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隨息居飲食譜》~ 蔬食類 (6)
蔬食類 (6)
1. 蔬食類
絲瓜(一名天羅),甘涼。清熱解毒,安胎,行乳調營,補陽通絡,殺蟲理疝,消腫化痰。嫩者為餚,宜葷宜素。老者入藥,能補能通,化濕除黃,息風止血。
痘瘡不快,初出或未出,多者令少,少者令稀,老絲瓜近蒂三寸,連皮燒存性研,砂糖湯調下。
喉痹,絲瓜搗汁灌之。
癰疽不斂,絲瓜搗汁頻抹。
酒痢,或便血腹痛,或肛門患痔,乾絲瓜煅存性,研,酒服二錢。兼治乳汁不通,經阻氣痛,腰痛,疝痛,酒積,黃疸等病。
化痰止嗽,絲瓜煅存性研末,棗肉丸彈子大,每一丸酒下。
風熱牙痛,絲瓜一條,以鹽擦過,煅存性,研,頻擦。兼治腮腫,水調敷。
小兒浮腫,絲瓜、燈心、蔥白等分,煎濃汁服,並洗。
葉,嫩時可茹。絞汁服,治痧穢腹痛。性能消暑解毒,挼貼疔腫甚妙。
蟲癬,侵晨採帶露絲瓜葉七片,逐片擦七下,忌雞魚發物。
睪丸偏墜,絲瓜葉煅存性三錢,雞子殼燒灰二錢,同研,溫酒下。
湯火傷,搗絲瓜葉敷。
苦瓜(一名錦荔枝),青則苦寒滌熱,明目清心,可醬可醃。鮮時燒肉,先瀹去苦味,雖盛夏而肉汁能凝,中寒者勿食。熟則色赤,味甘性平,養血滋肝,潤脾補腎。
菜瓜(一名越瓜,一名梢瓜),生食甘寒,醒酒滌熱。糖醃充果,醯醬為菹,皆可久藏。病目者忌。
黃瓜(一名胡瓜,《隨園食單》誤作王瓜),生食甘寒,清熱利水。可菹可饌,兼蓏蔬之用。而發風動熱,天行病後,疳、瘧、瀉、痢、腳氣、瘡疥、產後、痧痘皆忌之。
喉腫、眼痛,老黃瓜一條,上開一小孔去瓤,入芒硝令滿,懸陰處,待硝透出,刮下吹點。
杖瘡、湯火傷,五月五日,掐黃瓜入瓶內,封掛檐下,取水掃之。
南瓜,早收者嫩,可充饌,甘溫耐飢,同羊肉食則壅氣;晚收者甘涼,補中益氣,蒸食味同番藷,既可代糧救荒,亦可和粉作餅餌。蜜漬充果食。凡時病、疳、瘧、疸、痢、脹滿、腳氣、痞悶、產後、痧痞皆忌之。
解鴉片毒,生南瓜搗汁頻灌。
戒鴉片癮,宜用南瓜蒸熟多食,永無後患。
火藥傷人,生南瓜搗敷,並治湯火傷。
槍子入肉,南瓜瓤傅之即出。晚收南瓜,浸鹽滷中備用,亦良。
胎氣不固,南瓜蒂煅存性研,糯米湯下。
虛勞內熱,秋後將南瓜藤齊根剪斷,插瓶內取汁服。
芋,煮熟甘滑利胎,補虛滌垢,可葷可素,亦可充糧。消渴宜餐,脹滿勿食。生嚼治絞腸痧;搗塗癰瘍初起;丸服散瘰癧,並奏奇功。煮汁洗膩衣,色白如玉;搗葉罨毒箭及蛇、蟲傷。
筍(竹萌也),甘涼舒郁,降濁升清,開膈消痰。味冠素食。種類不一,以深泥未出土而肉厚色白,味重軟糯,純甘者良。可入葷餚,亦可鹽煮,烘乾為臘,久藏致遠。出處甚繁,以天目早園為勝。小兒勿食,恐其咀嚼不細,最難克化也。毛竹筍,味尤重,必現掘而肥大極嫩,墮地即碎者佳。葷素皆宜,但能發病,諸病後、產後均忌之。閩人造為漉筍,以貨遠方,極嫩者勝。煮去劣味,始可入饌。產處州者較優,惟山中盛夏之鞭筍,嚴寒之冬筍,味雖鮮美,與病無妨。
白話文:
蔬食類
絲瓜,又名天羅,味甘性涼。具有清熱解毒、安胎、通乳、補益氣血、通絡、殺蟲、治疝氣、消腫化痰的功效。嫩絲瓜可作菜餚,葷素皆宜;老絲瓜入藥,能補益身體、通暢經絡,化濕除黃疸,平息風邪、止血。
痘瘡發病不順利,剛開始長或尚未長出,數量多則使其減少,數量少則使其稀疏,可用老絲瓜近蒂三寸處連皮燒成灰研磨,用砂糖水送服。
喉嚨腫痛,可將絲瓜搗汁灌服。
癰疽不易癒合,可用絲瓜搗汁反覆塗抹。
酒痢、便血腹痛或肛門患痔瘡,可將乾絲瓜煅燒成灰研磨,用酒送服二錢。還能治療乳汁不通、經期阻塞疼痛、腰痛、疝氣痛、酒積、黃疸等疾病。
化痰止咳,可將絲瓜煅燒成灰研磨成粉末,用棗肉做成彈子大小的丸藥,每丸用酒送服。
風熱牙痛,取一根絲瓜,用鹽擦拭後煅燒成灰研磨,反覆塗擦患處。也能治療腮腺腫脹,用水調和後敷貼。
小兒浮腫,可用絲瓜、燈心草、蔥白等分量煎煮濃汁服用,並用藥汁清洗患處。
絲瓜葉,嫩時可食用。絞汁服用,可治療痧氣引起的腹痛。具有消暑解毒的功效,揉搓後貼敷疔瘡腫毒效果甚佳。
蟲癬,清晨採集帶露水的絲瓜葉七片,每片擦拭七下,忌食雞肉、魚類及發物。
睪丸下垂,可用絲瓜葉煅燒成灰三錢,雞蛋殼燒成灰二錢,研磨後用溫酒送服。
湯火燙傷,將絲瓜葉搗碎敷於患處。
苦瓜,又名錦荔枝,青色時味苦性寒,能清熱解暑,明目清心,可製作醬菜或醃製。鮮苦瓜炒肉,需先焯水去除苦味,即使盛夏,肉汁也能凝固,體虛怕冷者不宜食用。成熟的苦瓜呈紅色,味甘性平,能養血滋肝,潤脾補腎。
菜瓜,又名越瓜、梢瓜,生食味甘性寒,能醒酒解熱。可製成糖醃菜或酸醬菜,皆可長期保存。患有眼疾者忌食。
黃瓜,又名胡瓜(《隨園食單》誤作王瓜),生食味甘性寒,能清熱利水。可製成醬菜或菜餚,兼具瓜果蔬菜的功效。但容易引起風寒、動火,患有流行病後、疳積、瘧疾、瀉痢、腳氣、瘡疥、產後、痧痘者均忌食。
喉嚨腫痛、眼睛疼痛,可用一根老黃瓜,在上面開個小孔去除瓜瓤,放入芒硝至滿,懸掛陰涼處,待芒硝滲透出來後,刮下吹入患處。
杖瘡、湯火燙傷,可在五月五日掐取黃瓜放入瓶中密封,掛在屋簷下,取其滲出的水清洗患處。
南瓜,早收的南瓜較嫩,可作菜餚,味甘性溫,能耐飢餓,但與羊肉同食容易導致氣滯;晚收的南瓜味甘性涼,能補中益氣,蒸熟後味道如同番薯,既可充當糧食救荒,也可與麵粉混合製作餅食,蜜漬後可作果食。患有各種時疫、疳積、瘧疾、黃疸、痢疾、腹脹、腳氣、痞悶、產後、痧症者均忌食。
解鴉片毒,可用生南瓜搗汁反覆灌服。
戒除鴉片癮,宜食用蒸熟的南瓜,多食可避免後患。
火藥傷人,可用生南瓜搗碎敷於患處,也能治療湯火燙傷。
槍子進入肉體,可用南瓜瓤敷在傷口上,即可取出槍子。晚收的南瓜,浸泡在鹽水中備用,效果也很好。
胎氣不固,可用南瓜蒂煅燒成灰研磨,用糯米湯送服。
虛勞內熱,秋季將南瓜藤從根部剪斷,插在瓶中取汁服用。
芋頭,煮熟後味甘滑潤,能利胎、補虛、去垢,葷素皆宜,也可充當糧食。患有消渴症者宜食用,腹脹者忌食。生芋頭嚼碎可治療絞腸痧;搗碎塗抹可治療癰瘍初期;製成丸藥服用可治療瘰癧,皆有奇效。煮芋頭的水可清洗油膩衣物,使其潔白如玉;搗碎的芋頭葉可敷貼毒箭、蛇蟲咬傷處。
竹筍,味甘性涼,能舒肝解鬱,降濁升清,開膈消痰,味道鮮美。種類繁多,以深埋泥土中尚未出土、肉厚色白、味重軟糯、甘甜者為佳。可加入葷菜中烹飪,也可鹽煮、烘乾製成臘筍長期保存。產地眾多,天目山早春筍最佳。小兒不宜食用,因為咀嚼不細,不易消化。毛竹筍味道更濃郁,必須現挖,肥大且極其嫩,落地即碎者最佳。葷素皆宜,但容易引起疾病,病後及產後均忌食。福建人製作的漉筍遠銷各地,極嫩的漉筍最佳。煮去苦味後方可食用。處州所產竹筍較好,但山中盛夏的鞭筍和嚴寒的冬筍,雖然味道鮮美,但對疾病沒有妨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