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孟英

《隨息居飲食譜》~ 水飲類 (2)

回本書目錄

水飲類 (2)

1. 水飲類

第二盤試:望氣之法,曠野則可,城邑之中,室居之側,氣不可見,宜掘地深三尺,廣長任意,用銅錫盤一具,清油微微遍擦之,窖底用木高一二寸以搘,盤偃置之,盤上乾草蓋之,草上土蓋之。越一日開視,盤底有水欲滴者,其下則泉也。

第三缶試:近陶家之處,取瓶缶坯子一具,如前銅盤法用之。水氣沁入瓶缶者,其下泉也。無陶之處,以土甓代之,或用羊絨代之。羊絨者,不受濕,得水氣必足見也。

第四火試:掘地如前,篝火其底,煙氣上升蜿蜒曲折者,是水氣所滯,其下則泉也。煙氣直上者否。

鑿井法有五:

第一擇地:山麓為上,蒙泉所出,陰陽適宜;園林室屋所在,向陽之地次之;曠野又次之;山腰者居陽則太熱,居陰則太寒為下。(此論泉水之高下等第耳,然山腰、山頂亦有甘泉,不可泥也。)鑿井者,察泉水之有無,斟酌避就之。

第二量淺深:井與江河地脈通貫,其水淺深,尺度必等。今問鑿井應深幾何?宜度天時旱潦河水所至,酌量加深幾何而為之度,去江河遠者不論。(不論者,不論深淺,而以及泉為度也。泉愈深則水愈美,雖水土惡劣之鄉,深泉必清冽無毒也。)

第三避震氣:地中之脈,條理相通,有氣伏行焉,強而密理。中人者九竅俱塞,迷悶而死,俗謂之犯土者是。凡山鄉高亢之地多有之,澤國鮮焉。此地震之所由也,故曰震氣。凡鑿井遇此,覺有氣颯颯侵入,急起避之,俟泄盡,更下鑿之。欲候知氣盡者,縋燈火下視之,火不滅,是氣盡也。

第四察泉脈:凡掘井及泉,視水所從來而辨其土色,若赤埴土,其水味惡。赤埴,黏土也,中為甓為瓦者是。若散沙土,水味稍淡。若黑墳土,其水良。黑墳者,其土色黑稍黏也。若沙中帶細石子者,(雖赤土、黃土皆佳。)其水最良。

第五澄水:凡作井底,用木為下,磚次之,石次之,鉛為上。既作底,更加細石子厚一二尺,能令水清而味美。

試水美惡,辨水高下,其法有五。凡江河、井泉、雨雪之水,試法皆同。

第一煮試:取清水置淨器煮熟,傾入白瓷器中,候澄清,下有沙土者,此水質濁也,水之良者無滓。又水之良者,以煮物則易熟。

第二日試:清水置白瓷器中,向日下,令日光正射水,視日光中若有塵埃絪縕如遊氣者,此水質不淨也。水之良者,其澄徹底。

第三味試:水,元氣也。元氣無味,無味者真水,凡味皆從外合之。故試水以淡為主,味佳者次之,味惡為下。(天泉最淡,故烹茶獨勝,而煮粥不稠。)

第四稱試:有各種水,欲辨優劣,以一器更酌而衡之,輕者為上。

第五紙帛試:用紙或絹帛之類,色瑩白者,以水蘸而干之,無痕跡者為上。(於文白水為泉,故水以色白為上。)

白話文:

水飲類

第二種測試法:觀察地氣的方法,在曠野可以施行,但在城鎮或房屋附近,地氣不易察覺,應挖地三尺深,寬長隨意,使用銅錫盤一個,以少量清油均勻擦拭,在坑底墊上二寸高的木塊支撐,將銅盤倒扣放置,盤上覆蓋乾草,再覆蓋泥土。隔一天打開查看,如果盤底有水珠欲滴,則地下有泉水。

第三種測試法:在靠近窯廠的地方,取一個未燒製的陶器坯子,如同之前的銅盤法使用。如果水氣滲入陶器坯子,則地下有泉水。沒有陶器的地方,可以用土磚代替,或用羊毛代替。羊毛不吸濕,遇水氣則必能顯現。

第四種測試法:挖地如前述方法,在底部燃燒篝火,如果煙氣上升時蜿蜒曲折,則表示水氣受阻,地下有泉水;如果煙氣直上,則沒有。

鑿井方法有五:

第一,選擇地點:山腳最佳,因為多為地下泉水湧出處,陰陽調和;園林房屋附近向陽的地方次之;曠野再次之;山腰地帶,向陽則太熱,向陰則太冷,為最差的地點。(這只是評估泉水好壞高低的標準,但山腰、山頂也可能會有甘甜的泉水,不可一概而論。)鑿井者需觀察泉水有無,再斟酌選擇地點。

第二,測量深度:井與江河的地脈相通,其水深淺,尺度應大致相同。那麼鑿井應挖多深呢?應該根據天時旱澇以及河水到達的程度,酌量增加深度來決定,離江河較遠的地方則不必考慮此法。(不必考慮,是指不必考慮深淺,而以泉水為標準。泉水越深,水質越好,即使在水土條件惡劣的地方,深泉水也必定清澈無毒。)

第三,避開震氣:地底的脈絡互相貫通,有氣體在其中運行,氣勢強勁,脈絡密集。人如果被困在其中,九竅都會阻塞,昏迷而死,俗稱「犯土」。山區高亢的地帶多有此現象,低窪地區則較少。這是地震發生的原因,所以稱為震氣。凡是鑿井遇到這種情況,感覺有氣體颯颯地侵入,要立即停止作業,避開它,等氣體散盡後再繼續挖掘。想要知道氣體是否散盡,可以懸掛燈火下去觀察,燈火不滅,表示氣體已散盡。

第四,觀察泉脈:凡是挖掘井或泉水,觀察水流來的方向以及土質顏色,如果為紅黏土,則水質不好。紅黏土就是黏土,可以燒製磚瓦的那種土。如果是鬆散的沙土,水質稍淡。如果是黑色墳土,則水質良好。黑色墳土,就是土色偏黑且略帶黏性的土。如果是沙土中夾雜細小石子的土質(即使是紅土、黃土也一樣),則水質最佳。

第五,澄清水質:凡是建造井底,用木頭最好,磚次之,石頭再次之,鉛則最佳。井底做好後,再鋪上厚約一尺二寸的細小石子,可以使水質清澈甘甜。

測試水質好壞、判斷水位高低的方法有五種,江河、井泉、雨雪之水,測試方法都相同。

第一,煮沸測試:取清水置於乾淨容器中煮沸,倒入白瓷器中,待其澄清,如果有沙土沉澱,則水質渾濁;水質好的,則沒有雜質。此外,水質好的,煮東西容易熟。

第二,日光測試:將清水置於白瓷器中,放在陽光下,讓陽光直射水面,觀察陽光照射下的水中,若有塵埃漂浮像遊動的氣體一樣,則水質不潔;水質好的,則清澈見底。

第四,稱重測試:有多種水樣需要比較優劣,可以用同一個容器分別盛水來稱重,重量輕者為佳。

第五,紙帛測試:使用潔白的紙或絹等物品,用清水沾濕後晾乾,沒有痕跡者為最佳。(因為文章中提到白色的水是泉水,所以水以顏色潔白為最佳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