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症彙》~ 卷之六 (2)
卷之六 (2)
1. 身
苦杖、青鹽、細辛,清熱散風,而兼平氣逆;人參以補正氣。所謂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是也。
又云:有人患身面生瘡,如貓兒眼樣,有光采,膿血,但痛癢不常,飲食減少,名曰寒瘡。多吃蔥韭、雞魚自愈。
〔源按〕一凡瘍瘡,若內毒盛者,則必現奇形奇色。此症生瘡如貓兒眼樣,有光采,乃毒盛故也(猶蟲物等有毒,其色必鮮豔有光)。毒盛而兼寒內閉,至氣血欲行不行,似攻非攻,故不得作膿,而但痛癢不常也。此毒深寒閉,非攻不可,故多食蔥韭、雞魚之物自愈。
《奇病方》云:有人皮膚手足之間,如蚯蚓唱歌者,此乃水濕生蟲也。方用蚯蚓糞,以水調塗敷患處,約寸厚,鳴即止。再用白朮五錢,苡仁、芡實各一兩,甘草、附子、黃芩各三錢,防風五分,水煎服即愈。蓋治濕則蟲無以養,而更有甘草解毒殺蟲,防風去風逐瘀,附子斬關而搗邪,所以奏功如神也。
〔源按〕此症生蟲,如蚯蚓歌然。然亦有被蚯蚓咬毒,形如大風,眉發皆落,患處常聞蚯蚓唱歌者,用濃煎鹽湯浸身數遍自愈。昔浙西將軍張韶患此,每夕蚯蚓鳴體,一僧用此方而安,蚓畏鹽故也。
又云:有人腰間忽長肉痕一條,如帶圍至臍間,不痛不癢,久之飲食少進,氣血枯槁。此乃腎經與帶脈不和,又過於縱欲,乃得此疾。久則帶脈氣衰,血亦漸耗,顏色黑黯,雖無大痛,而病實篤也。法當峻補腎水,而兼補帶,自然身壯而痕消。滅痕丹每日早晚各服一兩,十日後,覺腰輕,再服十日,其肉糝淡,更服全消。然必須絕欲三月,否則無效。
又云:有人遍身發癢,以錐刺之,少已復癢;以刀割之快甚,少頃又癢甚,以刀割之覺疼,必流血不已。以石灰止之,則血止而癢作又以刀割之,又流血,又以石灰止之,止之又癢,勢必割至體無完膚而後止。方用人參一兩,倘值病者無力買參,則用黃耆二兩代之,服三劑,必癢止痛平。此本孽病,若愈後須痛改前惡,庶幾不再發,否則發不能再救矣。
《類編》云:景陳弟子拱年七歲時,脅間忽生腫毒,隱隱見皮里一物,頗肖鱉形,微覺動轉,其掣痛不堪。德興古城村外有老醫見之,使買鮮蝦為羹以食,疑以為瘡毒所忌之味,醫竟令食之,下腹未久,痛即止。喜曰:此真鱉瘕也,吾求其所好,以嘗試之耳。乃制一藥,如療脾胃者,而碾附子末二錢,投之數服而消。明年病復作,但如前補治,遂絕根。
《名醫錄》云:汾州王氏得病在脅,有聲如蝦蟆,常欲手按之,不則有聲聲相接,群醫莫能辨。聞留陽山人趙巒善診,趙曰:此因驚氣入於臟腑,不治而成疾,故常作聲。王氏曰:因水邊行次,有大蝦蟆躍高數尺,驀作一聲,忽驚叫,便覺右脅牽痛,自後作聲尚似蝦蟆也。趙診其脈,右關脈伏結,此積病也,當作積病治。用六神丸泄下青涎,類蝦蟆之衣,遂瘥。
白話文:
身
苦參、青鹽、細辛能清熱散風,同時也能平息氣逆;人參則用來補益正氣。這說明邪氣之所以能入侵人體,是因為人體正氣虛弱。
又說:有人患了長在面部的瘡,像貓眼一樣,有光澤,會流膿血,但疼痛和瘙癢並不總是持續的,飲食也減少,這叫做寒瘡。多吃蔥、韭、雞、魚就能自愈。
(按語)一般來說,瘍瘡如果體內毒素很盛,就會出現奇特的形狀和顏色。這種瘡長得像貓眼一樣,有光澤,就是毒素盛的緣故(就像蟲子等有毒的東西,顏色都鮮豔有光)。毒素盛且寒邪內閉,導致氣血運行受阻,似要發作卻又發作不了,所以不會大量化膿,而只是時不時地疼痛瘙癢。這種毒素深在體內,寒邪閉阻,必須攻邪才能治癒,所以多吃蔥、韭、雞、魚就能自愈。
《奇病方》記載:有人手足之間皮膚,像蚯蚓叫一樣,這是水濕生蟲了。方子用蚯蚓糞,用水調和後塗敷患處,約一寸厚,叫聲就會停止。再用白朮五錢,薏苡仁、芡實各一兩,甘草、附子、黃芩各三錢,防風五分,水煎服,就能痊癒。這是因為治療濕邪就能讓蟲子沒有生存的環境,而且甘草還能解毒殺蟲,防風能祛風活血,附子能攻破邪氣,所以療效如此神奇。
(按語)這種病症是生蟲了,就像蚯蚓叫一樣。但也有人是被蚯蚓咬傷中毒,症狀像大風一樣,眉毛頭髮都脫落,患處經常能聽到蚯蚓叫的聲音,用濃煎的鹽湯浸泡身體幾次就能自癒。以前浙江西路的將軍張韶就患有此病,每天晚上都能聽到蚯蚓在他身上叫,一個僧人用這個方法治好了他,因為蚯蚓怕鹽。
又說:有人腰間突然長出一條肉痕,像腰帶一樣圍繞到肚臍,不痛不癢,時間久了飲食減少,氣血衰敗。這是腎經和帶脈不協調,又過度縱慾造成的。時間久了,帶脈之氣衰弱,血液也逐漸消耗,面色黑黯,雖然沒有很大的疼痛,但病情卻很嚴重。治療方法應該大力補益腎水,同時滋補帶脈,自然就能身體強壯,肉痕消失。滅痕丹每天早晚各服一兩,十天后,感覺腰輕,再服用十天,肉痕顏色變淡,繼續服用就能完全消失。但是必須戒慾三月,否則無效。
又說:有人全身發癢,用錐子刺一下,稍微好點又開始癢;用刀割一下,感覺很痛快,但一會兒又更癢,用刀割開感覺很疼,還會不停地流血。用石灰止血,血止住了,癢又開始了,再用刀割,又流血,再用石灰止血,止住了又癢,這樣下去,會把全身割得沒有完好皮膚才停止。方子用人參一兩,如果病人沒錢買人參,就用黃耆二兩代替,服用三劑,癢就能止住,疼痛也能平息。這是業障病,如果治癒後必須痛改前非,才能不再復發,否則復發後就無法再治療了。
《類編》記載:景陳的弟子拱年七歲時,脅肋間突然長了腫毒,隱約能看到皮膚內有一個東西,很像烏龜的形狀,微微能感覺到它在動,疼痛難忍。德興古城村外有一個老醫生看了之後,讓他買新鮮的蝦做湯喝,好像認為這是瘡毒忌諱的食物,醫生竟然讓他吃,不久之後,疼痛就停止了。醫生高興地說:這真是鱉瘕,我試探一下它喜歡什麼。於是開了一個藥方,像治療脾胃的藥方,但是加了二錢的附子末,服用幾劑就消了。第二年病又復發了,但像以前一樣治療,就徹底根除了。
《名醫錄》記載:汾州王氏患病在脅肋,有聲音像蛤蟆叫一樣,總是想要用手按住它,不然就會聲音接連不斷,很多醫生都無法辨別。聽說留陽山人趙巒善於診斷,趙巒說:這是因為驚嚇的氣進入臟腑,沒有治療就成了疾病,所以經常發出聲音。王氏說:因為在水邊走的時候,有一隻大蛤蟆跳起來幾尺高,突然發出一聲,我嚇了一跳,就感覺右脅肋牽扯疼痛,從此之後就一直發出像蛤蟆一樣的聲音。趙巒診脈,右關脈沉伏結滯,這是積病,應該按照積病治療。用六神丸瀉下青色的涎液,像蛤蟆的皮一樣,病就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