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本經逢原》~ 卷二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4)

1. 劉寄奴

苦溫,無毒。

發明,劉寄奴破血下脹,又能止血。故產後余疾及金瘡血,大小便血皆用之。《千金方》治折傷瘀血,用劉寄奴、骨碎補、延胡索水煎,加童便服。《集簡方》治大小便血,劉寄奴末空心茶清調服。《衛生易簡方》治血氣脹滿,劉寄奴紅酒煎服。時珍治小兒尿血,取劉寄奴研末服效。《丹方》治大便血用劉寄奴半兩,臘茶一錢,烏梅半枚,煎服即效。但性走散,不可過服,令人吐利。

白話文:

劉寄奴,味苦性溫,沒有毒性。

_發明_中說,劉寄奴能破除瘀血、消脹氣,又能止血。因此,產後遺留的疾病以及外傷出血、大小便出血等症狀,都可以使用它。《千金方》用劉寄奴、骨碎補、延胡索加水煎煮,再加入童子小便服用,治療跌打損傷造成的瘀血。《集簡方》用劉寄奴研磨成粉,用茶水在空腹時調服,治療大小便出血。《衛生易簡方》用劉寄奴加紅酒煎煮服用,治療因氣血不通暢引起的脹滿。《本草綱目》作者李時珍用劉寄奴研磨成粉末服用,治療小兒尿血,效果很好。《丹方》用劉寄奴半兩、臘茶一錢、烏梅半個,一起煎煮服用,治療大便出血,效果迅速。但是,劉寄奴藥性走散,不宜過量服用,否則會導致嘔吐和腹瀉。

2. 旋覆花

《本經》名金沸草

鹹甘溫,小毒。

《本經》主結氣脅下滿驚悸,除水,去五臟間寒熱,補中下氣。

發明,旋覆花升而能降,肺與大腸藥也。其功在於開結下氣,行水消痰,治驚悸,祛痞堅,除寒熱,散風濕,開胃氣,止嘔逆,除噫氣,故肺中伏飲寒嗽宜之。仲景治傷寒汗下後,心下痞堅,噫氣不除,有旋覆代赭石湯。《金匱》半產漏下,有旋覆花湯。胡洽治痰飲在兩脅脹滿,有旋覆花湯,皆取其能下氣也。但性專溫散,故陰虛勞嗽,風熱燥咳,不可誤用,用之嗽必愈甚。《本經》言補中下氣者,甘能緩中,咸能潤下,痰氣下而中氣安,脅下滿結,寒熱驚悸,水氣皆除矣。

白話文:

《本經》稱它為金沸草。

味道鹹、甘,性質溫和,帶有小毒。

《本經》記載:主要治療氣結在胸脅下方導致的脹滿、驚悸,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,去除五臟之間的寒熱之邪,補益中氣、使氣往下順行。

發明:旋覆花具有向上升散的特性,同時也能使氣往下走,是治療肺和大腸疾病的藥物。它的主要功效在於疏通氣結、使氣向下順暢,能利水消痰,治療驚悸,消除胸腹痞滿堅硬的感覺,去除寒熱,驅散風濕,開啟胃氣,止住嘔吐和打嗝,因此對於肺部有潛伏的痰飲、寒性咳嗽的症狀很適合使用。張仲景用旋覆代赭石湯治療傷寒病後,出現心下痞硬、打嗝不止的情況。《金匱要略》中記載,產後有半產漏下的情況,可以用旋覆花湯來治療。胡洽也用旋覆花湯來治療痰飲積聚在兩脅導致的脹滿,這些都是取用它能使氣向下順暢的功效。但是因為它藥性偏溫散,所以陰虛勞損引起的咳嗽、風熱燥咳的患者不能誤用,用了反而會使咳嗽更加嚴重。《本經》提到它能補中下氣,是因為甘味能夠緩解中焦,鹹味能夠潤澤向下,痰氣下去了,中氣就安定了,脅下滿結、寒熱、驚悸、水腫等症狀自然就會消除。

3. 青葙

即雞冠花

苦微寒,無毒。

《本經》主邪氣,皮膚中熱,風瘙身癢,殺三蟲。子治唇口青。

發明,青葙子治風熱目疾,與決明子同功。《本經》雖不言治目疾,而主唇口青,為足厥陰經藥。其明目之功可推,其治風瘙身癢、皮膚中熱,以能散厥陰經中血脈之風熱也。

白話文:

青葙,也就是雞冠花。

味苦,性微寒,沒有毒性。
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它主要可以治療體內不正之氣、皮膚發熱、風邪引起的搔癢,還能殺死體內寄生蟲。它的種子可以治療嘴唇發青的症狀。

醫家發明,認為青葙子能治療風熱引起的眼疾,功效與決明子相同。《神農本草經》雖然沒有提到它能治療眼疾,但提到它能治療嘴唇發青,屬於足厥陰經的藥物。由此可以推斷它有明目的功效。它之所以能治療風邪引起的搔癢、皮膚發熱,是因為它能散開足厥陰經中的血脈風熱。

4. 紅藍花

即紅花

辛溫,無毒。

發明,血生於心包,藏於肝,屬於衝任,紅花汁與之同類。故能行男子血脈,通婦人經水,活血,解痘毒,散赤腫。產後血暈及胎死腹中,並宜和童便服之。少則養血,多則行血,過用使人血行不止,且性兼上行,不可不知。亦主蠱毒下血,堪作胭脂,治小兒聤耳,解痘疔毒腫。產後血悶,以紅花十斤煮湯盛桶,置於橫格之下,舁婦寢上熏之,湯冷再加,半日乃蘇。

白話文:

紅花,味道辛辣,性屬溫熱,沒有毒性。

它的藥理被發現,血是從心包產生,儲藏在肝臟,並且與衝脈、任脈相關。紅花的汁液與血同屬一類,所以能夠疏通男子的血脈,使婦女的月經順暢,活絡血液,解除痘瘡毒素,消散紅色腫脹。產後血暈和胎死腹中的情況,都適合與童子尿一起服用。少量服用可以養血,多量服用則能行血,但過量使用會使血液流動不止,而且藥性兼具向上走的特性,這點必須注意。它也能治療蠱毒造成的下血,可以當作胭脂使用,治療小兒耳道流膿,解除痘瘡引起的疔瘡腫痛。產後發生血悶,可以用十斤紅花煮成湯,盛在桶中,放在床下的橫木下方,讓婦人躺在床上薰蒸,湯冷了就再加熱,薰蒸半天就可以甦醒。

5. 胭脂

甘平,無毒。胭脂有四種,一種以紅藍花汁染胡粉而成,一種以山燕脂花汁染粉而成,一種以山榴花汁作成者,一種以紫礦汁染綿而成。皆可入血病藥用。又落葵子亦可取汁和粉而成,可作面脂,不入藥用。紫礦渣名火漆,匠工補水用之。

發明,胭脂色紅並可為活血之藥。其治痘瘡肌肉結硬,用綿胭脂同紫草煎湯,乘熱頻將胭脂擦之,漸軟即能發出;又痘瘡護眼,黃蘗膏用油胭脂調塗,則痘無入眼之患。

白話文:

胭脂味甘性平,沒有毒性。胭脂有四種製法:一種是用紅藍花的汁液染在胡粉上製成,一種是用山燕脂花的汁液染在粉上製成,一種是用山榴花的汁液製成,還有一種是用紫礦的汁液染在絲棉上製成。這些胭脂都可以加入治療血病的藥方中使用。另外,落葵子的汁液也可以和粉調和製成胭脂,這種胭脂可以用來塗抹臉部,但不能入藥。紫礦的渣滓叫做火漆,工匠用來修補盛水器皿的裂縫。

發明:胭脂顏色是紅色的,可以用來活血。它可以用來治療痘瘡導致肌肉結硬的情況,可以用絲棉胭脂和紫草一起煎湯,趁熱頻繁地用胭脂擦拭患處,等到肌肉變軟,痘瘡就能夠發出來;另外,痘瘡期間保護眼睛,可以用黃蘗膏加入油胭脂調和後塗抹,這樣就能避免痘瘡侵入眼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