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逢原》~ 卷一 (17)
卷一 (17)
1. 戎鹽
一名石鹽,俗名青鹽,與光明鹽同類
鹹寒,無毒。
《本經》主明目,目痛,益氣,堅筋骨,去毒盅。
白話文:
一名石鹽,俗稱青鹽,與光明鹽同屬一類。
鹹味、寒涼性,無毒。
《本草經》記載其功效:明目,治療眼睛疼痛,增強體力,強健筋骨,解毒驅蟲。
發明,戎鹽稟至陰之氣凝結而成,不經煎煉,生涯涘之陰,功專走血入腎,治目中瘀赤昏澀。《金匱》茯苓戎鹽湯治小便不通,取其補腎利膀胱也。又能固齒明目,治目痛;益氣,堅筋骨,一皆補腎之力。《本經》首主明目,目痛,是熱淫於內,治以鹹寒。又言去毒蠱者,咸能軟堅,蠱毒邪氣不能浮長矣。
白話文:
戎鹽是由陰氣凝結而成,不用煎煮,直接食用,能走血入腎,治療眼睛裡面的瘀血、視物昏花的問題。《金匱要略》中提到茯苓戎鹽湯可以治療小便不通,是因其能補腎利膀胱。戎鹽還可以固齒明目,治療眼睛疼痛;益氣,堅筋骨,這些都是補腎的作用。《本經》中說戎鹽主要治明目和眼睛疼痛,是因其是鹹寒之物,可以治療內熱引起的疾病。此外,戎鹽還可以去除毒蠱,這是因為鹹能軟堅,毒蠱邪氣不能繼續生長。
2. 滷鹼
一名石鹼
苦鹹微寒,無毒。
《本經》主大熱消渴,狂煩,除邪及下蠱毒,柔肌膚。
白話文:
特性:苦鹹味,微寒,沒有毒性。
《本經》記載,石鹼主治大熱煩渴、狂躁煩亂,能驅邪氣和去除下蠱毒,並能潤澤肌膚。
發明,鹼味鹹性走,故能消痰磨積,祛熱煩。蠱毒、消渴,屬實熱者宜之。肌膚粗者,以湯洗之,頑皮漸退,是即柔肌膚之謂也。水鹼乃灶灰淋湯,沖銀黝腳所造,性能發麵,故面鋪中無不用之,病人食之多發浮腫,故方後每忌濕面。觀其善滌衣垢,克削可知。
白話文:
鹼味鹹,性走,所以能消痰化積,祛除熱煩。蠱毒、消渴,屬於實熱的人可以使用。皮膚粗糙的人,可以用鹼水洗澡,頑固的皮膚會逐漸退去,這就是柔膚的意思。水鹼是用竈灰淋出的湯水,加上銀灰加在一起製成的,特性是能讓麵團發酵,所以做麵食時都少不了它,病人吃了容易浮腫,所以方子後通常忌食濕麵。看它能洗淨衣服上的汙垢,也能清除污垢。
3. 凝水石
即寒水石
白話文:
寒水石
寒水石,此物產於山溪、深池之底,陽氣過盛時顯形,陽氣不足時隱藏。
其形狀如卵石,大小不一,質地堅硬如金石。外觀呈青灰色,表面光滑,有水波紋路。
寒水石性寒味澀,入腎、膀胱二經。
功效
- 清熱瀉火
- 利尿通淋
- 鎮靜安神
- 退燒消炎
辛鹹寒,無毒。近世真者絕不易得,欲驗真偽,含之即化為真,否即是偽。石膏亦名寒水石,與此不同。
《本經》主身熱,腹中積聚邪氣,皮中如火燒,煩滿。
白話文:
辛鹹寒,無毒。在當今時代,真正的天花粉難以找到,想要驗證真偽,含在嘴裡即可化開的是真品,否則就是偽品。石膏也叫寒水石,與天花粉不同。
《本經》認為本草的主治功效是:治療身體發熱,腹中積聚邪氣,皮膚感到灼熱疼痛,精神煩躁鬱悶。
發明,寒水石生積鹽之下,得陰凝之氣而成,鹽之精也。治心腎積熱之上藥。《本經》治腹中積聚,咸能軟堅也。身熱皮中如火燒,咸能降火也。《金匱》風引湯,《局方》紫雪,皆用以治有餘之邪熱也。如無真者,戎鹽、玄精石皆可代用,總取鹹寒降泄之用耳。
白話文:
發明:寒水石在積鹽的下面形成,它獲得陰凝之氣而形成,是鹽的精華。治療心腎積熱的最佳藥物。《本經》說它能治療腹中積聚,鹽性都能夠軟化堅硬的東西。身體發熱,皮膚像火燒一樣,鹽性都能夠降火。《金匱》中的風引湯,《局方》中的紫雪,都用它來治療有餘的邪熱。如果沒有真的寒水石,戎鹽、玄精石都可以代替使用,總的來說都是取其鹹寒而能夠降泄的作用。
4. 玄精石
辛鹹寒,無毒。青白龜背者良。
《本經》除風冷邪氣濕痹,益精氣。
白話文:
辛鹹而寒,無毒。青白色龜殼紋路者佳。
《本經》記載:能去除風寒濕邪,滋補精氣。
發明,玄精石稟太陰之精,與鹽同性,故其形皆六出,象老陰之數也。《本經》言味鹹氣溫,傳寫之誤,其氣寒而不溫,其味辛鹹沉降。同硫黃、硝石治上盛下虛,收陽助陰,有扶危拯逆之功。來復丹用之,專取一陽來復之義,寒因寒用,深得《本經》諸治之奧。
白話文:
「發明」中說,玄精石蘊含著太陰的精華與鹽類性質相同,因此它的外形都呈現六角形,這是象徵著老陰陰數。但《本經》中所說的「味鹹氣溫」是傳寫錯誤的,它真正的性質是氣寒冷而不溫,味道辛鹹沉降。玄精石可以搭配硫黃、硝石來治療上盛下虛的病症,收斂陽氣、增強陰氣,具有扶助危重、挽救逆轉的功效。來復丹的使用,專門取用「一陽來復」的寓意,以寒治寒,深入體會《本經》中各種治療方法的精妙之處。
5. 朴硝
辛苦鹹寒,有毒。黃者傷人,赤者殺人。入藥必取白者。以水煎化,澄去滓,入萊菔自然汁同煮,入盆中,經宿結成如冰,謂之盆硝。齊衛之硝,上生鋒芒,謂之芒硝。川晉之硝,上生六稜,謂之牙硝。取芒硝再三以萊菔汁煉去鹹味,懸當風處吹去水氣,輕白如粉,謂之風化硝。以芒硝、牙硝同萊菔汁、甘草煎過,鼎罐升煅,謂之玄明粉。
白話文:
芒硝的本性是辛味、鹹味、寒性,有毒。黃色的硫磺傷害人,赤色的雌黃能害死人。入藥必須採集白色的硫磺。以水煎煮硫磺使其融化,澄清過濾渣滓,放入自然放出的蘿蔔汁液中一起煮沸,放入盆中,過一夜結成如冰的東西,稱作盆硝。齊國、衛國的硫磺上長出鋒芒狀的結晶,稱作芒硝。川地、晉地的硫磺上長出六稜狀的結晶,稱作牙硝。取芒硝多次以蘿蔔汁液煉製去除鹹味,懸掛在通風的地方吹去水氣,輕白如粉末,稱作風化硫磺。以芒硝、牙硝,同蘿蔔汁、甘草一起煎煮,再用鼎罐升華煅燒,稱作玄明粉。
《本經》主五臟積熱,胃脹閉,滌蓄結飲食,推陳致新,除邪氣。(向錯簡在硝石條內,今正之。詳治五臟等證,皆熱邪固積,決非硝石所能。)
白話文:
《本經》的主治功用是治療五臟積熱,胃脹腹閉,清除積蓄的飲食,排舊更新,去除邪氣。(向錯簡在硝石條目中,現在更正。治療五臟等的證狀,都是因為熱邪固積,絕不是硝石所能治癒的。)
發明,熱淫於內,治以鹹寒,堅者以咸軟之,熱者以寒消之,不出《本經》推陳致新之妙用。仲景大陷胸湯、大承氣湯、調胃承氣湯,皆用芒硝軟堅去實,且帶微辛,所以走而不守。若熱結不至堅者,不可輕用。小兒赤遊風,以消傾湯中取布蘸濕拭之。
白話文:
當病症是由於體內熱邪過盛時,治療應使用鹹味而性寒的藥物。對於堅硬的病竈,用鹹味藥物來使之軟化;對於熱性的病狀,用寒涼藥物來消解它們。這些原則並不出於《神農本草經》中關於推陳出新、促進代謝的巧妙用途之外。例如張仲景的『大陷胸湯』、『大承氣湯』、『調胃承氣湯』等方劑,都使用了芒硝這種藥物來軟化堅硬的病竈及去除實證,而且由於芒硝略帶辛味,所以能流通而不會滯留於體內。但如果熱邪凝結的情況並未達到堅硬的程度,就不應該輕易使用這些藥物。對於小兒出現的紅色遊走性皮疹(赤遊風),可以將消傾湯浸泡布料後,用濕布擦拭患處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