成水蠱的徵兆了。接著,方翁咳嗽喘不過氣,無法平躺,腳背先腫起來,逐漸蔓延到兩條腿。我使用金匱腎氣湯,加倍桂枝和附子,再加入三錢人參。

時當酷暑,懸大帳於庭,伏枕於幾者二十八日,藥近百劑,小便漸多而腫消。適因病後營葬勞煩,調理失宜,遂時發喘咳,不能平臥,至八旬乃終。

汪大扶兄,年四十五,善飲貪涼,此素性也。雪途昏僕於地,抬歸始醒,即遍身拘攣,腰足冷痛,手足不能舉,已具六經形證。此真中風也。先醫者作虛治而用人參,困頓於床。後延余治,脈弦而沉緊,此夙昔之風,加以雪天新中於寒,兩邪併發,致昏厥而僕,風寒未解,何用補為。余以桂枝、細辛、羌活、附子、赤芍、乾薑、半夏、甘草、小續命湯加減,溫里解表。

白話文:

盛夏時節,天氣炎熱,我在庭院裡搭了個帳篷,躺在床上休息了二十八天,吃了將近一百副藥,小便逐漸增多,腫脹也消退了。正好因為病後操持喪葬事務,勞累過度,調理不當,就時常發作喘咳,無法平躺,最後在八十歲時去世。

汪大扶兄,四十五歲,平時喜歡喝酒,貪圖涼爽,這是他一貫的習慣。他在雪地裡昏倒在地,抬回家後才醒來,全身僵硬,腰部和腳冰冷疼痛,手腳抬不起來,已經符合六經的病症。這是真正的中風。之前看病的醫生誤認為虛弱,用人參治療,反而使他更加虛弱,臥床不起。後來請我診治,脈象弦而沉緊,這是他從前的風寒之邪,加上雪天又受寒而中風,兩種邪氣一起發作,導致昏厥倒地。風寒之邪尚未解除,怎麼可以用補藥呢?我用桂枝、細辛、羌活、附子、赤芍、乾薑、半夏、甘草,加入小續命湯加減治療,溫暖內臟,解表驅寒。

五六日邪氣外出,脈略浮弦,而增咳嗽,再加麻黃、杏仁,續續得汗而痛減。將一月,身發癮疹作癢,外解而痊。

吳敦吉翁,年逾五十,善飲多勞,二月間盥洗時,忽然發暈,嘔痰未僕,即右手足不舉,言語蹇澀,口眼不歪,尚能扶步,脈弦滑有力,而無他證。此痰中也,用六君子湯去人參,加膽星、天麻、秦艽、竹瀝、薑汁,半月後病減。方少加人參,兼用歸、芍,一月後即言語,步履如常矣。

白話文:

第五、第六日邪氣外出,脈象浮而弦,咳嗽加重,於是加麻黃、杏仁,持續出汗,疼痛減輕。過了將近一個月,身上長疹子,奇癢難耐,外治後痊癒。

吳敦吉先生,年過五十,平時愛喝酒,勞碌過度,二月間洗漱時突然昏倒,嘔吐痰液,右手腳抬不起來,說話含糊不清,嘴歪眼斜倒是沒有,勉強可以扶着走,脈象弦滑有力,其他症狀不明顯。這屬於痰濁阻絡之症,用六君子湯去掉人參,加入膽星、天麻、秦艽、竹瀝、薑汁,半個月後病情減輕。之後藥方稍微加點人參,再加上歸芪、芍藥,一個月後便能正常說話,行走如常了。

趙智善因酒後憤爭,隨即昏僕不語,手足厥冷,前醫用牛黃丸不效,用風痰藥亦不效,已經一日夜矣。余視之,六脈皆沉弦,而歇至來去不亂,喉無痰聲,手足微冷,口眼端正,牙關半開,呼吸調勻,面無賊色。蓋中風則身濕,中氣則身冷。此中氣也,用皂角末吹鼻,得嚏一聲,隨嘆氣一口,手有動意。

繼用烏藥順氣散,加木香、沉香,微煎數沸,緩緩灌下,即噯氣一聲而蘇。

瓜鎮劉玉吾,年六十外,混堂浴歸,卒中一日始醒,初醫以風痰火雜洽,風則羌防,火則膏連,痰則星夏,繼進蘇合丸數枚,則遺尿矣。十日外始迎余治診,其脈虛大無倫,昏睡不語,身重遺尿,肢不偏廢,口不歪斜,喉無痰聲。原非中風,因老年貪浴,汗多亡陽而暴脫,有似中風。

白話文:

趙智善因為喝酒後爭吵,隨即昏迷不說話,手腳冰冷,先前醫生用牛黃丸治療無效,用治療風痰的藥物也無效,已經持續了一天一夜。我觀察他,六脈都沉而弦,但起伏有致不亂,喉嚨沒有痰聲,手腳微冷,口眼端正,牙關微開,呼吸平穩,臉色沒有異常。中風會導致身體濕冷,中氣不足也會導致身體冰冷。這個病人是中氣不足,我用皂角末吹他鼻子,他打了一個噴嚏,接著嘆了一口氣,手有了動彈的跡象。

接著我用烏藥順氣散,加上木香、沉香,微煎幾沸,慢慢灌下去,他馬上打了一個嗝就醒過來了。

瓜鎮的劉玉吾,六十多歲,在混堂洗澡回來後,突然中風,一天後才醒過來。一開始醫生認為是風痰火三者混合在一起,用羌防治療風,用膏連治療火,用星夏治療痰,接著又服用蘇合丸幾顆,結果就出現了遺尿症狀。十天後他請我來診治,脈象虛大無倫,昏睡不說話,身體沉重遺尿,四肢沒有偏廢,嘴巴沒有歪斜,喉嚨沒有痰聲。他原本不是中風,而是因為年紀大了貪圖洗澡,出汗過多導致陽氣虛脫,才會出現像中風的症狀。

失此不用補中,反行疏導,陽氣愈虛,致遺尿不語,竟成脫證。急用歸脾湯原方,入人參一錢,四劑即能言語飲食,惟尿不禁耳。每日間用八味地黃湯,去丹皮、澤瀉,加人參、破故紙、益智仁、五味子,而尿固。數日後,舌苔全黑而滑,此中氣虛寒,腎水凌心,用苓桂理中湯,四劑而苔退。

後仍以歸脾湯甘溫之劑,調補一月,方能步履。但因多食蘇合丸,辛香散氣,病愈後,言語隨忘,欲言又止,終不能復也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位病人,由於失誤没有及时补益中气,反而采用疏导的方法,导致阳气更加虚弱,最终出现遗尿、不语,甚至危及生命的脱症。

医生紧急使用归脾汤,并加人參,四剂之后,患者就能说话、进食,但仍有尿失禁的症状。每日再服用八味地黄汤,去除丹皮和泽泻,并加入人參、破故纸、益智仁、五味子,以固涩止遗尿。

数日后,患者舌苔转黑且滑,这是中气虚寒,肾水寒邪上凌心造成的。于是医生使用苓桂理中汤,四剂后舌苔退去。

之后,医生继续用甘溫性质的归脾汤调补一个月,患者才能够行走。然而,由于患者服用过多苏合丸和辛香散,导致辛温之气过盛,病愈后出现言语遗忘,欲言又止,最终无法恢复正常。

鎮江巡江營王守戎之媳,抱子登署後高樓,樓逼山腳,若有所見,抱子急下,即昏僕者一日夜。薑湯灌醒,如醉如癡,默默不語,不梳不洗,與食則食,弗與亦弗索也,或坐或臥,見人則避。如此半月,越江相招。入其室即避門後,開門即避於床,面壁不欲見人。令人抱持,握手片刻,而兩手脈或大或小,或遲或數,全無一定。

此中惡也,與蘇合香丸。拒不入口,灌之亦不咽。明系鬼祟所憑,意惟秦承祖灸鬼法,或可治也。遂授以灸法,用人抱持,將病人兩手抱柱捆緊扎兩大指相連,用大艾團一柱,灸兩大指甲角,灸至四壯,作鬼語求食求冥資。灸至七壯,方號呼叫痛,識人求解,繼進安神煎劑,熟睡數日而愈。

白話文:

鎮江巡江營王守戎的媳婦,抱著孩子登上巡江營後面的高樓,樓下就是山腳,像是看到了什麼,抱著孩子急忙下樓,就昏倒了一天一夜。用薑湯灌醒後,她像醉酒一樣神智不清,默默不語,不梳洗,有人給食物就吃,沒有人給也不要求,有時坐著有時躺著,看到人就躲。這樣持續了半個月,她的家人請越江的郎中來診治。郎中一進屋,她就躲在門後,一開門就躲到床邊,面對著牆壁不願意見人。郎中讓家人抱著她,握住她的手片刻,發現她的脈搏時大時小,時快時慢,完全沒有規律。

郎中認為這是被鬼魂附身,於是想起了蘇合香丸,但病人拒絕服藥,灌下去也不吞咽。郎中確信是鬼祟作祟,便想到秦承祖的灸鬼法,或許可以治癒。於是教家人用灸法,讓別人抱住病人,將她的雙手抱住柱子,捆緊並將兩根大拇指連在一起,用一根大艾條,灸兩根大拇指的指甲角,灸到四壯時,病人發出鬼語,要求食物和冥錢。灸到七壯時,病人開始喊叫疼痛,認得人並請求解救。之後給她服用安神煎劑,病人睡了幾天後就痊癒了。

吳翰臣兄令眷,予族之女也。清明夜,門首看城隍會,甫入堂,忽昏僕於地,不能言語,抬上床一刻,即大吐,口出妄言,謂城隍夫人需侍者,已得三人,令其入廟服役,語畢,仍閉目昏睡。其家驚畏,暮夜迎余。自門首至寢所,皆燒冥資。觀其色無青黑鬼氣,切其脈兩手相同,至止不亂,但虛大無力。

余詢其聲變否,家人對以如常。此殊不似中惡之證也。又問前有病否,家人云:經水行有半月未止,數日前,即燃燈通夜不熄。翰臣外出,要人作伴,似有畏惟之狀。蓋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,因脫血心虛,夜看城隍會,見扮鬼形,心布而神亂矣,即或中惡,亦因其虛也。以人參五錢,桂心一錢,銀一錠煎熟灌下,又將渣再煎灌下,片刻即醒。

白話文:

吳翰臣兄長的妻子,是我族的女兒。清明節晚上,她去門前看城隍廟的廟會,剛進家門,就突然昏倒在地,不能說話,抬上床一刻鐘後,就開始嘔吐,口裡胡言亂語,說城隍夫人需要侍者,已經得到三人,要她入廟服役。說完之後,便又閉目昏睡。她家人驚恐害怕,半夜就來請我。從大門口到她的房間,都燒著冥紙。我觀察她的面色,沒有青黑鬼氣,把脈兩手脈象相同,至止不亂,只是虛大無力。

我詢問她的聲音是否變了,家人說還是如常。這明顯不像中邪的症狀。我又問她之前有沒有生病,家人說她經期已經持續了半個月沒有停止,前幾天還燃燈通宵達旦,不熄滅。翰臣外出時,還需要人作伴,似乎很害怕。因為邪氣容易入侵虛弱的人體,她由於失血導致心虛,晚上去看城隍廟,見到扮鬼的人形,心神驚慌失措,就算真的中邪了,也是因為她本身虛弱。我用人參五錢、桂心一錢、銀錠一錠煎成湯灌下,又將藥渣再煎一次,灌下,片刻後她就醒了。

問其前事,全然不知,惟記門首看會,不知何由在床,但稱心慌手麻而已。隨用歸脾湯數服,經止病愈。

魏老者,冬月自郡歸瓜鎮,夜食畢,方就枕,即昏厥,手足僵直而厥冷,牙關咬緊,面青脈沉。此老年氣弱,被嚴寒所迫寒中也。先以濃薑湯抉齒灌入,牙關略開,繼以附子乾薑半夏甘草四逆湯,大劑灌下,至五鼓身方回溫,人亦漸醒。

巴其臣主政令眷,年未三十,遭新喪悲鬱之後,忽眩暈昏僕不語,脈弦數而澀,有時手抽掣,面上發赤,喉無痰聲,藥亦能咽,惟昏睡不語者三日夜矣。經醫數人,主風主痰主虛,與以牛黃抱龍丸,皆能咽,但終不醒。予以脈弦數,獨主火中,蓋木鬱化火,肝火暴甚,故卒倒而無知也。

白話文:

他被問起先前的事情,完全記不得,只記得在門口看戲,不知道怎麼就躺在床上,只說自己心慌手麻。隨即服用歸脾湯,服用了幾次之後,症狀就停止了,病也好了。

魏姓老者,冬月從郡城回到瓜鎮,晚上吃飽飯後,正要上床睡覺,突然昏迷,手腳僵硬而且冰冷,牙關緊閉,臉色青白,脈搏沉細。這是老年人氣血虛弱,被嚴寒所逼,導致寒氣入侵所致。先用濃薑湯撬開他的牙關,灌入薑湯,牙關稍微鬆開後,再用附子、乾薑、半夏、甘草組成的四逆湯,大劑量灌下,直到五更天,身體才恢復溫暖,人也漸漸清醒。

巴其臣擔任官職,很得領導重視,年紀不到三十歲,遭遇喪妻的悲痛,鬱鬱寡歡之後,突然頭昏眼花、昏迷不語,脈搏弦數而澀,有時手抽搐,臉色發紅,喉嚨沒有痰聲,也能吞藥,但就是昏睡不語,持續了三天三夜。經過好幾個醫生診治,有的認為是風邪入侵,有的認為是痰濁阻塞,有的認為是身體虛弱,都給他服用牛黃抱龍丸,他都能吞下去,但始终不醒。我診脈發現脈搏弦數,判斷病因是心火過旺,由於肝氣鬱結化火,肝火暴烈,所以才會突然昏迷失去知覺。

經云:陰氣衰於下,則為熱厥。以滋肝清火,逍遙散為主。用歸、芍、丹皮、柴胡、鬱金、梔子、貝母、羚羊角、竹瀝頻灌,一日夜回蘇能語而愈。嗣後遇怒仍發。

吳坦如兄年將三十,酒後行走,忽昏僕不知人事,扛上床一刻方醒,即右手足不能舉,尿不禁而口眼不歪,舌微強,時發寒而汗出,小便頻下,六脈細濡無力。此元氣大虛,類中風之脫證也,若不急行溫補,恐致大汗喘厥亡陽,乃顯明易見之虛病。時火治庵盛行之際,亦不能別生他議,遂以參、耆、歸、朮、桂、附、天麻、半夏、益智等藥,補益月餘而健。

白話文:

古籍記載:陰氣不足而衰退,就會導致熱厥。治療方法是滋養肝臟、清熱瀉火,以逍遙散為主。藥方包括當歸、芍藥、丹皮、柴胡、鬱金、梔子、貝母、羚羊角、竹瀝,頻頻灌服,一天一夜之後就能恢復意識,可以說話,並且痊癒。但是之後一旦生氣,就會再次發病。

吳坦如先生年近三十,一次喝酒後行走,突然昏倒失去意識,抬上床後過了一會才醒來,發現右手和腳不能動,尿失禁,但嘴巴和眼睛沒有歪斜,舌頭略微僵硬,時而發冷出汗,小便頻頻,六脈細弱無力。這是元氣極度虛弱,類似中風的脫證,如果不迅速進行溫補,恐怕會導致大汗、喘息、厥逆,元氣耗盡而亡,這是非常明顯的虛證。當時火治庵盛行,也無法因此而產生其他意見,於是就用人參、黃芪、當歸、白朮、桂枝、附子、天麻、半夏、益智等藥物進行滋補,一個多月後就恢復健康了。

從容庵僧,飽食後混堂洗浴,昏暈抬歸,手足溫暖,呼吸調勻,口眼端正,牙關不緊,又無痰聲,其人氣實本無病者。診其脈,兩關沉滑有力,惟閉目不語,掐其人中亦知痛。此證非風非痰,非寒非虛,以意度之,飽食之後,久浴傷氣,胃中食滿,氣虛不能運轉。經云:一息不運,則機緘窮,豈非食中耶。

以手重按其胃口,則眉皺手推。遂用姜鹽湯探吐灌下,即嘔噦吐出未化之飯半盆,噯喲一聲,目開而醒矣。

揚州大守如夫人,年及三十,平素虛弱,參朮湯丸不輟,盛暑忽身疼發熱,嘔吐痰水,猶以平日之虛,召用補劑。及診其脈,浮弦而細,對以非平常之虛,乃暑熱傷氣,復受風邪暑風證也。須先治風,以葛根、藿香、二陳、砂仁、厚朴、生薑,一劑即汗出發熱身痛皆愈。少刻手足攣搐,目珠上視,喘喝遺尿,身僵不語矣。

白話文:

從容庵的僧人,飽餐之後到澡堂洗澡,昏迷不醒被抬回家。他手腳溫暖,呼吸平穩,面容端正,牙關沒有緊閉,也沒有痰聲,看來他原本就沒有病。診脈時,發現兩關脈沉滑有力,只是閉著眼睛不說話,掐人中穴他也知道痛。這個病症既不是風邪,也不是痰濕,也不是寒症或虛症。根據情況推測,應該是飽餐之後長時間洗澡,傷了元氣,胃中食物積滿,氣虛無法運轉。古籍記載:「一息不運,則機緘窮」,這不就是吃飽飯之後的情况嗎?

於是,我用手用力按壓他的胃部,他皺眉推開我的手。接著我用薑鹽湯灌下去,他立刻嘔吐出半盆未消化的飯,打了一個嗝,睜開眼睛醒過來了。

揚州知府的夫人,三十歲,平時體質虛弱,一直服用參朮湯丸。盛夏時節,突然感到身體疼痛發燒,嘔吐痰水,她還是照常服用補藥,因為覺得自己一向虛弱。我診脈後,發現她的脈象浮弦細弱,告訴她這不是平常的虛弱,而是暑熱傷氣,又受了風寒暑邪的影響。需要先治風邪,用葛根、藿香、二陳、砂仁、厚朴、生薑配成一劑藥,服用之後立刻出汗,發燒、身體疼痛都好了。過了一會兒,她的手腳抽搐,眼珠向上翻,呼吸急促,尿失禁,全身僵硬不說話。

署中驚畏,急復再召。脈則不浮,但弦細耳,神昏僵臥,但能咽藥,因脈之細,乃氣虛傷暑而卒中也。面垢遺尿,皆屬暑病,而非脫證。用古方消暑丸三錢,溫胃滌痰。服藥時許,又得微汗,即目開能語,續以香砂六君子湯,二劑而愈。

白話文:

病人身處暑天,突然感到驚恐,病情急轉直下,於是再次召請醫生。脈象不浮,但弦細,神志昏迷,僵臥不起,僅能勉強吞服藥物。由於脈象細弱,診斷為氣虛傷暑而中暑。患者面容污濁、遺尿,都是暑病的表現,並非脫證。

使用古方消暑丸三錢,溫暖胃氣,滌除痰濁。服藥一段時間後,患者微微出汗,眼睛張開,可以說話。接著服用香砂六君子湯兩劑,病況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