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本經逢原》~ 卷三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9)

1. 乾薑

其嫩者曰白姜

辛熱無毒。或生用,或炮黑用。炮法,厚切,鐵銚內烈火燒,勿頻動,俟銚面火然略噀以水急挑數轉,入壇中勿泄氣,俟冷,則裡外通黑,而性不烈也。

《本經》主胸滿咳逆上氣,溫中止血,出汗,逐風濕痹,腸澼下痢,生者尤良。

發明,乾薑稟陽氣之正,雖烈無毒,其味本辛,炮之則苦,專散虛火。用治裡寒止而不移,非若附子行而不守也。生者,能助陽,去臟腑沉寒,發諸經寒氣,腹中冷痛,霍亂脹滿,皮膚間結氣,止嘔逆,治感寒腹痛,腎中無陽,脈氣欲絕,黑附子為引,理中湯用之,以其溫脾也。四逆湯用之,以其回陽也。生則逐寒邪而發表,胸滿咳逆上氣,出汗風濕痹宜之。炮則除胃冷而守中,溫中止血,腸澼下利宜之。曷觀小青龍、四逆等方並用生者,甘草乾薑湯獨用炮者;其理中丸中雖不言炮,在溫中例治不妨隨緩急裁用。然亦不可過多,多用則耗散元氣。辛以散之,是壯火食氣也。少用則收攝虛陽,溫以順之,是少火生氣也。同五味子以溫肺,同人參以溫胃,同甘草以溫經。凡血虛發熱,產後大熱須炮黑用之。有血脫色白、夭然不澤,脈濡者,宜乾薑之辛溫以益血,乃熱因熱用,從治之法也。又入肺利氣,入腎燥濕,入肝引血藥生血,於亡血家有破宿生新,陽生陰長之義。如過用涼藥,血不止,脈反緊,疾者乃陽虧陰無所附,加用炮薑、炙甘草可也。陰虛有熱、血熱妄行者勿用,以其散氣走血也。

白話文:

乾燥的生薑,嫩的時候叫做白薑。

味道辛辣、性熱,沒有毒性。可以生用,也可以炮製成黑色後使用。炮製的方法是,將生薑切成厚片,放在鐵鍋中用猛火燒,不要頻繁翻動,等到鍋面燒得冒火時,稍微灑一點水,迅速翻動數次,然後放入密封的容器中,不要洩氣,等冷卻後,生薑就會由裡到外都變成黑色,藥性也變得不那麼猛烈。

《本經》記載,乾薑主要治療胸部脹滿、咳嗽氣逆、氣喘,能溫暖中焦而止血,促進發汗,驅除風濕引起的痺痛,以及腸道濕熱引起的痢疾,生用效果更好。

**闡述:**乾薑稟賦陽氣的純正之性,雖然藥性猛烈但無毒,它的味道本來是辛辣的,炮製後則會變苦,專門用於散發虛火。用來治療裡寒,藥效會停留在患處,不會像附子那樣走散而無法固守。生用時,能夠扶助陽氣,去除臟腑深沉的寒氣,發散經絡中的寒邪,治療腹中冷痛、霍亂引起的脹滿、皮膚間的氣結,以及止嘔逆,治療因感受寒邪引起的腹痛。對於腎陽不足、脈象微弱的病症,用黑附子來引導藥效,理中湯中使用乾薑,是因為它能溫暖脾胃。四逆湯中使用乾薑,是因為它能恢復陽氣。生用時,能驅散寒邪而使之發散於體表,適合治療胸部脹滿、咳嗽氣逆、氣喘,以及發汗、風濕引起的痺痛。炮製後使用,則能去除胃部寒冷而守護中焦,溫暖中焦而止血,適合治療腸道濕熱引起的痢疾。觀察小青龍湯、四逆湯等方劑都使用生乾薑,而甘草乾薑湯則單獨使用炮製過的乾薑;理中丸中雖然沒有明確說明要用炮製過的乾薑,但因為是溫暖中焦的方劑,可以根據病情緩急來決定是否炮製。但是乾薑用量也不可過多,過多會耗損元氣。辛味是發散的,是強火在消耗人體精氣。少量使用則可以收攝虛弱的陽氣,溫暖是順應陽氣的,是小火在產生精氣。與五味子同用可以溫暖肺部,與人參同用可以溫暖胃部,與甘草同用可以溫暖經絡。凡是血虛引起發熱,以及產後大熱,都必須使用炮製成黑色的乾薑。如果出現失血導致面色蒼白、沒有光澤、脈象虛弱的情況,適合用乾薑的辛溫來補益氣血,這是用熱性藥物治療熱性疾病,是順應病理的治療方法。乾薑入肺可以宣暢肺氣,入腎可以燥濕,入肝可以引導補血藥物生成新血,對於失血的病人,有破除舊血生成新血,陽氣生長而陰液也跟著增長的意義。如果過多使用寒涼藥物,血就止不住,脈象反而變得緊張,這是因為陽氣虧虛,陰液失去依附,這時候可以加用炮製過的乾薑和炙甘草。陰虛有熱、血熱妄行的情況,不要使用乾薑,因為它會發散氣血。

2. 胡荽

一名芫荽

辛溫微毒。服白朮、牡丹皮者忌食。

發明,胡荽辛溫,香竄內通心脾,外達四肢,能闢一切不正之氣,酒後煎湯漱洗則絕無酒氣。痘瘡出不快者,搗噀衣被髮之,如春夏陽氣發越時用之,反助熱毒,恐變黑陷,不可不慎。華佗云,患狐臭人勿食,口氣䘌齒人食之加劇。服雲母,鍾乳人勿食,為其辛溫能解諸藥之力也。

白話文:

胡荽,又名芫荽。

味道辛辣溫熱,帶有微毒。正在服用白朮或牡丹皮的人,應該避免食用。

**功效說明:**胡荽性味辛溫,氣味芳香,能向上通達心脾,向外到達四肢,可以驅散各種不正之氣。酒後用胡荽煎湯漱口,可以完全消除酒氣。如果痘瘡出得不順暢,可以將胡荽搗碎,噴灑在衣物、被子和頭髮上,幫助發出。但如果是在春夏陽氣旺盛的時候使用,反而會助長熱毒,可能會使痘瘡變黑或凹陷,不可不慎。華佗說,患有狐臭的人不要食用胡荽,口氣不佳或牙齒不好的人吃了會使情況加劇。正在服用雲母或鍾乳的人也不要食用,因為胡荽辛溫的藥性,會減弱這些藥物的藥效。

3. 蘹香

辛平無毒。

發明,草蘹香入足太陽、手足少陰,能開胃進食。專治膀胱疝氣及腎氣衝脅如刀刺痛,喘息不便者,生搗熱酒絞服,以其辛香不竄,善降濁陰之氣也。下焦多火,強陽易舉者勿食。

白話文:

蘹香,味道辛辣,性平,沒有毒性。

有人說,草蘹香能進入足太陽膀胱經、手少陰心經和足少陰腎經,能夠開胃幫助消化,增進食慾。特別適合治療膀胱疝氣,以及腎氣衝逆上行,導致胸脅像刀刺一樣疼痛,呼吸困難的症狀。可以將新鮮的蘹香搗爛,用熱酒絞汁服用,因為它味道辛香卻不發散,擅長降泄下焦的濁陰之氣。下焦有火,容易陽氣過盛,性慾容易亢奮的人不宜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