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山醫案》~ 卷上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6)

1. 卷上

渠大喜,隨簥先導,直至島飼新家村也。父母聞之,含涕歡喜,親眷莫不踴躍焉。茶罷為之診視,一如其子之說。然其泄雖久,精明未壞,脈之浮弦而小。

《脈要精微論》曰:「病成而變者,風成為寒熱。」又曰:「久風為飧泄。」蓋風從木化,久風不已,則脾土受傷而下利清穀,病名飧泄也。

《陰陽應象大論》亦曰:「春傷於風,夏生飧泄。」亦此類也。且其鄉四至水田,一帶大河,常流不斷,其卑濕不待言也。因撮人參敗毒散二錢五分一貼,內人參焙用五分,加陳粳米五分,生薑五分,水二鍾,煎八分,作三次溫服。

云良久間其內人哭至吾前云:「丈夫不幸將絕,而靈藥亦難救濟也。」

予曰:「何故乃爾?」內人云:「即今藥成,病夫如教服之,一口輒大吐逆,顏變足冷,唯待斃耳。」予憶藥病投機,安有急變之理?畢竟煎法有弊,乃問曰:「水潔淨乎?」曰:「淨也。」曰:「持藥罐來看。」其子攜至座前,予啜藥一口,藥極淡而有臭氣,揭而視之,乃用舊小袋煎之也。

袋小藥多,築而裝之,又不先沸其湯,就生水急煎,故其惡臭也。如此耳。予打開藥囊,取出一新絹袋而與之,令將前藥裝於親囊之中,用葦薪煮之,命子伺候藥成。令病人再服數口。病人服之曰:「我胸開矣!」更服之,曰:「我心快矣!」其妻子新族大服予之定慮,乃嘆曰:「非神醫,豈能知吾輩之誤事乎!」

予回時再撮五貼而與之,曰:「三日後再通好消息也。」三日後,其子來報喜曰:「愚父蒙臺下神藥,病痊十之八矣。」予詳問始末,而後改用東垣清暑益氣湯,每貼二錢五分,仍用人參五分,或去麥門、當歸,或加粳米、粟米,出入增損,六十餘貼告瘳焉。至今時饋嘗新物色不絕,謂報德也。

斯民也,身居野外,義勝士子者多矣。

【泄瀉】 河州佐藤善性年七旬,舁病來寓求治於予,醫士善龍相隨。詳言得藥始末云:「三年前中元后,傷於冷麵,吐瀉交作。用香砂六君輩,吐止而瀉未止。法眼山田元真以胃苓湯而瀉止。厥後凡食冷食,或多食輒瀉。元真以為脾胃虛弱,以補中益氣湯加砂仁、木香之類,凡五閱月,或止或瀉。改用參苓白朮散,以棗湯調下,瀉未止而惡食,故停藥月餘。去秋請青木玄知老醫,用六君、木香、升麻、柴胡服至八十貼許,晝間之瀉雖止,夜來依舊瀉二三次,腹脅作聲漉漉,溏泄如冷水焉。乃去升、柴,加乾薑,調理半年,頗不惡食,腸鳴雖已,夜泄自若。今春再請法眼元真主藥。真曰:『老人久病,不宜強責效驗,須多服補養中氣之藥,自有平安之時。』又為之灸肺、脾、腎三俞各五十壯,待灸瘡愈再報。前日壯數愈了,復報謂此二俞不可斷灸瘡也。所以然者,三臟虛甚,非特參、朮補藥所能作效而除其病根矣。」善性然之,孟春始灸。

白話文:

[卷上]

那人非常高兴,立刻叫人带路,一直来到岛饲新家村。父母听说后,感动得哭了起来,又非常高兴,亲戚朋友也都非常兴奋。茶过之后,我为他诊脉,情况和他儿子说的完全一样。虽然腹泻很久了,但精神还很好,脉象浮而弦细。根据《脉要精微论》所说,久病变化后,风邪会化成寒热;又说,久病的风邪会造成飧泄(慢性腹泻)。这是因为风邪从木转化而来,久病不愈,脾土受损,就会导致清谷下利(腹泻)。这种病就叫做飧泄。

《阴阳应象大论》也说,春天受风邪侵害,夏天就会发生飧泄,这和这个病症也是一样的。而且,他家住在水田环绕的地方,旁边还有一条大河,水流不断,地势低洼潮湿是显而易见的。因此,我给他开了人参败毒散两钱五分,一贴。其中人参要炒黄,用五分,再加陈年粳米五分,生姜五分,水两钟,煎成八分,分三次温服。过了一会儿,他的妻子哭着来到我面前,说:“丈夫不幸,快要不行了,即使灵丹妙药也救不了他了。”

我说:“为什么这么说?”妻子说:“现在药已经煎好了,按照您的吩咐给他喝,他刚喝一口就剧烈呕吐,脸色发青,脚冰凉,眼看就要死了。”我想起用药要根据病情对症下药,怎么会出现这种急剧变化呢?一定是煎药的方法有误。于是,我问:“水是干净的吗?”她说:“干净的。”我说:“把药罐拿来我看看。”他儿子把药罐拿过来。我喝了一口药,药味极淡而且有臭味。打开一看,原来是用旧的小布袋煎药的。布袋小,药量多,挤在里面,而且没有先把水烧开,直接用生水急火煎熬,所以才会发出臭味。

我打开药袋,拿出一个新的丝绸布袋给他,让他把药倒进新的布袋里,用芦苇柴火煎药。我让儿子照看着,等药煎好后,让病人再喝几口。病人喝了之后说:“我胸闷的感觉消失了。”又喝了几口,说:“我觉得舒服多了。”他的妻子和亲戚都非常感激我,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,他们感叹道:“如果不是神医,怎么能知道我们犯的错误呢?”

我走的时候又给他开了五贴药,说:“三天后再来报个好消息。”三天后,他儿子来报喜说:“家父服用了您开的灵丹妙药,病情已经好转了八成。”我详细询问了病情始末,然后改用东垣清暑益气汤,每贴两钱五分,仍然用人参五分,有时去掉麦冬当归,有时加粳米或粟米,增减用药,六十多贴后病就好了。直到现在,他们还经常送来新鲜的物品,说是报答我的恩情。

这些老百姓,虽然住在偏远地区,但他们的品德却超过许多读书人。

【泄泻】河州佐藤善性,七十岁,被人抬着来我家求医。医士善龙陪同,详细讲述了病情和用药经过。三年前,中元节后,他因为吃了冷面,导致呕吐腹泻,用了香砂六君之类的药,呕吐止住了,但腹泻没好。法眼山田元真用胃苓汤,腹泻才止住。此后,只要吃了冷食,或者吃得太多,就会腹泻。元真认为他是脾胃虚弱,就用补中益气汤,加砂仁、木香之类的药。

一共服药五个月,时好时坏。又改用参苓白术散,用枣汤送服,腹泻没止住,而且厌食,所以停药了一个多月。去年秋天,他请青木玄知老医生诊治,用了六君、木香、升麻、柴胡,一共服用了八十多贴,白天腹泻止住了,但晚上仍然腹泻两三次,腹部两侧咕咕作响,稀便像冷水一样。于是,去掉了升麻、柴胡,加了干姜,调理了半年,食欲好了些,肠鸣声消失了,但夜间腹泻仍然如故。

今年春天,他又请法眼元真诊治。元真说:“老人久病,不宜强求疗效,应该多服用补益中气的药物,自然会平安无事。”他又为他灸肺俞、脾俞、肾俞三个穴位,每个穴位灸五十壮。等灸疮好了再来复诊。前几天灸疮好了,他又来复诊,说这两个穴位不能停止灸治。原因是三个脏器都非常虚弱,单靠人参白术等补药,不能奏效,不能去除病根。善性同意了。孟春开始灸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