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逢原》~ 卷二 (45)
卷二 (45)
1. 土茯苓
俗名冷飯糰
甘淡平,無毒。忌鐵器。
白話文:
味道甘淡,性平,無毒。忌諱接觸鐵器。
發明,土茯苓古名山牛,入胃與肝腎。清濕熱,利關節,止拘攣,除骨痛,主楊梅瘡,解汞粉毒。時珍云,楊梅瘡起於嶺南,風土炎熱,嵐瘴熏蒸,挾淫穢濕熱之邪,發為此瘡。今則遍行海宇,類有數種,治之則一,屬厥陰、陽明。如兼少陰、太陽、陽明,發於咽喉。兼太陽、少陽,發於頭角。蓋相火寄在厥陰,肌肉屬於陽明。若用輕粉劫劑,毒氣竄入經絡筋骨莫之能出,變為筋骨攣痛,發為結毒,遂成痼疾。方用土茯苓一兩、薏苡、忍冬、防風、木瓜、木通、白蘚皮各五分,皂莢子四分,人參、當歸各七分,日服三次,忌飲茶、燒酒,及牛羊雞鵝魚肉、麩面、鹽、醬,並戒房勞百日,渴飲土茯苓湯,半月全愈。
白話文:
土茯苓,古稱山牛,功效是清濕熱、利關節、止拘攣、除骨痛,可用於治療楊梅瘡和解汞粉毒。李時珍認為,楊梅瘡起源於嶺南,因風土炎熱,嵐瘴燻蒸,夾帶淫穢濕熱之邪,而發作此瘡。如今,這種瘡已遍及全國,症狀也有數種,但治療方法則是一樣的,屬於厥陰、陽明兩經的疾病。如果兼有少陰、太陽、陽明三經的病症,則會發作在咽喉;如果兼有太陽、少陽兩經的病症,則會發作在頭部。這是因為相火寄存在厥陰經,而肌肉則屬於陽明經。如果使用輕粉劫劑治療,毒氣就會竄入經絡筋骨,無法排出,導致筋骨攣痛、發為結毒,最終形成痼疾。治療方法是用土茯苓一兩、薏苡仁、忍冬、防風、木瓜、木通、白蘚皮各五分,皁莢子四分,人參、當歸各七分,每天服用三次。服用期間,忌飲茶、燒酒,以及牛羊肉、雞鵝魚、麩面、鹽、醬油,並忌房勞一百天。如果口渴,可以飲用土茯苓湯。半個月後,楊梅瘡即可痊癒。
2. 白蘞
苦甘辛微寒,小毒。反烏附。解狼毒毒。
《本經》主癰腫疽瘡,散結氣止痛,除熱、目中赤,小兒驚癇,溫瘧,女子陰中腫痛,帶下赤白。
白話文:
具有苦、甘、辛、微寒的特性,略有毒性。可以解烏頭的毒。解狼毒的毒。
《本經》記載,可用來治療癰腫、膿瘡、散結化氣止痛,清熱,治療眼睛發紅,小兒驚風、癲癇,熱性的瘧疾,女子陰道腫痛,白帶或血帶下。
發明,白蘞性寒。解毒,敷腫瘍瘡有解散之功,以其味辛也。但陰疽色淡不起,胃氣弱者,非其所宜。《本經》治目赤、驚癇、溫瘧,非取其解熱毒之力歟。治陰腫帶下,非取其去濕熱之力歟。《金匱》薯蕷丸用之,專取其辛涼散結,以解風氣百疾之蘊蓄也。世醫僅知癰腫解毒之用,陋哉。同地膚子治淋濁失精,同白芨治金瘡失血,同甘草解狼毒之毒,其辛散之功可知。而癰疽已潰者不宜用。
白話文:
白蘞性寒,有解毒作用,敷於腫瘍瘡上,能夠起到消散作用,這是因為它味道辛辣的緣故。但如果陰疽顏色淡而不起,或者胃氣虛弱的人,就不適合用白蘞。《本經》中記載,白蘞可以治療目赤、驚癇、溫瘧,難道不是因為它有解熱毒的作用嗎?治療陰腫帶下,難道不是因為它有去濕熱的作用嗎?《金匱》中將白蘞用於薯蕷丸,主要是取其辛涼散結的作用,可以解除風氣百疾的蘊蓄。世醫只知道白蘞有解毒消腫的作用,真是淺陋啊。白蘞與地膚子一起治療淋濁失精,與白芨一起治療金瘡失血,與甘草一起解除狼毒之毒,由此可知其辛散之功。但是,已經潰爛的癰疽就不宜使用了。
3. 山豆根
苦寒,無毒。
白話文:
性寒,無毒。
發明,山豆根大苦大寒,故能治咽喉諸疾。蘇頌言:含之咽汁,解咽喉腫痛極妙。或水浸含嗽,或煎湯細呷,又解痘疹熱毒及喉痹藥皆驗。蓋咽證皆屬陰氣上逆,故用苦寒以降之。《開寶》言解諸藥毒,止痛消瘡腫毒,發熱咳嗽,善治人馬急黃,殺小蟲。時珍云,腹脹喘滿,研末湯服。血氣腹脹,酒服三錢。卒患熱厥心痛,磨汁服。總賴苦寒以散之,但脾胃虛寒作瀉者禁用。
白話文:
山豆根性味苦寒,因此能治療咽喉相關疾病。蘇頌說:含著山豆根,讓汁液慢慢滑入咽喉,可以有效緩解咽喉腫痛。也可以將山豆根浸泡在水中再拿來含漱,或將山豆根煎煮成湯汁慢慢飲用,對於治療痘疹熱毒和喉痹都很有效。因為咽喉疾病大多是陰氣上逆引起的,所以用苦寒的藥物來治療。在《開寶》中記載,山豆根可以解毒、止痛、消腫、退燒、止咳,還能治療人畜急黃症和殺死小蟲。李時珍說,山豆根可以治療腹脹、喘滿,將山豆根研磨成粉末後服用,可緩解血氣導致的腹脹,如果將山豆根用酒送服,用量為三錢。如果突然發作熱厥心痛,可以將山豆根磨成汁服用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由於山豆根性味苦寒,脾胃虛寒導致腹瀉的人禁止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