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逢原》~ 卷四 (4)
卷四 (4)
1. 蠶砂
甘辛溫,無毒。微炒用。
發明,蠶砂療風濕之專藥。有人病風痹用此,焙熟,絹包熨之。治爛弦風眼,以麻油浸蠶砂二三宿,研細塗患處,過宿即愈。蠶砂置酒罈上泥好,色清味美。然惟晚者為良。早蠶者不堪入藥,以飼時火烘,故有毒也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辛辣,性質溫和,沒有毒性。稍微炒過後使用。
發明指出,蠶砂是治療風濕病的特效藥。有人患風濕痹痛,用蠶砂炒熟後,用絹布包起來熱敷。治療眼瞼潰爛的風眼,用麻油浸泡蠶砂兩三晚,研磨成細末塗在患處,過一夜就好了。把蠶砂放在酒罈上用泥封好,酒的顏色會清澈,味道也會變得美好。但是只有晚蠶的蠶砂才是好的。早蠶的蠶砂不能入藥,因為餵食時用火烘烤,所以有毒。
2. 九香蟲
鹹溫無毒。
發明,九香蟲產貴州,治膈脘滯氣,脾腎虧損。壯元陽攝生方,烏龍丸用之。
白話文:
九香蟲,味道鹹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
發明,九香蟲產於貴州,可以治療胸膈和胃脘脹悶、氣機不順,以及脾腎虛弱的病症。在壯陽補腎的養生藥方中,例如烏龍丸,就會使用到九香蟲。
3. 雪蠶
即雪蛆
甘寒無毒。
發明,雪蛆生峨眉山北,積雪歷年不消,其中生此,大如瓠,味極甘美,故能解內熱渴疾,方物中之最益人者也。
白話文:
雪蠶,也就是雪蛆。
性味甘甜寒涼,沒有毒性。
說法是,雪蛆生長在峨眉山北面,那裡積雪多年不融化,雪中就產生這種生物,大約像葫蘆一樣,味道非常甘甜美好,所以能夠解除體內的熱氣和口渴的疾病,是藥材中最有益於人的。
4. 蜻蛉
一名蜻蝏
赤者名赤卒。微寒無毒。
發明,蜻蝏生水中而能暖水臟,強陰澀精,而赤者性猶壯熱,助陽藥用之。
白話文:
蜻蛉,又名蜻蜓。
紅色的蜻蜓稱為赤卒。性質稍微寒涼,沒有毒性。
_發明_提到,蜻蜓生長在水中卻能溫暖水臟(腎臟),有強壯陰氣、收澀精液的功效,而紅色的蜻蜓藥性更為強勁燥熱,可以輔助陽氣的藥物使用。
5. 樗雞
即紅娘子
苦平有毒。不可近目。去翅足同糯米炒,去米用。
發明,樗雞,厥陰經藥也。能活血散血,治目翳。撥雲膏中與芫青、斑蝥同用,亦是活血散結之義。能通血閉,行瘀血,主瘰癧,辟邪氣,療猘犬傷。治偏頭風用紅娘子、青娘子各七枚,去翅足炒為末,同蔥莖搗塗痛處,周時起泡去之。孫一奎治血蠱用抵當丸以樗雞易水蛭三服,血下脹消,形神自復。與薛新甫治水腫,椒仁丸中芫青不殊。一走血而下瘀,一走氣而破水,皆峻劑也。《綱目》以《本經》原蠶蛾主治誤列於此,今正之。
白話文:
樗雞,也就是紅娘子,味道苦,性平,有毒。不可以靠近眼睛。使用時要去除翅膀和腳,與糯米一起炒過,再把糯米去除後使用。
**說明:**樗雞是屬於厥陰經的藥物。它能活血化瘀,治療眼睛的翳障。在撥雲膏中,與芫青、斑蝥一起使用,也是為了活血散結。它能疏通血脈閉塞,消除瘀血,主要治療瘰癧,辟除邪氣,並能治療狂犬咬傷。治療偏頭痛時,可以用紅娘子和青娘子各七枚,去除翅膀和腳後炒過磨成粉,與蔥莖一起搗爛塗在疼痛處,過一段時間會起泡,把泡去除就好了。孫一奎治療血蠱時,使用抵當丸,將其中的水蛭換成樗雞,服用三次後,血塊排出,腹脹消除,身體和精神就能恢復。與薛新甫治療水腫的椒仁丸中使用的芫青作用相似。一個是走血而達到化瘀的效果,另一個是走氣而達到破水的效果,都是藥性峻猛的藥物。《本草綱目》把《本經》中原蠶蛾的功效錯誤地列在這裡,現在我把它更正過來。
6. 芫青
即青娘子
辛溫有毒。去翅足同糯米炒,去米用。
發明,芫青居芫花上而色青,故能泄毒、攻積破血、墮胎,功同斑蝥而毒尤猛,芫花有毒故也。其治瘋犬傷,消目翳,卻偏頭風,塞耳聾,皆取其毒銳也。又治月閉水腫,椒仁丸方用之。
白話文:
芫青,也就是青娘子。
味道辛辣,藥性溫熱,有毒。使用時要去除翅膀和腳,和糯米一起炒過,再把米去除後使用。
說明:芫青生長在芫花之上,顏色是青色的,所以能排泄毒素、攻破積滯、破除瘀血、墮胎,功效和斑蝥相似,但毒性更強烈,因為芫花本身也有毒性。它可以用來治療瘋狗咬傷、消除眼翳、治療偏頭痛、治療耳聾,都是利用它毒性強烈的特性。另外,還能治療月經閉止和水腫,在椒仁丸這個方劑裡有用到它。
7. 斑蝥
辛鹹溫有毒。去翅足同糯米炒熟或醋煮用之。
《本經》主寒熱鬼疰蠱毒,鼠瘻瘡疽,蝕死肌,破石癃。
發明,斑蝥,人獲得時,尾後惡氣射出,臭不可聞。其性專走下竅,利小便,故《本經》言,破石癃,能攻實結而不能治虛秘,不過引藥行氣,以毒攻毒而已。但毒行小便必澀痛,當以木通、滑石導之,其性猛毒,力能墮胎,虛者禁用。瘋犬傷,先於患人頭上拔去血發二三莖,以斑蝥七枚去翅足炙黃,同蟾蜍搗汁服之,瘡口於無風處搠去惡血,小便洗淨,發灰敷之,服後小便當有瘀毒泄出,三四日後當有肉狗形,三四十枚為盡,如數少,再服七枚。若早服雖無狗形,永不發也。
白話文:
斑蝥,味道辛辣、鹹味,藥性溫熱,有毒。使用時要去除翅膀和腳,與糯米一起炒熟或用醋煮過後再使用。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斑蝥主要治療寒熱病、鬼疰(類似精神疾病)、蠱毒,以及鼠瘻(淋巴結腫大)、瘡疽等疾病,可以腐蝕壞死的肌肉,並能治療因結石導致的排尿困難(石癃)。
醫家闡述:斑蝥這種藥,人們抓到牠時,牠的尾部會噴出惡臭的氣體,非常難聞。牠的藥性特別容易往下走,有利尿的作用,所以《神農本草經》才說能治療石癃。斑蝥能攻破實證的結塊,但不能治療虛證引起的便秘,它主要的功能是引導其他藥物發揮作用,藉由毒性來攻克疾病。但是,因為毒性會使排尿時感到澀痛,所以應當搭配木通、滑石等藥物來導引。斑蝥的藥性猛烈且有毒,有墮胎的作用,體質虛弱的人禁用。至於瘋狗咬傷,可以先在患者頭上拔下二三根頭髮,然後將七枚去除翅膀和腳並烤黃的斑蝥,與蟾蜍一起搗爛取汁服用。接著將傷口在無風處清理並除去惡血,用小便清洗乾淨,再敷上燒成灰的頭髮。服藥後,小便中會有瘀毒排出,三四天後可能會排出形似小狗的肉塊,用藥量大約三四十枚,如果數量不足,可以再服七枚。如果早期服用,即使沒有排出狗形的肉塊,也能夠永久治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