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逢原》~ 卷一 (20)
卷一 (20)
1. 綠礬
一名皂礬
酸寒,無毒。
發明,皂礬專除垢膩。同蒼朮酒麴醋丸,治心腹中滿,或黃腫如土色甚效。蓋礬色綠、味酸,燒之則赤,用以破血分之瘀積,其效最速。《金匱》治女勞黑癉,硝石礬石丸,專取皂礬以破瘀積之血。緣其未經註明,嘗有誤用。白礬澀收,殊昧此理。又婦人白沃經水不利,子臟堅癖,中有乾血白物,用礬紅杏仁蜜丸,納陰中,日一易之。
白話文:
綠礬,又名皂礬。
味道酸澀,性質寒涼,沒有毒性。
它的特殊功效是,皂礬特別能去除污垢油膩。將它和蒼朮、酒麴、醋一起製成藥丸,可以治療胸腹脹滿,或是像泥土顏色的黃腫病,效果非常好。因為礬石顏色呈現綠色、味道酸,燒過之後會變成紅色,用來破除血液中的瘀積,效果最快。《金匱要略》中治療婦女勞累導致的黑癉病,使用硝石礬石丸,主要就是利用皂礬來破除瘀積的血塊。只因為過去沒有特別說明,常常有人誤用。白礬的功效是澀而收斂,完全不了解皂礬破瘀的道理。另外,婦女白帶過多、月經不順暢、子宮內有堅硬的腫塊,裡面有乾血和白色分泌物,可以使用礬、紅杏仁、蜂蜜製成藥丸,放入陰道中,每天更換一次。
2. 山草部
3. 甘草
一名國老,甘平,無毒。反海藻、大戟、甘遂、芫花。補中散表炙用,瀉火解毒生用。中心黑者有毒,勿用。
《本經》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,堅筋骨,長肌肉,倍氣力,解金瘡腫毒。
發明,甘草氣薄味厚,升降陰陽,大緩諸火。生用則氣平,調脾胃虛熱,大瀉心火,解癰腫金瘡諸毒。炙之則氣溫,補三焦元氣,治臟腑寒熱,而散表邪,去咽痛,緩正氣,養陰血,長肌肉,堅筋骨,能和衝脈之逆,緩帶脈之急。凡心火乘脾,腹中急痛,腹皮急縮者宜倍用之。其性能緩急而又協和諸藥,故熱藥用之緩其熱,寒藥用之緩其寒,寒熱相兼者用之得其平。《本經》治臟腑寒熱邪氣,總不出調和胃氣之義。仲景附子理中用甘草恐僭上也。調胃承氣用甘草恐速下也。皆緩之之意。小柴胡有黃芩之寒,人參、半夏之溫,而用甘草則有調和之意。炙甘草湯治傷寒脈結代,心動悸,渾是表裡津血不調,故用甘草以和諸藥之性而復其脈,深得攻補兼該之妙用。惟土實脹滿者禁用,而脾虛脹滿者必用,蓋脾溫則健運也。世俗不辨虛實,一見脹滿便禁甘草,何不思之甚耶。凡中滿嘔吐、諸濕腫滿、酒客之病,不喜其甘,藻、戟、遂、芫與之相反,亦迂緩不可救昏昧耳。而胡洽治痰澼,以十棗湯加甘草、大戟,乃痰在膈上,欲令通泄,以拔病根也。古方有相惡相反並用,非妙達精微者,不知此理。其梢去莖中痛,節解癰疽毒,條草生用解百藥毒。凡毒遇土則化,甘草為九土之精,故能解諸毒也。《千金方》云:甘草解百藥毒。如湯沃雪,有中烏頭、巴豆毒,甘草入腹即定,驗如反掌。方稱大豆解百藥毒,予每試之不效。加甘草為甘豆湯,其驗甚捷。嶺南人解蠱,凡飲食時,先用炙甘草一寸嚼之,其中毒隨即吐出。
白話文:
甘草,又名國老,性味甘平,沒有毒性。但它與海藻、大戟、甘遂、芫花這些藥材相剋。
甘草的用法,炙烤過的可以補中氣、發散表邪,而生用則可以瀉火、解毒。甘草中心顏色發黑的就表示有毒,不要使用。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甘草主要治療五臟六腑的寒熱邪氣,能使筋骨強健,增長肌肉,增加力氣,並能解金瘡腫痛之毒。
**藥理發揮:**甘草的氣味輕薄但味道濃郁,能調升降陰陽之氣,緩和各種火氣。生用時,藥性平和,可以調和脾胃虛熱,大瀉心火,解除癰腫、金瘡等各種毒。炙烤過後,藥性溫和,可以補益三焦元氣,治療臟腑寒熱,發散表邪,去除咽喉疼痛,緩和正氣,滋養陰血,增長肌肉,強健筋骨,也能調和衝脈的逆氣,緩解帶脈的急迫。凡是心火侵犯脾胃,導致腹部劇烈疼痛,腹皮緊縮的狀況,應該加倍使用甘草。甘草的特性是能緩和急迫的症狀,並且協調其他藥物,所以用在熱性藥中可以緩解其熱性,用在寒性藥中可以緩解其寒性,寒熱兼有的情況下使用則可以達到平衡。
《神農本草經》說甘草能治療臟腑寒熱邪氣,其實都是為了調和胃氣的道理。張仲景的附子理中湯使用甘草,是為了防止附子藥性過於上行;調胃承氣湯使用甘草,是為了防止大黃藥性過於速降,都是取甘草緩和之意。小柴胡湯中既有黃芩的寒性,也有人參、半夏的溫性,加入甘草則是為了調和藥性。炙甘草湯治療傷寒脈搏結代、心悸,是因為體內表裡津液氣血不調,所以用甘草來調和各種藥物的藥性,使脈搏恢復正常,這能充分體現攻補兼施的巧妙用法。只有脾胃實證脹滿的病人禁用甘草,而脾虛脹滿的病人則必須用甘草,因為脾胃溫和才能正常運化。現在世俗之人不分虛實,一看到脹滿就禁用甘草,實在是太不明智了。凡是中滿嘔吐、各種濕邪腫脹、以及酒客之病,都不喜歡甘草的甜味。甘草與海藻、大戟、甘遂、芫花相剋,如果這些病證使用甘草,就只會延誤病情,使人昏昧不清,無法救治。而胡洽用十棗湯加入甘草、大戟來治療痰飲病,是因為痰飲在膈上,需要使其通暢發洩,以拔除病根。古代的方劑中有相惡相反的藥物並用的情況,如果不是精通醫理的人,是無法理解其中道理的。甘草梢部可以去除莖中的疼痛,甘草節可以解癰疽的毒,甘草的條狀部分生用可以解百藥之毒。各種毒物遇到土就會被化解,甘草是九土的精華,所以能解各種毒。
《千金方》說:甘草能解百藥之毒,就像湯澆在雪上一般,迅速消解。如果中了烏頭、巴豆的毒,甘草吃下去馬上就能解除,效果非常明顯。方書上說大豆也能解百藥之毒,我每次試驗都沒效果,加入甘草做成甘豆湯,效果就非常快。嶺南地區的人解蠱毒,通常在吃飯的時候,先嚼一寸炙甘草,如果中了蠱毒,就能立刻吐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