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隨息居飲食譜》~ 蔬食類 (3)
蔬食類 (3)
1. 蔬食類
守山糧:用堅實蘆菔,(不拘白赤。)洗淨蒸熟,俟半乾搗爛,再以糯米舂白,浸透蒸飯,搗如糊,二物等分合杵勻,泥竹壁上,待其自干,愈久愈堅,不蛀不爛。如遇兵荒,鑿下掌大一塊,可煮成稀粥一大鍋,食之耐飢。或做成土坯式砌牆亦可。有心有力者,不可不知之。
反胃噎食、沙石諸淋、噤口痢疾、腸風下血,蜜炙蘆菔,細嚼,任意食之。
肺痿咳血,蘆菔和羊肉或𩺀魚,頻煮食。
消渴,蘆菔煮豬肉頻食,或搗汁和米煮粥食亦可。
渾身浮腫及濕熱腹脹,出了子蘆菔,(名地骷髏。)煎濃飲。
葉,辛苦。瀹過可鮮茹,可醃食,可曬乾久藏。或生菜掛干,俟蘆菔罷時洗淨,浸去苦味,切碎,和米煮飯,儉鄉雖有年亦爾,不僅為救荒之食也。若於立冬日,採而露之,任其雨淋日曬,雪壓風吹,至立春前一日,入甕封藏。如不燥透,收懸屋內,俟極干入甕。凡一切喉證、時行瘟疫、斑疹瘧痢、水土不服、飲食停滯、痞滿疳疸、脹瀉、腳氣、痧毒諸病,洗淨濃煎,服之並效。
子,入藥,治痰嗽、齁喘、氣鼓、頭風、溺閉及誤服補劑。
胡蘆菔(皮肉皆紅,亦名紅蘆菔,然有皮肉皆黃者),辛甘溫。下氣寬腸。氣微燥,雖可充食,別無功用。
羊角菜,苦辛甘溫。下氣。病人忌食,能動風也。煎湯可洗痔瘡,搗罨風濕痹痛。
菠薐(亦名菠菜),甘辛溫。開胸膈,通腸胃,潤燥活血。大便澀滯及患痔人,宜食之。根味尤美,秋種者良。驚蟄後不宜食,病人忌之。
菾菜(亦名甜菜),甘苦涼。清火祛風,殺蟲解毒,滌垢濁,稀痘瘡,止帶調經,通淋治痢。婦人、小兒尤宜食之。老者良。先用清水煮去苦味,(其湯浣衣,最去油垢。)然後再煮食之。或云:即古之葵菜也。
莧,甘涼。補氣清熱,明目滑胎,利大小腸。種類不一,以肥而柔嫩者良。痧脹、滑瀉者忌之,尤忌與鱉同食。
蛇、蜂、蜈蚣螫,搗莧汁服,渣敷患處。
徐靈胎云:嘗見一人頭風痛甚,兩目皆盲,遍求良醫不效,有鄉人教用十字路口及人家屋腳邊野莧菜,煎湯注壺內,塞住壺嘴,以雙目就壺熏之,日漸見光,竟得復明。愚按:本草莧通九竅,其實主青盲明目。而莧字從見,益嘆古聖取義之精。
同蒿(一名蓬蒿,亦呼蒿菜),甘辛涼。清心養胃,利腑化痰。葷素咸定。大葉者勝。
芹,甘涼清胃,滌熱祛風,利口齒、咽喉、頭目,治崩帶、淋濁、諸黃。白嫩者良。煮勿太熟。旱芹味遜,性味略同。
薺,甘平明目,養胃和肝,治痢闢蟲。病人可食。
姜,辛熱散風寒,溫中去痰濕,止嘔定痛,消脹殺蟲。治陰冷諸疴,殺鳥獸、鱗介、穢惡之毒。可醬漬,可糖醃。多食、久食,耗液傷營。病非風寒外感、寒濕內蓄,而內熱陰虛、目疾、喉患、血證、瘡瘍,嘔瀉有火,暑熱時瘧,熱哮火喘,胎產、痧脹及時病後、痧痘後,均忌之。
白話文:
[蔬食類]
**守山糧:**將堅硬的蘿蔔(白色或紅色皆可)洗淨蒸熟,等到半乾時搗爛。再將糯米舂至潔白,浸泡後蒸成飯,搗成糊狀。蘿蔔泥和糯米糊各半,混合均勻後,用泥土在竹筒內壁塗抹成型,待其自然乾燥,時間越久越堅固,不會腐爛生蟲。遇到戰亂荒年,鑿取巴掌大小的一塊,即可煮成一大鍋稀粥食用,可以充飢。或者也可以做成像土坯一樣砌牆。有心有力的人,不可不知此法。
蘿蔔的其它用途:
- **反胃、噎食、沙石淋、噤口痢疾、腸風下血:**將蘿蔔蜜炙後,細嚼慢慢食用,可隨意食用。
- **肺痿咳血:**將蘿蔔與羊肉或鱖魚一起燉煮,經常食用。
- **消渴:**將蘿蔔與豬肉一起燉煮經常食用,或將蘿蔔搗成汁液和米一起煮粥食用。
- **渾身浮腫及濕熱腹脹:**使用出苔的蘿蔔(俗稱地骷髏),煎濃汁飲用。
- **蘿蔔葉:**蘿蔔葉味苦辛。煮熟後可以鮮食,可以醃製,也可以曬乾儲藏。或者將蘿蔔葉生曬乾,等到蘿蔔收穫後,洗淨浸泡去除苦味,切碎與米一起煮飯,即使在貧瘠的鄉村也能度過飢荒,不只是救荒的食物而已。如果在立冬日採摘蘿蔔葉,讓其經受風吹雨打日曬雪壓,直到立春前一天,放入甕中密封保存。如果沒有曬乾透,就懸掛在屋內,等到完全乾燥後再放入甕中。凡是一切喉嚨疾病、流行瘟疫、斑疹傷寒、水土不服、飲食積滯、痞滿疳疸、腹脹瀉痢、腳氣、痧毒等疾病,洗淨蘿蔔葉煎濃汁服用,都有效。
- **蘿蔔子:**入藥,治療痰嗽、齁喘、氣脹、頭痛、小便不通以及誤服補藥等。
胡蘿蔔:(皮肉皆紅,也叫紅蘿蔔,也有皮肉皆黃的),性味辛甘溫,能下氣寬腸。氣味微燥,雖然可以食用,但沒有其他特殊功效。
**羊角菜:**性味苦辛甘溫,能下氣。病人忌食,容易動風。煎湯可以清洗痔瘡,搗碎外敷可以治療風濕痹痛。
**菠菜:**性味甘辛溫,能開胸膈,通腸胃,潤燥活血。大便乾燥和患有痔瘡的人,適合食用。根部味道更佳,秋季種植的菠菜更好。驚蟄後不宜食用,病人忌食。
**菾菜(甜菜):**性味甘苦涼,能清熱解毒,殺蟲解毒,滌除污垢,治療痘瘡,止帶調經,通淋治痢。婦人和小孩尤其適合食用。老菾菜更好。先用清水煮去除苦味(煮過的菜湯可以洗衣服,最能去除油垢),然後再煮食。有人說:這就是古代的葵菜。
**莧菜:**性味甘涼,能補氣清熱,明目滑胎,利大小腸。種類很多,以肥厚柔嫩者為佳。痧脹、腹瀉者忌食,尤其忌與鱉肉同食。
-
**蛇、蜂、蜈蚣咬傷:**搗碎莧菜汁服用,渣滓敷在患處。
-
**徐靈胎記載:**曾見一人頭痛劇烈,雙目失明,遍尋名醫無效,有鄉人教他用十字路口和人家屋腳邊的野莧菜煎湯,注入壺中,塞住壺嘴,用雙眼熏壺口,每天都能看見一點光,最終恢復了光明。愚按:本草書中記載莧菜能通九竅,其實主要功效是治療青盲目疾。而「莧」字從「見」,更令人讚歎古人取字的精妙。
**蓬蒿(同蒿):**性味甘辛涼,能清心養胃,利腑化痰。葷素皆宜。大葉的更好。
**芹菜:**性味甘涼,能清胃、滌熱、祛風,利口齒、咽喉、頭目,治療崩漏、帶下、淋濁、黃疸等症。白嫩的更好。煮的時候不要太熟。旱芹菜味道較差,但性味大致相同。
**薺菜:**性味甘平,能明目、養胃和肝,治療痢疾、驅除蟲患。病人可以食用。
**生薑:**性味辛熱,能散風寒,溫中去痰濕,止嘔定痛,消脹殺蟲。治療陰冷諸疾,殺死鳥獸、魚蝦等動物的毒素。可以製作成醬漬,也可以糖醃。多吃或長期食用,會耗傷體液,損傷元氣。如果不是風寒外感、寒濕內蓄,而是內熱陰虛、目疾、喉嚨疾病、出血症、瘡瘍、嘔瀉帶火、暑熱時瘧疾、熱哮火喘、孕產婦、痧脹以及疾病恢復期、出痘後,都應忌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