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源

《奇症彙》~ 卷之五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2)

1.

夏子益《奇疾方》云:有人患腹中如鐵石,臍中水出,漸變作蟲行之狀,繞身咂啄,癢痛難忍,扒掃不盡。用蒼朮濃煎湯浴之,仍以蒼朮末入麝香少許,水調服痊。

〔源按〕經云:寒以堅之。又云:水濕生蟲,此症臍中水出,漸變作蟲行之狀,繞身咂啄,此即水濕生蟲也。蓋水濕而腹如鐵石,即所謂寒以堅之,因內兼寒也。故蟲不從內生,反生於外耳。蓋蟲生水濕,必得陽氣吹之方生,此水在腹,本已得生生之氣,而有生蟲之象,因客寒內入,氣不復化,故但流水於外,復得皮膚之血氣吹感而生故也。蒼朮燥濕散寒,乃煎湯外洗,以除已出之水,更為末加麝,內治以絕其根。

白話文:

有人肚子硬得像鐵石,肚臍裡流出水,漸漸變成蟲子爬行的樣子,在身上爬來爬去,又咬又啄,又癢又痛,抓也抓不掉。可以用蒼朮濃煎湯洗澡,再把蒼朮磨成粉末,加少許麝香,用水調和服下,就能痊癒。

麝香通諸竅,暖水臟,而更能殺蟲,故用之宜耳。

又云:有人屍厥,奄然死去,腹中氣走如雷。用硫黃一兩,焰硝五錢,細研分三服,好酒煎覺煙起則止,候溫灌之,片時再服而安。

〔源按〕《靈樞經》云:邪客於手足太陰、少陰,足陽明之絡,皆會於耳中,上絡左角。若臟氣相形,或外邪相杵,則氣遏不行,五絡俱絕,諸脈伏匿,令人身脈皆動,而形無所知,其狀若屍,故名屍厥。此感冒不正之氣,忽然手足逆冷,肌膚粟起,頭面青黑,精神不守,牙緊口噤,昏不知人,頭旋暈倒者是也。凡吊死問喪,入廟登塚,飛屍鬼擊,多有此病,急用蘇合香丸灌之。

白話文:

麝香能通暢全身的竅穴,溫暖五臟六腑,並且有殺蟲的效果,因此在適當的情況下使用它是合理的。

也有人說,有些人突然昏迷不醒,彷彿死去,腹部有如雷鳴般的氣流竄動,可以將硫磺一兩、焰硝五錢研磨成粉末,分成三份,用好酒煎煮,直到冒煙為止,待溫熱後灌入患者體內,過一會兒再服用一次,就會恢復正常。

《靈樞經》記載,邪氣侵入手足太陰、少陰、足陽明經絡,都會匯聚到耳中,再上行至左角。如果臟腑氣血失調,或者受到外邪侵襲,就會導致氣血運行受阻,五條經絡全部阻塞,脈象隱沒,讓人全身脈搏跳動,卻沒有任何意識,看起來就像死人一樣,所以稱為屍厥。這是因為感染了不正之氣,突然手足冰冷,皮膚起雞皮疙瘩,頭面青黑,神志不清,牙關緊閉,昏迷不醒,頭昏眼花而倒地。凡是參與吊唁、祭祀、拜廟、掃墓,或者遭遇飛屍鬼擊的人,都容易患上這種病,應立即服用蘇合香丸灌服。

一法急用薑汁半盞,酒半盞,煎沸灌之。灸百會四十九壯,氣海、丹田二三百壯,覺體暖即止,後以陰毒法治之。此臟氣虛寒之症也,世俗不識,多作中風而治,鮮不斃矣。又有七情內傷,卒然氣逆,身冷僵撲,牙關緊急,痰涎潮壅,昏不知人者,此氣厥也。凡忿怒太甚,多有此病,勿誤作中風而用疏風之藥,急以蘇合香丸灌之,候省以八味順氣散,或木香調氣散,調降其氣,自然平復。有痰者以四七湯,加南星、木香治之。

白話文:

遇到緊急情況,可以用半杯薑汁和半杯酒煎沸後灌下去。然後灸百會穴四十九壯,氣海穴和丹田穴各二三百壯,感覺身體暖和就停止。之後再用治療陰毒的方法治療。這是臟氣虛寒的症狀,世俗人不懂,往往誤認為中風而治療,很少能活下來。

還有一種情況,因為七情內傷,突然氣逆,身體冰冷僵硬,牙關緊閉,痰涎堆積,昏迷不醒,這是氣厥。凡是因過度憤怒而導致這種病的,不要誤認為中風而使用疏風藥物,要趕緊用蘇合香丸灌下去,待病人清醒後,再用八味順氣散或木香調氣散調降其氣,自然會恢復。如果伴有痰,就用四七湯,再加入南星和木香治療。

然暴厥不省人事,有不治自愈者,昔宋仁宗貴妃一日食次,忽撲倒,遍身卒冷,急召孫尚杜任至。奏曰:不妨,此氣厥耳,少頃吐即復甦。坐良久而果蘇。上問:因何故而蘇,又因何而得?奏曰:貴妃方食,因憂怒氣上,與食相併,故如此,吐即氣通,故復甦也。

《素問》云:厥或令人腹滿,或暴不知人,或至半日,遠至一日,乃知人者,陰氣盛於上則下虛,下虛則腹脹滿,陽氣盛於上則下氣重上,而邪氣逆,逆則陽氣亂,陽氣亂則不知人也。又云:血之與氣,並走於上,則為大厥,厥則暴死,氣復反則生,不反則死是也。又有醉飽之後,或感風寒,或著氣惱,忽然厥逆昏迷,口不能言,肢不能舉者,此食厥也。

白話文:

人突然昏迷不省人事,有时会自己恢复,不必治疗。以前宋仁宗的贵妃吃饭时突然倒地,全身冰冷,急忙请孙尚杜任来诊治。他说没事,这是气厥,过会儿吐了就会恢复。等了一会儿,贵妃果然苏醒。皇帝问她为何会苏醒,又因何而病倒?孙尚杜任解释说,贵妃吃饭时因忧怒导致气往上冲,与食物一起堵塞,所以才会这样,吐出来后气流通畅,就恢复了。《素问》中说,厥症可能会导致腹胀,或者突然昏迷不醒,有时要过半天,甚至一天才能恢复神智。这是因为阴气上盛则下虚,下虚则腹胀,阳气上盛则下气上冲,邪气逆上,阳气紊乱,就会昏迷不醒。书中还说,血液和气一起上冲,就会导致大厥,大厥会导致暴死,气能恢复则生,不能恢复则死。还有人因酒足饭饱,或受寒,或生气,突然昏迷不醒,不能说话,不能动弹,这就是食厥。

蓋食滯胸中,陰陽痞隔,升降不通,故生此症。若誤作中風,而用祛風散氣之劑,則胃氣重傷,死可立待,宜煎姜鹽湯探吐其食,後以平胃散加茯苓、白朮、麥芽、半夏之類調理。若有風寒尚在者,以藿香正氣散解之,氣滯不行者,以八味順氣散調之。

《奇病方》云:有人覺腸胃中癢,而無處扒搔者,只覺置身無地,此乃火鬱結而不散之故。法當用表散之藥,服化癢湯數劑自愈。

白話文:

如果食物停留在胸腔,导致阴阳不调、气机升降不通,就会出现这种病症。如果误认为是中风,用祛风散气类的药物治疗,会导致胃气严重受损,危及生命。应该用生姜盐汤探吐出食物,之后用平胃散加茯苓、白术、麦芽、半夏等药调理。如果还有风寒,可以用藿香正气散来解表,如果气滞不通,可以用八味顺气散调理。

《奇病方》记载:有些人感觉肠胃里痒,却无处抓挠,感觉无处安放,这是因为火气郁结不散导致的。应该用表散的药物治疗,服用化痒汤几剂就能自愈。

又云:有人臍中不痛不癢,忽出血不止,此亦奇疾也。方用六味湯加骨碎補一錢,飲之即愈。蓋臍是腎經之位,而出血即是腎火之外越也。六味湯滋其水則火自息焰矣,骨碎補專能止竅,故加入相宜耳。

又云:有人臍口中忽長二寸,似蛇尾狀,不痛不癢。此因任帶之脈,痰氣壅滯,結成此症。法當以硼砂一分,白芷、雄黃各一錢,冰片一分,兒茶二錢,各為細末,將其刺尾出血,心昏暈欲死,急以藥點之,立化為黑水。用白芷三錢,煎湯服之自愈。倘不愈不必再治,此乃孽病,非藥所能療也。

白話文:

有時候,有些人明明肚臍沒有疼痛或搔癢,卻突然出血不止,這也是一種奇特的病症。可以用六味湯加上骨碎補,喝下去就能治癒。因為肚臍是腎經所在,出血就是腎火外溢。六味湯滋補腎水,就能讓火勢自然消退,骨碎補專門止住竅穴,所以加入它很適合。

另外,有些人肚臍裡突然長出兩寸長、像蛇尾一樣的東西,也不痛不癢。這是因為任脈帶經的氣血,痰氣阻塞,凝聚而成的病症。可以用硼砂、白芷、雄黃、冰片、兒茶等藥材研磨成粉末,如果那個蛇尾狀的東西刺破流血,患者昏昏欲睡、快要死掉,就趕快把藥粉敷在上面,立刻就能化成黑水。再用白芷煎湯喝下去,就能痊癒。如果沒有痊癒,就不用再治療了,這是孽障病,藥物無法治癒。

又云:有人患蛇生腹中,即以身上辨之,身必乾涸如柴,似有鱗甲者,蛇毒也,最易辨之。方用白芷一味為末,每日米飲湯送下即愈。

昔又有患者,飲食如故,發則如癲,面色青黃,小腹脹滿,狀如妊孕,醫診其脈,與症皆異,而難明主療。忽有一山叟曰:聞開皇六年,灞橋有患此病,蓋因三月八日水邊食芹菜得之。有識者曰:此蛟龍病也。為龍游芹菜之上,因食之為病。遂以寒食糖,每劑五合,服之數劑,吐一物,形雖小而狀似蛟龍,遂愈。

〔源按〕仲景云:春秋二時,龍帶精入芹菜中,人誤食之,為病面青色,腹滿如妊,痛不可忍,此內生蛟龍也,但服硬糖二三升,日三度,吐出蜥蜴便瘥。

白話文:

據說,有人患上蛇在腹中生長的病,可以從身體狀況辨別,患病的人身體一定會乾枯如柴,看起來像有鱗甲,這是蛇毒,最容易辨認。治療方法是用白芷研成粉末,每天用米湯送服即可痊癒。

以前也有一個病人,飲食如常,發病時像癲癇一樣,臉色青黃,小腹脹滿,就像懷孕一樣,醫生診脈,脈象和症狀都不一致,難以判斷病因和治療方法。突然,一位山裡的老人說:聽說開皇六年,灞橋有個病人患了這種病,是因為三月八日在水邊吃了芹菜引起的。有識之士說:這是蛟龍病,因為蛟龍在芹菜上遊動,人們吃了芹菜就生病了。於是用寒食糖治療,每次服用五合,服用幾次後,就吐出一物,雖然體型很小,但形狀像蛟龍,病就好了。

仲景說:春秋兩季,蛟龍精氣會進入芹菜中,人誤食後就會生病,臉色青色,腹滿如懷孕,疼痛難忍,這就是內生蛟龍。只要服用二三升硬糖,每天三次,吐出蜥蜴就能痊癒。

華佗云:有人患胃脘不時作痛,遇飢更甚,尤畏大寒,日日作楚。余以大蒜三兩,搗汁灌之。忽吐蛇一條,長三尺而愈,蓋蛇最畏蒜氣,此余親手治人者也。

又云:余治一人,腹中攻痛十餘日,鬢髮墮落。余曰:是脾半腐,可刳腹治之也。使飲藥令臥,破腹就視,脾果半腐壞,以刀斷之,割去其惡肉,以膏敷之即瘥。

〔源按〕此症除此公之外,無人能治,予所錄者,恐後人有腹痛發落,不知脾腐故耳。

陳正敏《遁齋閒覽》云:楊勔中年得異病,每腹中有小聲應之,久漸聲大。有道士見之曰:此應聲蟲也。但讀本草,有不應者治之,讀至雷丸不應,遂頓服數粒而愈。

白話文:

華佗說,曾有病人胃部經常疼痛,餓的時候更痛,尤其怕冷,每天都痛苦不堪。我用三兩大蒜搗汁灌給他喝,他突然吐出一條長三尺的蛇,病就好了。因為蛇最怕蒜味,這是我的親身醫治案例。

他又說,我曾經醫治過一個人,肚子痛了十多天,頭髮都掉光了。我說,這是脾臟半腐,可以剖腹治療。讓他服用藥物後躺下,剖開肚子一看,脾臟果然有一半腐爛了,我就用刀切掉壞的部分,塗上藥膏,病人就痊癒了。

這個病除了我以外,沒有人能治。我記錄下來,是怕以後有人肚子痛掉頭髮,卻不知道是脾臟腐爛了。

陳正敏在《遁齋閒覽》中記載,楊勔中年患了怪病,肚子裡總是發出應聲的小聲音,時間久了聲音越來越大。有一個道士看到他,說這是應聲蟲。楊勔就讀本草書,遇到不應聲的藥物就服用,讀到雷丸時不應聲了,他就立刻服用幾粒,病就好了。

《泊宅編》云:永州通判廳軍員毛景得疾,每語喉中必有物作聲相應。有道人教令學誦本草藥名,至藍而默然。遂取藍汁飲之,少頃吐出肉塊長二寸,人形悉具,遂愈。

《熊氏補遺》云:有人腹中有聲似鬼哭,急用黃連煎濃汁,每常呷之,自愈。

〔源按〕凡病患奇聲者,總屬蟲類。此症有聲似鬼哭,亦蟲也。蟲乃溫熱所生,故用黃連寒清其熱,苦燥其濕。且苦寒沉陰肅殺,伐傷生和之氣,猶冬令嚴寒,則諸蟲盡滅耳。

《良方》云:有孕婦腹內鐘鳴,用鼢鼠窟土為末二錢,入麝香少許,溫水調服立愈。或黃連煎濃汁,令婦時時呷之。

白話文:

《泊宅編》記載,永州通判廳軍員毛景生病,每次說話喉嚨裡都有東西發出聲音回應。有道士教他背誦本草藥名,背到「藍」字就停止了。於是就取藍汁喝下,過了一會兒吐出一塊長兩寸的肉塊,人形俱全,病就好了。

《熊氏補遺》記載,有人肚子裡發出像鬼哭一樣的聲音,急用黃連煎濃汁,經常喝,就自愈了。

古人說,凡是病患發出奇怪聲音的,都是蟲類作祟。這種症狀發出像鬼哭一樣的聲音,也是蟲子在作怪。蟲子是溫熱所生,所以用黃連寒涼去熱,苦燥去濕。而且黃連苦寒沉陰,具有肅殺之氣,可以傷害生機,如同冬天嚴寒,所有蟲子都會滅亡一樣。

《良方》記載,有孕婦肚子裡發出鐘聲一樣的聲音,就用鼢鼠洞穴的土研成粉末兩錢,加入少許麝香,用溫水調服,立刻就好了。或者用黃連煎濃汁,讓婦女經常喝。

或問:所言病患奇聲者,皆屬蟲類。此症孕婦腹內鐘鳴,可亦是蟲乎?予曰:非也,凡聲不出宮商角徵羽五音者,悉屬臟病,非蟲也。蓋脾屬土,其音宮,宮音重而大,孕婦腹鳴如鍾,即土之宮音也。然此音非郁不發,郁非熱亦不發。症由脾土素有鬱熱,因胎日長,而其氣更郁,更鬱則胎氣不順,不順則逆,逆則所郁之氣因逆而發是音也。(猶雷因元陽之氣閉郁,鬱而發之則雷聲內作)。

土能清熱下氣,而鼠窟土乃至陰之土,可護麝直達脾陰之所,而共散其氣,兼清其熱,更納其香(土能納香),使胎亦無損而愈。或用黃連專清脾陰之火,使火滅氣散,而病亦可愈也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道:你說病患發出的奇怪聲音都是蟲類造成的,那懷孕婦女肚子裡發出的鐘鳴聲,也是蟲子嗎?我回答:不是,凡是發出的聲音不在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音範圍內的,都是臟腑病變,不是蟲子。因為脾屬土,其音為宮,宮音沉重而宏大,懷孕婦女肚子發出如鍾的鳴聲,正是土的宮音。然而這種聲音不是鬱積就不會發出,鬱積不是熱氣也不會有聲音。這種病症是由於脾土本身就存在鬱熱,由於胎兒日漸成長,導致氣機更加鬱積,鬱積過甚則胎氣不順,不順則逆行,逆行則鬱積的氣機因逆行而發出聲音(就像雷聲是由元陽之氣閉塞鬱積,鬱積到一定程度就發出雷聲一樣)。

土可以清熱降氣,而鼠穴裡的土是陰寒的,可以保護麝香直達脾陰,共同散發鬱氣,兼具清熱,還能吸納香氣(土能吸納香氣),讓胎兒不受損害而痊癒。也可以用黃連專門清熱脾陰的火氣,使火氣消退,氣機散開,病症也能痊癒。

主簿陳子直妻有異疾,每腹脹則腹中有聲如擊鼓,遠達於外,聞者疑似作樂,腹脹消則鼓聲亦止,一月一作。經數十醫皆莫能明其疾。

又問:是案腹鳴如鼓,乃一月一作,此何故乎?予曰:經云諸病有聲皆屬於熱,此症腹脹有聲如鼓,亦宮音也。因脾土虛而有熱,熱而兼郁所作。然作必一月者,蓋必由經而病。醫案中雖知其病之奇,而不明其病之源也。夫月事以時而下,而血必根乎氣,氣凝則凝,氣滯則滯。

然氣滯亦有虛實之辨,氣實則痛,氣虛則脹。如應期之日,若遇太過,則必將行而痛,痛可立運而下。不及,則經雖應期而動,而無如氣不能運行,則氣滿鬱於中,故即腹脹,脹則脾土所郁之氣,從血中外泄,故有是音也。所泄之際,血亦漸動,動則漸行而下,故腹脹消而鼓聲亦止,所以作必一月。

白話文:

陳子直的妻子患有怪病,每次肚子胀就会发出像击鼓的声音,声音很大,远传出去,听到的人都会以为是在演奏音乐。肚子消肿后,鼓声也随之消失,每个月都会发作一次。许多医生都诊断不出病因。

我又问:“这个病例肚子发出像鼓的声音,而且每个月发作一次,这是为什么呢?”我回答说:“经书上说,所有带声音的疾病都属于热症,这个病症肚子胀发出的像鼓的声音,也是宫音。因为脾土虚弱又伴有热,热气郁结而导致。但发作一定是在每月一次,一定是经期发病。医案中虽然知道病症奇特,却不明白病症的根源。月经按时来潮,血液必须依靠气血支撑,气血凝滞就会凝滞,气血阻滞就会阻滞。

然而气血阻滞也有虚实之分,气血实则疼痛,气血虚则胀。如果到了月经来潮的日期,如果过度劳累,就会经行疼痛,疼痛可以立即缓解并排出。如果不及,虽然月经按时来潮,但气血无法运行,就会气血充盈郁结在体内,所以就会肚子胀,肚子胀是因为脾土郁结的气血从血液中外泄,所以才会发出声音。外泄的时候,血液也会慢慢流动,流动就会逐渐排出,所以肚子消肿后,鼓声也随之消失,所以发作一定是在每月一次。

若非因經而病,何得有是症乎?治若清補脾胃和血調經,其症亦當自愈。

又問:鐘鼓二聲之音,其音俱宮,故病皆屬土,乃同匙土病,而何故有鐘鼓二聲之患乎?予曰:此氣分順逆耳。鐘聲,雖脾土所發之音,乃因氣逆於肺,肺納其氣,則氣不散漫,所以其鳴如鍾。若肺不居上,則氣散漫不收,必當聲發如雷也。蓋肺屬金,其音商,當肺納氣之時,而肺之商音亦作,故聲發如是耳。

鼓聲,其音走下,故下復覆皮,以應其下,症由土音下泄,故作聲如鼓也。

《肘後方》云:有人忽腹痛脹急,不得氣息,上衝心胸,旁攻兩脅,或塊壘湧起,或牽引腰脊,此乃身中屍鬼,接引為害。取屋上四角茅入銅器中,以赤帛覆腹,將銅器燒茅令熱,隨痛追遂,蹠下癢即瘥也。

白話文:

若不是因為經期問題引起的疾病,怎麼會出現這樣的症狀呢?治療方法應該是清補脾胃,和血調經,這樣症狀自然就會消失。

有人問,鐘聲和鼓聲都是宮音,屬於土,為何會有兩種不同的病症呢?我說,這是因為氣分順逆造成的。鐘聲雖然是脾土發出的聲音,但卻是因為氣逆於肺,肺吸入氣體後,氣無法散開,所以聲音就像鐘聲一樣。如果肺不在上面,氣就會散開而無法收斂,聲音就會像雷聲一樣。因為肺屬金,其音為商,當肺吸入氣體時,肺的商音也會響起,所以聲音會像鐘聲一樣。

鼓聲,其音向下走,所以腹部會脹滿,以應其下,症狀是由土音向下泄導致的,所以聲音就像鼓聲一樣。

《肘後方》記載:有人突然腹痛脹滿,呼吸困難,向上衝擊心胸,向兩側攻擊脅肋,或者有塊狀物湧起,或者牽引腰脊,這是因為身體裡有屍鬼作祟,需要用屋頂四角的茅草放在銅器中,用紅色布覆蓋腹部,將銅器燒熱茅草,隨著疼痛的地方追趕,腳底發癢就會痊癒。

又云:有人與女子交接,忽腹痛欲死,此陰毒也。用猳豬血乘熱和酒飲之。

《寇氏衍義》云:有小兒臍中血出多啼,或出水汁,用白石脂末溫撲之,日三度,勿揭動自愈。

孫思邈云:有山野人好齧蝨,在腹生長為蝨瘕。用敗梳、敗篦各一枚,各破作兩分,以一分用水五升,煮取一升,調服即下出。

《客座新聞》云:青陽復氏素業醫,任江陰訓利,有儒生之父,患腹脹,求其診視。乃脈洪而大,有濕熱生蟲之象,況飲食如常,非水腫蠱脹之症。以石榴、椿樹各取東引根,加檳榔各五錢,用長流水煎,空心服,少頃腹作大痛,瀉下長蟲一丈許,遂愈。

白話文:

有人和女子發生性行為後,突然肚子痛得快要死了,這是陰毒。可以用豬血趁熱和酒一起喝。

有人家的小孩肚臍流血,哭鬧不停,或者流出水,可以用白石脂粉末溫熱敷在肚臍上,一天三次,不要揭開,自然就會好。

孫思邈說:有山野人喜歡咬蝨子,結果在肚子裡生長出蝨子病。可以用壞掉的梳子、篦子各一個,分別分成兩半,取其中一半,用五升水煮,煮到剩下一升,調和服下,就可以把蝨子病排出來。

《客座新聞》記載:青陽復氏世代行醫,擔任江陰訓利官職,有一個儒生的父親患了肚子脹大的病,請求他診治。青陽復氏把脈後發現脈象洪大,有濕熱生蟲的跡象,而且患者飲食如常,不是水腫或者蠱脹病。於是用石榴、椿樹的東邊根部各取五錢,再加上檳榔五錢,用長流水煎煮,空腹服用,過了一會兒肚子就劇烈疼痛,瀉下了長達一丈的蟲子,病就好了。

李子豫治豫州刺史許永之弟,患心腹痛,十餘年殆死。忽一日夜間聞屏風後有鬼,謂腹中鬼曰:明日李子豫從此過,以赤毒殺汝,汝其死矣。腹中鬼答曰:吾不畏之。於是使人候子豫,豫果至。未入門,患者聞腹中有呻吟聲。及子豫入視曰:鬼病也。遂以八毒赤丸與服,須臾腹中雷鳴彭轉大利,數行遂愈。

嗣伯治張景聲十五歲,患腹脹面黃,眾藥不能治。伯曰:此石蛔爾,極難療,當取死人枕煮服之。得大蛔蟲,頭堅如石者五六升,病即瘥。王晏問其故?曰:石蛔者,醫療既僻,蛔蟲搏堅,世問藥不能遣,須以鬼物驅之。然後乃散,故用死人枕煮服之。

白話文:

李子豫醫治豫州刺史許永的弟弟,他患有心腹疼痛,長達十多年,幾乎要死了。突然有一天晚上,病人聽到屏風後有鬼,它對腹中的鬼說:「明天李子豫要從這裡經過,會用赤毒殺了你,你快死吧!」腹中的鬼回答:「我不怕它。」於是病人派人去等候李子豫,李子豫果然來了。還沒進門,病人就聽到腹中傳來呻吟聲。李子豫進去看後說:「這是鬼病。」於是用八毒赤丸給病人服用,一會兒後,病人腹中雷鳴作響,排泄大量糞便,不久病就好了。

嗣伯醫治張景聲,他十五歲,患有腹脹面黃,很多藥物都治不好。嗣伯說:「這是石蛔病,很難治,要用死人枕頭煮水給他喝。」喝了之後,病人排出了很多像石頭一樣堅硬的蛔蟲,大約五六升,病就好了。王晏問他原因,他說:「石蛔病的治療方法很奇特,蛔蟲很堅硬,一般的藥物不能把它驅除,需要用鬼物來驅趕。然後它們才會散開,所以要用死人枕頭煮水給病人喝。」

丹溪視一婦,腹漸大如懷子,至十月,求易產藥。察其神色甚困難,與之藥,不數日生白蟲半桶。蓋由婦之元氣大虛,精血雖凝,不能成胎而為穢腐,蘊積之久,濕化為熱,濕熱生蟲,理之所有,亦須周十月之氣,發動而產,終非佳兆,其婦不及月死。濕熱生蟲,譬之溝渠汙濁,久不流,則諸蟲生於其間矣。

一婦以毒藥去胎後,當臍右結塊,塊痛甚則寒熱。塊與臍高一寸,痛不可按,脈洪數。朱謂曰:此瘀血流溢於腸外盲膜之間,聚結為癰也。遂用補氣血、行結滯、排膿之劑,三日決一鋒釘,膿血大出,內如糞狀者臭甚。病婦恐,因謂氣血生肌,則內外之竅自合,不旬日而愈。

白話文:

一位婦人肚子漸漸隆起,如同懷孕一般,到了十月,便求取催生藥。大夫觀察其氣色,發現情況十分危急,便開了藥方。未過幾日,婦人便排出半桶白蟲。這是由於婦人元氣虛弱,精血雖然凝結,但無法形成胎兒,反而腐敗積聚,時間久了,濕氣化熱,濕熱生蟲。雖然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,但需要等到足月之氣才能發動生產,並非吉兆。這婦人最終不到月便過世了。濕熱生蟲就像溝渠污濁,久不流動,就會滋生蟲子。

另一位婦人用毒藥墮胎後,在臍右側出現腫塊,疼痛難忍,並伴有寒熱症狀。腫塊高於臍下一寸,按壓疼痛,脈搏洪大而快。朱丹溪認為這是瘀血流溢到腸外盲膜之間,聚集成膿包。於是開了補氣血、消散積滯、排膿的藥方。三日後,膿包破裂,流出大量膿血,臭味極濃,像是糞便一樣。婦人十分害怕,但朱丹溪安慰她,說只要氣血生長,內外傷口就會自然癒合,不到十天便能痊癒。

汪石山治一人年五十,形色蒼白性急,語不合則叫號氣減嘔吐,左奶下忽有一點痛,後又過勞惱怒,腹中覺有穢氣衝上,即嗽及吐,亦或乾咳無痰,甚則嘔血,時發如瘧。或以瘧治,或從痰治,或從氣治,皆不效。診之脈皆浮細,略弦而駛。曰:此土虛木旺也。性急多怒,肝火時動,故在奶下痛者,肝氣鬱也。

穢氣衝者,肝火凌脾而逆上也,嘔血者,肝被火擾,不能藏其血也;咳嗽者,金失所養,又受火克而然也;嘔吐者,脾虛不能運食,鬱而為痰也。寒熱者,水火交戰也。茲宜瀉肝木之實,補脾土之虛,清肺金之燥,庶幾可安。以青皮、山梔各七分,白芍、黃耆各一錢,歸身、阿膠各八分,甘草、五味各五分,白朮、麥冬各錢半,人參三錢,煎服月餘,諸症悉平。

白話文:

汪石山診治一位年約五十歲的病人,他的面色蒼白、個性急躁,一不順心就大聲叫喊,氣短、嘔吐,左乳下方突然出現疼痛,之後因過度勞累和生氣,腹中感覺有穢氣上衝,接著就咳嗽、嘔吐,有時也會乾咳無痰,嚴重時甚至會吐血,時常發作像瘧疾一樣。

醫生曾用治療瘧疾、痰症和氣症的藥物治療,但都無效。診脈發現脈象浮細,略帶弦數。醫生說:「這是脾土虛弱、肝木旺盛的症狀。」

病人個性急躁、容易生氣,肝火時常旺盛,因此左乳下方疼痛是肝氣鬱結的表現。

腹中穢氣上衝,是肝火凌犯脾土,逆流向上造成的;嘔血是肝臟受到火氣擾動,無法藏血所致;咳嗽是因為肺金失養,又受到火氣克制;嘔吐則是脾虛無法運化食物,積鬱化為痰液。寒熱交替是水火失衡,互相攻伐的結果。

因此,應該採用瀉肝木之實、補脾土之虛、清肺金之燥的治療方法,才能使病情穩定。

藥方為:青皮、山梔各七分,白芍、黃耆各一錢,歸身、阿膠各八分,甘草、五味各五分,白朮、麥冬各錢半,人參三錢,煎服一個多月,各種症狀都得以痊癒。

一人長瘦體弱,病左腹痞滿,穀氣偏行於右,不能左達,飲食減,大便滯。汪診其脈,浮緩而弱,不任尋按。曰:此土虛木實也。用人參補脾;枳實瀉肝;佐以芍藥引金泄木;輔以當歸和血潤燥:加厚朴、陳皮以寬脹;兼川芎、山梔以開鬱。服十餘帖稍寬,因糞結,思飲人乳。

汪曰:只恐大滑耳。果然,遂停乳,仍服前藥,每帖加人參四五錢,後思香燥物。曰:脾病氣結,香燥無忌也。每日食燥榧一二十枚,炙蒸餅十數斤,以助藥力,年餘而安。

白話文:

一位身材瘦弱、體質虛弱的人,患有左腹脹滿的病症,食物消化後氣機偏走右側,無法到達左側,食慾減退,大便不暢。汪醫生診脈發現脈象浮緩而虛弱,按之無力。他判斷這是脾氣虛弱,肝氣鬱結的症狀。於是,他以人參補益脾氣,枳實瀉肝火,芍藥引導金氣瀉肝火,當歸滋陰和血,潤燥止渴,再加入厚朴、陳皮開胃消脹,並用川芎、山梔疏肝解鬱。服用十多帖藥後,病患稍感寬慰,但又因糞便乾燥,想喝人乳。汪醫生擔心過度滋補會導致滑瀉,果然停乳後,病患又恢復之前症狀,於是繼續服用之前藥方,每帖增加人參四五錢。後來,病患又開始想吃香燥食物。汪醫生說,脾胃病氣結,香燥食物無妨。於是,病患每天食用香燥的榧子一二十枚,並烤食蒸餅十多斤,以助藥力,一年多後痊癒。

一婦年近五十,病腹痛。初從右指冷起,漸上至頭,如冷水澆灌。而腹大痛,則遍身大熱,熱退則痛止。或遇食,或不食,皆痛。每常或一年一發,近來二三日一發,遠不過六七日。醫用四物湯和柴胡、香附不應,更醫用四君、木香、檳榔亦不應;又用二陳加紫蘇、豆蔻,又用七氣等劑,皆不應。汪診脈皆微弱,似有似無,或一二至一止,或三五至一止,乃陽氣大虛。

獨參湯五錢,陳皮七分,煎服十數帖而愈。夫四肢者,諸陽之末,頭者,諸陽之會。經曰:陽虛則惡寒。又曰:一勝則一負,陽虛陰旺,乘之則發寒。陰虛陽旺。盛之則發熱。今指梢逆冷,上至於頭,則陽負陰勝可知矣。陽負則不能健行,而痛大作,痛作而復熱者,物極則反也。

白話文:

一位婦女,年紀將近五十歲,患有腹痛的毛病。起初是從右手手指冰冷開始,漸漸向上蔓延到頭頂,感覺像被冷水澆灌一樣。而腹部劇烈疼痛時,全身會發熱,熱退之後疼痛就會停止。不論是吃了東西或沒吃東西,都會感到疼痛。這種狀況經常是一年發作一次,近來卻變成兩三天就發作一次,最長不會超過六七天。

之前醫生曾用四物湯加上柴胡、香附來治療,但沒有效果。後來又用四君子湯、木香、檳榔,以及二陳湯加上紫蘇、豆蔻,還有七氣湯等藥方,也都無效。汪大夫診脈後發現脈象微弱,似有若無,有時一至二、有時一至三五,判斷為陽氣大虛。

於是給予獨參湯五錢、陳皮七分,煎服十幾帖後,病就好了。

四肢是諸陽氣的末端,頭部是諸陽氣的匯聚之處。經書上說:「陽虛則惡寒。」又說:「一勝則一負,陽虛陰旺,乘之則發寒。陰虛陽旺,盛之則發熱。」現在這位婦女的指尖逆向冰冷,蔓延到頭頂,可以知道這是陽氣不足、陰氣過盛的表現。

陽氣不足,就無法正常運行,所以疼痛劇烈。疼痛之後又發熱,是因為物極必反的道理。

及其陰陽氣衰而不相爭,則熱歇。痛亦息矣。況脾胃多氣少血之經,氣能生血,氣不足則血亦不足。仲景曰:血虛氣弱,以人參補之。故用獨參湯與服,而數年之痛遂愈矣。

錢仲陽治一童子,痘色全好,但腹中一瘡痛,色即變紫,痛止色復舊,脈洪大。時已十餘日,灌漿將滿,但不靨,乃以藥下其血積,瘡遂轉好愈。

喻嘉言治葉茂卿乃郎,出痘未大成漿,其殼甚薄。兩月後,尚有著肉不脫者。一夕腹痛,大叫而絕,即梨汁入溫湯灌之,少蘇,頃復痛絕,又蘇。遂以黃芩二兩煎湯,加梨汁與服,痛止。令制膏子頻服,不聽。其後忽肚大無倫,一夕痛叫,小腸突出臍外五寸,交各二寸半,如竹節壺頂狀。

白話文:

當人體的陰陽之氣衰弱,不再互相抗衡時,發熱的症狀就會減退,疼痛也會停止。尤其脾胃本就氣多血少的器官,氣能生血,氣不足則血亦不足。醫聖張仲景曾說:「血虛氣弱,以人參補之。」因此,可以用獨參湯來治療,而多年來的疼痛也因此痊癒。

錢仲陽醫生曾經治療一位小童,痘疹已經痊癒,但腹部有一個瘡瘍疼痛,顏色轉為紫色,疼痛消退後顏色恢復正常,脈象洪大。當時已經過了十多天,痘漿將要滿溢,但卻沒有結痂。錢仲陽醫生用藥將積血排出,瘡瘍便轉好並痊癒。

喻嘉言醫生曾經治療葉茂卿的兒子,出痘後尚未完全形成痘漿,痘殼很薄。兩個月後,仍然有部分痘殼黏著皮膚,沒有脫落。有一天晚上,孩子突然腹痛,大聲呼叫,昏迷不醒。於是,喻嘉言醫生用梨汁加入溫水灌服,孩子稍稍恢復意識,但不久又再度昏迷,再次恢復意識後,便用黃芩二兩煎湯,加入梨汁讓孩子服用,疼痛消退。喻嘉言醫生還讓孩子服用膏藥,但孩子不肯。後來孩子突然肚子異常腫大,一天晚上疼痛呼叫,小腸從肚臍突出五寸,左右各二寸半,形狀像竹節壺頂。

莖物交折長八九寸,明亮如燈籠,外症歷來不經聞見。喻用黃芩、阿膠二味,日進十餘劑,三日始得小水,五日後水道清利,臍收腫消而愈。後門人問而明云:夫一身之氣,全闋於肺,肺清則氣行,肺濁則氣壅。肺主皮毛,痘不成漿,肺熱而津不行也。殼著於肉,名曰甲錯。

甲錯者,多主肺癰。癰者壅也,豈非肺氣壅而然。與腹痛叫絕者,壅之甚也。壅甚則水道亦閉,是以其氣橫行其中,而小腸且為突出。至於外腎弛長,其剩事矣。緣病已極中之極,惟單味多用,可以下行取效。故立方甚平,而奏功甚捷耳。試以格物之學,為子廣之。凡禽畜之類,有肺者有尿,無肺者無尿,故小道不利,而成腫滿,清肺為急,此義前人闡發不到,後之以五苓八正等方味治水者,總之未晤此旨。

白話文:

病患的病症奇特,腫塊長八九寸,明亮如燈籠,從未見過。醫生用黃芩、阿膠治療,每天服用十多劑,三天後才排尿,五天後尿液清澈,腹部腫塊消退,痊癒。醫生解釋說,人體的氣息都由肺主導,肺氣清則氣流通暢,肺氣濁則氣息阻塞。肺主皮毛,痘疹無法成熟,是因為肺熱導致津液無法運行。病患的病症叫“甲錯”,指的是皮肉上長出硬塊,多半是肺癰。肺癰是因為肺氣阻塞,阻塞嚴重則會導致腹部疼痛難忍。阻塞嚴重也會導致水道閉塞,氣息橫行於內,甚至導致小腸突出。外腎鬆弛延長,只是病症發展到極致的表現。由於病情十分嚴重,所以採用單味藥物大量服用,以達到下行通利的效果。因此,藥方十分平淡,卻能快速奏效。可以用觀察事物的方法來理解這個道理。所有的禽畜,有肺的都有尿,沒有肺的則沒有尿。所以,小便不利導致腫脹,關鍵在於清肺。這些道理以前的人沒有闡明,後人用五苓八正等方治水,都沒有真正理解這個道理。

至於車水放塘,種種劫奪膀胱之劑,可不辨之於早歟?嘉靖中,長州鄒表之妻,患小腹下生一塊,形如梅李,久則腐潰,始吐出若米粞之狀,後又若蜆肉之狀。以指捻開,則有長髮數條在內,名醫竟不能治,遂致不起。蛇發瘕往往載於方書,或因食物相感,假血而成,理或有之,不可指為妄誕也。

一人年二十三歲,膈有一點相引而痛,吸氣覺皮急,此有汙血也。滑石一兩,桃仁、黃連各五錢,枳殼一兩,炙甘草二錢,為末,每服一錢五分,以蘿蔔自然汁煎飲之,一日五六服。

白話文:

至於那些像車水放塘一樣,各種劫奪膀胱的藥物,難道不應該早點辨別嗎?嘉靖年間,長州的鄒表之妻,患了小腹下生出一塊東西,形狀像梅子李子,時間久了就腐爛潰爛,開始吐出來像米糕一樣,後來又像蜆肉一樣。用手指捻開,裡面有幾根長頭髮,名醫都治不好,最終導致她去世。蛇髮瘕常常記載在醫書裡,可能是因為食物相剋,假血形成,這個道理可能是存在的,不能說它完全是虛假無稽的。

有一個人,二十三歲,胸口有一個地方牽引着疼痛,吸氣時感覺皮膚緊繃,這是因為有污血的緣故。滑石一兩,桃仁、黃連各五錢,枳殼一兩,炙甘草二錢,研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五分,用蘿蔔汁煎煮服用,一天服五到六次。

予里一婦,適咬針線,其針失口,未幾入喉而下,茫無措置。一鄰人云:速當取蟾兩目,用溫水吞下,可相針頭尾而出,服之果驗。又武林一童子,戲作吞針法,針亦入腹,治之亦如前而出。使蟾未有時,當往向南桑樹底下,開落丈許自有。

化癢湯

柴胡,梔子,天花粉(各三錢),白芍(一兩),甘草(二錢)

水煎服。

調氣和胃散

白豆蔻,木香,丁香,藿香,檀香,砂仁,甘草,蒼朮,厚朴,陳皮

白話文:

我鄰居一位婦女,正在咬著針線,不小心咬到針線,針頭就掉進了嘴裡,沒多久就吞進了喉嚨,當時手足無措。一位鄰居說,趕快去抓一隻蟾蜍,取其雙眼,用溫水吞服,就能讓針頭尾相隨地排出體外,服下後果然有效。另外,武林中一個孩子,玩吞針的遊戲,針也掉進了肚子裡,治療方法也是一樣,也順利排出。如果一時找不到蟾蜍,可以往南邊桑樹底下找,挖開地面一丈左右,就會找到。

化癢湯

柴胡、梔子、天花粉(各三錢)、白芍(一兩)、甘草(二錢)

水煎服。

調氣和胃散

白豆蔻、木香、丁香、藿香、檀香、砂仁、甘草、蒼朮、厚朴、陳皮

水煎服。

木香調氣散

木香,丁香,藿香,檀香,砂仁,白豆蔻,甘草

為末,沸湯入鹽少許,調服二錢。

四七湯

人參,官桂,半夏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
加姜煎。

藿香正氣散

茯苓,白芷,蘇葉,陳皮,桔梗,大腹皮,甘草,白朮,厚朴,半夏(各兩半),藿香(三兩),前胡(一兩半)

上每五錢,姜三片,棗一枚,水煎乘熱服。

白話文:

  1. 水煎服。

藥方名稱:木香調氣散

醫藥成分:木香、丁香、藿香、檀香、砂仁、白豆蔻、甘草

使用方法: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,用沸騰的開水加入少量食鹽,調和後服用,每次兩錢。

  1. 水煎服。

藥方名稱:四七湯

醫藥成分:人參、官桂、半夏(各一份錢)、甘草(五分之一份錢)

使用方法:加上薑塊一起煎煮。

  1. 水煎服。

藥方名稱:藿香正氣散

醫藥成分:茯苓、白芷、蘇葉、陳皮、桔梗、大腹皮、甘草、白朮、厚朴、半夏(各半兩)、藿香(三兩)、前胡(半兩)

使用方法:以上藥物每五錢,加入薑三片、棗一枚,一起煎煮,趁熱服用。

八味順氣散

白朮,茯苓,青皮,陳皮,人參,白芷,烏藥,甘草

水煎服。

八毒赤丸

雄黃,硃砂,礬石,附子(炮),藜蘆,巴豆(去油及筋膜),丹皮(各一兩),蜈蚣一條(炙)

為末,蜜丸小豆大,水下七丸。

六味湯(即六味丸見耳門)

平胃散(見心神門)

白話文:

八味順氣散由白朮、茯苓、青皮、陳皮、人參、白芷、烏藥、甘草組成,水煎服。

八毒赤丸由雄黃、硃砂、礬石、炮附子、藜蘆、去油及筋膜的巴豆、丹皮各一兩,以及一條炙蜈蚣組成,研磨成粉末,以蜜丸製成小豆大小,每次服七丸,用水送服。

六味湯(即六味丸)見耳門,平胃散見心神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