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逢原》~ 卷三 (28)
卷三 (28)
1. 慈菇
苦甘微寒,無毒。
發明,主治百毒,產後血悶攻心欲死,產難胞衣不出,並生搗汁服之。有腳氣癱緩風人勿食,以熟食壅氣也。葉治小兒遊風、丹毒,搗爛塗之即消。
白話文:
慈菇,味道苦中帶甘,性質稍微偏寒,沒有毒性。
藥理發明,主要治療各種毒素引起的疾病,產婦產後出現血瘀胸悶,心痛欲死的情況,以及難產、胎盤無法順利產出,都可以將慈菇搗爛取汁服用。患有腳氣病、肢體癱瘓、風病的人不宜食用,因為煮熟的慈菇容易造成氣滯。慈菇的葉子可以治療小孩的遊走性風疹、丹毒,搗爛塗抹在患處即可消退。
2. 味部
3. 蜀椒
辛溫小毒。去目須炒。用蜀產者微辛不辣,色黃者氣味微辛,散心包之火最勝。色紅者氣味辛辣,壯命門之火最強。形如鴿鈴者真,以子種出,其葉十三瓣者蜀椒也,閉口者有毒傷人,誤中其毒吐沫者,地漿水解之。
《本經》主邪氣咳逆,溫中,逐骨節皮膚死肌,寒熱痹痛下氣,久服頭不白。
發明,椒乃手足太陰、少陰、厥陰氣分之藥。稟五行之氣而生,葉青皮紅花黃膜白子黑,其氣馨香,能使火氣下達命門。故《本經》謂之下氣,其主邪氣咳逆等證,皆是脾肺二經受病,肺虛則不能固密腠理,外邪客之,為咳逆。脾虛則不能溫暖肌肉而為痛痹等證。其治嘔吐服藥不納者,必有蛔在膈間,但於嘔吐藥中加川椒數十粒,蓋蛔聞藥則動,遇椒則頭伏也。故仲景治蛔厥。烏梅丸用之。又能開痹濕,溫中氣,助心包命門之火。《本經》言久服頭不白者,辛溫上通腎氣之力可知。今烏鬚髮方用之。一人腰痛痰喘,足冷如冰,六脈洪大,按之卻軟,服八味丸無功,用椒紅、茯苓蜜丸,鹽湯下,甫二十日而安。但其性辛溫氣竄,陰虛火旺人禁之。
白話文:
蜀椒,味道辛辣性溫,帶有微小毒性。使用時要去除種子上的白色薄膜,並且要炒過。產自四川的蜀椒,味道稍微辛辣不嗆口,顏色偏黃的蜀椒,氣味略辛,最能散發心包的火氣。顏色偏紅的蜀椒,氣味辛辣,最能增強命門的火氣。形狀像鴿子鈴鐺的才是真正的蜀椒,用種子種出來,葉子有十三瓣的是蜀椒。果實閉口不開的蜀椒有毒會傷害人,誤食中毒而嘔吐的人,可以用地漿水來解毒。
《本草經》記載,蜀椒主要治療邪氣引起的咳嗽氣逆,能溫暖脾胃,驅除骨骼、皮膚中壞死的肌肉,治療寒熱引起的麻木疼痛,並能使氣下行,長期服用可以使頭髮不變白。
醫家闡述,蜀椒是手足太陰肺經、少陰腎經、厥陰肝經氣分的藥物。它稟承五行之氣而生,葉子青色,外皮紅色,花朵黃色,種子上的薄膜白色,種子黑色,氣味芳香,能使火氣下達命門。所以《本草經》說它能使氣下行,它所治療的邪氣咳嗽氣逆等症狀,都是因為脾肺二經受到病邪侵擾。肺虛就不能固密肌膚,外邪入侵,就會產生咳嗽氣逆。脾虛就不能溫暖肌肉而產生疼痛麻木等症狀。它能治療嘔吐且吃不下藥的人,通常是因為有蛔蟲在膈間,只要在治療嘔吐的藥中加入幾十粒蜀椒,因為蛔蟲聞到藥就會騷動,遇到蜀椒則會頭部伏下。因此,張仲景治療蛔蟲病會使用,烏梅丸中也有用到。它也能疏通麻痺濕氣,溫暖中焦脾胃之氣,幫助心包和命門的火氣。 《本草經》說長期服用頭髮不變白,可見其辛溫向上疏通腎氣的功效。現在治療鬚髮早白的方子中也有用到。有一個人腰痛、痰喘,腳冰冷像冰塊,六脈洪大但按下去卻軟弱無力,服用八味丸沒有效果,後來使用紅蜀椒、茯苓製成蜜丸,用鹽湯送服,才二十天就好了。但因為它藥性辛溫,氣味竄動,所以陰虛火旺的人禁止使用。
4. 秦椒
辛溫有毒。去目炒去汗取紅用,其葉九瓣者秦椒也。閉口者有毒,誤食之戟入咽喉,氣欲絕。或吐下白沫,身體痹冷,肉桂煎汁飲之。多飲冷水一二升,或食蒜,或飲地漿,或濃煎豆豉飲之並解。
《本經》除風邪氣,溫中去寒痹,堅齒髮明目。
發明,秦椒味辛氣烈過於蜀椒,其溫中去痹除風邪氣,治吐逆疝瘕,下腫濕氣,皆取辛烈,以散鬱熱,乃從治之法也,不宜多服。令鬚髮易白,以其氣辛非蜀椒之比。臭毒瘡毒腹痛,冷水下一握效。其能通三焦引正氣,下惡氣可知也。
白話文:
秦椒,味道辛辣,性溫熱,但有毒性。使用時要去掉種子,並用鍋炒過,去除其潮濕的成分,取用紅色的部分。葉子有九片瓣的才是真正的秦椒。如果果實是閉口的,就有毒性,誤食會像尖刺刺入咽喉,導致呼吸困難,甚至快要窒息。可能會吐出白色泡沫,身體麻木冰冷,可以用肉桂煎湯服用。多喝一兩升冷水,或者吃大蒜,或者喝地漿(泥漿水),或者濃煎豆豉湯,都可以解毒。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秦椒可以去除風邪,溫暖身體中焦部位,去除寒冷導致的麻痹症狀,使牙齒堅固,頭髮烏黑,眼睛明亮。
總的來說,秦椒味道辛辣,氣味比蜀椒更強烈。它溫中去痹,驅除風邪,治療嘔吐、疝氣、腹部腫塊,以及下肢腫脹濕氣,都是利用其辛辣的特性來疏散鬱積的熱氣,這是使用秦椒的治病原則,但不宜過量服用。過量服用會使鬍鬚和頭髮容易變白,因為它的氣味辛辣,不是蜀椒能比的。對於有惡臭的瘡毒和腹痛,用冷水送服一把秦椒就可以有效。它能通暢三焦,引導正氣,排除體內的惡氣,由此可見。
5. 椒目
苦平無毒。
發明,椒赤目黑,水能制火,故專瀉水降火,治腎氣逆上喘急。又妊娠水腫喘逆,用椒仁丸能引諸藥下行滲道,所以定喘下水。治腎虛耳鳴,同巴豆、菖蒲碾細以松脂、黃蠟溶和為挺,納耳中搐之,一日一易效。
白話文:
味苦性平,沒有毒性。
藥理說明:花椒的種子外殼是紅色的,裡面的種仁是黑色的,水可以控制火氣,所以花椒的種子專門用來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,降低火氣,治療腎氣上逆導致的喘急。另外,孕婦若有水腫、喘逆的情況,服用花椒仁製成的藥丸,可以引導其他藥物向下行走,並從小便排出,所以可以平定喘息,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。還可以治療腎虛引起的耳鳴,將花椒種子與巴豆、菖蒲一起磨成細末,用松脂、黃蠟融化後混合製成藥條,塞入耳中,一天更換一次,效果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