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孟英

《隨息居飲食譜》~ 果食類 (6)

回本書目錄

果食類 (6)

1. 果食類

癰堅如石,不作膿,橡斗子用醋於青石上磨汁塗,干則易,自平。

荔枝,甘溫而香。通神益智,填精充液,闢臭止疼,滋心營,養肝血。果中美品,鮮者尤佳,以核小肉厚而純甜者勝。多食發熱、動血、損齒,凡上焦有火者忌之。

食之而醉者,即以其殼煎湯,或蜜湯解之。

痘瘡不發,荔枝肉浸酒飲,並食之,忌生冷。

諸疔,荔枝肉、白梅肉各三個,搗餅貼之,根即出。

龍眼(一名桂圓,俗呼圓眼),甘溫。補心氣,定志安神,益脾陰,滋營充液。果中神品,老弱宜之,以核小、肉厚、味純甘者良。然不易化,宜煎汁飲。外感未清,內有鬱火,飲停氣滯,脹滿不飢諸候均忌。

玉靈膏(一名代參膏),自剝好龍眼肉,盛竹筒式瓷碗內,每肉一兩,入白洋糖一錢,素體多火者再入西洋參片如糖之數。碗口冪以絲綿一層,日日於飯鍋上蒸之,蒸到百次。凡衰羸老弱,別無痰火、便滑之病者,每以開水瀹服一匙,大補氣血,力勝參、耆。產婦臨盆服之尤妙。

核,研末,名驪珠散,傅刀刃、跌打諸傷,立能止血定痛,愈後無瘢。

殼,研細,治湯火傷。焚之闢蛇。

橄欖(一名青果),酸甘平。開胃生津,化痰滌濁,除煩止渴,涼膽息驚,清利咽喉,解魚、酒、野蕈毒。鹽藏藥制,功用良多。點茶亦佳。以香嫩多汁者勝。

河豚、魚鱉諸毒,諸魚骨鯁,橄欖搗汁,或煎濃湯飲。無橄欖,以核研末,或磨汁服。

下疳,橄欖燒存性研,油調敷,兼治耳足凍瘡。

稀痘,橄欖核常磨濃如糊,頻與小兒服之。

欖仁,甘平潤肺,解毒殺蟲,稀痘,制魚腥,塗唇吻燥痛。小兒及病後,宜以為果餌。

,甘溫潤肺,止嗽化痰,開胃殺蟲,滑腸消穀。可生啖,可入素羹。豬脂炒,皮自脫。以細而殼薄者佳。多食助火,熱嗽非宜。

腸胃諸蟲患,每晨食榧肉七枚,以愈為度。

海松子,甘平潤燥,補氣充飢,養液息風,耐飢溫胃,通腸闢濁,下氣香身,最益老人,果中仙品,宜餚宜餡,服食所珍。

檳榔,苦甘溫澀。下氣消痰,闢瘴殺蟲,析酲化食,除脹泄滿,宣滯破堅,定痛和中,通腸逐水。制肥甘之毒,膏粱家宜之。尖長質較軟,色紫而香,俗呼棗兒檳榔者良。且能堅齒,解口氣。惟虛弱人及淡泊家忌食。

枳椇(一名雞距子),甘平潤燥,止渴除煩,利大小腸,專解酒毒。多食發蛔蟲。

無花果,甘寒清熱,療痔潤腸,上利咽喉,中寒忌食。

蒲桃,甘平補氣,滋腎液,益肝陰,養胃耐飢,御風寒,強筋骨,通淋逐水,止渴安胎,種類甚多,北產大而多液、味純甜者良,無核者更勝,可干可釀。枸杞同功。

胎上衝心,蒲桃煎湯飲,無則用藤葉亦可。

白話文:

[果食類]

癰疽堅硬如石,不化膿,可用橡斗子磨成汁用醋調和後塗抹,乾燥後再塗,如此反覆,腫塊自然會消退。

荔枝,甘甜溫熱且芳香。能通利神經、益智增慧、填補精氣、滋養體液、去除臭味、止痛,滋養心血、養護肝血。是果品中的上品,鮮食者最佳,以核小肉厚、味道純甜者為佳。但多吃容易發熱、動血、損壞牙齒,凡屬上焦有火的人不宜食用。

食用荔枝過多而醉酒者,可用荔枝殼煎湯或用蜂蜜水解酒。

痘瘡不發時,可用荔枝肉浸酒飲用,並同時食用荔枝肉,但應忌食生冷食物。

各種疔瘡,可用荔枝肉、白梅肉各三個,搗碎成餅狀貼敷,疔瘡根部就會自然脫出。

龍眼(一名桂圓,俗稱圓眼),甘甜溫熱。能補益心氣、安定心志、安神寧心、益補脾陰、滋養營氣、充盈體液。是果品中的珍品,老弱者尤其適合食用,以核小、肉厚、味道純甘者為佳。但龍眼不易消化,宜煎汁飲用。外感風寒未愈、內有鬱火、飲停積滯、腹部脹滿不飢等症狀者均應忌食。

玉靈膏(一名代參膏):將剝好的龍眼肉放入竹筒狀的瓷碗中,每碗龍眼肉一兩,加入白砂糖一錢,體質偏熱者再加入西洋參片與砂糖等量。碗口蓋上薄薄一層絲綿,每天放在飯鍋上蒸,蒸一百次。凡體質衰弱、年老體虛,且無痰火、便溏等病症者,每次用開水沖服一匙,能大補氣血,功效勝過人參、黃耆。產婦臨盆服用尤佳。

龍眼核研磨成粉,稱為驪珠散,可敷於刀傷、跌打損傷處,能迅速止血止痛,癒後不留疤痕。

龍眼殼研磨成細粉,可治療湯火灼傷。焚燒龍眼殼可驅趕蛇蟲。

橄欖(一名青果),酸甘平性。能開胃生津、化痰止咳、消除煩躁、止渴、清肝瀉火、鎮靜安神、清利咽喉,解魚、酒、野蕈毒。鹽藏或藥物炮製後,功效更多。點茶也佳。以香氣濃郁、肉質細嫩、多汁者為佳。

河豚、魚鱉等毒物中毒,或魚骨卡喉,可用橄欖搗汁或煎濃湯服用。沒有橄欖時,可用橄欖核研磨成粉或磨汁服用。

下疳(生殖器潰瘍),可用橄欖燒成灰,研磨成粉,用油調和後敷患處,也可治療耳、足凍瘡。

痘瘡稀少,可用橄欖核常磨成糊狀,頻頻給小孩服用。

欖仁,甘平,能潤肺、解毒殺蟲。痘瘡稀少時,可用欖仁制魚腥味,也可塗抹於嘴唇乾裂疼痛處。小兒及病後之人,宜用欖仁作果品食用。

榧子,甘溫,能潤肺、止咳化痰、開胃、殺蟲、通便、消食。可生食,也可放入素菜羹中。用豬油炒後,果皮會自動脫落。以果實細小、殼薄者為佳。多吃易助火,熱咳者不宜食用。

腸胃有蟲患,每天早晨食用榧子肉七枚,直至痊癒為止。

海松子,甘平,能潤燥、補氣、充飢、養陰、息風、耐飢、溫胃、通便、去濁、降氣、芳香肌膚,最益於老人,是果品中的上品,可做菜餚或餡料,是珍貴的食品。

檳榔,苦甘溫澀。能下氣、消痰、驅瘴、殺蟲、醒酒、助消化、除脹滿、消積、破堅、止痛、和胃、通便、利水。能解肥甘厚味之毒,膏粱人家宜食。以果實尖長、質地較軟、顏色紫紅且帶有香氣,俗稱棗兒檳榔者為佳。還能堅固牙齒,去除口臭。但虛弱之人及飲食清淡者不宜食用。

枳椇(一名雞距子),甘平,能潤燥、止渴、除煩、通利大腸小腸,專門解酒毒。但多吃易生蛔蟲。

無花果,甘寒,能清熱、治療痔瘡、潤腸,能利咽喉,但脾胃虛寒者忌食。

蒲桃,甘平,能補氣、滋養腎陰、益補肝陰、養胃、耐飢、禦寒、強筋骨、通淋、利水、止渴、安胎,種類繁多,北方產的大而多汁、味道純甜者為佳,無核者更佳,可曬乾或釀酒。枸杞與其功效相似。

胎動不安衝擊心臟,可用蒲桃煎湯服用,如無蒲桃,可用蒲桃藤葉代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