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逢原》~ 卷二 (3)
卷二 (3)
1. 白芍藥
酸苦平微寒,無毒。入補脾藥酒炒。入止血藥醋炒。入和營藥,及下利後重、血熱癰毒藥並酒洗生用。入血虛、水腫、腹脹藥桂酒製用。反藜蘆。
《本經》主邪氣腹痛,除血痹,利小便,益氣。
發明,白芍藥酸寒,斂津液而護營血,收陰氣而瀉邪熱。蓋瀉肝之邪熱,所以補脾之陰,即《本經》主邪氣,腹痛,益氣之謂。故仲景以為補營首藥,入肝脾血分。及陽維寒熱、帶脈腹痛,補中下二焦,能於土中瀉水。為血痢必用之藥,然須兼桂用之,方得斂中寓散之義。建中湯之妙用,人所不知。蓋瀉痢皆太陰之病,建中專主太陰腹痛也。其治血痹,黃耆桂枝五物湯中用之。非深達《本經》妙理者不能也。又得炙甘草治腹中急痛,同白朮補脾,同芎藭瀉肝,從人參補血虛,從黃連止瀉痢,同薑棗溫經散濕,在用者各得其宜耳。凡人陽氣虛衰,陰氣散漫,患腹脹滿急,於補中益氣藥中加白芍藥一味以收陰,則陽虛不受陰制之脹,得陽藥便消矣。然氣虛內寒者不可用,古云:減芍藥以避中寒,誠不可忽。產後不可用,以其酸寒瀉肝伐生髮之氣也。小便不利者禁用,以膀胱得酸收斂愈秘也。而真武湯中又用於利小便者,深得《本經》之旨。蓋真武湯本治少陰精傷,而證見虛寒,非太陽膀胱癃閉之候,以其能益陰滋血,培養津液,小便自行,非通利也。至於桂枝湯中,用以護營血,使邪不得內犯。建中湯中用以培土臟,而治陽邪內陷腹痛,此皆仲景用藥之微妙,端不外《本經》之義。其除血痹,破堅積,治寒熱疝瘕,止痛,利小便,皆指赤者而言,與白芍無預。因《本經》未分赤白,故一貫例之。
白話文:
白芍藥,味道酸苦,性平且帶點微寒,沒有毒性。加入補脾的藥酒時,需要先炒過。加入止血的藥物時,需要用醋炒過。加入調和氣血的藥物,以及治療腹瀉後有裡急後重感、血熱引起的癰瘡毒的藥物時,則用酒洗過後生用。加入治療血虛、水腫、腹脹的藥物時,需要用桂枝酒製過。白芍藥與藜蘆藥物相剋,不能同時使用。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白芍藥主要治療邪氣引起的腹痛,消除血脈阻塞,促進小便,並能補益氣力。
前人論述指出,白芍藥味酸性寒,能夠收斂津液,保護營血,收斂陰氣,瀉除邪熱。它瀉肝經的邪熱,實際上是為了補養脾臟的陰液,這正與《本草經》中說的治療邪氣腹痛、補益氣力的意思相符。因此,張仲景認為它是補養營血的首選藥物,能入肝脾血分,治療陽維脈的寒熱病症、帶脈腹痛,並能補養中下二焦,在脾土中瀉除水濕。白芍藥是治療血痢的必用藥,但必須與桂枝搭配使用,才能達到收斂中寓有發散的功效。建中湯的巧妙之處,一般人並不了解。腹瀉都是太陰脾經的病症,而建中湯正是治療太陰脾經腹痛的專用方劑。白芍藥治療血痹(血脈不通暢)時,可以用在黃耆桂枝五物湯中,如果不是深入理解《本草經》的奧妙,就不能這樣運用。此外,白芍藥與炙甘草同用,能治療腹中急痛;與白朮同用,能補養脾臟;與川芎同用,能瀉肝火;與人參同用,能補血虛;與黃連同用,能止瀉痢;與生薑、大棗同用,能溫經散濕,各能發揮其所長。如果人體陽氣虛衰,陰氣散漫,出現腹脹滿急的症狀,在補中益氣的藥方中加入白芍藥一味,就能夠收斂陰氣,這樣因陽虛而不能受陰氣制約的腹脹,在服用陽藥後便能消退。但是,氣虛體內有寒的人不能使用白芍藥。古人說:使用芍藥要減量,以避免中焦虛寒,這句話絕對不能忽略。產後婦女也不宜使用,因為白芍藥性味酸寒,能瀉肝火,損傷生髮之氣。小便不暢的人禁用,因為白芍藥的酸澀收斂之性會使膀胱更難排尿。而真武湯中又使用白芍藥來利小便,這其實是深刻理解《本草經》的道理。真武湯本來是治療少陰精傷、體現虛寒證候的方劑,不是太陽經膀胱閉塞之症,白芍藥能補益陰液,滋養血脈,培養津液,小便自然就會恢復正常,並不是直接通利小便。至於桂枝湯中,用白芍藥來保護營血,使邪氣不能侵入。建中湯中,用白芍藥來培補脾土,治療陽邪內陷引起的腹痛,這些都是張仲景用藥的精妙之處,都離不開《本草經》的根本要義。白芍藥所說的消除血痹、破除堅積、治療寒熱疝氣、止痛、利小便,指的是赤芍藥的功效,與白芍藥無關。《本草經》沒有區分赤芍和白芍,所以一概而論。
2. 赤芍藥
酸苦微寒,無毒。酒洗用。
《本經》除血痹,破堅積,寒熱疝瘕,止痛,利小便。
發明,赤芍藥性專下氣,故止痛不減當歸。蘇恭以為赤者利小便、下氣,白者止痛和血,端不出《本經》除血痹,破堅積,止痛,利小便之旨。其主寒熱疝瘕者,善行血中之滯也,故有瘀血留著作痛者宜之,非若白者酸寒收斂也。其治血痹,利小便之功,赤、白皆得應用。要在配合之神,乃著奇績耳。
白話文:
赤芍藥味酸苦,性微寒,沒有毒性。通常會用酒洗過後使用。
《本經》記載,赤芍藥能去除血脈不通的病症,破除體內堅硬的積塊,治療寒熱交替的疾病、疝氣腫塊,能止痛,並有利尿的功效。
_發明_中提到,赤芍藥的藥性專注於向下疏導氣機,因此止痛效果不亞於當歸。蘇恭認為,紅色的赤芍藥能利尿、疏導氣機,白色的白芍藥則能止痛、調和血氣,這顯然與《本經》記載的赤芍藥能去除血脈不通、破除積塊、止痛、利尿等功效有所出入。赤芍藥能治療寒熱交替的疾病和疝氣腫塊,是因為它善於疏通行走血液中的瘀滯,所以對於有瘀血停留在體內而導致疼痛的狀況,很適合使用赤芍藥,這和白芍藥性味酸寒收斂的特性不同。至於赤芍藥治療血脈不通、有利尿的功效,紅、白芍藥都可以使用。關鍵在於如何巧妙地搭配藥材,才能發揮神奇的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