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本經逢原》~ 卷一 (3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30)

1. 胡黃連

苦大寒,無毒。忌豬肉,犯之令人漏精。

發明,胡黃連苦寒而降,大伐臟腑骨髓邪熱,除婦人胎蒸、小兒疳熱積氣之峻藥。同烏梅止小兒血痢,同雞肝治小兒疳眼,同豬胰療楊梅瘡毒,同乾薑治果子積,皆取伐肝腎熱邪也。小兒腎氣本實,故可當此。若脾胃腎臟不足者,服之奪人天元,為害不淺。惟黴瘡用胡黃連、當歸、甘草、豬胰水,酒煎服,二劑輒效,以其直達下焦,善搜淫火之毒也。

白話文:

胡黃連味苦,性大寒,沒有毒性。食用時要避免豬肉,吃了會導致遺精。

_發明_提到,胡黃連味苦性寒,能使氣機下降,大力清除臟腑和骨髓中的邪熱,是治療婦女產後發熱(胎蒸)和小兒疳積發熱的強效藥。與烏梅同用可以止小兒血痢,與雞肝同用可以治療小兒疳眼,與豬胰同用可以治療楊梅瘡毒,與乾薑同用可以治療食物積滯,這些都是取其清除肝腎熱邪的作用。小兒腎氣原本就比較充盛,所以可以承受這種藥性。如果脾胃腎臟虛弱的人服用,會耗損人體元氣,危害很大。只有對於梅毒,用胡黃連、當歸、甘草、豬胰水一起用酒煎服,通常兩劑就能見效,這是因為此方藥性直達下焦,能有效清除淫邪之火的毒素。

2. 黃芩

苦寒,無毒。中空者為枯芩入肺,細實者為子芩入大腸,並煮熟酒炒用。

《本經》主諸熱黃癉,腸澼泄利,逐水下血閉,治惡瘡疽,蝕火瘍。

發明,黃芩苦燥而堅腸胃,故濕熱黃癉、腸澼瀉痢為必用之藥。其枯芩性升,入手太陰經,清肌表之熱。條芩性降,瀉肝膽大腸之火,除胃中熱。得酒炒上行,主膈上諸熱。得芍藥、甘草治下痢膿血、腹痛後重、身熱。佐黃連治諸瘡痛不可忍。同黑參治喉間腥臭。助白朮安胎,蓋黃芩能清熱涼血,白朮能補脾統血也。此惟胎熱升動不寧者宜之;胎寒下墜及食少便溏者,慎勿混用。丹溪言黃芩治三焦火。仲景治傷寒少陽證,用小柴胡湯。汗下不解,胸滿心煩用柴胡桂薑湯。溫病用黃芩湯。太陽少陽合病用葛根黃芩黃連湯。心下痞滿用瀉心湯。寒格吐逆用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等方,皆用黃芩以治表裡諸熱,使邪從小腸而泄,皆《本經》主諸熱之綱旨。其黃癉腸澼瀉痢之治,取苦寒以去濕熱也。逐水下血閉者,火鬱血熱之所致,火降則邪行,水下血閉自通矣。昔人以柴胡去熱不及黃芩,蓋柴胡專主少陽往來寒熱,少陽為樞,非柴胡不能宣通中外。黃芩專主陽明蒸熱,陽明居中,非黃芩不能開泄蘊隆。一主風木客邪,一主濕土蘊著,詎可混論。芩雖苦寒,畢竟治標之藥,惟軀殼熱者宜之。若陰虛伏熱,虛陽發露可輕試乎。其條實者兼行衝脈,治血熱妄行。古方有一味子芩丸,治婦人血熱,經水暴下不止者最效。若血虛發熱,腎虛挾寒,及妊娠胎寒下墜,脈遲小弱皆不可用,以其苦寒而伐生髮之氣也。

白話文:

黃芩,味道苦,性寒,沒有毒性。中間空心的黃芩稱為枯芩,主要作用於肺部;內部細實的黃芩稱為子芩,主要作用於大腸。通常煮熟後用酒炒過再使用。

《本經》記載,黃芩主要治療各種熱病引起的黃疸、腸道發炎腹瀉、小便不通、血便等症狀,以及治療惡性瘡瘍、腐蝕性潰瘍等。

發明,黃芩性味苦燥,可以堅固腸胃,因此對於濕熱引起的黃疸、腸道發炎腹瀉等病症是必用的藥物。其中枯芩藥性偏向上升,作用於手太陰肺經,可以清除皮膚表面的熱邪。條芩藥性偏向下降,可以瀉肝膽和大腸的火氣,清除胃中的熱邪。經過酒炒後,藥性向上走,主要治療胸膈以上的各種熱症。搭配芍藥、甘草可以治療腹瀉膿血、腹痛、裡急後重(想排便卻又排不出來的感覺)、身體發熱等症狀。佐以黃連可以治療各種痛到無法忍受的瘡瘍。和黑參同用可以治療喉嚨發出的腥臭味。幫助白朮可以安胎,這是因為黃芩能清熱涼血,白朮能補脾統血。這種用法只適用於胎熱導致胎動不安的情況;如果是胎寒下墜或食慾不佳、大便稀溏的情況,則不能混用。朱丹溪認為黃芩可以治療三焦的火邪。張仲景治療傷寒少陽證時,使用小柴胡湯;如果發汗或瀉下後病情沒有緩解,出現胸悶心煩時則使用柴胡桂薑湯;治療溫病則使用黃芩湯;太陽與少陽合併發病則使用葛根黃芩黃連湯;心下痞滿則使用瀉心湯;寒氣阻隔導致嘔吐則使用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等方劑,這些方劑都使用了黃芩來治療表裡各種熱症,使邪氣從腸道排出,這與《本經》所說的黃芩主要治療各種熱症的宗旨一致。它治療黃疸、腸道發炎腹瀉,是利用其苦寒的特性來去除濕熱。至於治療小便不通、血便等症狀,是由於火鬱血熱引起的,當火氣下降,邪氣運行通暢後,小便不通、血便的狀況自然就會改善。以前的人認為柴胡清熱的效果不如黃芩,這是因為柴胡主要針對少陽的寒熱往來,少陽是人體樞紐,非柴胡不能宣通內外。而黃芩主要針對陽明的熱盛,陽明位於人體中樞,非黃芩不能開泄鬱積的熱邪。一個主要治療風木侵襲,一個主要治療濕土鬱積,兩者不可混為一談。黃芩雖然性味苦寒,但畢竟是治標的藥物,只適用於身體軀殼發熱的情況。如果屬於陰虛有伏熱,虛陽外越的情況,則不可輕易使用。黃芩條實者兼具運行衝脈的功效,可以治療血熱妄行的情況。古代有一味子芩丸,治療婦女血熱、月經量暴增不止,效果非常好。如果是血虛發熱、腎虛挾寒,以及妊娠胎寒下墜、脈搏遲緩無力等情況,則都不能使用黃芩,因為它苦寒,會損傷人體的生髮之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