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逢原》~ 卷四 (8)
卷四 (8)
1. 螢火
即熠耀,《本經》名夜光
辛溫無毒。
《本經》明目。
發明,螢火本腐草所化,得大火之餘氣而成。入胞絡三焦,能辟邪、明目,取其照幽夜明之義。務成子螢火丸,闢五兵白刃,虎狼蛇虺之毒,惡鬼疫癘之邪。龐安常亦極言其效,惜乎,世鮮備用。
白話文:
螢火蟲,也就是閃閃發光的蟲子,《本草經》稱它為夜光。
性味辛溫,沒有毒性。
《本草經》記載它能明目。
(關於螢火蟲的)闡述,螢火蟲本來是腐爛的草變成的,因為得到大火殘餘的氣而成。它能進入體內的胞絡和三焦,可以避開邪氣、使眼睛明亮,取其能夠照亮黑暗夜晚的意義。務成子做的螢火丸,可以避開刀劍等兵器的傷害,以及老虎、狼、蛇、毒蛇的毒,還有惡鬼和瘟疫等邪氣。龐安常也極力稱讚它的功效,可惜的是,世上很少有人準備使用。
2. 衣魚
即蠹魚
鹹溫無毒,即衣帛書畫中之蠹,碎之如銀,有粉者是。
《本經》主婦人疝瘕,小便不利,小兒中風,項強背起摩之。
發明,衣魚主中風項強,摩之即安。驚癇天吊口喎、淋閉,服之即愈,皆手足太陽經病,乃《神農本經》之藥。古方盛用,今人罕知。合鷹屎、白殭蠶敷瘡瘢滅。
白話文:
衣魚,也就是蠹魚。
味道鹹、性溫和、沒有毒性。就是衣服、絲織品、書畫中的蛀蟲,把它弄碎會像銀一樣閃亮,有粉末的是真的。
《本草經》記載,它可以治療婦女的疝氣、腫塊,小便不順暢,小兒中風,脖子僵硬、背部彎曲,可以塗抹來治療。
進一步說明,衣魚主要治療中風引起的脖子僵硬,塗抹後就會好轉。對於驚風、癲癇、突然昏厥、口歪眼斜、小便不通,服用後就會痊癒,這些都是手足太陽經的疾病,是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的藥物。古時候的醫方經常使用,現在的人卻很少知道。和鷹屎、白殭蠶一起搗碎外敷,可以消除瘡疤。
3. 鼠婦
《本經》名蛜蝛,即濕生蟲
酸鹹無毒。
發明,《金匱》治久瘧,鱉甲煎丸中用之,以其主寒熱去瘀積也。古方治驚癇血病多用之,厥陰血分藥也。《千金》治產婦遺尿,以鼠婦七枚熬研,溫酒服之。痘瘡倒靨為末,酒服一字即起;又解射干、蜘蛛毒。
白話文:
鼠婦,《本草經》稱作蛜蝛,指的是在潮濕環境中生長的蟲子。
味道酸鹹,沒有毒性。
《藥性發揮》中提到,《金匱要略》用它來治療長期瘧疾,鱉甲煎丸中會使用到它,因為它可以治療寒熱症狀和去除體內瘀積。古代的藥方常用它來治療驚風、癲癇等血分疾病,它屬於厥陰血分的藥物。《千金方》用它來治療產婦尿失禁,用七隻鼠婦,將其烤乾磨成粉,用溫酒送服。對於痘瘡倒陷(痘瘡沒有正常發出,反而向內凹陷),將鼠婦磨成粉,用酒送服少許就能讓痘瘡浮起;另外,它還可以解射干和蜘蛛的毒。
4. 䗪蟲
《本經》名地鱉
鹹寒有毒。或去足炒用,或酒醉死,去足搗汁用。
《本經》主心腹寒熱洗洗,血積癥瘕,破堅下血閉。
發明,䗪蟲伏土而善攻隙穴,傷之不死,與陵鯉不殊。故能和傷損,散陽明積血。《本經》治心腹寒熱洗洗,亦是積血所致。《金匱》大黃䗪蟲丸用水蛭、䗪蟲,取其破堅症、下積血耳。無實結者勿用。跌撲重傷,焙乾為末,酒服二錢,接骨神效。
白話文:
䗪蟲,又名地鱉。
味道鹹,性寒,有毒。有時會去掉腳後炒過使用,有時會將其用酒浸泡至死,再去腳搗汁使用。
《本經》記載,䗪蟲主要治療心腹寒熱、血液積聚形成的腫塊,能破除堅硬的腫塊,使閉塞的血流通暢。
醫家闡述,䗪蟲生活在土裡,善於鑽洞,即使受傷也不會死,和穿山甲的特性相似。因此,它能幫助修復損傷,散開陽明經的積血。《本經》記載其治療心腹寒熱,也是因為積血所造成的。《金匱要略》中的大黃䗪蟲丸使用水蛭和䗪蟲,也是看中它們能破除堅硬的腫塊、使積聚的血流出的功效。沒有實際腫塊的人不要使用。對於跌倒摔傷等嚴重外傷,將䗪蟲烘乾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二錢,有接續斷骨的神奇效果。
5. 虻蟲
即蜚虻
苦微寒有毒。即啖牛血蠅,去翅足炒用。
《本經》逐瘀血,破血積堅痞癥瘕寒熱,通利血脈九竅。
發明,虻食血而治血,因其性而為用,肝經血分藥也。《本經》治癥瘕寒熱,是因癥瘕而發寒熱,與蜣螂治腹脹寒熱不殊。仲景抵當湯丸水蛭、虻蟲雖當並用,二物之純陰懸殊。其治經閉用四物加蜚虻作丸服甚良。以破瘀血而不傷血也。苦走血,血結不行者,以苦攻之,其性雖緩,亦能墮胎。
白話文:
虻蟲,也就是俗稱的牛虻。
味道苦澀,性微寒,有毒。它是吸食牛血的蒼蠅,去除翅膀和腳後炒過後使用。
《本經》記載,虻蟲能驅散瘀血,破除體內因血瘀積聚形成的硬塊、腫塊、女性腫瘤,以及因血瘀引起的寒熱症狀,並能疏通血脈和身體的九個孔竅。
《藥性發明》認為,虻蟲因為吸食血液而能治療血症,這是根據它的特性來利用的,屬於肝經血分藥。 《本經》記載它可以治療腫塊和寒熱症狀,這指的是因為腫塊而引起的寒熱,和蜣螂治療腹脹寒熱的原理差不多。 張仲景在抵當湯和抵當丸中同時使用水蛭和虻蟲,雖然兩者都可用於活血化瘀,但其純陰的性質還是有差異的。 用四物湯加上虻蟲製成藥丸,服用來治療閉經效果很好,因為它能破除瘀血而不損傷正常的血液。味道苦的藥物可以運行血液,如果血瘀凝結不行,可以用苦味的藥物來攻破,它的藥性雖然比較緩慢,但也可能導致墮胎。
6. 蟾蜍
皮辛涼微毒,肉甘平無毒。捕取風乾泥固,煅存性用,其目赤嘴赤者有毒。一種色青而生陂澤中者曰蛙,與此不同。
發明,蟾蜍,土之精也,習土遁者賴之,其形大而背多痱磊者是。土性厚重,其行極遲,土生萬物,亦能化萬物之毒。故取以殺疳積,治鼠瘻陰蝕疽癘,燒灰敷惡瘡並效。弘景治溫病發癍困篤,用以去腸,生搗一二枚,啜其汁無不瘥者。治猘犬傷,先於頂心拔去血發三四莖,即以蟾蜍一二枚搗汁生食,小便內見沫其毒即解。又破傷風用二枚,生切如泥,入椒一兩,同酒炒熱,入酒二盞乘熱飲之,少頃通身汗出而愈。發背疔腫初起,以活蟾一隻系定放腫上半日,蟾必昏憒,即放水中以救其命。再換一隻如前,蟾必踉蹌。再易一隻,其蟾如舊,則毒散矣。其金蟾丸治腫脹腹滿,並治小兒疳勞,腹大脛細,方用大蟾一隻,以砂仁入腹令滿,鹽泥固濟,煅存性,黑糖調服一二錢匕,下盡青黃積糞即愈。未盡,過二三日再服,以腹減熱除為度。若糞便不能濺注而淋漓不前者,此元氣告匱,不可救也。
白話文:
蟾蜍的皮味辛性涼,帶有輕微毒性,而蟾蜍肉味甘性平,沒有毒性。捕捉蟾蜍後風乾,用泥土封固,再煅燒後保存其藥性使用。眼睛和嘴巴呈紅色的蟾蜍有毒。有一種顏色青綠、生活在水塘中的叫做蛙,與蟾蜍不同。
發明:蟾蜍是土的精華,擅長土遁,背上多疙瘩,體型大的才是。土性厚重,行動緩慢,能生養萬物,也能化解萬物的毒素。所以可以用來治療疳積、鼠瘻、陰蝕、惡瘡等,燒成灰敷在惡瘡上也有效果。陶弘景曾用它來治療溫病發斑,病情危急時,將一兩隻蟾蜍搗成汁服用,沒有不痊癒的。治療瘋狗咬傷,先在頭頂中心拔掉三四根頭髮,然後將一兩隻蟾蜍搗成汁生吃,小便中出現泡沫就表示毒已解。又用兩隻蟾蜍,切成泥狀,加入一兩花椒,用酒炒熱,倒入兩盞酒趁熱喝下,不久全身出汗就會痊癒。剛發作的背部疔瘡或腫毒,用活蟾蜍一隻綁在腫的地方半天,蟾蜍會昏迷,此時放回水中救活。再換一隻,蟾蜍會搖晃。再換一隻,如果蟾蜍恢復正常,就表示毒已散去。金蟾丸可以治療腫脹腹滿,也能治療小孩疳勞,肚子大、小腿細的病症。藥方用大蟾蜍一隻,將砂仁塞滿其腹部,用鹽泥封固,煅燒後保存藥性,用黑糖調服一到兩錢,可以排出青黃色的積糞就會痊癒。如果沒完全好,隔兩三天再服,直到腹部消減、熱度退去為止。如果糞便不能噴射而出,而是滴滴答答流不出來,表示元氣耗盡,就沒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