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本經逢原》~ 卷一 (3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32)

1. 前胡

苦微寒,無毒。甄權曰:甘辛平無毒。白色者良。去尾用。

發明,前胡入手足太陰、陽明、少陽,其功長於下氣,故能治痰熱喘嗽,痞膈諸疾,氣下則火降,痰亦降矣。為痰氣之要味。治傷寒寒熱及時氣內外俱熱,按:二胡通為風藥,但柴胡主升,前胡主降,有不同耳。又按:前胡治氣實風痰,凡陰虛火動之痰,及不因外感而有痰音者禁用。

白話文:

前胡,味道是苦的,藥性稍微偏寒,沒有毒性。甄權說:味道是甘甜帶辛辣,藥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白色的品質比較好。使用時要去除尾部。

藥理闡述,前胡作用於手足太陰肺經、陽明胃經、少陽膽經。它的功效主要在於使氣往下走,所以能治療痰熱引起的咳嗽氣喘、胸腹痞悶等疾病。氣往下走,火氣就會下降,痰也會跟著下降。是治療痰氣的重要藥材。可以治療傷寒引起的發冷發熱,以及時行疾病造成的內外都發熱的狀況。要注意的是,柴胡和前胡都屬於治療風邪的藥,但是柴胡的藥性是往上升,前胡的藥性是往下降,兩者有所不同。另外要注意,前胡適合治療因氣實引起的風痰。凡是陰虛火旺引起的痰,以及不是因為外感而有的痰音,都不能使用前胡。

2. 防風

甘辛溫,無毒。叉頭者令人煩喘,叉尾者發人痼疾。

《本經》主大風頭眩痛,惡風風邪,目盲無所見,風行周身骨節疼痛。

發明,防風浮而升,陽也。入手太陽、陽明、少陽、厥陰,兼通足太陽,治風去濕之仙藥,以風能勝濕也。其治大風頭眩痛,惡風,風邪等病,其性上行,故治上盛風邪,瀉肺實喘滿,及周身痹痛,四肢攣急,目盲無所見,風眼冷淚,總不出《本經》主治也。防風治一身盡痛,乃卒伍卑賤之職,隨所引而至,風藥中潤劑也。若補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,蓋於土中瀉水也。凡脊痛項強不可回顧,腰似折,項似拔者,乃手足太陽證,正當用之。凡瘡在胸膈以上者,雖無手足太陽證,亦當用防風,為能散結去上部風熱也。《經驗方》治婦人風入胞門,崩中不止,獨聖散用一味防風,麵糊酒調丸服。然惟血色清稀,而脈浮弦者為宜。如血色濃赤,脈來數者,又屬一味子芩丸證,不可混也。惟肺虛有汗喘乏,及氣升作嘔,火升發嗽,陰虛盜汗,陽虛自汗者勿服。婦人產後血虛發痙,嬰兒瀉後脾虛發搐,咸為切禁。

白話文:

防風,味道甘甜辛辣,藥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但是,如果它的根部分叉,會使人煩躁喘息;如果尾部分叉,則會使人產生長久難癒的疾病。
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防風主要治療因風邪引起的頭暈頭痛、怕風、感受風邪,以及眼睛看不見東西、風邪在全身遊走導致的關節疼痛等症狀。

_藥理發明_認為,防風藥性輕浮向上,屬於陽性的藥物。它能作用於手太陽小腸經、陽明大腸經、少陽三焦經、厥陰肝經,也能夠作用於足太陽膀胱經。是治療風邪、去除濕邪的良藥,因為風邪能夠剋制濕邪。它治療因風邪引起的頭暈頭痛、怕風等疾病,是因為它的藥性向上走,所以能治療上盛的風邪,也能夠瀉肺的實證,緩解喘滿的症狀,以及治療全身的麻木疼痛、四肢拘攣、眼睛看不見東西、風邪引起的眼疾和流冷淚等,這些都與《神農本草經》所記載的功效一致。防風能治療全身疼痛,就像是士兵一樣,能夠跟隨其他藥物的引導到達病灶,是風藥中比較滋潤的藥物。如果要用它來補養脾胃,必須要有其他藥物引導,才能發揮作用,就像在土中排水一樣。凡是脊椎疼痛、脖子僵硬不能轉頭、腰痛如折斷、脖子像被拔起一樣的症狀,都屬於手足太陽經的病症,應該使用防風來治療。凡是瘡瘍長在胸部以上的,即使沒有手足太陽經的病症,也應該使用防風,因為它能疏散結塊、去除上部的風熱。《經驗方》中,治療婦女風邪入侵子宮導致崩漏不止,有一個單方叫做獨聖散,只用一味防風,用麵糊酒調成丸狀服用。但是,只有在出血顏色清淡稀薄、脈象浮弦時才適合使用。如果出血顏色濃稠鮮紅、脈象急促有力,則屬於子芩丸的治療範圍,不可混用。另外,肺虛有汗、喘息乏力、氣逆作嘔、因火氣上升引起的咳嗽、陰虛盜汗、陽虛自汗的人都不宜服用防風。產後婦女因血虛導致痙攣、嬰兒腹瀉後因脾虛導致抽搐,都絕對禁止使用防風。

3. 獨活

辛苦微溫,無毒。香而紫黑者真。

《本經》主風寒所擊,金瘡止痛,奔豚癇痙,女子疝瘕。

發明,獨活不搖風而治風,浮萍不沉水而治水,因其所勝而為制也。《本經》治金瘡為風寒所擊而痛,及賁豚癇痙,女子疝瘕,皆邪氣內賊之候。獨活生益州,較羌活其氣稍細。升中有降,能通達周身,而散風勝濕。與細辛同用治厥陰頭痛目眩,又足少陰經伏風頭痛,兩足濕痹不能動止者,非此不治。甄權以獨活治諸風濕冷、奔喘逆氣,皮膚苦癢,手足攣痛,勞損風毒,齒痛,皆風濕相搏之病也。但氣血虛而遍身痛,及陰虛下體痿弱者禁用。南方無剛猛之風,一切虛風類中,咸非獨活所宜。

白話文:

獨活,味道辛苦,性質稍微溫熱,沒有毒性。其中帶有香氣且呈現紫黑色的才是真品。

《本經》記載,獨活主要治療因風寒侵襲造成的病症、刀傷止痛、奔豚(氣從下腹上衝)、癲癇抽搐,以及女性的疝氣等疾病。

_發明_提到,獨活並不是因為能搖動風邪才治療風病,就像浮萍並不是因為能沉入水中才治療水腫,而是因為它們各有所長,所以能制伏相對應的病症。《本經》說獨活能治療刀傷,是因為刀傷也屬於風寒侵襲導致的疼痛,還有奔豚、癲癇抽搐、女性疝氣等,這些都是邪氣侵入體內所造成的疾病。獨活產於益州,和羌活相比,它的氣味稍微細膩一些。獨活藥性既有上升又有下降的趨勢,能通達全身,散風祛濕。與細辛一同使用,可以治療厥陰經的頭痛頭暈,以及足少陰經潛伏的風邪引起的頭痛,還有兩腳因濕痹而無法活動的病症,這些病症如果沒有獨活就無法治癒。甄權認為,獨活能治療各種風濕寒冷引起的疾病、氣喘逆行、皮膚搔癢、手腳抽筋疼痛、勞損引起的風毒、牙痛等,這些都是風濕相互搏擊所造成的病症。但是,如果氣血虛弱而全身疼痛,或是陰虛導致下半身痿弱無力的人,則禁止使用獨活。南方沒有強勁的風邪,一切類似中風的虛風症狀,都不適合使用獨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