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逢原》~ 卷二 (23)
卷二 (23)
1. 鼠麴草
即鼠耳草,又名佛耳草
甘平,無毒。
發明,《別錄》:鼠耳主寒痹、寒熱咳嗽。東垣:佛耳治寒嗽及痰,除肺中寒,大升肺氣。《日華》云:大抵寒嗽多是火鬱於內,寒覆於外,故佛耳、款冬為之必用。《宣明》透膈散治寒鬱肺絡之嗽,用佛耳、款冬、鍾乳、雄黃為末並於爐中燒,以筒吸菸嚥下,有涎即吐去,屢效。
白話文:
鼠麴草,又名佛耳草。
味道甘甜平和,沒有毒性。
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鼠耳草主要治療因寒冷引起的肢體麻木、疼痛、以及寒熱交替的咳嗽。李東垣認為:佛耳草可以治療寒性咳嗽以及痰多,能夠去除肺部的寒氣,並提升肺氣。《日華子本草》說:大體上寒性咳嗽多是因為體內有火鬱積,而體表又受寒邪侵襲所致,所以佛耳草、款冬這兩種藥是必須使用的。《宣明論方》中的透膈散,用來治療寒邪鬱積在肺絡引起的咳嗽,方中採用佛耳草、款冬、鍾乳、雄黃等藥材磨成粉末,放在爐中燃燒,用管子吸入煙霧並嚥下,有口水就吐掉,多次使用後效果顯著。
2. 決明子
鹹平,無毒。《別錄》云:苦甘微寒,無毒,炒研用。
《本經》主青盲目淫,膚赤白膜,眼赤痛淚出,久服益精光,輕身。
發明,《相感志》言,園中種決明,蛇不敢入。丹溪言:決明解蛇毒,本此入藥,明目。《本經》治青盲目淫,眼赤淚出,取其苦寒清熱也。以水調末塗腫毒,貼心止鼻衄,貼太陽穴治頭疼;作枕治頭風。《別錄》療口青是主肝經蓄熱之驗也。不宜久服,久服令人患風伐肝,搜風太過,反招風熱也。《本經》言,久服益精光,輕身,是指目疾人肝熱內滯者而言。若脾虛血弱者,過用虛風內擾,在所必致耳。
白話文:
決明子,味道鹹、性平,沒有毒。《名醫別錄》說:味道苦、甘,性微寒,沒有毒,炒過磨成粉末使用。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主要治療青盲(指眼睛看不見東西)和眼睛經常流淚等問題,以及皮膚出現紅斑或白膜,眼睛紅腫疼痛、流淚不止等症狀,長期服用可以增強精氣、使眼睛明亮,並使身體輕盈。
關於功效的闡述,《相感志》說,在園中種植決明,蛇就不敢進入。朱丹溪說:決明子可以解蛇毒,也是因為它有明目的功效,才被拿來入藥。《神農本草經》用它來治療青盲和眼睛紅腫流淚,是取其苦寒的性質,可以清除熱邪。用水調成粉末塗在腫毒處,貼在心口可以止鼻血,貼在太陽穴可以治療頭痛;做成枕頭可以治療頭風(指頭部疾病)。《名醫別錄》說能治療嘴唇發青,這是因為肝經有熱積蓄的表現。不適合長期服用,長期服用會使人患上風病,損傷肝臟,過度祛風反而會招來風熱。《神農本草經》說,長期服用可以增強精氣、使眼睛明亮、身體輕盈,這指的是眼睛疾病患者因為肝熱內滯的情況而言。如果脾虛血弱的人,過量使用會使虛風內擾,這是必然會發生的。
3. 地膚子
一名落帚,又名黃蒿
甘寒,無毒。
《本經》主膀胱熱,利小便,補中益氣。久服耳目聰明,輕身不老。
發明,眾病皆起於虛,虛而多熱,則小便不利,精氣日燔,故《本經》主以清利膀胱熱邪,中氣自復,耳目聰明矣。其能祛熱,利小便,去陰火,治客熱丹腫。葉主老人夏秋間熱淋,用此搗自然汁服之即通。男子白濁用地膚子、白斂為丸滾湯下。婦人白帶地膚子為末,熱酒服之,屢效。苗葉燒灰煎霜,制砒石粉霜、水銀、硫黃、雄黃、硇砂毒。
白話文:
地膚子,又名落帚,也叫黃蒿。
味道甘甜,性寒涼,沒有毒性。
《本經》記載它主要治療膀胱發熱,能通利小便,補養中焦之氣,長期服用能使人耳聰目明,身體輕盈不顯老。
說明:各種疾病大多是因為虛弱引起的,虛弱又容易產生熱,就會小便不順暢,精氣一天天被耗損。因此《本經》用它來清除膀胱的熱邪,中氣自然恢復,耳目也就聰明了。它能驅除熱邪,通利小便,去除陰火,治療外來熱邪引起的丹毒腫痛。它的葉子主要治療老年人夏秋季節的熱淋,將葉子搗爛取汁服用就能通利小便。男子白濁可以用地膚子和白蘞磨成粉末製成藥丸,用開水送服。婦女白帶可以用地膚子磨成粉末,用熱酒送服,效果很好。它的莖葉燒成灰,可以煎成藥霜,用來解砒霜粉霜、水銀、硫磺、雄黃、硇砂的毒。
4. 瞿麥
家種者曰洛陽
苦寒,無毒。
《本經》主關格、諸癃結,小便不通,出刺,決癰腫,明目去翳,破胎墮子,下閉血。
發明,瞿麥利小便為君主之用。故《本經》專主關格、諸癃結、小便不通。《金匱》方治小便不利,有水氣,其人苦渴者,用栝蔞瞿麥丸。古方通心經利小腸為最要藥。若心經雖有熱而小腸虛者,服之則心熱未退,而小腸別作病矣,以其降泄太過也。《本經》又言出刺,取鮮者搗塗竹木刺也。破胎墮子下閉血,皆利竅所致。故妊娠產後小水不利,及脾虛水腫禁用,以性專泄氣也。
白話文:
瞿麥,家裡種植的叫做洛陽瞿麥。
味道苦,性質寒涼,沒有毒性。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瞿麥主要治療關格(指大小便不通)、各種癃閉結塊、小便不通暢、將異物排出體外、消除癰腫、使眼睛明亮、去除眼翳、能使胎兒流產、也能排出體內瘀血。
(醫家)解釋說,瞿麥主要是用來利小便的藥材。因此,《神農本草經》特別提到它主要治療關格、各種癃閉結塊、小便不通等症狀。《金匱要略》中治療小便不順利、有水腫、同時感到口渴的病症,使用了栝蔞瞿麥丸這個方劑。古代醫方認為它能夠疏通心經、利導小腸,是非常重要的藥材。如果心經有熱,但小腸虛弱的人服用瞿麥,可能會導致心熱沒有消退,反而使小腸產生其他疾病,這是因為瞿麥的降泄作用太過強烈。《神農本草經》還提到它可以將異物排出體外,那是因為新鮮的瞿麥搗碎後塗抹在竹木刺傷處的緣故。至於它能使胎兒流產、排出體內瘀血,都是因為它具有通利孔竅的作用。所以,懷孕、產後小便不順利以及脾虛水腫的人禁用,因為它的藥性專門是泄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