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圃醫案》~ 卷四 (11)
卷四 (11)
1. 女病治效
余曰:沉弦主飲,緊則為寒,此外感風寒,內停冷飲,表裡寒邪未解,脈沉怔忡,皆痰飲證,非虛也。用桂枝、蒼朮、半夏、茯苓、炮薑、白蔻、陳皮,數劑嘔止,轉發呃。更加附子,則每日吐冷痰水碗許,呃乃止,怔忡亦愈。仍用前劑,則夜夜微汗,身發癮疹作癢,身痛方除。
此風邪化熱而外解也,繼用理中、桂枝、二陳,醫治月餘,裡寒退盡,能食不嘔而痊。
喬俊升光祿令愛,年七歲,二月苦冷,右脅忽大痛,呻吟不絕,手不可近,脈沉弦而緊,手足厥冷。幼科不知何病,囑余治之。予曰:半月前曾嘔吐長蟲,不能飲食,用烏梅丸吐止,今又脅痛,合而論之,厥陽寒證也。當溫里為急,用桂枝、赤芍、細辛、乾薑、半夏、吳茱萸、茯苓,日進二劑。
右痛移於左,而下連於肋,此少陰部位也。遂加附子,又二劑,則夜發熱,咳嗽喘促,鼻煽,下利黃水。余沉思良久,其吐蟲時便爾受寒,未經解表,今見諸病,皆屬小青龍湯證,乃寒水沖逆於上下,當以汗解。但病因循日久,必兼溫里,用桂枝、細辛、麻黃、赤苓、半夏、附子、乾薑、五味子、甘草、生薑,日服二劑,得汗而熱退喘定。再二劑又汗而瀉止,脅肋之痛,移於少腹。
始去麻黃、細辛、桂枝,換肉桂以溫里,其痛方除,每日微汗。八日後咳嗽始寧,十日後以理中湯合桂枝湯,溫經調治而愈。觀此足徵幼兒傷寒,當與大人同治。世俗皆謂小兒純陽,不宜溫熱,豈小兒竟無三陰病耶。
丙戌續案
吳楚佩國學令政,年五十八歲,十數年前病寒,誤用涼藥,幾至危殆,得團弘春溫劑而愈,致遺中寒痰飲,咳喘脹滿,不能臥之證,數年一發,例用溫肺湯加附子而平。己酉仲秋,不由外感而咳嗽,因素有痔血之病,乃追怨弘春之熱藥,惡姜附如仇。延至初冬,則虛寒畢露,右尺脈全無,反真陽外越,兩足發熱,夜置被外,面赤咳喘,右肋氣衝,不能著枕而臥,乃寒水上逆,水蠱之機。暗加附子,以茯苓為君,附子、炮薑、半夏為臣,芍藥為佐,用真武湯之意,日投二劑。
將一月,咳止脹消,反惡寒足冷。彼方知本體虛寒,遂加人參白朮,冬至後陽回足溫。藥不易方,至立春尺脈略出半部,春分後始得滿部,而痔血亦愈。芍藥加多,必致溏瀉,病時傍議洶洶,惟病人不為所惑,必不易醫。右尺半年無脈,姜附藥二百餘劑,方起於床,可謂沉寒痼冷矣。
白話文:
女病治效
我說:脈象沉而弦細主因是飲邪,脈緊則為寒邪。此外,感受風寒,內停冷飲,表裡寒邪未解,脈象沉而心悸不安,這些都是痰飲證候,並非虛證。我用桂枝、蒼朮、半夏、茯苓、炮薑、白蔻、陳皮等藥,幾劑之後嘔吐停止,轉為呃逆。之後再加附子,每日都能吐出碗許的冷痰水,呃逆停止,心悸也痊癒了。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,每天晚上微微出汗,身上起疹子發癢,身體疼痛才消除。
這是風邪化熱而從體表解脫,接著用理中湯、桂枝湯、二陳湯,治療一個多月,裡面的寒邪徹底退去,能吃東西不嘔吐,病就好了。
喬俊升光祿令的愛女,七歲,二月以來受寒,右脅部突然劇烈疼痛,呻吟不止,碰都不能碰,脈象沉弦而緊,手足厥冷。小兒科醫生不知道是什麼病,請我治療。我說:半個月前她曾嘔吐出長蟲,不能進食,用烏梅丸止住嘔吐,現在又脅痛,綜合起來看,這是厥陰寒證。當務之急是溫暖內臟,我用桂枝、赤芍、細辛、乾薑、半夏、吳茱萸、茯苓,一天服用兩劑。
右邊的疼痛轉移到左邊,並向下連接到肋骨,這是少陰部位。於是又加了附子,再服兩劑,晚上發熱,咳嗽氣喘,鼻翼煽動,腹瀉黃水。我仔細思考良久,她吐蟲的時候就受寒了,沒有先解表,現在出現這些症狀,都屬於小青龍湯的證候,是寒水逆衝於上下,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。但是病情拖延日久,必須兼顧溫暖內臟,所以我用桂枝、細辛、麻黃、赤苓、半夏、附子、乾薑、五味子、甘草、生薑,一天服用兩劑,發汗後熱退喘息平定。再服用兩劑,又發汗,腹瀉停止,脅肋的疼痛轉移到少腹。
於是去掉麻黃、細辛、桂枝,換成肉桂來溫暖內臟,疼痛才消除,每天微微出汗。八天后咳嗽才好轉,十天后用理中湯合桂枝湯,溫經調治而痊癒。觀察這個病例足以證明小兒傷寒應該和大人一樣治療。世俗都認為小兒純陽之體,不宜用溫熱藥物,難道小兒就沒有三陰之症嗎?
丙戌續案
吳楚佩國學令政,五十八歲,十幾年前患寒病,誤用涼藥,幾乎危及生命,後來用團弘春的溫熱藥才痊癒,但是留下了中寒痰飲,咳嗽氣喘、腹部脹滿,不能平臥的後遺症,幾年發作一次,每次都用溫肺湯加附子才平息。己酉年仲秋,不是因為外感而咳嗽,由於原本就有痔瘡出血的疾病,他怨恨弘春的溫熱藥,厭惡薑附如同仇敵。等到初冬,虛寒之症完全顯露,右寸脈完全摸不到,真陽之氣外泄,兩腳發熱,晚上要脫掉被子睡覺,臉色發紅,咳嗽氣喘,右肋部氣衝,不能枕著枕頭睡覺,這是寒水上逆,水蠱的徵兆。我暗中加了附子,用茯苓為主藥,附子、炮薑、半夏為臣藥,芍藥為佐藥,用真武湯的思路,一天服用兩劑。
服用一個月,咳嗽停止,脹滿消除,反而怕冷腳冷。他这才明白自己的本體是虛寒,於是加了人參白朮,冬至後陽氣回升,腳也暖和了。藥方沒有改變,到立春時右寸脈略微出現一半,春分後才摸到全脈,痔瘡出血也好了。芍藥加多了會導致腹瀉,當時旁人議論紛紛,但是病人沒有被影響,這才容易治好。右寸脈半年沒有脈象,用了加薑附子的藥兩百多劑,他才下床,可見寒邪積聚之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