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孟英

《隨息居飲食譜》~ 毛羽類 (4)

回本書目錄

毛羽類 (4)

1. 毛羽類

中虛久瀉,豬肚一枚,入蒜煮糜,杵爛,丸梧桐子大,每米飲下三十丸。

虛弱遺精,豬肚一枚,入帶心連衣紅蓮子煮糜,杵丸桐子大,每淡鹽湯下三十丸。

豬腸,甘寒潤腸,止小便數,去下焦風熱,療痢、痔、便血、脫肛。治淨煨糜食。外感不清、脾虛瀉滑者均忌。

腸風臟毒,血痢不已,脫肛出血,並以豬大腸入槐花末令滿,縛定,以醋煮爛,搗丸梧子大,每二十丸,米飲下。

豬脬,甘鹹涼。炙食,治夢中遺溺。

豬脊髓,甘平。補髓養陰,治骨蒸勞熱,帶濁遺精。宜為衰老之饌。

豬血,鹹平。行血殺蟲,余病皆忌。

豬蹄爪,甘鹹平。填腎精而健腰腳,滋胃液以滑皮膚,長肌肉可愈漏瘍,助血脈能充乳汁。較肉尤補,煮化易凝。宜忌與肉同,老母豬者勝。

婦人無乳及乳癰、發背初起,並以母豬蹄一雙,通草同煮食,並飲其汁。

硇砂損陰,豬蹄一隻,浮萍三兩,煮汁漬之,冷即出,以粉傅之。

豬乳,甘鹹涼。初生小兒飲之,無驚癇、痘疹之患;大人飲之,可斷酒。

狗肉(廣南名曰地羊。),本草云:味酸溫。中其毒者,杏仁解之。孕婦食之,令子無聲。時病後食之必死。道家謂之地厭。

羊肉,甘溫暖中,補氣滋營,御風寒,生肌健力,利胎產,愈疝止疼。肥大而嫩、易熟不膻者良,秋冬尤美。與海參、蘆菔、筍、慄同煨,皆益人。加胡桃煮則不膻。多食動氣生熱。不可同南瓜食,令人壅氣發病。時感前後、瘧痢、疳疸、脹滿、顛狂、哮嗽、霍亂諸病,及痧痘瘡疥初愈,均忌。新產後,僅宜飲汁,勿遽食肉。

產後虛羸,腹痛覺冷,自汗帶下,或乳少,或惡露久不已,均用羊肉切治如常,煮糜食之。兼治虛冷勞傷,虛寒久瘧。

羊脂,甘溫潤燥,治勞痢,澤肌膚,補胃耐飢,御風寒,療痿痹,殺蟲治癬,利產舒筋。多食滯濕釀痰。外感不清、痰火內盛者均忌。

婦人陰脫、赤丹如疥,並煎羊脂塗。

發背初起,羊脂切片,冷水浸貼,熱即易之。

誤吞針鐵,多食羊脂則自下。

羊腦,甘溫。治風寒入腦,頭疼久不愈者良。多食發風生熱。余病皆忌。

羊骨髓,甘溫,潤五臟,充液,補諸虛,調養營陰,滑利經脈,卻風化毒,填髓耐飢,衰老相宜,外感咸忌。

羊血,鹹平,生飲止諸血,解諸毒,治崩衄及死胎不下,產後血悶欲絕,胎衣不落,並誤吞一切金石、草木、蜈蚣、水蛭者,均宜熱服即瘳。熟食但能止血,患腸風痔血者宜之。

羊脊骨,甘溫補腎,利督強腰。脛骨磨銅,頭骨消鐵。

羸老胃弱,羊脊骨一具,捶碎,熬取濃汁,煮粥常食。

腎虛腰痛,羊脊骨一具捶碎,熬取濃汁,和鹽料食。

膏淋、虛濁、虛利,羊脊骨煅研末,米飲湯下二錢。

白話文:

毛羽類

久病體虛導致腹瀉:取豬肚一個,加入大蒜煮成粥,搗爛後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用米湯送服三十丸。

體虛遺精:取豬肚一個,加入帶心帶衣的紅蓮子煮成粥,搗爛後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用淡鹽湯送服三十丸。

豬腸性味甘寒,具有潤腸、止尿頻、去除下焦風熱、治療痢疾、痔瘡、便血、脫肛等功效。將豬腸清洗乾淨後煨成粥食用。但外感風寒或脾虛腹瀉者忌用。

腸風(腸道炎症)、臟毒(腸道感染)導致的便血不止、脫肛出血:取豬大腸,加入槐花末填滿,紮緊後用醋煮爛,搗爛後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二十丸,米湯送服。

豬膀胱性味甘鹹涼,烘烤後食用,可以治療夢遺尿床。

豬脊髓性味甘平,具有補髓養陰的功效,可以治療骨蒸勞熱、遺精帶濁。適合老年人食用。

豬血性味鹹平,具有行血殺蟲的功效,其他疾病忌用。

豬蹄爪性味甘鹹平,可以滋補腎精、強健腰腳、滋養胃液、潤澤皮膚、增強肌肉、治療漏瘍、促進血液循環、增加乳汁分泌。其滋補效果比豬肉更好,煮熟後容易凝固。建議不要與豬肉同食,母豬的豬蹄效果最佳。

婦女無乳或患有乳癰、發背初期:用母豬蹄一對,與通草一起煮食,並飲用湯汁。

硇砂(一種礦物藥)損傷陰液:取豬蹄一隻,浮萍三兩,煮成汁液,將患處浸泡其中,冷卻後取出,再敷以粉末。

豬奶性味甘鹹涼。新生兒飲用可以預防驚癇、痘疹;成人飲用可以戒酒。

狗肉(廣南地區稱之為地羊)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其味酸溫。若中毒,可用杏仁解毒。孕婦食用會導致胎兒啞啞,病後食用則會致命。道家稱之為地厭。

羊肉性味甘溫,具有溫中補氣、滋養營血、禦寒、生肌健力、促進胎產、治療疝氣止痛等功效。肥厚鮮嫩、易熟不膻的羊肉最佳,秋冬季節尤佳。與海參、蘿蔔、筍、栗子一起煨食,都有益處。加入核桃一起煮可以去除膻味。但過量食用會導致動氣生熱。不可與南瓜同食,會導致氣滯脹滿發病。感冒前後、瘧疾、疳積、黃疸、腹脹、精神錯亂、哮喘、霍亂等疾病,以及痧痘瘡疥痊癒初期,均應忌食。產後僅宜飲用羊肉湯,不宜立即食用羊肉。

產後體虛、腹痛畏寒、自汗帶下、乳汁不足、惡露不盡等症狀:將羊肉切碎,按照常規方法煮成粥食用。也可用於治療虛寒勞傷、虛寒久瘧。

羊脂性味甘溫,具有潤燥、治療痢疾、滋潤皮膚、補益胃氣、耐飢餓、禦寒、治療痿痹、殺蟲治癬、促進分娩、舒筋活絡等功效。但過量食用會導致濕滯痰濁。外感風寒、痰火內盛者忌用。

婦女陰道脫垂、患有紅斑,可煎煮羊脂塗抹。

發背初期,將羊脂切片,用冷水浸泡後敷貼,感覺發熱就立即更換。

誤吞針鐵,多食用羊脂可以使其自行排出。

羊腦性味甘溫,可以治療風寒入腦、頭痛久治不愈等症狀。但過量食用會導致頭痛、發熱。其他疾病忌用。

羊骨髓性味甘溫,具有潤澤五臟、補充體液、補益虛損、調養陰液、通利經脈、化解毒邪、填補髓液、耐飢餓等功效,適合老年人食用。外感風寒者忌用。

羊血性味鹹平,生飲可以止血解毒,治療崩漏、鼻衄以及死胎不下、產後血暈欲絕、胎盤不下等症狀,也可用於誤吞金石、草木、蜈蚣、水蛭等中毒者,熱服即可見效。熟食則僅能止血,腸風痔血者宜用。

羊脊骨性味甘溫,具有補腎、強腰功效。脛骨可以磨制銅器,頭骨可以消解鐵鏽。

體弱年老胃弱者,取羊脊骨一具,捶碎,熬取濃汁,煮粥經常食用。

腎虛腰痛者,取羊脊骨一具捶碎,熬取濃汁,加鹽調味食用。

膏淋(精液混濁)、遺精、尿頻:將羊脊骨煅燒研磨成粉末,每次用米湯或開水送服二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