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本經逢原》~ 卷四 (29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29)

1.

甘平無毒。

發明,鶉主腹大如鼓,解熱結,療小兒疳。按:鶉乃蛙化,氣性相同,蛙與蛤蟆皆解熱結,治疳利水消腫。則鶉之消鼓脹,蓋亦同功,食後下如鵝脂,數次即愈。

白話文:

鵪鶉,味甘性平,沒有毒性。

發明:鵪鶉主要能治療肚子脹大如鼓的病症,能解除身體內的熱結,也能治療小兒疳病。 按:鵪鶉是由青蛙變化而來的,氣性相近。青蛙和蛤蟆都能解除熱結,治療疳病,並且能利水消腫。那麼鵪鶉消除腹部鼓脹的功效,應該也與青蛙和蛤蟆相同。食用後排出的糞便像鵝油一樣,連續幾次就能痊癒。

2. 鴿

鹹平無毒。

發明,鴿之品類頗多,惟白者入藥。能解諸藥毒,久患虛羸者食之有益,調精益氣。治惡瘡疥癬,風瘡白癜風,瘰癧瘍風,煮熟酒服,無不宜之。鴿卵能稀痘,其矢氣臭之能殺瘵蟲,虛勞家咸多畜之。

白話文:

鴿子,性味鹹平,沒有毒性。

古人發現,鴿子的種類很多,但只有白色的鴿子才能入藥。它能解各種藥物的毒性,長期身體虛弱的人食用有益處,可以調理精氣、補益氣血。能治療惡性瘡瘍、疥癬、風瘡、白癜風、瘰癧腫瘤等疾病,將鴿子煮熟後用酒送服,效果都很好。鴿子蛋能夠使痘瘡稀疏,鴿子糞便氣味很臭,能夠殺死癆蟲,因此體弱多病的人家大多飼養鴿子。

3.

俗作鶯,即黃鸝,《月令》名倉庚

甘溫無毒。

發明,此鳥感春陽先鳴,故能補益陽氣。食之令人不妒,以陽和之氣能勝陰毒也。按:《陽虁止妒論》云,梁武帝郄後性妒,或言倉庚為膳療治,遂令食之,妒果減半。

白話文:

俗稱的鶯,就是黃鸝鳥,《月令》這本書稱它為倉庚。

它的味道甘甜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

說明:這種鳥能最早感受到春天的陽氣而鳴叫,所以能夠補益人體的陽氣。食用這種鳥可以使人不再嫉妒,因為它溫和的陽氣能夠勝過陰毒。根據《陽虁止妒論》記載,梁武帝的郗皇后性情善妒,有人說用倉庚鳥做成膳食可以治療,於是就讓她食用,結果嫉妒的程度果然減輕了一半。

4. 雀卵

甘溫無毒。服術人忌食。

發明,雀屬陽而性淫,故能強壯陽事,火衰陰痿精寒者最宜。陰虛火盛者禁用。雀卵治血枯,《素問》有四烏鰂一藘茹丸,用之最妙。如無雀卵,生雀肝代之。頭血主雀盲,腦用綿裹塞耳治聾。雄雀屎名白丁香,去目中翳膜及面上䵟黑。但取直者即雄與猳鼠糞無異,入藥有效。

白話文:

雀卵,味甘性溫,沒有毒性。修道之人忌食。

發明:麻雀屬於陽性,而且性慾強,所以能增強陽氣,對於因體內火氣衰弱導致的陽痿、精液寒冷的人來說最適合。但陰虛火旺的人禁用。雀卵可以治療血虛枯竭的症狀,《素問》中有個四烏鰂一藘茹丸的方子,使用雀卵效果最好。如果沒有雀卵,可以用生麻雀肝代替。麻雀頭部的血可以治療夜盲症,麻雀腦用棉花包起來塞住耳朵可以治療耳聾。雄麻雀的糞便叫做白丁香,可以去除眼睛中的翳膜和臉上的黑斑。但是要選擇直的糞便,也就是雄性麻雀的糞便,和母鼠的糞便沒有差別,入藥有效。

5. 伏翼

即蝙蝠屎,名夜明砂

鹹平無毒。伏翼煅灰,用夜明砂淘淨焙用。

《本經》主目瞑癢痛,明目夜視有精光,其屎治面癰腫,皮膚洒洒時痛,腹中血氣,破寒熱積聚,除驚悸。

發明,《本經》治目瞑癢痛用伏翼。近世目科惟用夜明砂,鮮有用伏翼者。要皆厥陰肝經血分藥也。其伏翼屎能破結血消積,故目翳盲障,瘧魅淋帶,瘰癧癰疽皆用之。然蝙蝠食之大能利人,稍虛不可輕用。

白話文:

蝙蝠屎,又名夜明砂。

味道鹹,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蝙蝠經過燒製成灰,然後用夜明砂洗淨烘乾後使用。

《本草經》記載,蝙蝠可以治療眼睛昏花、發癢疼痛,使眼睛明亮,夜間視物清楚,眼睛炯炯有神。蝙蝠屎可以治療臉上的癰腫,皮膚像有水珠般濕潤,時常感到疼痛,也能治療腹中血氣不順,打破寒熱引起的積聚,消除驚悸。

發明,《本草經》說治療眼睛昏花、發癢疼痛要用蝙蝠,但現在的眼科只用夜明砂,很少用蝙蝠了。但無論如何,這都是屬於厥陰肝經的血分藥。蝙蝠屎能破除瘀血、消除積塊,所以能治療眼睛有翳膜、失明、瘧疾、魅惑、淋病、帶下病、瘰癧、癰疽等疾病。然而蝙蝠吃東西的消化能力很強,對人體有幫助,但身體比較虛弱的人不宜輕易使用。

6. 五靈脂

即寒號蟲矢,又名鶡鴠

苦酸寒小毒。研細酒飛去砂石曬乾。生用則破血,炒用則和血。

發明,鶡鴠,候時鳥也。晉地有之。春夏羽儀豐盛,冬時裸形晝夜哀鳴,故楊氏《丹鉛錄》謂之寒號蟲,屎名五靈脂,謂狀如凝脂,而受五行之靈氣也。其氣腥穢,其味苦酸,大傷胃氣。《綱目》言其甘溫,恐非正論。雖有治目翳、中脘疼痛之功,惟藜藿庶可應用,終非膏粱所宜。同蒲黃名失笑散,治一切心胸腹脅少腹諸痛,及產後結血、血崩,目中生翳往來不定,其性入肝散血最速。但性極膻惡,脾胃虛者,不能勝其氣也。

白話文:

五靈脂,就是寒號蟲的糞便,又名鶡鴠。

味道苦酸,性寒,帶有小毒。將其研磨成細末,用酒過濾去除砂石,然後曬乾。生用能破血散瘀,炒過後則能調和氣血。

說到寒號蟲,它是一種會隨著季節變換的鳥類,晉地有這種鳥。春夏時羽毛豐盛,冬天則會脫毛,整天哀鳴,因此楊氏《丹鉛錄》稱它為寒號蟲。它的糞便叫做五靈脂,因為形狀像凝固的油脂,且被認為吸收了五行的靈氣。五靈脂氣味腥臭,味道苦酸,非常傷胃。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說它味甘性溫,恐怕不是正確的說法。雖然有治療眼睛長翳、胃脘疼痛的功效,但只適合貧苦人家使用,絕非富貴人家所宜。五靈脂與蒲黃合用,稱為失笑散,能治療各種心胸、腹部、脅肋、小腹的疼痛,以及產後惡露不盡、崩漏出血、眼睛長翳且時好時壞等症狀,它能迅速入肝經,散瘀血。但五靈脂的氣味極其腥臭難聞,脾胃虛弱的人,無法承受它的氣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