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本經逢原》~ 卷二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8)

1. 蓬莪朮(即蓬蒁)

苦辛溫,無毒。入肝經藥,醋炒。入心脾藥,麵裹煨熟。入四物湯調經,羊血或雞血拌炒。

發明,蓬莪朮入肝破血,治婦人血氣結積痛,痰癖冷氣,跌撲損痛,下血及內損惡血,通肝經聚血,蓋此藥專破氣中之血也。按:蓬蒁誠為磨積之藥,但虛人得之,積不去,而真已竭,更可虞也。須得參、術健運、補中寓瀉,乃得力耳。

白話文:

蓬莪朮,味道苦辣,性溫,沒有毒性。屬於歸肝經的藥物,用醋炒過後使用。如果歸心脾經,則用麵包裹住煨熟。加入四物湯中可以調經,用羊血或雞血拌炒。

蓬莪朮能入肝經破除血瘀,可以治療婦女因血氣鬱結造成的疼痛、痰飲積聚、寒氣凝結、跌打損傷的疼痛、以及月經不調和體內損傷造成的惡血。它可以疏通肝經的瘀血,因為這味藥專門能破除氣滯所造成的血瘀。不過,蓬莪朮確實是消磨積聚的藥物,但體質虛弱的人用了,積聚可能沒消掉,反而讓身體更加虛耗,更需要謹慎使用。必須配合人參、白朮等健脾運化的藥物,補中氣兼顧疏瀉,才能發揮它的藥效。

2. 荊三稜

苦平,無毒。生荊楚地故名荊三稜。真者絕少,今世所用皆草三稜也。醋炒用之。

發明,三稜肝經氣分藥也。能破血中之氣,散血結,通肝經積血,主寒癖結塊,破產後惡血、血結腹痛,通月水,墮胎,以其力峻,故難久服。有人病症瘕腹脹,用三稜、莪朮,酒煨煎服,下一黑物如魚而愈。按:潔古云,三稜能瀉真氣,虛者勿用。東垣破積諸方,皆與人參贊助,如專用克削,脾胃愈虛,不能運行,其積亢逆益甚矣。

白話文:

荊三稜,味道苦,性平,沒有毒性。因為生長在古楚國地區,所以叫做荊三稜。真正的荊三稜非常稀少,現在世面上使用的都是草三稜。使用時要用醋炒過。

藥理說明,三稜是屬於肝經的氣分藥。它能夠破散血液中的氣滯,消散血塊,疏通肝經中積滯的瘀血,主要治療因寒邪引起的痞塊、腫塊,以及產後惡露不盡、血瘀腹痛,能使月經暢通,並有墮胎的功效,但因為藥性強烈,所以不宜長期服用。有人患上腹部腫塊,使用三稜和莪朮,用酒浸泡後煎服,排出像魚一樣的黑色物體後痊癒。提醒:金代名醫張元素說,三稜會瀉耗人體的元氣,所以體虛的人不要使用。元代名醫李杲所開的破積方劑,都加入了人參來輔助,如果單獨使用這種藥性峻烈的藥物來攻克病邪,反而會讓脾胃更加虛弱,無法正常運作,這樣一來,體內的積滯反而會更加嚴重。

3. 香附

即莎草根

辛微苦甘平,無毒。產金華,光細者佳。入血分補虛,童便浸炒。調氣鹽水浸炒。行經絡酒浸炒。消積聚醋浸炒。氣血不調,胸膈不利,則四者兼制。肥盛多痰,薑汁浸炒。止崩漏,童便制炒黑。走表藥中則生用之。

發明,香附之氣平而不寒,香而能竄,乃足厥陰肝、手少陽三焦氣分主藥。兼入衝脈,開鬱氣,消痰食,散風寒,行血氣,止諸痛。月候不調,胎產崩漏,多怒多憂者之要藥。治兩脅氣妨,心忪少氣,是血中之氣藥也。蓋血不自行,隨氣而行,氣逆而鬱則血亦凝滯;氣順則血亦隨之而和暢矣。生則上行胸膈,外達皮毛,故能散風寒。熟則下走肝腎,外徹腰足,故能調血氣。得參、術則益氣,得歸、地則調血,得木香則流滯和中,得沉香則升降諸氣,得芎藭、蒼朮則總解諸郁,得山梔、黃連則降火清熱,得茯苓則交心腎,得茴香、補骨脂則引氣歸元,得厚朴、半夏則決壅消脹,得紫蘇、蔥白則解邪氣,得三稜、莪朮則消磨積塊,得艾葉則治血氣,暖子宮。乃氣病之總司,女科之主帥也。惟經水先期而淡,及失氣無聲、無臭者勿用。血氣本虛,更與利氣,則行之愈速矣。

白話文:

香附就是莎草的根。

味道是辛、微苦、甘,性平,沒有毒性。產於金華的品質最好,外觀細緻光滑。它能進入血液,補充虛弱,用童子尿浸泡後炒製。要調理氣,用鹽水浸泡後炒製。要疏通經絡,用酒浸泡後炒製。要消除積聚,用醋浸泡後炒製。如果氣血不調、胸膈不暢,就四種方法都使用。如果體型肥胖、痰多,用薑汁浸泡後炒製。要止血崩漏,用童子尿浸泡後炒製至黑色。在發散表邪的藥物中,就用生的香附。

發明: 香附的藥性平和不偏寒,氣味芳香且能竄行,是足厥陰肝經、手少陽三焦經氣分的主要藥物。它也能進入衝脈,能疏解鬱結的氣、消除痰食、驅散風寒、運行氣血、止各種疼痛。對於月經不調、產後崩漏、容易發怒、多思多慮的人來說,是不可或缺的藥物。能治療兩脅脹痛、心悸氣短,是血中之氣藥。因為血本身不能自主運行,是隨著氣而運行的,氣如果逆亂或鬱滯,血也會凝結不通;氣順暢了,血也跟著平和流暢。生用香附,藥性向上走,達到胸膈,向外到達皮膚毛孔,所以能驅散風寒。熟用香附,藥性向下走,到達肝腎,向外到達腰腿,所以能調和氣血。與人參、白朮同用,能補氣;與當歸、熟地同用,能調血;與木香同用,能疏通氣滯、調和脾胃;與沉香同用,能升降氣機;與川芎、蒼朮同用,能解除各種鬱結;與山梔子、黃連同用,能降火清熱;與茯苓同用,能溝通心腎;與茴香、補骨脂同用,能引導氣歸於丹田;與厚朴、半夏同用,能消除壅塞脹滿;與紫蘇、蔥白同用,能解外感邪氣;與三稜、莪朮同用,能消磨積塊;與艾葉同用,能治療血氣病,溫暖子宮。香附是氣病的主管,婦科病的主將。但是,月經提前且量少色淡、以及氣虛導致的失氣無聲無味的情況,不要使用香附。如果本身氣血就虛弱,再用香附這種行氣的藥,會使氣的運行更快,反而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