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本經逢原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二

2. 芳草部

3. 當歸

甘辛溫,無毒。蜀產者力剛可攻。秦產者力柔可補。凡治本病酒製,有痰薑汁製。白者為粉歸,性劣,不入補劑。

《本經》主咳逆上氣,溫瘧寒熱,洗洗在皮膚中,婦人漏下,絕子,諸惡瘡瘍,金瘡,煮汁飲之。

發明,當歸氣味俱厚,可升可降,入手少陰、足太陰厥陰血分,凡血受病,及諸病夜甚必須用之。《本經》主咳逆上氣,溫瘧寒熱洒洒,婦人漏下絕子,皆取辛溫潤血之功。產後惡血上衝,亦必用之。《別錄》溫中止痛。甄權治下利腹痛,女人瀝血腰痛。好古治衝脈為病,逆氣裡急,帶脈為病,腹痛腰溶溶若坐水中。其功專於破惡血,養新血,潤腸胃,榮筋骨,澤皮膚,理癰疽,排膿止痛,蓋血壅而不流則痛。當歸甘溫,能和營血,辛溫能散內寒,使氣血各有所歸。入手少陰心,主血也;入足太陰脾,裹血也;入足厥陰肝,藏血也。身能養血,尾能行血。同人參、黃耆則補氣而生血。同牽牛、大黃則行氣而瀉血。同桂、附、吳萸則熱。同大黃、芒硝則寒。血虛以人參、赤脂為佐,血熱以生地、條芩為佐。仲景治陽邪陷陰,手足厥寒,脈細欲絕,用當歸四逆湯,於桂枝湯加當歸、細辛、通草以通其血脈。即下痢脈大,氣不歸附,亦用此湯以歸附之。凡血虛發熱者,以當歸補血湯,方用當歸三錢,黃耆一兩,作三服。心下刺痛者,一味當歸酒煎服。專主血分諸病。海藏言當歸血藥,何《本經》治咳逆上氣。按:當歸辛散,乃血中氣藥,故咳逆上氣有陰虛陽無所附者,用血藥補陰,則血和而氣降矣。凡衝任督帶病,皆不可少。惟泄瀉家、痰飲家禁用。

白話文:

當歸,味甘、辛,性溫,沒有毒性。四川產的當歸藥力強勁,可以攻散;秦地產的當歸藥力柔和,可以補養。凡是治療自身疾病,通常會用酒來炮製當歸;有痰的狀況則會用薑汁炮製。白色的當歸稱為粉歸,藥性較差,不適合用於補養藥劑。

《本經》記載,當歸主要治療咳嗽、氣逆上衝、瘧疾引起的發冷發熱、皮膚有搔癢感、婦女漏下不止、不孕、各種惡性瘡瘍、金瘡(外傷),可以煮成藥汁飲用。

醫家闡述:當歸氣味濃厚,具有升降作用,能夠進入手少陰心經、足太陰脾經、足厥陰肝經的血分。凡是血液方面出現問題,或者各種疾病在夜晚加重時,都必須使用當歸。《本經》記載的咳嗽氣逆、瘧疾發冷發熱、婦女漏下、不孕,都是因為它具有辛溫潤血的功效。產後惡露上衝,也必須使用當歸。《別錄》記載,當歸可以溫中、止痛。甄權用它來治療下痢腹痛、婦女經血淋漓不斷、腰痛。李杲認為當歸可以治療衝脈引起的疾病,如氣逆、腹部拘急;以及帶脈引起的疾病,如腹痛、腰部痠痛如同坐在水中一樣。當歸的功效專門用於破除瘀血、滋養新血、潤澤腸胃、強壯筋骨、潤澤皮膚、治療癰疽、排除膿液、止痛。這是因為血液瘀滯不通就會引起疼痛。當歸味甘性溫,能夠調和營血;味辛性溫,能夠驅散體內的寒氣,使氣血各歸其位。它進入手少陰心經,因為心主管血液;進入足太陰脾經,因為脾能包裹血液;進入足厥陰肝經,因為肝能儲藏血液。當歸的根部能養血,尾部能行血。與人參、黃耆同用,可以補氣生血;與牽牛、大黃同用,可以行氣瀉血;與桂枝、附子、吳茱萸同用,會增加溫熱效果;與大黃、芒硝同用,會增加寒涼效果。血虛的狀況可以搭配人參、赤脂來輔助;血熱的狀況可以搭配生地、黃芩來輔助。張仲景用當歸四逆湯治療陽邪內陷、手足冰冷、脈搏微弱的情況,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當歸、細辛、通草來疏通血脈。即使是下痢不止、脈象浮大、氣虛不歸的狀況,也可以用此方來使氣歸位。凡是血虛發熱的狀況,可以用當歸補血湯,方中以當歸三錢、黃耆一兩,煎煮三次服用。若是心下刺痛,可以單獨用當歸酒煎服。當歸專門治療血分方面的疾病。李杲認為當歸是血分藥,但《本經》卻記載它能治療咳嗽氣逆。按,當歸氣味辛散,是血中的氣藥,因此對於陰虛導致陽氣無所依附的咳嗽氣逆,用補血的藥來滋養陰液,則血液調和,氣就能下降。凡是衝脈、任脈、督脈、帶脈有疾病,都不能缺少當歸。只有腹瀉者、痰飲盛者不宜使用。

4. 芎藭

《綱目》名川芎

辛溫,無毒。蜀產者味辛而甘為上,他處產者氣味辛烈為下。反藜蘆。葉名蘼蕪。

《本經》主中風入腦,頭痛寒痹,筋攣緩急,金瘡,婦人血閉無子。

發明,芎藭辛溫,上升入肝經,行衝脈,血中理氣藥也。故《本經》治中風入腦,頭痛等證,取其辛散血分諸邪也。好古言:搜肝氣,補肝血,潤肝燥,補風虛。又治一切風氣、血氣及面上遊風,目疾多淚,上行頭目,下行血海,故四物湯用之者,皆搜肝經之風。治少陽、厥陰頭痛,及血虛頭痛之聖藥。助清陽之氣,去濕氣在頭,頭痛必用之藥。血痢已通而痛不止,乃陰虧氣鬱,藥中加芎藭,氣行血調,其痛立止。《靈苑方》驗胎法:以生芎藭末、艾湯服一錢匕,腹中微動者為胎。《千金方》治子死腹中,以芎藭末酒調方寸匙,須臾二三服,立出。凡骨蒸盜汗,陰虛火炎,咳嗽吐逆及氣弱之人不可服。其性辛散,令真氣走泄而陰愈虛也。

白話文:

芎藭

《本草綱目》稱之為川芎。

味道辛辣溫熱,沒有毒性。四川產的川芎味道辛辣帶甘甜,品質最好,其他地方產的川芎氣味辛辣強烈,品質較差。它會與藜蘆這種藥材產生不良反應。它的葉子又叫做蘼蕪。
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川芎主要治療中風導致的腦部疾病、頭痛、寒冷導致的痺痛、筋脈攣縮、筋脈鬆弛無力、外傷引起的金瘡,以及婦女血脈閉塞導致的不孕。

功效闡述

川芎性味辛辣溫熱,藥性向上,歸肝經,能走衝脈,是血液中的理氣藥。因此,《神農本草經》中記載它能治療中風入腦、頭痛等症狀,就是利用它辛散的特性來驅散血分中的各種邪氣。李杲認為,川芎可以疏通肝氣、補益肝血、滋潤肝燥、補益因風邪引起的虛弱。它還能治療各種風邪、血氣問題,以及臉上的游走性風疹、眼睛疾病、多淚等症狀,藥性往上能到達頭部眼睛,往下能到達血海(衝脈)。因此,四物湯使用川芎,都是為了疏散肝經的風邪。它是治療少陽經、厥陰經頭痛以及血虛頭痛的特效藥。能幫助提升清陽之氣,去除頭部濕氣,是治療頭痛的常用藥。對於痢疾已經止住但疼痛不止的情況,往往是因為陰液虧虛導致氣機鬱滯,此時藥中加入川芎,可以促進氣血運行,疼痛就能立刻停止。《靈苑方》中記載,驗孕的方法是用生川芎粉末,以艾葉湯沖服一錢匕,如果腹中有微微動感,就是懷孕了。《千金方》中記載,治療胎死腹中,可以用川芎粉末以酒調服一湯匙,短時間內服用兩三次,胎兒就能出來。但是,凡是骨蒸盜汗、陰虛火旺、咳嗽嘔吐以及氣虛體弱的人,都不可以服用川芎。因為它的藥性辛散,會導致真氣外泄,使陰虛的情況更加嚴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