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大椿

《藥性切用》~ 卷之四中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中 (3)

1. 土芋

即香芋。味甘辛寒,煮食厚腸止嗽;生研水服,能解藥毒。

白話文:

就是香芋。味道甘甜辛涼,煮熟食用可以增厚腸壁、止咳;生搗取汁水服用,能夠解藥毒。

2. 淮山藥

古名薯蕷。性味甘平,歸脾入肺。生用則補虛退熱,炒黃則健脾益陰。為滋補脾陰良藥。子:名零餘子,性稍溫和,功用不下山藥,救荒可以充飢。

白話文:

古時候薯蕷這個名字。性味甘平,歸脾入肺。生的吃可以補虛退熱,炒黃後可以健脾益陰。是滋補脾陰的良藥。薯蕷的種子,叫零餘子,性味稍溫和,功效比不上山藥,救荒時可以充飢。

3. 甘薯

即山薯。生食甘涼伐氣,熟則甘平充飢。曬乾磨粉,尤能滯氣,多食損人。

白話文:

就是山藥。生吃味道甘甜偏涼,會減弱體力;煮熟後味道甘甜性平,可以充饑。曬乾後磨成粉,更容易導致氣滯,多吃對身體不利。

4. 干百合

甘微苦寒,潤肺止嗽,清熱寧心。鮮者可供茶點,多食損胃。

5. 竹筍

味甘微寒,爽胃利膈,化熱消痰。冬筍:味勝,然竹能損氣,虛人不宜多食,苦竹尤甚。干筍:尤能消痰化水,不得蔬飧。

白話文:

甘、微寒,使人胃口清爽,寬胸理氣,解除發熱、化痰。冬筍:味道鮮美,但是竹子會耗損人體氣血,虛弱的人不適合多吃,苦竹尤其更甚。幹筍:更能化痰、利水,不能當成蔬菜食用。

6. 茄子

即落蘇。甘寒性利,散血寬腸。多食,動風損脾;腫病初愈切忌,犯之必復。茄根:散血消風,白者尤良。

白話文:

就是茄子。味道甘甜,性質寒涼,有利於散血和寬腸。但是吃多了會引發風邪,損害脾臟;剛從腫病恢復的人尤其要避免食用,否則病情可能會復發。茄子的根有散血和消除風邪的作用,白色的根效果特別好。

7. 葫蘆

一名苦瓢。苦寒微甘,利水寬脹,散熱消腫。燒灰,治水臌尤良。

8. 冬瓜

甘淡微寒,瀉熱消腫,利水益脾。冬瓜皮:行皮間水濕,善消膚腫。子仁:明目潤燥。葉:治寒熱消渴如瘧。

白話文:

甘淡微寒,有清熱消腫、利尿健脾的作用。冬瓜皮:能夠排出皮下水濕,擅長消退皮膚腫脹。冬瓜子仁:有明目滋潤的作用。冬瓜葉:可以治療寒熱交替、口渴如瘧疾的症狀。

9. 南瓜

一名女瓜,俗名飯瓜。味甘溫平,充飢甜美。多食,滯氣損人。

10. 越瓜

一名稍瓜,即菜瓜。性味甘寒,瀉熱利腸。多食、鮮食損胃。

11. 黃瓜

一名胡瓜。味甘淡寒,清脾利水,解熱除煩。搗根,敷狐刺腫。

12. 絲瓜

一名天羅,一名蠻瓜。性味甘冷,通經涼血,解毒除風。腸滑者忌。老絲瓜:筋絡貫串,力能通經活絡,熱痹宜之。酒炒用。

白話文:

天羅和蠻瓜都是葫蘆科植物天羅瓜的果實。它們的味道甘甜,性情寒冷,具有通經活血、清涼解毒、祛風除風的作用。但是,腸胃虛寒的人不要食用。老絲瓜:筋絡貫穿,具有通經活絡的作用,適用於熱痹症。可以通過用酒炒來食用。

13. 茭白

一名茭筍,一名菰米。甘冷性滑,去熱除煩,退黃利便。根:名菰根,冷利甚於蘆根。實:名雕胡米,救荒亦可暫充糧食。

白話文:

茭白筍,又叫菰米。性味甘、冷、滑,有清熱、除煩悶、利尿、通便的功效。根部叫菰根,性質寒涼,比蘆根還要更勝一籌。菰米可以救荒,也可以暫時充當糧食。

14. 紫菜

一名紫英。甘寒微咸,瀉熱散結,軟堅消癭。多食,令人寒中。

15. 海粉

甘鹹性寒,軟堅化痰,散結消癭,與紫菜功力相近。

白話文:

味甘鹹,性寒,能軟化硬塊、化痰,散結消腫,功效與紫菜相似。

16. 石花菜

甘鹹大寒,利上焦浮熱,發下部虛寒。洵非實熱,不可輕投。

17. 龍鬚菜

甘寒微咸,清熱散結,利水消癭,較石花菜功力稍緩。

白話文:

甘甜清涼微鹹,能清熱化解腫塊,利水消散癭瘤,與石花菜相比,藥力作用稍緩慢。

18. 木耳

俗名云耳。甘平性滑,潤燥利腸,燒灰治五痔。大便不實者忌。

19. 香蕈

甘平無毒,乃楠木上糯米種出,大益胃氣。與麻菰、雞㙡性味不殊。麻菰:埋桑樹、楮木於土中,澆以米泔而生。其出雲南沙地間者,高腳散頭;名雞㙡菜,力能益胃清神。其麻菰兼能化痰,雞㙡兼能治痔,較香蕈為性發耳。瘠地所出一種,形瘦味淡,性亦稍斂,名芋肉,亦供食品,皆為蔬饌之佳餚。

土蕈:得鬱蒸之氣而生,助長濕熱最甚。雷蕈:甘美可啖,瘡疥人忌之。

白話文:

甘平無毒,是生長在楠木上的糯米種,對胃氣很有益處。與麻菰、雞㙡的性味沒有什麼不同。麻菰:把桑樹、楮木埋在土中,用米泔澆灌而生長。在雲南沙地間生長的,莖高腳長,穗頭散開;叫雞㙡菜,能益胃清神。麻菰兼能化痰,雞㙡兼能治痔瘡,比香蕈的性發更強些。瘦薄的土地上生長的一種,形狀瘦小,味道清淡,性味也稍微收斂一些,名叫芋肉,也可以當作食品,都是蔬菜佳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