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源

《奇症彙》~ 卷之一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6)

1.

令服驅風入腦藥得愈。

《云麓漫抄》云:淮南楊吉老,儒醫也。有富翁子忽病,視正物皆以為斜,几案書席之類,排設整齊,必更移令斜,自以為正,以致書寫尺牘,莫不皆然,父母甚憂之。更歷數醫,皆不諳其疾。或以吉老告,遂以其子往求之,既診其脈後,令其父先歸,留其子,設樂開宴,酬勸無算,至醉乃罷。

扶病者坐轎中,使人升之,高下其手,常令傾倒,輾轉久之,方令登榻而臥,達旦酒醒,遣至歸家,前日斜視之物,皆理正之。父母躍然而喜,且詢治之方,吉老云:令嗣無他疾,醉中常閃倒,肝之一葉搭於肺上不能下,故視正物反斜。令復飲之醉,則肺脹輾轉之間,肝亦下垂矣,藥安能治之哉?富翁厚為之酬。

《九靈山房》云:呂滄州治臨川道士蕭云泉眼中視物倒植,請治於呂。呂問其故,蕭曰:某因大醉,盡吐所飲之酒,熟睡至天明,遂得此病。呂切其脈,左關浮促,即告之曰:爾傷酒大吐時,上焦反覆,致倒其膽腑,故視物皆倒植。此不內外因而致內傷者也。法當復吐,以正其膽。以藜蘆、瓜蒂為粗末,用水煎之,使平旦頓服,以吐為度,吐畢視物如常。

《道山清話》云:張子顏少師,晚年嘗患目光閃閃然,中有白衣人如佛相者,子顏信之彌謹。乃不食肉,不飲酒,然體瘦而多病矣。一日從汪壽卿求脈,壽卿一見大驚,不復言,但投以大丸數十粒小丸千餘粒。祝曰:十日中服之當盡,卻以示報。既如期,視所見白衣人,衣變黃而先無所見矣,乃欲得肉食,又思飲酒。

又明日俱無所見,覺氣體異他日矣。乃詣壽卿以告,壽卿曰:吾固知矣,公脾初受病,為肺所乘。心者脾之母也,公既多疑,致心氣不固,自然有所睹。吾以大丸實其脾,小丸補其心。肺為脾之子,既不能勝其母,其病自愈也。

《寶鑑》云:一小兒四歲,因長老摩頂受記,生人唸咒,恐懼發搐,痰涎有聲,目多白睛,項背俱強,一時許方醒。自後,每見皂衣人即發。服硃砂、腦麝鎮墜之藥已四年餘無功,又添行步動作神思如癡,脈沉弦而急。《針經》云:心脈滿大,癇瘈筋攣,病久氣弱,多服鎮墜寒涼之劑,復損正氣,故添動作如癡。先灸兩蹺各二七壯,次服沉香天麻丸而愈。

《內經》云:恐則氣下,精氣怯而上焦閉。方有羌活、獨活苦溫引氣上行,又入太陽,引用以為君;天麻、防風辛溫以散之;當歸、甘草辛甘以補氣血之不足,養胃氣以為臣;附子、川烏大辛溫,行陽退陰,又治客寒傷胃;腎主五液,入脾為涎,以生薑、半夏燥濕化痰;沉香辛溫,體重氣清,去祛安神,以為使耳。

《聞奇錄》云:全州防禦使崔堯封,有甥李言吉,左目上瞼忽生一小瘡,漸大如雞卵,其根如弦,恆偃其目不能開,堯封使飲,令大醉,遂與割去其瘡,即破,中有黃雀飛鳴而去。

白話文:

[目]

一個人服用了驅除風寒入腦的藥物後病就好了。

淮南的楊吉老,是個儒醫。有個富翁的兒子突然生病,看任何正的東西都覺得是歪的,桌子、書、席子等擺得再整齊,他都覺得是歪的,非要擺歪了才覺得是正的,所以寫信寫字都歪歪扭扭的,父母很擔心。他們帶兒子看了很多醫生,都沒治好。有人建議去找楊吉老,於是他們帶著兒子去找楊吉老。楊吉老診脈後,讓父親先回去,留下兒子,設宴款待,不停地勸酒,直到兒子喝醉了才罷休。

他們扶著醉醺醺的兒子坐轎子,讓人不斷地搖晃轎子,使他身體東倒西歪,翻來覆去地晃了很久,才把他扶到床上睡覺。到天亮酒醒了,送他回家,之前看起來歪斜的東西,現在都看起來正常了。父母非常高興,便詢問治療方法。楊吉老說:令郎沒有其他疾病,只是喝醉時經常東倒西歪,肝臟有一部分壓在肺上,下不去,所以看東西覺得歪。讓他再喝醉一次,在肺部脹滿、身體翻滾的過程中,肝臟就能下垂了,藥物怎麼能治好呢?富翁重重地酬謝了楊吉老。

呂滄州治好了臨川道士蕭云泉眼睛看東西倒置的病。蕭云泉向呂滄州求醫,呂滄州問他怎么回事,蕭云泉說:我因為喝醉酒,把酒都吐出來了,睡到天亮就得了這個病。呂滄州診了他的脈,發現左關脈浮而促,就告訴他:你喝醉酒後嘔吐時,上焦反覆震盪,導致膽腑位置錯亂,所以看東西都倒置了。這不是內外因素引起的,而是內傷。方法是再次催吐,來糾正膽腑的位置。用藜蘆、瓜蒂研成粗末,用水煎煮,讓他在清晨一次喝下,以嘔吐為度,嘔吐完畢,視物就能恢復正常了。

張子顏少師晚年患病,眼睛經常閃閃發光,眼前會出現穿白衣的人,像佛像一樣。張子顏非常相信這個現象。他因此不吃肉,不喝酒,身體變得瘦弱多病。有一天,他向汪壽卿求診,汪壽卿一看就大吃一驚,沒說話,只給了他幾十粒大丸子和一千多粒小丸子。並說:十天內服完,再來找我。到了期限,張子顏發現看到的穿白衣的人,衣服顏色變成了黃色,而且有時看不見了,他又想吃肉,想喝酒了。

第二天,什麼都沒看見了,感覺身體和以前不一樣了。他就去告訴汪壽卿,汪壽卿說:我知道了,你的脾臟一開始就生病了,被肺所侵犯。心是脾的母親,你多疑,導致心氣不足,自然會看到一些東西。我給你的大丸子是為了補脾,小丸子是為了補心。肺是脾的孩子,既然不能勝過它的母親,病自然就好了。

書中記載一個四歲小孩,因為長老摸頭念經,有人念咒,嚇得抽搐,痰涎湧出,眼白多,項背僵硬,過了一會兒才醒過來。此後,每當看到穿黑色衣服的人就會發病。他服用硃砂、麝香等鎮靜藥物四年多,沒見效,反而行動遲緩,神志恍惚,脈沉弦而急。《針經》說:心脈充盈,就會導致癇症、肌肉痙攣,久病氣虛,服用過多鎮靜寒涼的藥物,又損傷了正氣,所以行動遲緩,神志恍惚。先灸兩側足竅穴各二七壯,再服用沉香天麻丸,就痊癒了。

《內經》說:害怕就會導致氣機下陷,精氣不足,上焦閉塞。方劑中用羌活、獨活苦溫之性引氣上行,又入太陽經,作為君藥;天麻、防風辛溫散風,為佐藥;當歸、甘草辛甘補氣血,養胃氣,為臣藥;附子、川烏大辛溫,溫陽散寒,又治寒邪傷胃;腎主五液,入脾為涎,用生薑、半夏燥濕化痰;沉香辛溫,氣味平和,安神,為使藥。

《聞奇錄》記載:全州防禦使崔堯封的侄子李言吉,左眼上眼瞼突然長了一個小瘡,漸漸長得像雞蛋那麼大,根部像弦一樣,總是壓著眼睛,睜不開。崔堯封讓他喝醉,然後割掉了瘡,瘡破了,裡面飛出一隻黃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