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本經逢原》~ 卷二 (3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37)

1. 鳳仙子

又名急性子

苦溫,小毒。

發明,鳳仙子性最急速,故能透骨軟堅、通竅搜頑痰,下死胎、積塊、噎膈、骨鯁。治狂癡,勝金丹用之。取其性急,領砒藥吐泄也。庖人煮肉硬者,投子數粒即易爛,是其驗也。性與玉簪根同,不可著齒,多食戟人咽,入砒點疼牙即落。同獨瓣蒜搗塗痞塊即消,加麝香、阿魏尤捷。花治蛇傷,擂酒服之即解。

白話文:

鳳仙子,又名急性子。

味道苦,性溫,帶有小毒。

(藥理)發明:鳳仙子的藥性非常快速,所以能穿透骨頭、軟化堅硬的腫塊,疏通阻塞的孔竅,搜尋頑固的痰液,也能夠墮下死胎、消除體內積聚的硬塊、治療食道阻塞、以及魚骨等異物卡喉。治療癲狂疾病,比金丹還要有效。會選用它,是因為它藥性快速,可以引導砒霜等藥物產生嘔吐和腹瀉的作用。廚師煮肉,如果遇到煮不爛的,放入幾顆鳳仙子就能輕易煮爛,這就是它的藥效驗證。它的藥性與玉簪花的根部相似,不可以讓牙齒接觸到它,吃多了會刺激喉嚨,若與砒霜一同使用,點在牙齒上會讓牙齒脫落。如果與獨頭蒜一同搗爛塗在腫塊上就能夠消腫,如果加入麝香、阿魏效果更加迅速。它的花可以治療蛇咬傷,搗爛後用酒送服就能夠解毒。

2. 曼陀羅花

實名鳳茄

辛溫,有毒。

發明,此花浸酒治風,少頃昏昏如醉,動火之患也。故麻藥為之首推。八月採此花,七月採麻子花,陰乾等分為末,熱酒調服三錢,少頃昏昏如醉。剜瘡炙火宜先敷此,則不覺苦也。寒濕腳氣煎湯洗之。

白話文:

曼陀羅花,又名鳳茄,味道辛辣溫熱,但有毒性。

有人發現,將此花浸泡在酒中可以治療風病,喝了之後不久會像喝醉酒一樣昏沉沉的,但容易引發體內火氣。因此,曼陀羅花是麻醉藥的首選。在農曆八月採摘此花,七月採摘麻子花,將兩者陰乾後磨成粉末,比例相等,用熱酒沖服三錢,不久就會昏沉如醉。在動手術或用火燒灼之前,先敷上這種藥,就能減輕痛苦。如果是寒濕引起的腳氣,可以煎湯來洗。

3. 羊躑躅

即鬧羊花

辛溫,大毒。惡諸石及面,不入湯劑。

《本經》主賊風在皮膚中淫淫痛,溫瘧,惡毒,諸痹。

發明,羊躑躅治中風癱瘓,性祛風寒濕邪,故可以治諸痹惡毒,正與《本經》之治相符,用其毒以攻毒也。然須諒病人虛實而用。《和劑局方》伏虎丹中用之。南方治蠱毒有躑躅花散,其性之猛烈可知。此物有大毒,曾有人以根入酒飲,遂致於斃。不可近眼,令人昏翳。同天南星、川烏、草烏助虐尤甚。中其毒者以綠豆解之。

白話文:

羊躑躅,也就是鬧羊花。

味道辛辣、性質溫熱,有劇毒。它會與各種石頭和麵粉產生不良反應,不能加入湯藥中一起煎煮。

《本經》記載,它主要治療賊風侵入皮膚引起的隱隱作痛、溫瘧、惡性毒瘡以及各種痹症。

《發明》指出,羊躑躅能治療中風癱瘓,它能祛除風寒濕邪,所以可以治療各種痹症和惡性毒瘡,這和《本經》的記載相符,都是利用它的毒性來攻克毒邪。但是,必須考量病人的體質虛實情況來使用。宋代的《和劑局方》中的伏虎丹就使用了羊躑躅。南方地區治療蠱毒時會用躑躅花散,可見其藥性非常猛烈。這種藥物有劇毒,曾經有人將它的根浸泡在酒中飲用,結果導致死亡。它不能接觸眼睛,會使人視力模糊。如果與天南星、川烏、草烏一起使用,會更加加劇毒性。中毒的人可以用綠豆來解毒。

4. 芫花

苦辛溫,有毒。陳者良。水浸一宿曬乾,醋炒以去其毒。弘景曰:用者微熬,不可近眼,反甘草。

《本經》主咳逆上氣,喉鳴咽腫短氣,蠱毒鬼瘧,疝瘕癰腫,殺蟲魚。

發明,芫花消痰飲水腫,故《本經》治咳逆,咽腫疝瘕癰毒,皆是痰濕內壅之象。仲景治傷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氣,乾嘔發熱而咳,或喘,或利者,小青龍湯主之。若表已解,有時頭痛汗出惡寒,心下有水氣,乾嘔痛引兩脅,或喘或咳者,十棗湯主之。蓋小青龍湯驅逐表邪,使水氣從毛竅而出,《內經》開鬼門法也。十棗湯驅逐里邪,使水氣從大小便而泄,《內經》潔淨府、去菀陳莝法也。芫花、大戟、甘遂之性,逐水瀉濕,能直達水飲窠囊隱僻處,取效甚捷,不可過劑,泄人真元。

白話文:

芫花,味苦、辛,性溫,有毒。放置一段時間的陳年芫花藥效較好。使用前需用水浸泡一晚後曬乾,再用醋炒過以去除其毒性。陶弘景說:使用時要稍微烘烤一下,不可讓它接觸到眼睛,且會與甘草藥性相抵觸。

《本經》記載,芫花主要治療咳嗽氣喘、喉嚨腫痛、呼吸短促、蠱毒鬼瘧、疝氣腫塊、癰瘡腫痛,以及殺蟲和魚毒。

發明,芫花可以消除痰飲和水腫,所以《本經》中用來治療咳嗽氣喘、咽喉腫痛、疝氣腫塊、癰瘡腫痛,這些都是體內痰濕堆積的表現。張仲景用來治療外感風寒未解,胸腔有水氣,出現乾嘔、發熱、咳嗽,或氣喘,或腹瀉等症狀,會使用小青龍湯。如果外感已解,但有時頭痛、出汗怕冷,胸腔有水氣,乾嘔時會牽引兩脅疼痛,或氣喘、或咳嗽,則使用十棗湯。小青龍湯的作用是驅散體表的邪氣,讓水氣從皮膚毛孔排出,這是《內經》所說的打開鬼門的方法。十棗湯的作用是驅散體內的邪氣,讓水氣從大小便排出,這是《內經》所說的清潔府、去除積水的方法。芫花、大戟、甘遂這些藥物的特性都是逐水瀉濕,能夠直接到達水飲積聚的深處,效果很快,但不可過量使用,會損耗人體的元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