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隨息居飲食譜》~ 毛羽類 (9)
毛羽類 (9)
1. 毛羽類
鷃(一作鵪),甘平。清熱,療陰䘌諸瘡。
鷸(與翡翠同名異物),甘溫。暖胃補虛。
鴿,甘平清熱,解毒愈瘡,止渴息風。孕婦忌食。卵能稀痘,食品珍之。
雀,甘溫壯陽,暖腰膝,縮小便,已崩帶。但宜冬月食之。陰虛內熱及孕婦忌食。其卵利經脈,調衝任,治女子血枯、崩帶、疝瘕諸病。
燕窩,甘平。養胃液,滋肺陰,潤燥澤枯,生津益血,止虛嗽虛痢,理虛膈虛痰。病後諸虛,尤為妙品;力薄性緩,久任斯優。病邪方熾勿投。其根較能下達。
鷦鷯(一名巧婦,俗呼黃脰雀),甘溫暖胃。
斑鳩,甘平。養老和中,令人不噎。
鳲鳩(即布穀),甘溫。定志安神,令人少睡。
桑鳸(一名臘嘴雀。),甘溫補胃。
鶯(《詩》云黃鳥。《左傳》曰青鳥。《爾雅》名商庚。《說文》謂黃鵬。《月令》作倉庚),甘溫。舒郁和肝,令人不妒。
鴷(啄木鳥也),甘平。開膈,利噎,平驚,追勞蟲,已痔漏。牙疳、齒齲,煅末塞之。
鴇,甘平。補虛,已風痹病。
鳧(野鴨也),甘涼。補脾腎,祛風濕,行水消腫,殺蟲,清熱,開胃運食。療諸瘡、癇。病後虛人,食之有益。肥而其喙如鴨者良,冬月為勝。
鸊鷉(一名刁鴨,一名油鴨),甘平。補中開胃。
雁,甘平。解毒祛風。多食動氣,君子勿食,以其知陰陽之升降,少長之行序也。道家為之天厭。
鵠(一名天鵝),甘平。醃炙食之,利臟腑。
鷺(即鷺鷥),咸涼。炙熟食,解魚蝦毒。其卵似鴨卵,稍銳而色較青,土人混入鴨卵中售之。氣腥而冷,更不宜人。
鴞(亦作梟,俗呼貓頭鳥),甘溫。補虛勞,殺蟲,闢鬼魅,開胃消食,利噎平驚。治痁瘧顛癇,愈惡瘡鼠瘻。炙食味美,古人所珍,《莊子》「見彈而求鴞炙」是也。病後及衰弱、勞瘵人最宜。惟孕婦忌之。
白話文:
毛羽類
鷃(鵪鶉),性味甘平,具有清熱、治療陰部濕疹等瘡瘍的功效。
鷸,性味甘溫,溫暖脾胃,滋補虛損。
鴿子,性味甘平,具有清熱、解毒、治療瘡瘍、止渴、平息風邪的功效。孕婦忌食。鴿蛋能減輕痘症,是一種珍貴的食品。
麻雀,性味甘溫,具有壯陽、溫暖腰膝、縮小尿量、治療崩漏帶下等功效,但宜在冬季食用。陰虛內熱及孕婦忌食。麻雀蛋能通利經脈,調和衝任二脈,治療女子血枯、崩漏帶下、疝氣等疾病。
燕窩,性味甘平,能滋養胃液,滋潤肺陰,潤燥止渴,滋陰益血,治療虛咳、虛痢、虛弱膈肌、虛痰等症。病後虛弱者尤為適合;性味平和,長期食用效果更好,但病邪正盛時不宜服用。燕窩根部更能下達藥力。
鷦鷯(黃頰鷦鷯),性味甘溫,溫暖脾胃。
斑鳩,性味甘平,滋補身體,和胃健脾,能防止噎食。
布穀鳥,性味甘溫,能安定心神,讓人減少睡眠。
桑鳲(臘嘴雀),性味甘溫,滋補脾胃。
鶯,性味甘溫,能舒暢鬱結,和調肝氣,使人心情舒暢,不嫉妒。
鴷(啄木鳥),性味甘平,能開膈,治療噎食,安神定驚,驅除勞蟲,治療痔漏。牙疳、齲齒可用其煅燒後的粉末塞入患處。
鴇,性味甘平,滋補虛損,治療風痹病。
野鴨,性味甘涼,能補益脾腎,祛除風濕,利水消腫,殺蟲,清熱,開胃促進消化。治療各種瘡瘍、癲癇等症。病後虛弱者食用有益,肥碩且喙如鴨的野鴨較佳,冬季食用最佳。
鸊鷉(刁鴨、油鴨),性味甘平,能健脾開胃。
雁,性味甘平,解毒祛風。但多吃容易動氣,君子不宜多食,因其陰陽升降,生長消亡之理與道家思想相悖。道家視其為天厭。
天鵝,性味甘平,醃製或燒烤食用,能利臟腑。
鷺鷥,性味鹹涼。燒熟後食用,能解魚蝦毒。鷺鷥蛋類似鴨蛋,但略尖,顏色較青,有些地方的人會將其混入鴨蛋中售賣。鷺鷥蛋氣味腥冷,不宜多吃。
貓頭鷹,性味甘溫,能補益虛勞,殺蟲,辟邪,開胃消食,治療噎食、驚悸。治療瘧疾、癲癇、惡瘡、鼠瘻等症。燒烤食用味道鮮美,古人珍視之物,《莊子》中「見彈而求鴞炙」便是記載。病後及體弱、勞瘵者最宜食用,但孕婦忌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