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逢原》~ 卷三 (41)
卷三 (41)
1. 皂莢
一名皂角
辛鹹溫,小毒,入藥去皮弦子,酥炙用。
《本經》主風痹死肌,邪氣頭風淚出,利九竅,殺精物。
發明,皂莢辛散屬金,治厥陰風木之病。觀《本經》主治風痹死肌,頭風淚出,皆取其去風拔毒、通關利竅,有破堅積,逐風痰,辟邪氣,殺蟲毒之功。吹之、導之則通上下之竅。煎之、服之則治風痰喘滿。塗之、擦之則散腫消毒,去面上風氣。熏之、蒸之則通大便秘結。燒煙燻之則治臁瘡、濕毒,即《本經》治風痹死肌之意,用之無不效驗。凡人卒中風昏昏如醉,形體不收,口角流涎者,急用稀涎散吐之。若南方類中由於陰虛火炎者,誤用湧劑,愈竭其津液矣,得不在所切禁乎。然治濕熱痰積,肺癰吐腥,及痰迷顛妄,千緡湯、皂莢丸、來蘇膏等誠為聖藥,惟孕婦禁服。按:大小二皂所治稍有不同,用治風痰,牙皂最勝;若治濕痰,大皂力優。古方取用甚多,然入湯藥最少。有瘍醫以牙皂煎湯湧吐風痰,服後遍體赤痱,數日後皮脫,大傷元氣,不可不慎。至於鎖喉風證尤為切禁。常見有激動其痰,鎖住不能吐出,頃刻立斃者。其子燒灰存性,能治大腸風秘燥結,祛風逐穢之性可知。
白話文:
皂莢,又名皂角。
味道辛辣、帶鹹味,性質溫熱,略有毒性。入藥時要去除外皮和筋絲,通常會用酥油炙烤後使用。
《本經》記載,皂莢主要治療風濕引起的肢體麻木、肌肉壞死,以及外邪引起的頭痛、流淚等症狀。還能疏通九竅,並殺滅精蟲。
醫家指出,皂莢辛散的特性屬於金,能治療肝經風邪的疾病。觀察《本經》記載的療效,如治療風濕麻痺、肌肉壞死、頭痛流淚等,都是利用它祛風拔毒、疏通經絡竅穴的功效,具有破除堅硬腫塊、驅除風痰、辟除邪氣、殺滅蟲毒的作用。用吹入或導引的方式能疏通上下竅道;煎煮後服用能治療風痰引起的喘滿;塗抹或擦拭能消腫解毒、去除臉上的風邪;用煙燻或蒸煮能治療大便秘結。將皂莢燒成煙燻能治療腿部潰瘍、濕毒,這與《本經》中治療風濕麻痺、肌肉壞死的意思相同,使用後幾乎都有效果。如果有人突然中風,昏迷不醒,像醉酒一樣,身體無法動彈,口角流涎,要趕緊用稀涎散來催吐。若是南方地區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中風,錯誤使用催吐劑,反而會耗盡津液,這絕對要嚴格禁止。然而,治療濕熱痰積、肺膿瘍吐腥臭痰,以及痰迷心竅引起的癲狂等症狀,千緡湯、皂莢丸、來蘇膏等確實是良藥,但孕婦禁止服用。
按:大小兩種皂莢所治療的症狀略有不同,用來治療風痰,以牙皂效果最好;如果治療濕痰,則以大皂的效果較佳。古代醫方使用皂莢的例子很多,但很少入湯藥。有些外科醫生用牙皂煎湯催吐風痰,服用後全身長滿紅疹,幾天後脫皮,嚴重損傷元氣,這不可不慎。至於鎖喉風這種疾病,尤其嚴禁使用皂莢。常見的情況是,使用後會刺激痰液,導致痰液堵塞喉嚨,無法吐出,很快就會死亡。皂莢的種子燒成灰後,能治療大腸風秘、乾燥結塊等症狀,可見它祛風除穢的特性。
2. 皂角刺
辛溫無毒。去尖用,否則脫人鬚髮。
發明,皂角刺治風殺蟲,與莢略同,但其銳利直達病所為異。其治痘疹氣滯不能起頂灌膿者,功效最捷。而氣虛者慎勿誤用,恐透表過銳反生虛泡也。若血滯不能起頂灌膿,又需鯪鯉,當非角刺所宜。《丹方》治大風惡疾,眉落鼻崩,用皂角刺三斤燒灰為末,食後煎大黃湯調一匕服之,不終劑而愈。腫瘍服之即消,潰瘍服之難斂,以其性善開泄也。
白話文:
皂角刺性味辛溫,沒有毒性。使用時要去尖,否則會導致人脫落鬚髮。
皂角刺的功效與皂角莢相似,都能驅風殺蟲,但皂角刺的尖銳之處更能直達病灶,這是它們的不同之處。對於痘疹因氣滯而無法起頂化膿的,使用皂角刺效果最快。但氣虛的人要謹慎使用,切勿誤用,因為皂角刺的透表能力過於銳利,反而可能產生虛泡。如果是血滯導致痘疹無法起頂化膿,則需要使用穿山甲,這就不是皂角刺所適合的了。《丹方》記載,治療麻風病等惡疾,出現眉毛脫落、鼻子塌陷的症狀時,可用皂角刺三斤燒成灰磨成粉,在飯後用大黃湯調和一匙服用,不必吃完一個療程就能痊癒。腫瘤服用後會消散,但潰瘍服用後則難以收口,因為皂角刺的藥性善於開泄。
3. 肥皂莢
辛溫有毒。去皮弦子取淨肉用之。
發明,肥皂滌除頑痰垢膩,不減二皂,癡病勝金丹用之,亦取湧發不使砒性留於腸胃之意。其子亦治大腸風秘,須去硬殼及黃膜,但取其仁炒研用之,庶不致有傷腎氣耳。
白話文:
肥皂莢,味道辛辣、性溫,且有毒。使用時要去除外皮和筋絡,只取用裡面的果肉。
有人發現,肥皂莢洗滌頑固的痰和污垢,效果不亞於二皂(另一種清潔用品)。對於癡呆症,它的效果甚至勝過金丹。使用它也是為了讓體內穢物湧出,不讓砒霜的毒性留在腸胃裡。它的種子也能治療大腸風秘(便秘),但必須去除堅硬的外殼和黃色的薄膜,只取用裡面的果仁炒熟磨成粉使用,這樣才不會傷害腎氣。
4. 無患子
俗名鬼見愁
苦平無毒。
發明,無患子言其辟邪之功也。浣垢去面䵟。喉痹研納喉中立開。又主飛屍,子中仁燒之闢除惡邪,煨食辟惡氣,去口臭。
白話文:
俗名又叫做鬼見愁。
味道苦澀,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
之所以稱它為「無患子」,是因為人們認為它有驅邪避凶的功效。可以用來洗滌污垢,去除臉上的黑斑。喉嚨腫痛時,將無患子研磨成粉末含在喉嚨中,可以立即見效。此外,它還能對抗「飛屍」(一種中醫認為的疾病),將果核中的仁燒成灰,可以驅除不好的邪氣,煨熟後食用可以去除惡氣和口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