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藥性切用》~ 卷之一中 (2)
卷之一中 (2)
1. 薑黃
味苦辛溫,色黃入脾,兼入肝經,破氣散血,烈於鬱金。片子薑黃:橫行手臂,理血中之氣,可為風寒濕痹引經。
白話文:
薑黃味辛辣微苦,性溫,顏色為黃色,主要作用於脾經,也兼入肝經。具有破氣散瘀、行血的作用,藥性比鬱金更強。片狀的薑黃,可以治療手臂疼痛,疏通經絡中的氣血,還能治療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痹症。
2. 蓬莪朮
辛苦性溫,氣中血藥,入肝,散瘀行氣,消癥瘕痃癖,醋摩醋炒。烈於鬱金,虛人酌用。荊三稜,性味苦平,血中氣藥,入肝,破瘀開結,消堅積老塊。醋炒、麵煨。其力峻於蓬朮,虛人忌之。
白話文:
蓬莪朮性味辛溫,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能入肝經,具有散瘀、行氣、消腫、治療癥瘕、痃癖等疾病的功效,宜用醋磨或醋炒炮製。其功效比鬱金更強,體虛者應謹慎使用。
荊三稜性味苦平,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能入肝經,具有破瘀、消腫、治療堅積、老塊等疾病的功效,宜用醋炒或麵煨炮製。其功效比蓬莪朮更強,體虛者忌用。
3. 金香附
即莎草子。辛苦微甘,氣香性溫,入十二經;能行血中之氣,解鬱調經,安胎利產,為女科專藥。生用,上行胸膈,外達皮膚;炒用,下達腎肝,旁徹腰膝。鹽水炒,軟堅潤下;童便制,散瘀除蒸;青鹽炒,入腎調氣;酒浸炒,入肝行經;醋浸炒,消積聚;薑汁炒,化痰飲;四制調經,炒黑止血。陰血燥,均當忌之。
白話文:
金香附就是莎草的果實。味道略苦微甜,氣味芳香,性溫,能走遍全身十二經脈;它能疏通經血中的氣滯,調理氣血、調經,安胎、幫助順利生產,是婦科疾病的專用藥物。
生用(未經炮製)的金香附,藥力向上走,能到達胸膈,甚至外達皮膚;炒製後,藥力向下走,能到達腎臟和肝臟,並能遍及腰膝。用鹽水炒製,可以軟堅散結、潤滑通便;用童尿炮製,可以散瘀除熱;用青鹽炒製,可以入腎調氣;用酒浸後炒製,可以入肝行血調經;用醋浸後炒製,可以消散腹部積聚;用薑汁炒製,可以化痰止咳。這幾種不同的炮製方法都能調經,而炒到發黑的還能止血。但陰虛血燥的人,都應該禁忌使用。
4. 廣木香
辛香苦溫,入三焦氣分,升降諸氣,力能泄肺疏肝,和脾安胎。調氣生摩;厚腸煨用。有一種青木香,味稍較苦;功專入肝疏逆,為疝氣專藥。馬兜鈴根,亦名青木香,亦可治疝,性稍涼耳。
白話文:
廣木香味辛香苦,性溫,進入三焦經和氣分,能升能降,調節全身氣機,具有瀉肺氣、疏肝氣的功效,還能和脾胃、安胎。調理氣機可用研磨的方法,滋養腸胃則宜煨烤後使用。還有一種青木香,味道略苦,主要功效是入肝經疏通逆氣,是治療疝氣的專門藥物。馬兜鈴根也稱為青木香,也能治療疝氣,但其性味較涼。
5. 砂仁
即縮砂蔤,辛溫香;入脾胃而快氣調中,通行結滯,止痛安胎。多服耗氣。炒研去衣用。
白話文:
砂仁性味辛溫香,能健脾胃、行氣消脹、止痛安胎。但服用過多會耗損元氣。使用時應炒後研磨,去除外皮。
6. 白豆蔻
性味辛溫,流行三焦,快膈散滯,為肺家本藥,兼入脾胃。去殼炒研用。殼:主寬胸開胃,力較薄耳。
白話文:
白豆蔻性味辛溫,能通行三焦經絡,快速消散胸膈之氣滯,是肺經的常用藥物,同時也作用於脾胃。去殼炒研後使用。豆蔻殼也能寬胸開胃,但藥力較弱。
7. 草豆蔻
辛溫氣散,燥濕散滯,溫胃祛風,微炒用。
白話文:
草豆蔻味辛性溫,能發散氣機,燥濕化痰,溫暖脾胃,祛除風寒,宜微炒後使用。
8. 草果
性味辛烈,入胃而破氣除痰,消食化積。炒熟取仁用。按:草果、知母,一陰一陽,草果治太陰獨勝之寒,知母治陽明獨勝之熱。
白話文:
草果性味辛辣,能進入胃經,具有破氣、除痰、消食、化積的功效。使用時需將其炒熟後取其種仁。草果和知母一陰一陽,草果能治療太陰寒邪過盛的病症,知母則能治療陽明熱邪過盛的病症。
9. 肉豆蔻
即肉果。辛溫氣香,暖胃醒脾,固中澀腸。麵裹或糯粉包煨,研細用。吐瀉初起忌之。
白話文:
肉豆蔻就是它的果實。辛辣溫熱,氣味芳香,可以溫暖胃腸,醒脾開胃,具有收斂固澀腸胃的作用。 可以將其用麵粉或糯米粉包裹後煨熟,再研磨成粉末使用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初期嘔吐腹瀉的時候忌用。
10. 破故紙
即補骨脂。辛苦大溫,入心包、命門。補火生土,燥濕止瀉。鹽水炒用。多服、單服能下氣。
白話文:
破故紙就是補骨脂。它辛辣溫熱,作用於心包經和命門。能溫補腎陽,燥濕止瀉。通常用鹽水炒制後服用。服用過量或單獨服用會導致瀉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