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孟英

《隨息居飲食譜》~ 飲食譜題辭 (4)

回本書目錄

飲食譜題辭 (4)

1. 飲食譜題辭

餘杭姻家愚弟褚維厚子方

膏粱非所願,丹藥亦有毒,造物養吾生,陽飲陰食足。世人味鮮知,萬錢恣口腹,損形兼損神,酣豢病已伏。參苓雖美材,元氣剝難復,先生懷苦心,方書補未錄。治病在病先,物性諳極熟,珍奇既旁搜,尤不遺寂粟。味得味外味,淡然自節欲,固可咬菜根,何妨嘗鼎肉。

癸亥仲春餘杭世侄郎璟子魯

人生何苦縱嗜欲,乃以口腹戕其身。國家晏安滋耽毒,降災勿謂天不仁。上醫醫人先醫國,能挽造化回艱迍蒸蒸元氣務培養,飲和食德何其醇。不然歸去壺中住,杏林一枝著手春。君平隱卜梅福市,同作千秋高蹈人。先生痌瘝夙在抱,惻然疾苦念吾民。針膏起廢托奢願,手無斧柯徒風塵。

去年大疫東南遍,貔貅十萬聲吟呻。(元年夏,浙、皖、金陵諸營無不病。)奈何百戰勝精銳,竟使沉疴化碧磷。今時安得起陀扁,刀圭一服神乎神。好為朝廷留猛士,廊清海宇平黃巾。又如流亡滿鄉梓,垢惡所聚疵癘因。老弱踣困壯者病,面黧容槁衣則鶉。問誰大展回春手,參宇妙劑調君臣。

瘡庚到處盡蘇息,仁民之意推親親。嗚呼此願不能遂,一遍《靈》、《素》遙傳薪。飲食之味知者鮮,寓意則遠理則真。可補《本草》條目闕,可悟《爾雅》經注新。立言本旨不在此,救時藥石勞諄諄。譬諸草檄愈風疾,警心惕目無其倫。先生之學在經世,先生之書可問津。

願刊萬本摹萬紙,獻之彤墀徵蒲輪。行見陰陽調燮沴氣泯,肥家肥國澤九垠。

秀水愚弟金福曾苕人

雨後精苗數藥欄,蟲魚草木見聞殫。非關博物誇龍鮓,豈為談經喻馬肝。春野煙浮千品活,秋窗葉落一燈殘。別從醫案開生面,莫笑豪華議食單。

秀水愚侄趙銘桐孫

顛沛危亡際,(先生道不窮,著書多歲月,醫俗煦春風。慧眼人情識,靈心物理通,先生論事論學總以近人情為第一義,故能盡人之性,以盡物之性如此也。)不才忻附驥,小伎愧雕蟲。

同邑受業周開第少謙

菽粟疏食生民寶,上古教人有至道。後世貪饕口腹恣,徒自肥腸復滿腦。飲食以生亦以死,先生用是惄焉搗。飲水思源理當然,厥義於人易了了。蒐羅殆遍無一遺,蔬蓏鱗介牲禽鳥。王綱失墜政凌夷,以致中原頻擾擾。飲之食之失其經,頤養殊乖明哲保。爰知其理將毋同,一編窮年閉門草。

飲和食德盛世氓,日用為質遊皞皞。及今蹂躪年復年,生民塗炭思逞狡。太和元氣誰為回,調攝得宜細參考。食之以時王政垂,生養往往關億兆。先生著書格物功,家風志不在溫飽。若論鬥石才恢恢,不棄葑菲躬藐藐。小子何知大度涵,用敢作歌識傾倒。安得人人如此仁(心存同胞),同與痌瘝常在抱。

餘杭姻愚侄褚成亮叔寅

白話文:

飲食譜題辭

褚維厚之子方:膏粱美食非我所願,丹藥也帶有毒性,天地造化滋養我們的生命,只要陰陽飲食均衡就足夠了。世人只知追求美味,不惜重金滿足口腹之慾,卻不知這樣會損傷身體和精神,疾病早已潛伏其中。人參、茯苓等雖是上好的藥材,但元氣受損後也很難恢復。先生您懷著慈悲之心,在醫書中卻未記載這些飲食的道理。治病要從預防做起,必須徹底了解食物的特性,既要廣泛搜尋珍奇之物,也不能忽視普通的穀物。要體會食物的深層滋味,做到清淡節制,這樣才能做到既能吃粗茶淡飯,也能享受山珍海味。

郎璟之子魯:人生為何要沉溺於貪慾,以損害身體來滿足口腹之慾呢?國家太平時人們縱情聲色,沉迷於享樂,卻不知這樣會招致災禍,不要怪罪上天不仁。上等的醫生先要治國,才能挽救國家的危難。要努力培養元氣,飲食要講究和諧與德性,這樣才能身心健康。否則,就歸隱田園,像杏林名醫一樣濟世救人。君平隱居,梅福經商,都是千秋萬代令人敬仰的高士。先生您素來憂國憂民,憐憫百姓疾苦,希望能用針灸和藥物來實現您的願望,卻奈何身處亂世,只能徒呼奈何。

去年東南地區大疫蔓延,十萬士兵呻吟哀嚎(元年夏,浙江、安徽、南京等地的軍營都患病)。令人惋惜的是,百戰百勝的精銳之師,竟然被疾病折磨得像枯骨一樣。如今,怎能找到像扁鵲那樣的神醫,用一劑良藥就能起死回生呢?希望能為朝廷留下更多精兵強將,讓國家安定,天下太平。而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,聚集在污穢的地方,疾病叢生。老弱病倒,壯年也染病,臉色憔悴,衣衫襤褸。誰能伸出回春之手,用精妙的藥方來救治他們呢?

疫情到處得以平息,百姓也得到安撫。唉,我的願望無法實現,只能通過《靈樞》、《素問》來傳遞我的醫道思想。真正懂得飲食之道的人很少,這其中的寓意深遠,道理深刻。這些內容可以補充《本草綱目》的不足,也可以使《爾雅》的注釋更加完善。我寫作的本意不在此,而是希望能用藥石來救治時疫,警示世人,這比任何警示都更有效。先生的學問造福國家社稷,先生的醫書值得後人學習。

希望將此書廣泛印行,呈獻給朝廷,祈禱天下太平。盼望陰陽調和,災禍消弭,國泰民安,天下富足。

金福曾:雨後田裡的幼苗,以及蟲魚鳥獸草木,我都仔細觀察研究過。我並非為了炫耀博物學知識而談論魚龍,也不是為了闡釋道理而談論馬肝。春天野外煙霧繚繞,各種植物生機勃勃;秋天窗前落葉紛飛,孤燈獨照。我從醫案中另闢蹊徑,不要嘲笑我寫的這份豪華的食譜。

趙銘桐孫:在動盪不安的年代,(先生學識淵博,著書立說數十年,醫術造福百姓。他洞察人情世故,精通自然法則。先生論事論學,總是將貼近人情作為第一要義,所以才能體察人的本性,也才能體察萬物的本性。)我不才,願追隨先生左右學習,我的微薄技藝,愧不敢當。

周開第:五穀雜糧粗茶淡飯是百姓的寶貴財富,古代教化人民的至理名言就在這裡。後世的人們貪圖口腹之慾,只顧著填飽肚子,卻不知這對身體有害無益。飲食既能養生,也能致死,先生正是因此而憂心忡忡。飲水思源,道理簡單明瞭,蒐羅了各種食材,包括蔬菜瓜果、水產、牲畜禽鳥,應有盡有。國家政綱敗壞,政治混亂,導致中原地區戰亂頻仍。飲食失衡,養生之道也就失去了,這與明智的養生之道背道而馳。我明白了這個道理,所以花了整整一年閉門寫作此書。

飲食和諧,德性高尚,盛世百姓生活安定,日日快樂。然而如今卻戰亂不斷,生靈塗炭,人們為了生存而互相爭鬥。誰能恢復天地元氣,指導人們正確的飲食調養呢?飲食要合時合宜,這關係到國家的興衰成敗。先生著書立說,貢獻良多,先生的志向不在於溫飽。先生即使是吃粗茶淡飯,也從不放棄自己的抱負。我怎能理解先生的大度胸懷呢?我只想歌頌先生的偉大功德。但願人人都能像先生一樣仁愛(心懷同胞),都像先生一樣憂國憂民。

褚成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