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本經逢原》~ 卷三 (3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38)

1. 厚朴

苦辛溫小毒。紫厚者佳,薑汁炒用。忌黑豆,宜用滾水泡數次,切之不可久浸,氣滃有傷脾氣。

《本經》主中風傷寒,頭痛寒熱,驚悸逆氣,血痹死肌,去三蟲。

發明,厚朴苦溫,先升後降,為陰中之陽藥,故能破血中氣滯。《本經》中風傷寒頭痛寒熱者,風寒外傷於陽分也。其治驚悸逆氣,血痹死肌者,寒濕入傷於腠理也。濕熱內著於腸胃而生三蟲,此藥辛能散結,苦能燥濕,溫能祛蟲,故悉主之,消風散用之,深得《本經》之義。今世但知厚朴為溫中散滯之藥。而治腸胃濕滿寒脹,溫中下氣,消痰止吐,平胃散用以治腹脹者,味辛能散滯氣也。若氣實人誤服參、耆脹悶作喘,宜此瀉之。與枳實、大黃同用能瀉實滿,所謂消痰下氣也。與苓、朮、橘皮同用能瀉濕滿,所謂溫中益氣也。然行氣峻猛,虛者勿服。氣溫即止,不可久服。

白話文:

厚朴味苦、辛,性溫,帶有微小毒性。紫色的厚朴品質較好,通常會用薑汁炒過後使用。使用時要避免與黑豆一同服用,適合用滾水浸泡數次,切開後不宜長時間浸泡,因為其氣味散發會損傷脾氣。
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厚朴主要治療中風、傷寒引起的頭痛發熱、驚悸氣逆、血脈瘀滯、肌肉壞死,以及驅除體內寄生蟲。

藥理闡述,厚朴味苦性溫,藥性是先向上升發後向下沉降,屬於陰性藥物中的陽性藥,因此能破除血液中的氣滯。《神農本草經》中提到能治療中風、傷寒引起的頭痛發熱,是因為風寒之邪侵犯了人體的陽分。它能治療驚悸氣逆、血脈瘀滯、肌肉壞死,是因為寒濕之邪侵犯了肌膚紋理。濕熱積聚在腸胃則會產生寄生蟲,此藥性辛能散開結聚,性苦能去除濕氣,性溫能驅除寄生蟲,因此能治療以上各種病症。消風散中用到厚朴,充分體現了《神農本草經》的本意。現在的人只知道厚朴是溫暖脾胃、散除氣滯的藥物,用來治療腸胃濕滿、寒氣脹痛,溫中降氣、化痰止吐,像平胃散用來治療腹脹,就是因為厚朴味辛能散開滯塞的氣。如果氣盛的人誤服人參、黃耆而出現腹脹胸悶氣喘,適合用厚朴來瀉下。與枳實、大黃同用,能瀉下實證的脹滿,達到化痰降氣的效果。與茯苓、白朮、橘皮同用,能瀉下濕證的脹滿,達到溫中益氣的效果。然而,厚朴的行氣作用峻猛,體虛的人不宜服用。症狀改善後就應停止用藥,不宜長期服用。

2. 杜仲

辛甘溫無毒。鹽酒炒斷絲用。

《本經》主腰脊痛,補中益精氣,堅筋骨強志,除陰下癢濕,小有餘瀝。

發明,杜仲,古方但知補腎,而《本經》主腰脊痛,補中益精氣等病,是補火以生土也。王好古言是肝經氣分藥。蓋肝主筋,腎主骨,腎充則骨強,肝充則筋健。屈伸利用皆屬於筋,故入肝而補腎,子能令母實也。但腎虛火熾,夢泄遺精而痛者勿用,以其辛溫引領虛陽下走也。

白話文:

杜仲,味道辛辣甘甜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通常用鹽水或酒炒過,炒到拉斷絲再用。

《本經》記載,杜仲主要能治療腰背疼痛,補養身體中焦的精氣,使筋骨強健,意志堅定,還可以去除陰部濕癢,以及小便時滴滴答答排不乾淨的情況。

發明,古時候的醫方只知道杜仲能補腎,《本經》記載它能治療腰背痛、補養中焦精氣等病症,這其實是補火來生土的原理。王好古認為它是肝經的氣分藥。因為肝主筋,腎主骨,腎氣充足則骨骼強健,肝氣充足則筋脈強健。身體的屈伸活動都依賴於筋,所以杜仲能入肝經而補腎,這就像兒子能讓母親強壯的道理一樣。但是,如果是腎虛火旺、有夢遺或遺精而疼痛的人,則不能使用杜仲,因為它性味辛溫,會引導虛火往下走。

3. 椿樗根皮

鳳眼草

香者名椿,甘平無毒。臭者名樗,苦溫有毒。樗樹有蟲,謂之樗雞。

樗樹有莢,莢中有實,狀如目珠名鳳眼草,子嗣門中練真丸用之,專治髓臟中濕熱,高年素享豐厚者宜之。

發明,椿根白皮性寒而能澀血,治濕熱為病,瀉利濁帶、精滑夢遺諸證,有燥痰之功;但痢疾滯氣未盡者不可遽用,崩帶屬陰虛者亦不可服。蓋椿皮色赤而入血分,久痢血傷者宜之。樗皮色白而入氣分,暴痢氣滯者宜之,不可不辨而混用也。

白話文:

椿樹的根皮,香的叫做椿,味道甘甜平和且無毒。臭的叫做樗,味道苦溫且有毒。樗樹上有種蟲,叫做樗雞。

樗樹會結莢果,莢果裡有果實,形狀像眼珠,叫做鳳眼草。子嗣門中煉製的真丸會用到它,專門治療髓臟中的濕熱,尤其適合年紀大且生活富裕的人使用。

發明:椿樹根部的白色樹皮,性質寒涼,能收斂止血。可以用來治療濕熱引起的疾病,像是腹瀉、白帶混濁、精液滑脫、夢遺等症狀,也有乾燥痰液的功效。但是痢疾導致的腸胃脹氣尚未完全消除的人,不可馬上使用;崩漏帶下屬於陰虛體質的人,也不可服用。因為椿樹皮顏色偏紅,能進入血分,所以適合久病造成血虛的人。樗樹皮顏色偏白,能進入氣分,所以適合急性腹瀉且腸胃脹氣的人。兩者不能不分辨清楚而混用。

4. 乾漆

漆葉漆子

辛苦鹹溫有毒。炒令煙盡,否則損人腸胃。今人多用漆渣偽充,必凝結如磚者佳。

《本經》主絕傷,補中續筋骨,填髓腦,安五臟,五緩六急,風寒濕痹。生漆去長蟲。久服輕身耐老。

發明,乾漆灰辛溫,性善下降而破血,故消腫殺蟲,通月閉,皆取去惡血之用。而《本經》治絕傷補中,是取其破宿生新之力也。蓋胃中有瘀積留滯,則陽氣竭絕。不能敷布中外,故臟腑筋骨髓腦皆失營養,乃致健運失常,肢體緩瘲,用此以剷除瘀積。中氣得復,絕傷皆續,而緩急和矣。生漆去長蟲,故《千金》去三蟲,方以之為君,三蟲去,輕身長年所不待言,但恆人艱於久服耳。元素云,削年深堅結之積滯,破日久凝結之瘀血,斯言盡乾漆之用矣。無積血者切忌,以大傷營血。損胃氣,故胃虛人服之,往往作嘔,此與《本經》之義似乎相背,而實不相違。產後血暈,以舊漆器燒煙薰之即醒。蓋亦取下血之義,而破經絡中血滯,用真漆塗,鯪鯉甲煅入藥,破血最捷。婦人血虛、經閉為之切禁。凡畏漆者,嚼椒塗口鼻免生漆瘡。誤中其毒,以生蟹搗汁或紫蘇解之。漆葉塗紫雲風,面生紫腫,取其散瘀之功也。漆子專主下血,《千金方》用之。審無瘀滯,慎勿漫投。

白話文:

乾漆

漆樹的葉子和果實,味道辛苦、帶鹹味、性質溫熱且有毒。要將它炒到冒煙完全散去,否則會傷害腸胃。現在很多人用漆的殘渣冒充,必須選擇凝結成磚塊狀的才是好的。
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乾漆主要治療跌打損傷,能補養身體,接續筋骨,填補骨髓和腦髓,安定五臟,治療各種身體遲緩或抽搐的症狀,以及風寒濕引起的痺痛。生漆可以驅除腸道寄生蟲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、延年益壽。

醫家闡述:乾漆經過燒灰後,味辛、性溫,藥性擅長向下走、能破血,所以能消除腫脹、殺死寄生蟲、疏通閉塞的月經,這些都是取它去除惡血的功效。而《神農本草經》所說的治療跌打損傷、補養身體,是取它破除舊瘀、產生新血的力量。因為胃裡如果積聚瘀血,陽氣就會衰竭,無法將營養輸送到全身,所以導致臟腑、筋骨、骨髓、腦髓都失去滋養,進而產生功能失調、肢體無力或抽搐等現象。使用乾漆可以清除體內瘀積,使中氣恢復,跌打損傷自然可以痊癒,身體遲緩或抽搐的狀況也得以緩解。生漆能驅除腸道寄生蟲,《千金方》中治療三蟲的方子就用它作為主要藥材。蟲去了,身體自然輕盈,長壽也是理所當然。只是平常人難以長期服用。元代醫家李杲說,乾漆能削去多年堅硬的積滯,破除長期凝結的瘀血,這句話完全說明了乾漆的功效。沒有瘀血的人絕對不能使用,因為會嚴重傷害營血,損害胃氣。因此,胃虛的人服用後常常會想吐,這點似乎和《神農本草經》的說法相反,但實際上並不衝突。產婦因血氣不順導致昏厥,可以用燒過的舊漆器產生的煙來薰,就能使她清醒。這也是取它活血化瘀的功效,可以破除經絡中的血滯。若用真漆塗抹,再加入煅燒過的穿山甲,破血的效果會更快。但婦女血虛或經閉時絕對禁用。凡是害怕漆的人,可以嚼食花椒塗在口鼻,以避免產生漆瘡。如果誤中了漆毒,可以用搗爛的生蟹汁或紫蘇來解毒。漆葉可以治療紫雲風,臉上長出紫色腫塊時,也是利用它散瘀的作用。漆子專門用來下血,《千金方》中也有使用。但如果體內沒有瘀滯,千萬不能隨便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