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圃醫案》~ 卷四 (4)
卷四 (4)
1. 女病治效
易醫謂高年胃冷,用辛溫宣氣之品,即大便秘結不通,食飲難下,脈變細澀不堪。予議高年血液枯衰,火結於上,恐成膈噎,辛燥不宜。而病人亦惡藥,遂以蘆根、甘蔗、梨、藕、萊菔各取汁煎膏,用人乳、竹瀝調化,頻頻咽之。半月胸結始開,能吞稀粥。竟不服藥,惟食汁膏,尚延數載。
程錫蕃兄令眷,夏月酷暑,夜忽畏寒索被,即氣塞喉中梗噎,無奈坐起,大吐紫血條並血水,約半盆。深夜請附近醫家,誤認陰虛,用涼血藕節等藥。次日往視,脈沉而緊,手足清冷,胸腹脹大。此因暑月貪涼食冷,本質虛弱,氣被暑傷,中宮益冷,不能健運,蓄血暴吐,乃經之陽絡結,則血上溢之病。急宜溫里,若作陰虛,指日便成蠱證。
用桂枝、赤芍、生薑以溫經,用蒼朮、茯苓、炮薑、砂仁、甘草、半夏以溫里。如斯八劑,身得大汗,腹中腸鳴,溏瀉數次,腫脹方消。後以六君子合理中香砂,調治而愈。
蕭我容翁令眷,年近四十,戊辰夏月,胸脅脹滿,吐血涎血片,兩三日一發,飲食衰少,而經水時或大行不止,有似崩漏。初真州時道,皆以涼血滋陰為主,以致脾胃益虛,竟不能食,來揚就醫。脈之細濡不任尋按,有時忽大。此思慮傷心,脾血不歸經,非真陰虛損。丹溪云:胃虛則血出上竅,脾虛不裹血,則血下崩。
此非血熱妄行之證,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炮黑、姜香附,溫補中宮。用當歸、白芍、棗仁、丹皮,以和營血。重用人參,服一月,吐血先止,下血暫少。後脾胃得溫而脹減,再加黃耆、元眼肉,合歸脾湯以收功。
張其相兄未出室令愛,首春咳嗽,乃恣食生冷,肺受寒邪,所謂形寒飲冷則傷肺也。前醫初作傷風,以蘇前解表。殊不知邪不在表,而直傷肺,不知溫肺,致寒不解,咳甚吐血。前醫見血,遂改用歸、芍、丹皮、蘇子、杏仁、貝母,以清滋肺熱。服二劑,遂發寒戰慄,手足厥冷,身痛腰疼,咳吐冷水,脈沉細緊,表裡皆寒,正合小青龍加附子證。
用麻黃、桂枝、細辛、赤芍、乾薑、附子、半夏、茯苓、杏仁、甘草,二劑手足回溫,四劑通身冷汗大出,咳止大半。再去麻黃、附子,二劑全愈。若泥吐血陰虛,遲疑其間,安得有此速效耶。
周旦友令眷,年近三十。兩年前產,值隆冬,又因氣鬱,少腹之旁,結有彈大一丸作痛,初亦甚微,後漸痛甚,上衝心脅,嘔吐不食,必待其痛吐氣衰,一二日方止。醫治兩年,作氣積血積寒氣,攻劫皆不效。人漸消瘦,經水數月不至,家居於鄉,上城就醫。其脈弦而緊,詢其病狀,答以不發時間或寒熱似瘧,脅肋常脹,發則少腹之彈丸即長大如王瓜,痛衝於心,嘔吐不能食,衰則仍歸於少腹。此產後衝任脈虛,寒氣內襲,積瘀凝結,為婦人之疝瘕。
白話文:
女病治效
一位高齡婦女胃寒,大便秘結,飲食不下,脈象細澀。我認為是年老血虛,虛火上炎,恐成膈噎,辛溫燥烈之品不宜。病人也厭惡藥物,於是取蘆根、甘蔗、梨、藕、萊菔等榨汁煎成膏,用人乳、竹瀝調和,讓她頻頻服用。半個月後,胸部阻塞才得以舒緩,能吃稀粥。她最終沒有服用其他藥物,只靠這些汁膏,竟然又活了好幾年。
程錫蕃兄的家人,夏天酷暑,夜晚突然畏寒要蓋被子,氣塞喉中梗噎,不得已坐起來,吐出約半盆紫色的血塊和血水。深夜請附近醫生診治,誤認為陰虛,用涼血的藕節等藥物。次日我去查看,脈象沉緊,手足冰冷,胸腹脹大。這是因為夏天貪食寒涼,體質虛弱,暑邪傷氣,中焦更加虛寒,不能運化,導致蓄血暴吐,是經絡陽氣受阻,血液上溢所致。急需溫暖中焦,若誤作陰虛治療,很快就會變成危重症狀。
我用桂枝、赤芍、生薑溫經,用蒼朮、茯苓、炮薑、砂仁、甘草、半夏溫中。用了八劑藥後,病人一身大汗,腹中腸鳴,溏瀉數次,腫脹才消退。之後用六君子湯加理中湯和香砂六君子湯調理,病就好了。
蕭我容翁的家人,年近四十,戊辰年夏天,胸脅脹滿,吐血和血塊,兩三天發作一次,飲食減少,月經時而大量不止,類似崩漏。之前在真州看病,醫生都以涼血滋陰為主,導致脾胃更加虛弱,無法進食,於是來揚州就醫。脈象細弱,難以捉摸,有時又突然變大。這是思慮傷神,脾血不能歸經,並非真陰虛損。正如丹溪所言:胃虛則血出上竅,脾虛不裹血,則血下崩。
這不是血熱妄行,我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炮黑、薑、香附溫補中焦;用當歸、白芍、棗仁、丹皮調和營血。大量使用人參,服用一個月後,吐血停止,下血也減少。之後脾胃溫暖,脹滿減輕,再加入黃耆、元肉,合用歸脾湯收功。
張其相兄未婚妻,初春咳嗽,因為貪食生冷,肺受寒邪,所謂「形寒飲冷則傷肺」。之前的醫生認為是傷風,用蘇葉解表。殊不知邪氣不在表,而是直接傷及肺部,不知溫肺,寒邪不解,咳嗽加重,甚至吐血。之前的醫生見她吐血,就改用當歸、白芍、丹皮、蘇子、杏仁、貝母清滋肺熱。服用了兩劑,就開始寒戰,手足厥冷,渾身疼痛,咳嗽吐出冷水,脈象沉細緊,表裡俱寒,正是小青龍湯加附子的證候。
我用麻黃、桂枝、細辛、赤芍、乾薑、附子、半夏、茯苓、杏仁、甘草,兩劑藥後手足回溫,四劑藥後全身大汗淋漓,咳嗽減輕很多。之後去掉麻黃、附子,再服兩劑藥就痊癒了。如果執著於吐血是陰虛,猶豫不決,怎麼能有這麼快的療效呢?
周旦友的家人,年近三十。兩年前生產,正值隆冬,又因氣鬱,少腹部旁邊長了一個彈丸大小的腫塊,疼痛。一開始疼痛較輕,後來越來越痛,上衝心脅,嘔吐不能進食,必須等到疼痛、嘔吐、氣衰後,一兩天才會停止。治療兩年,用過治療氣積、血積、寒氣的藥物,都不見效。病人日漸消瘦,幾個月沒來月經,在家鄉住著,上城來就醫。脈象弦緊,詢問病情,病人說不定時會發寒熱,像瘧疾一樣,脅肋經常脹痛,發作時少腹的腫塊就會長大像王瓜那麼大,疼痛衝擊心臟,嘔吐不能進食,疼痛減輕後,腫塊又回到少腹。這是產後衝任脈虛弱,寒邪內侵,瘀血凝結,是婦女疝氣瘕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