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圃醫案》~ 卷一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2)

1. 傷寒治效

吳南皋兄家人,年二十餘,五月間得傷寒。初系他醫所治,至八九日忽發狂譫語,躁欲墜樓,其妻拉住,揮拳擊婦,致婦胎墮,數人不能制。用醋炭熏鼻,方能握手診脈。脈則散大無倫,面赤戴陽。此誤服涼藥,亡陽譫語,瞬息即脫,眾藥陳幾,有用白虎湯者,承氣湯者,柴胡涼膈者。

病家云:因服香薷涼藥,大汗至此,故不敢再煎。求余決之。余辭不治,主人力囑,遂以真武湯本方易乾薑,用生附子三錢,令其煎成冷飲。服後片時,即登床就枕,略睡片刻,醒則再劑,加人參一錢,熟睡兩時,即熱退神清,詢其前事,皆云不知。繼用理中湯六七日而愈。

其婦因擊墮胎而反殞。

郭元威學博令政,平素虛弱,正月杪夜發寒戰,寒後發熱。次日招診,脈細緊而近於疾,其證發熱頭疼,左脅痛甚,上至臂,下至腰足,皆牽引而痛,乾嘔胸脹。因脈沉細,作厥陰病主治.用桂枝、細辛、赤芍、附子、乾薑、半夏、茯苓、吳萸、木通、甘草,薑棗為引。四劑上身微汗,痛減而下體痛甚。

因向有腳氣證,加獨活。至第五日有出少陽之機,以前劑稍加柴胡,令其微汗。不虞親屬覆以重裘,逼汗大出,雖熱退半日,至夜即煩躁不寐,呻吟不絕,胸中大熱,欲飲冷水。暮夜再診,脈變數大無倫,重取近散。此汗多亡陽也,急以茯苓四逆湯救之。用人參三錢,茯苓四錢,附子二錢,乾薑一錢,甘草五分。

一劑稍安,二劑得寐,一夜三劑,至天明熱退而安。隨增咳嗽,半身不能側臥,此又屬肝腎陰虛,傷寒病後,每多此證。若認少陽而用柴胡二陳蘇杏,必致不救。仍以前厥陰為主病,用桂枝、當歸、白芍、茯苓、附子、甘草、人參、五味子,薑棗為引。十數劑咳止,可側臥矣。

半月後,緊脈退盡,方去桂、附,以歸、芍、參、朮、苓、草,平補而愈。

吳方平表侄,冬月夜飲歸,睡後有脅作痛。初系浙醫作少陽治法,以柴胡、白芍、青皮、貝母、香附等藥治之,七八日痛愈甚,至夜坐不能臥者三日矣。招余往治。脈沉弦而緊,足冷畏寒,胸滿不能食,脅肋皆痛,不能著席而臥,舌紫微喘。余告曰:此厥陰傷寒,厥氣上逆,不得臥而喘,病關少陰。

若增煩躁下利,則全屬少陰,不可治矣。今並無少陽寒熱頭眩,口苦幹嘔,脈弦數等證,何得以少陽治之。遂用官桂、赤芍、吳萸、附子、乾薑、半夏、甘草,溫經以下厥氣。服至七日,方回陽,發熱微汗,痛止喘定,就枕得臥而痊。若作少陽治法,不知作何景狀也。

汪文年兄,冬月傷寒,初診脈沉細緊,少腹背皆痛,外證反發熱頭疼。余曰:此陽證陰脈,法當難治,應以脈為主,作厥陰病治法,不用表散,惟主溫經。用桂枝、細辛、赤芍、附子、乾薑、吳萸、甘草、生薑,服三日,得微汗,頭痛表熱盡退,腹中尚隱隱而痛。如此六七日,胸中亦不飢,惟進清米飲,脈亦不甚起,正為可慮。

白話文:

傷寒治效

吳南皋兄的家人,二十多歲,五月間得了傷寒。一開始由其他醫生治療,到七八天時突然發狂胡言亂語,躁動想跳樓,妻子拉住他,他還揮拳打妻子,導致妻子流產,幾個人都控制不住他。用醋炭熏鼻子,才能夠讓他握住手診脈。脈象散大紊亂,面色紅赤,身體發熱。這是因為誤服涼藥,導致陽氣衰敗而神志不清,眼看就要死了,各種藥物都擺在旁邊,有白虎湯、承氣湯、柴胡涼膈散等等。

病人家屬說:因為服用了香薷這種涼藥,出了一身大汗才變成這樣,所以不敢再煎藥了。求我來判斷。我推辭不治,主人家再三懇求,於是就用真武湯的藥方,只把乾薑換掉,用生附子三錢,讓他煎好後冷飲。服藥後一會兒,就上床睡覺,睡了一小會兒,醒來後又服用一劑,加人參一錢,熟睡了兩個小時,然後退熱神清,詢問他之前的事情,他說完全記不得了。接著服用理中湯六七天就痊癒了。

他的妻子因為被擊打而流產,反而去世了。

郭元威學識淵博,官職顯赫,平素身體虛弱,正月底晚上發寒戰,寒戰後發熱。第二天請我看診,脈象細緊,接近危急狀態,症狀是發熱頭痛,左脅疼痛劇烈,痛感向上延伸到手臂,向下延伸到腰部和腳部,都牽連著痛,乾嘔胸悶。因為脈象沉細,判斷為厥陰病,用桂枝、細辛、赤芍、附子、乾薑、半夏、茯苓、吳萸、木通、甘草,用生薑、大棗引經。四劑後身上微微出汗,疼痛減輕,但下半身疼痛加劇。

因為他以前有腳氣,所以加了獨活。到第五天有少陽症狀出現,在之前的藥方中稍加柴胡,讓他微微出汗。沒想到家人又給他蓋上厚重的棉被,逼他大量出汗,雖然發熱退了半天,但晚上就煩躁不安,睡不著覺,呻吟不止,胸中非常熱,想喝冷水。半夜再診,脈象變為散大紊亂,再次診脈也差不多。這是因為出汗太多耗損了陽氣,急忙用茯苓四逆湯搶救。用人參三錢,茯苓四錢,附子二錢,乾薑一錢,甘草五分。

一劑藥後稍微好轉,兩劑藥後就能睡覺了,一夜用了三劑,到天亮時發熱退去,身體舒適了。接著又咳嗽,半身不能側臥,這又是肝腎陰虛,傷寒病後常常有這種情況。如果認為是少陽症,用柴胡二陳湯、蘇子杏仁湯,肯定救不了他。還是以之前的厥陰病為主,用桂枝、當歸、白芍、茯苓、附子、甘草、人參、五味子,用生薑、大棗引經。十幾劑藥後咳嗽停止,可以側臥了。

半個月後,緊脈消失,就停掉桂枝、附子,用當歸、白芍、人參、蒼朮、茯苓、甘草,平和調理,病就好了。

吳方平的表侄,冬天晚上喝酒,睡後感到脅肋疼痛。一開始浙江的醫生用少陽病的治療方法,用柴胡、白芍、青皮、貝母、香附等藥物治療,七八天疼痛加劇,到晚上坐著都不能睡覺,持續了三天。請我來治療。脈象沉弦而緊,腳冷怕冷,胸悶吃不下東西,脅肋都痛,不能躺著睡覺,舌頭紫暗,呼吸微微急促。我告訴他:這是厥陰傷寒,厥陰之氣逆上,不能躺下而呼吸急促,病情危及少陰。

如果再出現煩躁、腹瀉,那就完全是少陰症,沒辦法治了。現在並沒有少陽病的寒熱頭痛、眩暈、口苦、乾嘔、脈象弦數等症狀,為什麼用少陽病的治療方法呢?於是用官桂、赤芍、吳萸、附子、乾薑、半夏、甘草,溫經下達厥陰之氣。服藥到第七天,陽氣才恢復,發熱微微出汗,疼痛停止,呼吸平穩,可以躺著睡覺,病就好了。如果用少陽病的治療方法,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。

汪文年兄,冬天得了傷寒,初診脈象沉細緊,少腹部和後背都痛,外在症狀卻是發熱頭痛。我說:這是陽證陰脈,治療方法很難確定,應該以脈象為主,用厥陰病的治療方法,不用發汗解表,只著重溫經。用桂枝、細辛、赤芍、附子、乾薑、吳萸、甘草、生薑,服藥三天,微微出汗,頭痛和表熱都退了,肚子裡還隱隱作痛。這樣六七天,胸中也不飢餓,只吃些清米湯,脈象也不怎麼有力,這正是值得擔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