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孟英

《隨息居飲食譜》~ 蔬食類 (5)

回本書目錄

蔬食類 (5)

1. 蔬食類

香蕈,甘平開胃,治溲濁不禁。包邊圓嫩者佳。俗名香菰。痧痘後、產後、病後忌之,性能動風故也。

蘑菰,甘涼。味極鮮美,葷素皆宜。開胃化痰,嫩而無砂者勝。多食發風動氣,諸病人皆忌之。

鮮蕈(一名土菌),甘寒開胃,蔬中異味。以寒露時松花落地所生者,無毒,最佳。葷素皆宜。病人均忌。或洗淨瀝乾,以麻油或茶油沸過,入秋油浸收,久藏不壞。設莫辨良毒,切勿輕嘗。中其毒者,以地漿、金汁解之。

茭白(一名菰筍,一名茭筍),甘寒。清濕熱,利二便,解酒毒,已癩瘍,止煩渴、熱淋,除鼻皺、目黃。以杭州田種肥大純白者良。精滑、便瀉者勿食。

(一名落蘇),甘涼活血,止痛消癰,殺蟲已瘧,(故一名草鱉甲。)消腫寬腸。治傳屍勞、瘕疝諸病。便滑者忌之。種類不一,以細長深紫,嫩而子少者勝。葷素皆宜,亦可醃曬為脯。秋後者微毒,病人勿食。

婦人血黃,老茄竹刀切片,陰乾為末,溫酒下二錢。

腸風下血,經霜茄子連蒂,燒存性研,每日空心酒服二錢匕。

㿉疝、胎疝,雙蒂茄懸房門上,出入視之,茄蔫所患亦蔫,茄干亦干矣。又法:雙茄懸門上,每日抱兒視之二三次,釘針於上,十餘日消矣。

磕傷青腫,老黃茄極大者,切如指厚,新瓦焙研,溫酒服二錢匕,臥一宿,了無痕跡。

熱毒瘡腫,生茄一枚,割去二分,去瓤二分,似罐子形,合患處即消。如已出膿,再用取瘳。

喉痹,糟茄或醬茄,細嚼咽汁。

乳裂,老茄裂開者,陰乾,燒存性,研,水調塗。

瓠𤬛(亦作壺盧,俗作葫蘆,一名瓠瓜,俗呼蒲蘆),甘涼清熱,行水通腸。治五淋,消腫脹。其嫩葉亦可茹。故《詩》云:「幡幡瓠葉,採之烹之」也。種類不一,味甘者嫩時皆可食。苦者名瓠瓜,入藥用。老則皆可為器。

冬瓜(一名白瓜),甘平清熱,養胃生津,滌穢除煩,消癰行水。治脹滿、瀉痢、霍亂,解魚酒等毒。諸病不忌,葷素咸宜。惟冷食則滑腸耳!以搭棚所種,瓜不著地,皮色純青、多毛、味純甘而不酸者良。

諸般渴痢,煮冬瓜食之,並飲其汁。亦治水腫,消暑濕。若孕婦常食,澤胎化毒,令兒無病。與蘆菔同功。

發背,冬瓜截去頭,合瘡上,瓜爛,截去再合,以愈為度。已潰者合之,亦能漸斂。

練(瓜瓤也。),甘平。絞汁服,止消渴,治淋,解熱毒,洗面澡身去䵟𪒟,令人白皙。

子(古方所用瓜子,皆冬瓜子也。),甘平潤肺,化痰濁,治腸癰。

皮,甘平祛風熱,治皮膚浮腫,跌撲諸傷。

葉,清暑。治瘧痢、泄瀉,止渴,療蜂螫、惡瘡。

藤,秋後齊根截斷,插瓶中,取汁服,治肺熱、痰火、內癰諸證良。

白話文:

蔬食類

香蕈: 味甘性平,能開胃,治療小便混濁不禁。菌蓋邊緣圓潤飽滿者最佳,俗稱香菰。痧痘、產後、病後皆忌食,因其能動風。

蘑菰: 味甘性涼,味道鮮美,葷素皆宜。能開胃化痰,嫩而沒有沙粒者為上品。但多吃會引起風氣,各種病人皆應忌食。

鮮蕈: (又名土菌)味甘性寒,能開胃,是蔬菜中少有的美味。寒露時節松花落地後生長的鮮蕈無毒,品質最佳,葷素皆宜。但病人均應忌食。可以清洗瀝乾後,用麻油或茶油煮沸,再放入秋油浸泡,可長期保存。若無法辨別其是否有毒,切勿輕易食用。中毒者可用地漿、金汁解毒。

茭白: (又名菰筍、茭筍)味甘性寒,能清熱利濕,通利二便,解酒毒,治療癩瘡,止煩渴、熱淋,去除鼻樑上的皺紋、眼黃。杭州田地種植的,肥大純白者最佳。大便稀溏者忌食。

茄: (又名落蘇)味甘性涼,能活血止痛,消腫解毒,殺蟲治瘧疾(故又名草鱉甲),消腫通便。治療傳屍勞、瘕疝等疾病。大便稀溏者忌食。茄子的種類很多,細長深紫、幼嫩且籽少的為上品。葷素皆宜,也可醃製或曬乾做成菜脯。秋後茄略帶毒性,病人不宜食用。

婦人血色發黃,可用老茄子切片陰乾研磨成粉,用溫酒送服二錢。

腸風下血,可用經霜的茄子連蒂燒成灰研磨,每日空腹用酒送服二錢。

瘕疝、胎疝,可將帶雙蒂的茄子懸掛在門上,出入時觀看,茄子蔫了,病症也會減輕;茄子乾了,病症也會痊癒。另一方法是將雙蒂茄子懸掛門上,每日抱孩子觀看二三次,並在茄子上釘針,十餘日即可痊癒。

磕傷青腫,可用特大的老黃茄子切成手指厚的片,用新瓦焙乾研磨,溫酒送服二錢,臥床一宿,腫痛即可消失。

熱毒瘡腫,可用生茄子一個,削去二分之一的皮,挖去二分之一的瓤,做成像罐子一樣的形狀,敷在患處即可消腫。如果已經化膿,則繼續使用直到痊癒。

喉嚨腫痛,可用糟漬茄子或醬漬茄子細嚼咽下汁液。

乳頭破裂,可用老茄子裂開的部分陰乾,燒成灰研磨,用水調和塗抹。

瓠𤬛: (亦作壺盧,俗稱葫蘆,又名瓠瓜,俗稱蒲蘆)味甘性涼,能清熱利水,通利腸道。治療五種淋症,消除腫脹。其嫩葉也可食用。《詩經》云:「幡幡瓠葉,採之烹之」便是指它。種類繁多,味甘者嫩時皆可食用;味苦者名為瓠瓜,入藥使用;老熟後皆可製作器皿。

冬瓜: (又名白瓜)味甘性平,能清熱養胃,生津止渴,消除穢濁,去除煩悶,消腫利水。治療脹滿、瀉痢、霍亂,解魚肉酒毒等。各種病人皆可食用,葷素皆宜。只是冷食會滑腸。搭棚種植,瓜不著地,皮色純青、多毛,味道甘甜而不酸者為佳。

各種渴痢,可煮冬瓜食用,並飲用其汁液。也可治療水腫,消除暑濕。孕婦常食,能滋養胎兒,解毒,使嬰兒健康少病,與蘿蔔功效相似。

發背,可用冬瓜切去頭部,合在瘡口上,待冬瓜腐爛後,再切去腐爛部分,繼續敷用直到痊癒。已經潰爛者也可敷用,能漸漸收斂。

練: (瓜瓤)味甘性平,絞汁服用,能止渴,治療淋症,解熱毒,用其汁液洗臉洗澡,能去除雀斑,使皮膚白皙。

子: (古方所用瓜子,皆指冬瓜子)味甘性平,能潤肺化痰,治療腸癰。

皮: 味甘性平,能祛風熱,治療皮膚浮腫,跌打損傷。

葉: 能清暑,治療瘧疾、痢疾、泄瀉,止渴,治療蜂螫、惡瘡。

藤: 秋後齊根截斷,插在瓶中,取其汁液服用,治療肺熱、痰火、內癰等症效果良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