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王旭高臨證醫案》~ 卷之四 (6)
卷之四 (6)
1. 疝氣門
制首烏,鱉甲,陳皮,杏仁,桃仁,川楝子,青皮,延胡,川貝,沙參,紅棗,生薑
仁淵曰:古人謂七疝都隸於肝,以少腹前陰皆厥陰經脈部位故也。濕熱寒邪襲郁厥少而成疝,此言誠是。然余謂病標在肝,病本在脾腎。蓋厥陰風木,寄體在土,滋灌賴水。苟日暄雨潤燥濕得宜,欣欣向榮,何疝之有?惟水寒土濕,木失其榮,藏舍空而經絡虛,始寒濕、熱濕之邪乘虛襲入;邪郁不化,木不條達,愈郁愈橫,於是將軍之性猝發難遏,其氣不得升達,橫塞本位經脈之間而作疝也。所以不涉他部者,他臟尚不虛耳。
衝心則死,亦以心陽大虛,寒邪得以直犯君主耳。氣體實而標邪盛者,其治尚易;惟積年累月,邪雖不重,而臟真大虛,一切苦寒辛通之藥,未可徑施,施亦未必效驗,最為難療。若治疝都用辛通溫散入方者,不獨散其寒,亦所以通其氣耳。通則不痛,痛則不通,是之謂乎!
白話文:
疝氣門
配方:制首烏、鱉甲、陳皮、杏仁、桃仁、川楝子、青皮、延胡索、川貝母、沙參、紅棗、生薑。
古人認為七種疝氣都屬於肝臟疾患,因為少腹部和陰部都是厥陰經脈所經過的地方,這個說法確實有道理。但我認為,疝氣雖然症狀表現在肝臟,但根本原因卻在脾臟和腎臟。因為厥陰經屬風木之性,但它依賴於脾土的滋養,以及腎水的灌溉。如果水土調和,陰陽平衡,那麼就不會有疝氣。只有當水寒土濕,導致木氣失衡,臟腑虛弱,經絡空虛時,寒濕或熱濕邪氣才會乘虛而入。邪氣鬱結不化,肝氣不能疏通,越積越盛,最終導致氣機阻塞,經脈不通,而發作疝氣。所以疝氣通常不會波及其他部位,是因為其他臟腑尚未虛弱。
疝氣如果侵犯到心臟,就會危及生命,這是因為心陽大虛,寒邪可以直接侵犯心臟。如果疝氣邪氣較盛,治療相對容易;但如果是積年累月,邪氣雖然不重,但臟腑已經非常虛弱,那麼就不能直接使用辛溫通利之藥,即使使用,效果也未必好,這類患者是最難治療的。治療疝氣時,如果使用辛溫通利散寒的藥物,不僅能散寒,也能通暢氣血。氣血通暢則不痛,氣血不通則疼痛,這就是疝氣的病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