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源

《奇症彙》~ 卷之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2)

1.

其惡金聲者,因肝火虛也。及見母與弟亦惡,必意有不合,復觸其怒耳。乃婢初極相合,因說打銀而惡,亦惡金聲故也。蓋肝木鬱久則燥,燥則血虛,故更惡金克。治當用黑逍遙散、左金丸滋水舒木,使鬱氣暢達,則病當愈也。

《楓瀁別記》云:毀仲堪父,患耳聰病,聞床下有牛鬥聲。仲堪視之,有兩蟻相鬥耳。

〔源按〕修道之士,一旦得道,不特聞蟻鬥有聲,即纖塵飄落,亦能聞之,並能聞極遠之聲,謂之耳通。即《內經》所謂:遊行天地之間,視聽八達之外,此為神全。因心氣下降,百脈開通故也。若病聞蟻鬥如牛,而名耳聰者,良由內火衰微,正氣下陷,因竅虛反聰其耳。猶心氣下降,以通其脈也。治宜補中益氣湯、八味丸。

或問神全之理如何?予曰:此道家修煉內丹之事。修煉內丹,以心為主,心乃神之舍,神不外遊,心常守一。又謂之知一,即聖門所謂知,止而後有定。佛氏所謂無住,道家守一者,為意著元關,守而不移,一任呼吸往來,如河東之船,運久則結就聖胎,以成真人。蓋人身臍下一寸三分為丹田,又為氣海丹田之中,一陰一陽為太極、為元關、為黃庭、為歸根竅,覆命關,其名不一。凡人之生,得父精母血而成胎。

結胎之始,先成兩腎,然後布生五臟,及筋骨、皮肉,所以人之元氣發於腎,兩腎中間,一陰一陽,即謂之太極,是名歸根竅,覆命關也。命之根蒂,在於此矣。若人呼吸,息息歸根,為之歸根覆命。大凡呼吸,其氣止在胸中,而不歸根,不復命也。覆命是接續其命,使之不絕。

蓋氣歸根則氣壯,氣壯則精盛,久則體變純陽,而為至真。何得有六淫七情相感,而至殞命乎?經云:凝神入於氣穴,一任真息往來,升降於黃庭之中,旋曲委宛,由心而運至丹田,將太陽之精,從元關、渡尾,上夾脊、雙關、風府、泥丸,下明堂,過鵲橋(鼻為上鵲橋,舌為下鵲橋),降玉池,化為甘津,嚥下重樓,復入丹田,上下往來,周而復始,如門之有樞,車之有轄,而轉運不息也。

凡修煉工夫,有一分一分證驗,有十分十分證驗,難以強得,心惟專一,而不縱橫寢寐之際。與神相抱,切不可昏迷而沉於夢境,覺悟之後,常候丹之或存或亡,以為證驗。由是至寶蘊於中,精華髮於外,容顏浸潤,骨節堅強,得此丹頭,晝夜運火,煉去陰氣,然後十月胎圓,體變純陽。

從此工夫不輟,俾和氣周匝於一身,溶溶如雲,霏霏如雨,淫淫然若春澤之滿池,液液然象河水之冰釋,當此之時,仙道已成。看山河如在掌中,視無不見,聽無不聞,此即謂之神全也。

又問呼吸升降,如河車之船運,一任真息往來,然其氣下降丹田則易,而欲任其上升泥丸則難。予曰:若能息念行火,以神為用,其氣自升。所運之時,舌宜抵齶,口目當閉,不閉則氣不歸神,神雖至泥丸,而氣不能隨神而至也。若工夫日久,則陽勝陰消,自然而仙。

白話文:

耳鳴厭惡金屬聲音,是因為肝火虛弱。如果見到母親或兄弟也厭惡金屬聲音,必定是心裡有不快,又觸動了怒氣才這樣。婢女最初很合得來,因為談到打銀子而厭惡,也是因為厭惡金屬聲音的緣故。這是因為肝木鬱結久了就乾燥,乾燥就會血虛,所以更加厭惡金屬克制。治療應該用黑逍遙散、左金丸滋養水液舒暢肝木,使鬱結之氣暢通,病就會好了。

《楓瀁別記》記載:毀仲堪的父親,患有耳聰症,聽見床下有牛鬥的聲音。仲堪查看,卻是兩隻螞蟻在打鬥。

修道之人,一旦得道,不僅能聽到螞蟻打鬥的聲音,就連微小的塵埃飄落也能聽到,還能聽到極遠的聲音,稱為耳通。這正如《內經》所說:遊行於天地之間,視聽遍及八達之外,這就是神全。這是因為心氣下降,百脈通暢的緣故。如果生病時聽到螞蟻打鬥像牛一樣,而稱為耳聰,是因為體內火氣衰弱,正氣下陷,因竅穴虛弱而反而聽覺敏銳。這就像心氣下降,以通暢其經脈一樣。治療宜用補中益氣湯、八味丸。

有人問神全的道理是什麼?我說:這是道家修煉內丹的法門。修煉內丹,以心為主,心是神靈的住所,神靈不外遊,心要經常守一。這也叫做知一,就是聖賢之門所說的「知」,止住妄念之後才能心神安定。佛家所說的「無住」,道家所說的「守一」,是指意念集中在元關,守住而不移動,任憑呼吸自然往來,就像黃河上的船隻,運行久了就能結就聖胎,而成真人。人體肚臍下一寸三分處是丹田,也是氣海丹田,一陰一陽構成太極,是元關、黃庭、歸根竅、覆命關,名稱不一。人出生,由父精母血結成胎兒。

結胎之初,先形成兩個腎臟,然後逐漸生成五臟六腑以及筋骨、皮肉,所以人的元氣發源於腎臟。兩個腎臟中間,一陰一陽,就是太極,稱為歸根竅、覆命關。生命的根本就在這裡。如果人呼吸時,每一次呼吸都歸於根蒂,這就叫做歸根覆命。一般人的呼吸,氣只停留在胸中,而不歸於根蒂,也就不能回覆生命。覆命是接續生命,使生命不至於斷絕。

氣歸於根蒂則氣壯,氣壯則精氣旺盛,時間久了,身體就會轉化為純陽之體,而成為至真之境。這樣就不會因為六淫七情所感而致死。經書上說:凝神進入氣穴,任憑真氣自然往來,在黃庭之中升降,旋轉迴環,由心而運至丹田,將太陽之精,從元關、尾閭,上行至夾脊、雙關、風府、泥丸,下行至明堂,經過鵲橋(鼻為上鵲橋,舌為下鵲橋),降至玉池,化為津液,嚥下再進入重樓,又回到丹田,上下往來,周而復始,如同門有樞紐,車有軸轄,不停地運轉。

修煉功夫,有一分一分得到驗證的,也有十分十分得到驗證的,難以強求,心要專一,不要在睡眠時放縱。與神靈相抱合,切不可昏迷而沉溺於夢境,清醒之後,經常觀察丹藥是否存在,以此作為驗證。這樣,至寶就會蘊藏在內,精華就會外顯,容顏滋潤,骨節強健。得到這個丹頭,晝夜運火,煉去陰氣,然後十月胎圓,身體轉化為純陽之體。

從此功夫不能停止,使和氣遍布全身,像雲一樣溫和,像雨一樣滋潤,像春天的澤水充滿池塘,像河水融化了冰塊一樣。到了這個時候,仙道就已經成就。看山河就像在手中一樣,看什麼都能看見,聽什麼都能聽到,這就是所謂的神全。

又問呼吸升降,像河車上的船隻運轉一樣,任憑真氣自然往來,但是氣下降到丹田容易,而要讓它上升到泥丸宮卻很難。我說:如果能夠止息念頭而運轉真火,以神為用,氣自然會上升。運轉時,舌頭要抵住上顎,眼睛嘴巴要閉上,不閉上的話,氣就不會歸於神,即使神到達泥丸宮,氣也不能隨著神一起到達。如果功夫日久,陽氣就會旺盛,陰氣就會消退,自然而然就會成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