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本經逢原》~ 卷四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17)

1. 石斑魚

有毒。

白話文:

有毒。

發明,石斑魚生南方溪澗水石處,長數寸,大不過尺余,有雌無雄,二三月與蜥蜴交合水上。其子毒人,令人吐瀉,《醫說》云,用魚尾草汁少許解之。

白話文:

石斑魚主要生存在南方的溪澗水石附近,最長可長到數寸,最大的也不超過一尺多長,有雌性但沒有雄性。在二、三月的時候,石斑魚會和蜥蜴在水面上交配。它的子帶有毒性,吃了會讓人嘔吐腹瀉。《醫說》中提到,可以用少量魚尾草汁來解毒。

2. 鱠殘魚

俗名銀魚

甘平無毒。

白話文:

性味:甘、平,無毒。

發明,鱠殘出蘇松浙江,大者不過三四寸,身圓無鱗,潔白如銀。小者優勝,鮮食最美,曝乾亦佳。作羹食之寬中健胃,而無油膩傷中之患。

白話文:

鱠殘魚是一種在蘇松和浙江一帶發現的小魚。它們的身長通常不超過三到四英寸,身體圓潤、沒有鱗片,潔白得像銀子一樣。鱠殘魚越小越好,新鮮食用味道最佳,曬乾後食用也很好。用鱠殘魚做湯可以寬中健胃,而且不會有油膩傷中的煩惱。

3. 海粉

鹹寒無毒。

白話文:

鹹寒無毒

發明,海粉色碧微咸,專行肝腎,云是海中介屬得東南水土之氣而成,與蜂之釀蜜無異。土人採得而貨之以供食品。能散癭瘤,解毒熱,但性寒滑,脾胃虛人勿食。

白話文:

發現,海粉顏色碧綠有光澤,微鹹,專門治療肝腎疾病,有人說它是海中的介殼類動物吸收東南方的水土之氣而形成,與蜜蜂釀蜜沒有什麼不同。當地人採集海粉並將其作為食品出售。海粉可以消散癭瘤,解除毒熱,但性寒滑,脾胃虛弱的人不能食用。

4. 燕窩

甘平無毒。

白話文:

甘平無毒

發明,鳥銜海粉作窩,得風日陽和之氣,化鹹寒為甘平,能使金水相生,腎氣上滋於肺,而胃氣亦得以安。食品中之最馴良者,惜乎《本草》不收,方書罕用。今人以之調補虛勞咳吐紅痰,每兼冰糖煮食往往獲效。然惟病勢初淺者為宜。若陰火方盛,血逆上奔,雖用無濟,以其幽柔無剛毅之力耳。

白話文:

發明,鳥用海上的鹹水粉做窩,得風日陽光的溫和氣息,變鹹寒為甘平,能使金水相生,腎氣滋養到肺,胃氣也會因此而穩定。食物中最溫和的,可惜《本草》並沒有收錄,方書也少用。現在的人用它來調補虛勞咳吐紅痰,經常配合冰糖煮食,往往有效。但只適合病情較輕微的人。若陰火正旺,血逆上衝,即使使用也沒有效果,因為它沒有剛毅的力量。

5. 鱸魚

甘平小毒。

白話文:

性味:甘,平,小毒

發明,鱸魚鬆脆,與石首魚相類。補五臟,益筋骨,和腸胃,治水氣,多食宜人,作鮓尤良。

白話文:

發明,鱸魚的肉質鬆軟,與石首魚相似。鱸魚具有滋補五臟、強健筋骨、調和腸胃、治療水腫的作用,多吃對身體有益,尤其適合製作成魚醬。

6. 鱖魚

甘平小毒。

發明,鱖性疏利,有補虛益胃,去腹內惡血、小蟲之功。《醫說》有邵氏女年十八,病勞瘵累年,偶食鱖魚羹遂愈,正與補勞益胃殺蟲之說相符。膽治骨鯁及竹木刺入咽喉,不拘大人小兒或入腹刺痛,服之皆出。臘月收大鱖魚膽懸北檐下陰乾,遇有鯁者,用皂子大酒研,溫服,得吐則鯁隨涎出。未出再服,以出為度,酒隨量飲,無不出者。如無鱖魚膽,鯇魚、青魚、鯽魚膽用鮮者,酒調服之亦出。

白話文:

鱖魚性溫和而通利,有補虛、益胃、清除腹部惡血和寄生蟲的功效。《醫說》中記載有一位姓邵的女子,十八歲患癆病多年,偶然食用鱖魚湯後痊癒,這正與補虛、益胃、殺蟲的說法相符。鱖魚膽可以治療骨頭刺刺傷咽喉以及竹木刺刺入咽喉,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,或刺入腹部引起疼痛,服用後都能排出異物。在臘月收穫的大鱖魚膽掛在北屋檐下陰乾,遇到有異物流入咽喉的人,用皁角和大酒研磨,溫服後,異物能隨唾液吐出。如果異物沒有排出,再服用藥物,直到異物排出為止,酒的飲用量沒有限制,服用後異物都能排出。如果沒有鱖魚膽,也可以用鯇魚、青魚、鯽魚的膽汁,新鮮的膽汁用酒調服也能排出異物。

7. 鱧魚

即蠡魚,俗名里魚

甘寒無毒。

白話文:

即蠡魚,俗稱籬魚

性味:甘寒,無毒。

發明,鱧性伏土而能勝水。故治水腫,療五痔,治濕痹,主腳氣。妊娠面浮腳腫者,赤小豆煮食甚效。《丹方》治水腫腹大用活鱧魚,去腹垢,入獨顆蒜令滿,外塗濕黃泥,炭火炙食屢效。有瘡者不可食,令瘢白。

白話文:

鱧魚性情溫和,伏於泥土之中,卻能勝過水勢。因此,鱧魚可治療水腫、痔瘡、濕痹和腳氣。孕婦面浮腳腫,赤小豆煮食非常有效。《丹方》中記載,治療水腫腹大的方法是使用活鱧魚,去除腹部污垢,放入一整顆蒜頭使其填滿,再在外層塗上濕黃泥,用炭火炙烤後食用,屢試不爽。但如果有瘡口的人不適合食用鱧魚,否則會使疤痕變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