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症彙》~ 卷之五 (5)
卷之五 (5)
1. 腹
《奇病方》云:有人覺腸胃中癢,而無處扒搔者,只覺置身無地,此乃火鬱結而不散之故。法當用表散之藥,服化癢湯數劑自愈。
又云:有人臍中不痛不癢,忽出血不止,此亦奇疾也。方用六味湯加骨碎補一錢,飲之即愈。蓋臍是腎經之位,而出血即是腎火之外越也。六味湯滋其水則火自息焰矣,骨碎補專能止竅,故加入相宜耳。
又云:有人臍口中忽長二寸,似蛇尾狀,不痛不癢。此因任帶之脈,痰氣壅滯,結成此症。法當以硼砂一分,白芷、雄黃各一錢,冰片一分,兒茶二錢,各為細末,將其刺尾出血,心昏暈欲死,急以藥點之,立化為黑水。用白芷三錢,煎湯服之自愈。倘不愈不必再治,此乃孽病,非藥所能療也。
又云:有人患蛇生腹中,即以身上辨之,身必乾涸如柴,似有鱗甲者,蛇毒也,最易辨之。方用白芷一味為末,每日米飲湯送下即愈。
昔又有患者,飲食如故,發則如癲,面色青黃,小腹脹滿,狀如妊孕,醫診其脈,與症皆異,而難明主療。忽有一山叟曰:聞開皇六年,灞橋有患此病,蓋因三月八日水邊食芹菜得之。有識者曰:此蛟龍病也。為龍游芹菜之上,因食之為病。遂以寒食糖,每劑五合,服之數劑,吐一物,形雖小而狀似蛟龍,遂愈。
〔源按〕仲景云:春秋二時,龍帶精入芹菜中,人誤食之,為病面青色,腹滿如妊,痛不可忍,此內生蛟龍也,但服硬糖二三升,日三度,吐出蜥蜴便瘥。
華佗云:有人患胃脘不時作痛,遇飢更甚,尤畏大寒,日日作楚。余以大蒜三兩,搗汁灌之。忽吐蛇一條,長三尺而愈,蓋蛇最畏蒜氣,此余親手治人者也。
又云:余治一人,腹中攻痛十餘日,鬢髮墮落。余曰:是脾半腐,可刳腹治之也。使飲藥令臥,破腹就視,脾果半腐壞,以刀斷之,割去其惡肉,以膏敷之即瘥。
〔源按〕此症除此公之外,無人能治,予所錄者,恐後人有腹痛發落,不知脾腐故耳。
陳正敏《遁齋閒覽》云:楊勔中年得異病,每腹中有小聲應之,久漸聲大。有道士見之曰:此應聲蟲也。但讀本草,有不應者治之,讀至雷丸不應,遂頓服數粒而愈。
《泊宅編》云:永州通判廳軍員毛景得疾,每語喉中必有物作聲相應。有道人教令學誦本草藥名,至藍而默然。遂取藍汁飲之,少頃吐出肉塊長二寸,人形悉具,遂愈。
《熊氏補遺》云:有人腹中有聲似鬼哭,急用黃連煎濃汁,每常呷之,自愈。
〔源按〕凡病患奇聲者,總屬蟲類。此症有聲似鬼哭,亦蟲也。蟲乃溫熱所生,故用黃連寒清其熱,苦燥其濕。且苦寒沉陰肅殺,伐傷生和之氣,猶冬令嚴寒,則諸蟲盡滅耳。
《良方》云:有孕婦腹內鐘鳴,用鼢鼠窟土為末二錢,入麝香少許,溫水調服立愈。或黃連煎濃汁,令婦時時呷之。
白話文:
腹
有人覺得腸胃發癢,卻找不到地方抓撓,感覺渾身不舒服,這是因為體內火氣鬱結未散造成的。應該服用可以疏散表邪的藥物,例如化癢湯,服用幾劑就能痊癒。
也有人肚臍部位不痛不癢,卻突然出血不止,這也是奇特的疾病。治療方法是用六味湯再加上一錢骨碎補,服用後就能痊癒。因為肚臍是腎經的部位,出血就是腎火外洩。六味湯滋養腎陰,就能平息火氣;骨碎補能專門止血,所以加進去很合適。
還有人肚臍眼裡突然長出兩寸長,像蛇尾一樣的東西,不痛不癢。這是因為任脈、帶脈經絡氣血淤滯,痰濁凝聚而成。治療方法是用硼砂一分,白芷、雄黃各一錢,冰片一分,兒茶二錢,研磨成細末。先用針刺蛇尾使其出血,如果病人昏迷將死,立即用藥粉點在傷口上,很快就會化成黑水。然後服用三錢白芷煎成的湯藥,就能痊癒。如果還是不治,就不用再治療了,這是孽障病,不是藥物所能治癒的。
也有人患有腹內生蛇的病症,患者身體會乾燥得像柴火一樣,看起來像是有鱗甲,這是蛇毒,很容易辨認。治療方法是用白芷研磨成粉末,每天用米湯送服就能痊癒。
以前還有一個病人,飲食正常,卻發作時像癲癇一樣,面色青黃,小腹脹滿,看起來像懷孕一樣。醫生診脈,脈象和症狀都不相符,很難判斷病因和治療方法。後來一位山裡的老翁說:聽說開皇六年,灞橋也有人患這種病,是因為三月初八那天在水邊吃了芹菜引起的。有識之士說:這是蛟龍病,因為蛟龍曾在芹菜上遊動,吃了芹菜才會得病。於是就用寒食糖,每次五合,服用幾劑後,病人吐出一樣東西,雖然很小,但形狀像蛟龍,病就好了。
(原文註解)仲景說:春秋兩季,蛟龍的精氣會進入芹菜中,人誤食後,就會面色青綠,腹部脹滿像懷孕一樣,疼痛難忍,這是體內生出蛟龍的症狀,只要服用二三升的硬糖,每天三次,就能吐出蜥蜴而痊癒。
華佗說:有人患胃脘時不時疼痛,飢餓時更甚,特別怕冷,每天都痛苦不堪。我用三兩大蒜搗碎取汁灌給他喝。他突然吐出一條長三尺的蛇就痊癒了,因為蛇最怕大蒜味,這是我的親身經歷。
還有人腹中劇烈疼痛十多天,頭髮也脫落了。我說:這是脾臟半腐爛了,可以剖腹治療。讓他喝了藥睡著後,我剖開腹部一看,脾臟果然一半腐爛了,我用刀切除壞死的部分,再敷上藥膏,他就痊癒了。
(原文註解)除了這位醫生以外,沒有人能治好這種病,我記載下來,是怕後人遇到腹痛、脫髮的情況,不知道是脾臟腐爛造成的。
陳正敏的《遁齋閒覽》記載:楊勔中年時得了奇怪的病,腹部總是有小聲音回應,時間久了聲音越來越大。有個道士看到後說:這是應聲蟲。只要朗讀本草綱目,遇到不應聲的藥物就能治癒。讀到雷丸時,聲音消失了,於是他就服用幾粒雷丸就痊癒了。
《泊宅編》記載:永州通判廳的軍官毛景得了病,每次說話,喉嚨裡總有東西發出聲音回應。有個道士教他朗讀本草綱目中藥物的名稱,讀到「藍」字時,聲音就消失了。於是就取藍汁給他喝,一會兒就吐出一塊兩寸長的肉塊,形狀像人,病就好了。
《熊氏補遺》記載:有人腹部有聲音像鬼哭一樣,立即用黃連煎成濃汁,經常少量服用,就能痊癒。
(原文註解)凡是患有奇異聲音的疾病,大多是蟲類引起的。這種聲音像鬼哭的病,也是蟲引起的。蟲是溫熱引起的,所以用性寒的黃連來清熱除濕,苦燥也能除濕。而且苦寒沉降,能殺滅蟲類,就像冬天嚴寒,蟲子都會被凍死一樣。
《良方》記載:孕婦腹部有鐘鳴聲,用鼢鼠洞裡的土研磨成粉末二錢,加入少許麝香,溫水調服,立即痊癒。或者用黃連煎成濃汁,讓孕婦經常少量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