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本經逢原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菜部

2.

生辛澀,熟甘溫,無毒。葉細根紫者良。韭子入藥,蒸熟曝乾,簸去黑炒黃研用。韭初生芽,食之傷人心氣。

發明,韭入足厥陰經,下散血積。生用治死血留於胃口作痛,及婦人經脈逆行,打撲損傷,搗汁和童便飲。然須善食,便實者宜之。有腎氣上攻心痛者,宜用韭汁和五苓散為丸,空心茴香湯下。昔人言治噎膈,惟死血在胃者宜之。若胃虛而噎勿用,恐致嘔吐也。其心腹有痼冷者勿食,食之必加劇,《黃帝》云,凍韭不可生食,動宿飲,飲盛必吐水。韭花食之動風,風氣人勿食。韭子辛溫壯火,治夢泄尿血,白帶白淫,男子隨溲而下,女子綿綿而下。惟腎氣過勞不能收攝者為宜。若陰虛火旺,及亢陽不交,獨陰失合,誤用是抱薪救焚矣。大抵韭之功用,全在辛溫散結。子則包含少火未散,故能澀精;而壯火熾盛,則為戈戟。今人以韭子薰齲齒出蟲,然能傷骨壞齒,不可不知。

白話文:

韭菜生吃時味道辛辣帶澀,煮熟後味道甘甜溫和,沒有毒性。葉子細小、根部呈紫色的品質較好。韭菜籽可以入藥,需要蒸熟後曬乾,去除黑色外皮後炒黃磨成粉末使用。剛長出的韭菜嫩芽,食用會損傷心臟的氣。

藥理說明,韭菜進入足厥陰肝經,可以向下疏散瘀血。生韭菜可以治療死血停留在胃部引起的疼痛,以及婦女經血逆流、跌打損傷,可以將韭菜搗爛取汁,加入童子尿一起飲用。但要注意適量食用,大便順暢的人適合食用。如果腎氣上衝引起心痛,適合用韭菜汁和五苓散混合製成藥丸,空腹用茴香湯送服。古人說用韭菜治療食道梗阻,只適合死血停留在胃部的人。如果胃虛導致的食道梗阻,就不要使用韭菜,否則可能會引起嘔吐。心腹有慢性寒冷的人不要食用,食用會使病情加重。《黃帝內經》說,冰凍過的韭菜不能生吃,會引動體內的舊有積飲,積飲過多必定會嘔吐出水。韭菜花食用會生風,有風氣的人不要食用。韭菜籽性味辛溫,能夠壯陽,治療遺精、尿血、白帶、白淫,男性小便時隨之排出,女性則持續不斷的排出。只適合腎氣過於勞損而無法固攝的人使用。如果是陰虛火旺,以及陽氣亢盛無法與陰氣交合、陰陽失調的情況,誤用韭菜籽就像抱著柴火去救火一樣,會使情況更加惡化。總的來說,韭菜的功效,主要在於它辛溫散結的作用。而韭菜籽則包含尚未散發的少陽之火,因此能夠固澀精液;如果火氣過於旺盛,則會變成傷害身體的兵器。現在有人用韭菜籽燻蛀牙來驅蟲,但是這樣會傷害骨骼、損壞牙齒,不可不知。

3.

辛苦溫,無毒。似韭而葉闊者是。《黃帝》云薤不可共牛肉作羹,食之成瘕,韭之氣味相類,功用亦相類,如無薤處,以韭代之。

《本經》治金瘡瘡敗,輕身不飢,耐老。

發明,薤白味辛氣溫,入手陽明。除寒熱,溫中去水,專泄氣滯。故四逆散加此,治泄利下重胸痹。薤白白酒湯專用以泄胸中痹氣也。《本經》治金瘡瘡敗,取辛以泄氣、溫以長肉也。弘景雲,仙方及服食家皆須之。即《本經》輕身不飢耐老之謂。諸瘡中,風寒水腫,生搗敷之。搗汁生飲,能吐胃中痰食蟲積屢驗。《金匱》救卒死,搗汁灌鼻中效。薤葉治肺氣喘急,《千金方》用之,以薤善散結,蒜能消症,各適其用也。

白話文:

薤,味道辛辣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外形像韭菜,但葉子比較寬大。古代醫書《黃帝》記載,薤不可以和牛肉一起煮湯,吃了會形成腹部腫塊。薤的氣味和功效跟韭菜相似,如果沒有薤,可以用韭菜代替。
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薤可以治療刀劍外傷和潰爛的傷口,使身體輕健,不容易感到飢餓,並且延緩衰老。

藥理分析,薤的白色部分,味道辛辣,性溫和,歸入手陽明經。可以去除體內的寒熱,溫暖中焦,去除體內多餘的水分,專門疏導氣機的鬱滯。因此,四逆散這個方子會加入薤,來治療腹瀉、排便困難和胸部悶痛的疾病。薤白白酒湯這個方子,專門用來疏散胸腔的氣機鬱結。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薤可以治療外傷潰爛,是利用它辛散的特性來疏通氣機,溫熱的特性來促進肌肉生長。陶弘景說,道家修煉和養生的人都需要用到薤,這就是《神農本草經》所說的使身體輕健,不容易感到飢餓,並且延緩衰老的含義。各種瘡瘍中,如果是受到風寒或水腫引起的,可以將新鮮的薤搗碎後敷在患處。將薤搗爛取汁生飲,可以使胃裡的痰、食物殘渣和寄生蟲排出,屢次驗證有效。《金匱要略》提到,急救猝死,將薤搗爛取汁滴入鼻中有效。薤葉可以治療肺氣喘急,《千金方》採用薤葉,因為薤擅長疏散結滯,大蒜可以消除腫塊,各有各的用處。

4.

胡蔥良,蟠蔥即龍爪蔥

辛平,無毒。服地黃、常山、蜜桂者犯之無效。生蔥尤忌。蔥與雞雉、犬肉食之,令人動血。

《本經》作湯,治傷寒寒熱中風,面目浮腫,能作汗。

發明,蔥莖味辛溫,上升入手太陰、足陽明經,專主發散,以通上下陽氣,即《本經》作湯以下主治,故傷寒頭痛如破,用連須蔥白香豉湯。少陰病下利清穀,裡寒外熱,厥逆脈微者,白通湯內用蔥白,以其辛溫通陽氣也。妊娠風邪喘嗽,非蔥白、橘皮不除,且能安胎順氣。金瘡折傷血出疼痛不止者,用蔥連葉煨熟敷之,冷即頻易,其痛立止,更無瘢痕也。以蔥葉專散血氣。蔥須專行經絡。蔥花主心痹痛如刀刺。蔥子明目,補中氣不足。蟠蔥專主冷熱疝氣。胡蔥化五石,消桂為水,療腫毒。

白話文:

胡蔥品質良好,蟠蔥又名龍爪蔥。

性味辛平,沒有毒性。服用生地黃、常山、蜜桂等藥物時,吃了蔥會使藥效降低。尤其是生蔥更要忌食。蔥和雞、雉、狗肉一起吃,會使人體內出血。
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蔥可以用來煮湯,治療傷寒引起的發冷發熱、中風、面部浮腫,可以幫助發汗。

藥理分析,蔥莖的味道辛辣溫熱,藥性往上走,歸入手太陰肺經和足陽明胃經,主要作用是發散,可以疏通上下的陽氣。這就是《神農本草經》提到的煮湯治療功效的基礎。所以,傷寒引起的頭痛像要裂開一樣,可以用連鬚蔥白和豆豉煮湯來治療。少陰病引起的腹瀉不止,腹內寒冷而身體發熱,手腳冰涼,脈搏微弱的情況,可以用白通湯,裡面要加入蔥白,因為蔥白辛溫可以疏通陽氣。孕婦因風邪引起的喘咳,必須使用蔥白和橘皮才能治好,並且還可以安胎順氣。金瘡或跌打損傷導致出血不止,疼痛難忍時,用連葉的蔥煨熟後敷在患處,冷了就頻繁更換,疼痛會立刻停止,而且不會留下疤痕。蔥葉擅長疏散血氣,蔥鬚擅長疏通行走經絡,蔥花主要治療心臟疼痛如刀割。蔥子可以明目,補養中氣不足。蟠蔥主要治療因寒熱引起的疝氣。胡蔥可以化解五石藥的毒性,並把桂皮藥材化成水,還可以治療腫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