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逢原》~ 卷四 (6)
卷四 (6)
1. 蛆
苦寒無毒。漂淨炙黃,搗細末,同糖霜食之。
發明,蛆出糞中,故能消積,治小兒諸疳積滯,取消積而不傷正氣也。一法用大蝦蟆十數只打死置壇內,取糞蛆不拘多少,河水漬養三五日,以食盡蝦蟆為度,用麻布扎住壇口,倒懸活水中令汙穢淨,取新瓦燒紅置蛆於上焙乾。治小兒疳積腹大腳弱,翳膜遮睛,每服一二錢;量兒大小服之,無不驗者,勿以其鄙而忽諸。
白話文:
蛆,性味苦寒,沒有毒性。將蛆漂洗乾淨後,用火稍微烤黃,搗成細末,和糖霜一起食用。
_發明_說,蛆蟲出自糞便之中,因此能夠消除積滯,治療小兒各種因消化不良引起的疳積。它能消除積滯卻不傷害身體的正氣。有一種方法是,用十幾隻大蛤蟆打死後放在壇子裡,再放入不限數量的糞蛆,用河水浸泡餵養三到五天,等到蛆吃完蛤蟆後,用麻布紮住壇口,倒懸在流動的水中,讓污穢之物淨化。然後取出蛆,放在燒紅的新瓦片上烘乾。可以治療小兒因疳積引起的腹部腫大、腳軟無力、眼睛被翳膜遮擋等症狀。每次服用一到二錢,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劑量,效果都很好。不要因為它很污穢就輕忽它的療效。
2. 狗蠅
鹹溫無毒。
發明,蠅食狗血,性熱而銳,力能拔毒外出。故治痘瘡倒靨色黑、唇口冰冷之證,以數枚擂細,醅酒少許調服。聞人規方也。
白話文:
味道鹹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
發明 指出,狗蠅吃食狗血,性質偏熱且藥力強勁,能夠將毒素拔出體外。因此,可以用來治療痘瘡(天花)出現倒靨(凹陷)且顏色發黑、嘴唇冰冷的症狀,將數隻狗蠅搗碎成粉末,用少許酒調勻後服用。這是聽聞他人提供的藥方。
3. 蠐螬
咸微溫有毒。
《本經》主惡血血瘀痹氣,破折血在脅下堅滿,通月閉,目中淫膚,青翳白膜。
發明,蠐螬穴土而居,與蚯蚓不異,故《本經》所治皆瘀血之證。《金匱》治虛勞瘀血,大黃䗪蟲丸方用之,取其去脅下堅滿也。許學士治筋急,養血地黃丸用之,亦取其治血瘀也。取汁滴目去翳障散血止痛。《千金》研末敷小兒臍瘡,加豬脂調治小兒唇緊,《經驗方》治瘀傷腫痛。《肘後》搗塗竹木刺。蘇頌搗汁點喉痹得下即開。藏器塗遊風丹疹。又治麥芒入眼,以蠐螬在目上隔布摩之,芒著布上即出。
白話文:
蠐螬,味道鹹,性微溫,有毒。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它主要能治療體內惡血、血瘀導致的麻痹、氣滯,能破除脅肋下因瘀血造成的堅硬脹滿,能疏通閉經,還能治療眼睛內的肉膜增生、青翳和白膜。
醫家闡述,蠐螬像蚯蚓一樣生活在土中,所以《神農本草經》所記載的治療功效都是針對瘀血的症狀。《金匱要略》中治療虛勞引起的瘀血,使用的大黃䗪蟲丸就用了蠐螬,目的是為了消除脅肋下的堅硬脹滿。許學士用蠐螬治療筋脈拘急,在養血地黃丸中使用,也是為了治療血瘀。將蠐螬的汁液滴入眼中,可以去除眼翳,散瘀止痛。《千金方》記載將蠐螬磨成粉,外敷治療小兒臍瘡,加入豬油調和後,可以治療小兒嘴唇緊縮。《經驗方》則用來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腫痛。《肘後方》記載,將蠐螬搗爛外敷,可以拔出竹木刺。蘇頌則將蠐螬搗汁點在喉嚨,能使喉痹消退。陳藏器用它來塗抹遊走性風疹、丹毒。還可以用來治療麥芒入眼,將蠐螬放在眼睛上,隔著布輕輕摩擦,麥芒就會被吸附在布上而取出。
4. 桑蠹蟲
甘溫小毒。色白帶黃而腹中無穢,挼之無水者為真。若頭硬而腹中不淨者,即雜樹內蠹也。如一時難覓真者,則以蛓毛殼煅灰存性代之。
發明,桑蠹蟲食木,柔能勝堅,故治痘瘡毒盛,白陷不能起發者,用以絞汁,和白酒釀服之即起。但皮薄腳散及泄瀉畏食者服之,每致駁裂而成不救,不可不慎。《千金》治崩中漏下赤白,桑蠹燒灰溫酒服,亦治胎漏下血效。
白話文:
桑蠹蟲,味道甘甜性溫,帶有小毒。顏色是白色略帶黃色,肚子裡沒有污穢之物,搓揉時沒有水分滲出的是真品。如果頭部堅硬,肚子裡不乾淨的,就是雜樹裡的蠹蟲。如果一時難以找到真的桑蠹蟲,可以用蛓毛蟲的殼燒成灰,保留藥性來代替。
**藥理闡述:**桑蠹蟲以木為食,以柔克剛,因此可用來治療痘瘡毒性太強,導致痘疹呈白色凹陷無法發出時,將其絞汁,與白酒或米酒一同服用,就能使痘疹發出來。但是皮膚薄弱、四肢鬆散,以及容易腹瀉的人,如果服用,往往會導致皮膚破損潰爛,以致無法救治,不可不謹慎。《千金方》記載,桑蠹蟲燒成灰,用溫酒送服,可治療婦女崩漏下血,也能治療懷孕時的胎漏下血,有療效。
5. 桃蠹蟲
辛溫無毒。
《本經》殺鬼邪惡不祥。
發明,桃實中蟲,食之令人美顏色,與桃蠹不異。其蟲屎能闢瘟疫令不相染,為末水服方寸匕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、性質溫熱,沒有毒性。
《本草經》記載,可以殺除鬼怪邪惡等不祥之物。
_藥物發明_說,這是桃子果實裡面的蟲,吃了能使人容貌美豔,和蛀食桃木的蠹蟲功效沒有不同。牠的糞便能夠避開瘟疫,使人不會被傳染,將糞便磨成粉末,用水服用,每次服用約一方寸匕的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