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逢原》~ 卷二 (37)
卷二 (37)
1. 鳳仙子
又名急性子
苦溫,小毒。
白話文:
苦味,溫性,微毒。
發明,鳳仙子性最急速,故能透骨軟堅、通竅搜頑痰,下死胎、積塊、噎膈、骨鯁。治狂癡,勝金丹用之。取其性急,領砒藥吐泄也。庖人煮肉硬者,投子數粒即易爛,是其驗也。性與玉簪根同,不可著齒,多食戟人咽,入砒點疼牙即落。同獨瓣蒜搗塗痞塊即消,加麝香、阿魏尤捷。花治蛇傷,擂酒服之即解。
白話文:
揭祕,鳳仙花這種藥性最猛烈激動,所以能夠穿透骨頭,軟化硬塊,暢通孔竅,清除頑固的痰,排除死胎、積塊、噎膈、骨頭卡在喉嚨。治療瘋狂癡呆,比金丹還要有效。運用它的藥性激動,可以引領砒霜藥物吐出、泄出。廚師用它來煮硬肉,投進去幾粒鳳仙子,肉就容易煮爛,這就是它的驗證。鳳仙花藥性與玉簪花的根莖相似,不可咬在牙齒上,多吃會刺痛人的喉嚨,如果塗了砒霜,牙齒就會疼痛脫落。鳳仙花花搗爛塗在硬塊上,能使硬塊消散,如果加入麝香和阿魏,藥效會更好。鳳仙花能治療蛇傷,搗碎後用酒服下,即可解除。
2. 曼陀羅花
實名鳳茄
辛溫,有毒。
白話文:
性質辛熱,有毒。
發明,此花浸酒治風,少頃昏昏如醉,動火之患也。故麻藥為之首推。八月採此花,七月採麻子花,陰乾等分為末,熱酒調服三錢,少頃昏昏如醉。剜瘡炙火宜先敷此,則不覺苦也。寒濕腳氣煎湯洗之。
白話文:
發現了這朵花,可以浸泡在酒中治療風。服藥時會感覺昏昏沉沉,就像喝醉了酒一樣,這是熱氣上火的症狀。因此麻藥是治療這種症狀的最佳選擇。在八月採摘這種花,在七月採摘麻子的花,在陰涼處將它們等分曬乾,研成細末。用熱酒調和,服用三錢,過一會兒就會昏昏沉沉,就像喝醉了酒一樣。在進行傷口剜除和火炙治療之前,應該先敷上這種藥物,這樣就不會感到疼痛。對於寒濕腳氣,可以用它的湯劑來清洗患處。
3. 羊躑躅
即鬧羊花
辛溫,大毒。惡諸石及面,不入湯劑。
《本經》主賊風在皮膚中淫淫痛,溫瘧,惡毒,諸痹。
白話文:
藥性辛熱,劇毒。忌諱與石頭類和麵類接觸,不可加入湯劑中服用。
根據《本草經》,本藥可治療皮膚中隱隱疼痛的風邪,發熱伴隨寒顫的瘧疾,惡毒的疾病,以及各種關節疼痛。
發明,羊躑躅治中風癱瘓,性祛風寒濕邪,故可以治諸痹惡毒,正與《本經》之治相符,用其毒以攻毒也。然須諒病人虛實而用。《和劑局方》伏虎丹中用之。南方治蠱毒有躑躅花散,其性之猛烈可知。此物有大毒,曾有人以根入酒飲,遂致於斃。不可近眼,令人昏翳。同天南星、川烏、草烏助虐尤甚。中其毒者以綠豆解之。
白話文:
《發明》說,羊躑躅可以治療中風癱瘓,它的性質是祛風寒濕邪,所以可以治療各種頑固的毒瘡,這與《本經》的治療方法是相符的,用它的毒性來攻克毒性。然而,必須考慮病人的虛實狀況而使用。在《和劑局方》的伏虎丹中使用了它。南方治療蠱毒有躑躅花散,它的藥性猛烈可想而知。這種東西有大毒,曾經有人用它的根泡酒喝,結果死亡。不能接近眼睛,會讓人昏迷不清,如果和天南星、川烏、草烏一起使用,毒性會更加猛烈。中毒者可以用綠豆解毒。
4. 芫花
苦辛溫,有毒。陳者良。水浸一宿曬乾,醋炒以去其毒。弘景曰:用者微熬,不可近眼,反甘草。
《本經》主咳逆上氣,喉鳴咽腫短氣,蠱毒鬼瘧,疝瘕癰腫,殺蟲魚。
白話文:
苦辛溫,有毒。存放時間久的藥效比較好。用水中浸泡一晚上,然後曬乾,再用醋炒以去除毒性。陶弘景說:使用時稍微煎熬一下,不要靠近眼睛,和甘草相反而應。
《本經》主治咳嗽、逆氣上沖,喉嚨發出聲音、咽喉腫痛、氣喘,蟲蠱和鬼魅引起的瘧疾,疝氣、腫塊和癰腫,殺死蟲魚。
發明,芫花消痰飲水腫,故《本經》治咳逆,咽腫疝瘕癰毒,皆是痰濕內壅之象。仲景治傷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氣,乾嘔發熱而咳,或喘,或利者,小青龍湯主之。若表已解,有時頭痛汗出惡寒,心下有水氣,乾嘔痛引兩脅,或喘或咳者,十棗湯主之。蓋小青龍湯驅逐表邪,使水氣從毛竅而出,《內經》開鬼門法也。十棗湯驅逐里邪,使水氣從大小便而泄,《內經》潔淨府、去菀陳莝法也。芫花、大戟、甘遂之性,逐水瀉濕,能直達水飲窠囊隱僻處,取效甚捷,不可過劑,泄人真元。
白話文:
芫花味辛性溫,能夠消痰,化飲,利水消腫,因此《本經》中記載它可以用於治療咳嗽、呃逆、咽喉腫痛、疝氣和瘕腫瘡毒等疾病,這些疾病都是由痰濕內阻造成的。
仲景在《傷寒論》中認為,如果傷寒的表證沒有解除,心下有水氣,出現乾嘔、發熱和咳嗽,或者喘息,或者腹瀉等情況,則可以使用小青龍湯來治療。而如果表證已經解除,但有時會出現頭痛、出汗、惡寒,心下有水氣,乾嘔、疼痛並牽引至兩脅,或者喘息、咳嗽等情況,則可以使用十棗湯來治療。
小青龍湯的作用是驅逐表邪,使水氣從毛孔排出,這就是《內經》中記載的“開鬼門法”。十棗湯的作用是驅逐裏邪,使水氣從大小便排出,這就是《內經》中記載的“潔淨府、去菀陳莝法”。
芫花、大戟、甘遂等藥物具有通水泄濕的功效,能直達水飲蘊積的隱蔽部位,迅速起到治療效果。但是,這些藥物不能過量服用,以免傷及人體的真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