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藥性切用》~ 卷之一上 (4)
卷之一上 (4)
1. 紫草
甘鹹氣寒,入厥陰血分,而涼血活血,為痘瘡血熱專藥。便滑者忌之。
白話文:
紫草味甘鹹,性寒,進入肝腎經絡的血分,具有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是治療痘瘡(麻疹)引起的血液熱盛的特效藥。大便溏瀉者不宜使用。
2. 肥知母
辛苦寒滑,瀉陽明有餘之熱,滋少陰不足之陰,潤燥止咳,除煩安胎。酒浸炒清上;鹽水炒滋下。便滑者均忌之。
白話文:
肥知母味苦性寒,能瀉去陽明經多餘的熱邪,滋養少陰經不足的陰液,潤燥止咳,消除煩躁,安胎。用酒浸泡後再炒制,功效偏於清熱在上焦;用鹽水炒制,功效偏於滋陰在下焦。大便溏瀉者皆應忌用。
3. 川貝母
味甘微寒,涼心散郁,清肺而化熱痰。象貝:形堅味苦,瀉熱功勝,不能解鬱也。土貝:形大味苦,瀉熱解毒,外科專藥。俱去心用之。
白話文:
川貝母味甘微寒,能清肺熱、化痰,並舒緩胸中鬱悶。象貝則味苦性寒,瀉熱之力較強,但不能解鬱。土貝形體較大,味苦性寒,瀉熱解毒,常用於外科疾病。三種貝母都需去除其心(貝母的中心部分)後才能使用。
4. 白頭翁
苦堅腎,寒涼血,入陽明血分,兼入厥陰,除熱痢下重。血分無熱者忌之。
白話文:
白頭翁味苦,能堅固腎氣,性寒涼,能清熱涼血,主要作用於陽明經的血液,兼顧厥陰經,能治療熱毒引起的痢疾和下痢症狀。但如果血分沒有熱症,則不宜使用。
5. 白前
辛甘微寒,入肺而消痰降氣,能除肺實氣壅。肺虛者忌之。
白話文:
白前味辛甘微寒,能進入肺經,具有化痰、降氣的功效,可以治療肺部實熱、氣壅不通的病症。但肺氣虛弱的人不宜服用。
6. 白薇
苦鹹微寒,陽明衝任之藥,退熱益陰,宜於血熱。血虛者,忌之。
白話文:
白薇味苦鹹性微寒,是治療陽明經和衝任二脈的藥物,具有退熱益陰的功效,適合血熱症狀。但血虛的人不宜服用。
7. 白茅根
性味甘寒,入肺而涼血、止血。針:可潰膿;花:能止衄。
白話文:
白茅根味甘性寒,能入肺經,具有清熱涼血、止血的功效。其根莖具有促進膿瘍潰爛的作用;花則能止鼻血。
8. 白蘚皮
味甘性燥,氣寒散行,入脾胃而除濕熱,兼入小腸、膀胱。行水道利竅通關,為諸風頑痹專藥。下部虛寒,雖有濕症,勿用。
白話文:
白蘚皮味甘性燥,藥性寒涼能疏散風邪,能進入脾胃去除濕熱,也能進入小腸、膀胱,利尿通便,暢通經絡關節,是治療各種頑固風濕痹證的特效藥。但若下半身虛寒,即使有濕症,也不宜使用。
9. 延胡索
辛苦性溫,入手足厥陰、太陰,能行血中氣滯、氣中血滯。生用破血,炒用調血,酒炒活血,醋炒止血,必須炒黑。若經事先期,血虛崩中均忌。
白話文:
延胡索味辛苦性溫,走經絡入肝經(厥陰)、脾經(太陰)。它能疏通血瘀和氣滯。生用可以破血,炒用可以調和血氣,酒炒可以活血,醋炒可以止血,但必須炒到黑色才能使用。若月經提前來潮,或血虛導致崩漏,則應忌用。
10. 落得打
性味甘平,治跌打損傷,金瘡出血,並用其根煎湯洗之。酒炒行血,醋炒止血,搗爛則黏,可塗傷腫。
白話文:
落得打味甘性平,能治療跌打損傷和外傷出血。用它的根煎湯清洗傷口。酒炒後能活血化瘀,醋炒後則能止血;搗爛後黏稠,可敷貼在腫脹的傷處。
11. 開金鎖
性味苦辛,善祛風濕;治手足不遂,筋骨疼痛。與蒼朮、當歸同用,甚效。
白話文:
開金鎖味苦辛,能有效去除風濕;主治手腳麻痺不靈活,筋骨疼痛。和蒼朮、當歸一起服用,效果更佳。
12. 冬蟲夏草
性味甘平,滋腎保肺,功專止血化痰,能已勞嗽。冬在土中,身活如老蠶,有毛能動,至夏則毛出土上,連身俱化為草,若不取,則至冬復化為蟲。
白話文:
冬蟲夏草味甘性平,能滋補腎臟和肺臟,主要功效是止血化痰,治療勞咳。冬天在土中,蟲體像老蠶一樣,長有絨毛並能活動,到夏天則絨毛露出地面,蟲體完全變成草,如果不去採集,則到冬天又會變回蟲子。
13. 錦地蘿
性平微苦;治山嵐瘴毒,並諸中毒、瘡毒。以根搗汁,酒服一錢,即解。
白話文:
錦地蘿性溫和,略帶苦味;可以治療山嵐瘴氣、各種中毒和瘡毒。將根部搗碎取汁,用酒送服一錢(約3克),就能解毒。
14. 水仙根
味苦微辛,性寒體滑,瀉熱解毒,搗塗癰疽、暴腫。花名金盞銀臺,作香澤塗身,去風氣,又療婦人五心煩熱。
白話文:
水仙根味苦略帶辛辣,性寒且滑利,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,可以搗碎外敷於癰疽、急性腫脹處。水仙花又名金盞銀臺,可製成香澤塗抹全身,祛除風邪,還能治療婦女五心煩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