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孟英

《隨息居飲食譜》~ 果食類 (8)

回本書目錄

果食類 (8)

1. 果食類

(蓮子心也),苦涼。斂液止汗,清熱養神,止血固精,所謂能靖君相火邪也。

勞心吐血,蓮心七枚,糯米二十一粒為末,酒下。

心動精遺,蓮心一錢研末,入辰砂一分,淡鹽湯下。

蓮鬚,苦澀。治遺精失血。

蓮花,貼天泡瘡。以一瓣書人字於上,吞之,可催生。研末酒服方寸匕,治跌打嘔血。白者蒸露,清心、滌暑、涼營。千葉小瓣者,鮮服壯陽。

蓮房(蓮蓬殼也),破血,亦能止血。酒煮服,治胎衣不下。水煎飲,解野蕈毒。

杆,通氣舒筋,升津止渴。霜後採者,清熱止盜汗,行水愈崩淋。

葉,功用與房略同。其色青,其象震,故能升發膽中清氣以達脾氣,凡脾虛氣陷而為便瀉不運者,可佐入培中之劑,如荷米煎之類是也。古方荷葉燒飯,即是此義。蓋燒飯即煮飯,後人拘泥字面,不解方言,入火燒焦,全失清芳氣味矣。凡上焦邪盛,治宜清降者,切不可用。

東垣清震湯之謬,章杏云已力辨其非。試察其能治痘瘡倒陷,則章氏之言益信,《痘疹論》云:痘瘡倒陷,若由風寒外襲,竅閉血凝,漸變黑色,身痛肢厥者,溫肌散邪,則氣行而痘自起也。用霜後荷葉貼水紫背者,炙乾,白直殭蠶炒去絲,等分為末,每服五分,溫酒或芫荽湯調下。蓋荷葉能升發陽氣,散瘀血,留好血:殭蠶能解結滯之氣故也。

此藥平和易得,而活人甚多,勝於人牙、龍腦多矣。名南金散。

陽水浮腫,敗荷葉燒存性研,每二錢,米飲下,日三。

諸般癰腫,荷葉蒂不拘多少,煎湯淋洗,拭乾,以飛過寒水石,同臘豬脂塗之,能拔毒止痛。

孕婦傷寒,大熱煩渴,恐傷胎氣,嫩卷荷葉焙乾五錢,蚌粉減半,共研,每三錢,新汲水入蜜調服,並塗腹上。名罩胎散。

胎動已見黃水,乾荷蒂一枚,炙研,糯米淘汁一鐘調下。

赤白痢,荷葉煅研,每二錢,糖湯下。

脫肛,貼水荷葉焙研,酒服三錢,並以荷葉盛末坐之。

赤遊火丹,新生荷葉杵爛,入鹽塗。

陰腫痛癢,荷葉、浮萍、蛇床,煎湯日洗。

漆瘡,乾荷葉煎湯洗。

刀斧傷,荷葉煅研傅。

遍身風癘,荷葉三十張,石灰一斗,淋汁合煮漬之,半日乃出,數日一作。

芡實(一名雞頭),甘平補氣,益腎固精,耐飢渴,治二便不禁,強腰膝,止崩淋帶濁。必蒸煮極熟,枚齒細咀,使津液流通,始為得法。鮮者鹽水帶殼煮而剝食亦良;乾者可為粉作糕,煮粥代糧,亦入藥劑,惟能滯氣,多食難消。禁忌與蓮子同。其莖嫩時可茹,能清虛熱。根可煮食,祲歲濟飢。葉一張,(須囫圇者。)煎湯服,治胞衣不下。

菱芰,鮮者甘涼,析酲清熱,多食損陽助濕,胃寒脾弱人忌之。老者風乾,肉反轉嫩。熟者甘平,充飢代谷,亦可澄粉,補氣厚腸。多食滯氣,胸腹痞脹者忌之。芡花向日,菱花向月,故芡暖而菱寒。鏡號菱花,謂女人容貌如月也。

白話文:

果食類

蓮子心味苦性涼,能收斂體液止汗,清熱養神,止血固精,能平息相火邪熱。

勞心吐血:用蓮子心七枚、糯米二十一粒磨成粉末,酒送服。

心悸遺精:用蓮子心一錢研成粉末,加入辰砂一分,淡鹽湯送服。

蓮鬚味苦澀,能治療遺精、失血。

蓮花可貼敷天泡瘡。取一片蓮花瓣,在上面寫上“人”字後吞服,可催生;研磨成粉末,酒送服方寸匕(約3克),能治療跌打嘔血。白色的蓮花蒸取花露,能清心、消暑、清涼營氣;千葉小瓣的鮮蓮花能壯陽。

蓮蓬殼能破血,也能止血。用酒煮後服用,能治療胎衣不下;水煎服,能解野蕈毒。

蓮藕莖能通氣舒筋,生津止渴。霜後採收的蓮藕莖能清熱止盜汗,利水消腫,治療崩漏、淋病。

蓮葉的功效與蓮蓬殼大致相同。蓮葉呈青色,屬木,形似震卦,故能升發膽經的清氣以達脾氣,凡脾虛氣陷導致大便稀溏、運化失調者,可用於健脾的藥劑中,如荷葉米粥等。古代用荷葉包飯,也是這個道理。後人拘泥於字面意思,不懂古語,將荷葉燒焦,完全失去了清香之氣。凡是上焦邪氣盛,需要清降治療的,絕對不能使用。

東垣李東垣的清震湯謬誤,章杏雲已詳細辨析其錯誤。試觀察其能治療痘瘡倒陷,則章氏之言更加可信,《痘疹論》記載:痘瘡倒陷,如果由風寒外襲,毛孔閉塞,血液凝滯,逐漸變黑,身體疼痛,四肢厥冷者,應溫煦肌膚,散發邪氣,則氣血運行,痘疹自然會發出來。用霜後採收的荷葉貼在紫背上,烘乾,與炒去絲的白僵蠶等分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五分,溫酒或芫荽湯調服。荷葉能升發陽氣,散瘀血,留存好的血液;僵蠶能解開阻塞的氣機。

此藥平和易得,而救治的人很多,功效勝過人牙、龍腦麝香等貴重藥物。命名為南金散。

陽水浮腫:將敗壞的荷葉燒成灰,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,米湯送服,一日三次。

各種癰腫:取蓮葉蒂多少不限,煎湯清洗患處,拭乾,再用飛過的寒水石與臘豬脂混合塗抹,能拔毒止痛。

孕婦傷寒,大熱煩渴,恐傷胎氣:將嫩卷荷葉焙乾五錢,蚌粉減半,研磨混合,每次服用三錢,用新汲水加蜂蜜調服,並塗抹於腹部。命名為罩胎散。

胎動已見黃水:取乾蓮葉蒂一枚,炙烤研磨,用糯米淘米水一盅調服。

赤白痢疾:將蓮葉煅燒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,糖湯送服。

脫肛:將貼水荷葉焙乾研磨成粉,酒送服三錢,並用荷葉盛放藥末,坐於其上。

赤遊丹毒:將新鮮的蓮葉搗爛,加鹽塗抹。

陰部腫痛瘙癢:用蓮葉、浮萍、蛇床子煎湯,每日清洗。

漆瘡:用乾蓮葉煎湯清洗。

刀斧傷:將蓮葉煅燒研磨成粉,敷於傷口。

全身風濕瘙癢:用蓮葉三十張,石灰一斗,取汁混合煮沸,浸泡患處半日,數日重複一次。

芡實(又名雞頭),味甘性平,能補氣,益腎固精,耐飢渴,治療二便失禁,強腰膝,止崩漏、淋病、帶下、濁涕。必須蒸煮至極熟,細細咀嚼,使津液流通,才能發揮其功效。鮮芡實可用鹽水煮熟後剝殼食用;乾芡實可磨成粉做成糕點,煮粥充飢,也可入藥,但容易滯氣,多吃難消化。禁忌與蓮子同食。芡實莖嫩時可以食用,能清虛熱;芡實根可以煮食,荒年可以充飢。一片芡實葉(必須是完整的),煎湯服用,能治療胎衣不下。

菱角,鮮菱角味甘性涼,能醒酒、清熱,但多吃會損傷陽氣,助長濕邪,胃寒脾虛者忌食。風乾後的菱角,肉反而更嫩。熟菱角味甘性平,能充飢代糧,也可磨成粉,能補氣,健脾胃。但多吃容易滯氣,胸腹痞脹者忌食。芡實花向日,菱角花向月,所以芡實溫暖而菱角寒涼。古人稱菱角為“鏡號菱花”,意思是說女人的容貌像月亮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