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本經逢原》~ 卷四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14)

1. 白花蛇

甘鹹溫有毒。產蘄州者良,禁犯鐵。凡用去頭尾,酒浸,酥炙,火緩焙,去盡皮骨,此物甚毒,不可不防。脅有方勝,尾上有拂者真。

白話文:

甘、鹹、溫性,有毒。出產在蘄州的品質好,禁止接觸鐵。凡是使用,必須去除頭尾,用酒浸泡,用酥炙烤,用小火慢慢焙乾,去除乾淨皮骨,這種東西毒性很強,一定要小心。肋骨上有方形的橫骨,尾部有毛狀物的是真的。

發明,蛇性竄,能引藥至於風痰處,故能治一切風病。其風善行數變,蛇亦善行數蛻,所以能透骨搜風,為大風、白癜風、風痹、驚搐、癩癬惡瘡要藥,取其內走臟腑,外徹皮膚,無處不到也。陰虛血少內熱生風者,非其所宜。凡服蛇酒藥,切忌見風。開壇時須避其氣,免致面目浮腫。凡癘風曾服過大楓子仁者,服白花蛇無效。

白話文:

蛇的特性是能夠快速移動,並且能夠將藥物帶到風痰所在的位置,因此能夠治療一切風病。風病善於行進和變化,蛇也善於行走和蛻皮,所以能夠穿透骨骼,治療大風、白癜風、風濕痹症、驚搐、癘瘡等疾病。這是因為蛇藥能夠內走臟腑,外透皮膚,無處不到。但是,對於陰虛血少、內熱生風的人來說,不適合服用蛇藥。服用蛇藥時,要注意避風。打開容器時,須避開其氣味,以免臉部浮腫。凡是癘風病曾服用過大楓子仁的人,服用白花蛇藥無效。

2. 烏梢蛇

甘平無毒。劍脊細尾者佳,忌犯鐵器。

白話文:

性味:甘、平,無毒。

選擇:劍脊細尾的較好。

禁忌:避免接觸鐵器。

發明,蛇性主風,而黑色屬水,故治諸風頑痹,皮膚不仁,風瘙癮疹,疥癬熱毒,眉須脫落瘑癢等瘡。但白花蛇主肺藏之風,為白癜風之專藥。烏蛇主腎藏之風,為紫癜風之專藥。兩者主治懸殊,而烏蛇則性善無毒耳。

白話文:

發明藥物時要考慮到蛇的特性。蛇性屬風,而黑色屬水,因此可以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頑固麻痺、皮膚麻木、風瘙癢疹、疥癬熱毒、眉毛鬍鬚脫落以及瘙癢等瘡瘍。但白花蛇主要治療肺部的風邪,是治療白癜風的專用藥物。烏蛇主要治療腎部的風邪,是治療紫癜風的專用藥物。這兩種蛇的治療方向差異很大,而烏蛇的性情溫和,幾乎沒有毒性。

3. 蝮蛇

肉大熱,膽微寒並有毒。

白話文:

肉性大熱,膽性微寒且有毒。

發明,諸蛇皆是卵生,惟蝮蛇破母腹出,惡毒尤烈,故以蝮名。其狀較諸蛇迥異,形短而粗,嘴尖鼻反,故又名反鼻蛇。有頭斑身赤如錦紋者,有黃黑青黑而斑白者,皆蝮蛇也。有頭扁與土同色而無紋者,土虺也,亦名曰蚖,字形相類之誤也。時珍曰:蝮大虺小,其毒則一。抱朴子言:蛇類最多,惟虺中人甚急,即時以刀割去瘡肉投之於地,其熱如炙,須臾毒盡,人乃得活。一種形如蜥蜴,長一二尺者,千歲蝮也。年久腳生,能跳上樹齧人齧己,還樹垂頭聽人哭聲,頭尾相類,大如搗衣杵,俗名望板歸,言被其齧必死,專望板歸以備殮具也。蘇頌以細辛、雄黃等分為末,內瘡口中,日易三四次。又以栝蔞根、桂末著管中密塞勿令走氣,佩之,中其毒者急敷之。《野談翁方》急以黃荊葉搗爛敷之,上皆解救之法。然有用其毒以攻疾厄之毒者。《別錄》取蝮蛇肉釀酒,以療癩疾。蝮蛇膽磨汁以塗䘌瘡,總取殺蟲攻毒之用耳。竊謂攻毒急救之藥頗多,奚必藉此而為異端之術哉,姑存以備解救之法可也。

白話文:

所有蛇都是卵生的,只有蝮蛇破開母蛇的肚子出生,毒性特别强烈,所以叫做蝮蛇。蝮蛇的形状和其他蛇类截然不同,身体短而粗,嘴巴尖,鼻子反翘,因此也叫反鼻蛇。有些蝮蛇头部有斑点,身体呈红色,像锦缎上的纹路;有些则是黄黑相间、青黑相间,并带有白色斑点,这些都是蝮蛇。有一种头部扁平,颜色和泥土一样,没有斑点的蛇,叫做土虺,也叫蚖,这两个字形相似,是文字上的错误。李时珍说:蝮蛇比土虺大,但它们的毒性一样。抱朴子说:蛇类很多,但只有土虺咬人后毒性发作非常快,必须马上用刀割去伤口附近的肉扔在地上,因为那里非常热,像用火烤一样,一会儿毒性就会消失,人就能活下来。有一种像蜥蜴一样,长一两尺的蛇,叫做千岁蝮。这种蛇年久后会生出脚,能跳到树上咬人,也会咬自己,然后回到树上,垂下头听着人们哭泣的声音。它的头尾大小一样,像捣衣服的杵,俗称“望板归”,意思是说被它咬到一定会死,人们只能等着“望板归”来准备棺材。苏颂用细辛、雄黄等分研成粉末,塞进伤口里,每天换药三四次。还可以用栝蔞根、桂皮粉末装进管子里,塞紧防止漏气,佩戴在身上,如果被蛇咬了就赶快敷在伤口上。《野谈翁方》里说,用黄荆叶捣烂敷在伤口上,这些都是解毒的方法。但也有用蝮蛇的毒来治疗疾病的。 《别录》记载,用蝮蛇肉酿酒,可以治疗麻风病。蝮蛇胆磨成汁,可以涂抹疮疖,都是用来杀虫解毒的。我认为解毒急救的药物很多,为什么一定要用蝮蛇呢?这实在是一种奇怪的做法,不过为了解救病人,还是可以保留这种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