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孟英

《隨息居飲食譜》~ 蔬食類 (2)

回本書目錄

蔬食類 (2)

1. 蔬食類

遊風丹毒,婦人乳吹,並以油菜搗敷。兼可煎洗諸瘡。

芫荽(本名胡荽),辛溫。散寒,辟邪解穢,殺蟲止痛,下氣通腸,殺魚腥,發痘疹。多食損目,凡病忌之。子,性味略同。

上七品,二氏以為葷菜,謂其損性靈也。

痘證不達,胡荽二兩切碎,以酒二大盞煎沸沃之,蓋定,勿令泄氣,候冷去滓,微微含噴,從項背至足令遍,勿噀頭面。按《直指方》云:痘症不快,用此噴之,以辟惡氣。床帳上下左右,皆宜掛之,以御天癸淫佚、寒濕諸氣,一應穢惡,所不可無。然惟兒體虛寒,天時陰冷,噴之故妙。

若兒壯實,及春夏晴暖,陽氣發越之時,用之助虐,以火益火,胃中熱熾,毒血聚蓄,則必變黑陷也。不可不慎!今人治痘疹,不辨證之寒熱、時之冷暖,輒用芫荽子入藥者,誤人多矣。

,辛甘而溫。御風濕,根味尤美;補元陽,利肺豁痰,和中通竅,醃食更勝。開胃性平。以冬收細葉無毛、青翠而嫩者良。一名雪裡蕻,晴日刈之,晾至乾癟,洗淨,每百斤以燥鹽五斤,壓實醃之。數日後,松缸一伏時,俾滷得浸漬;如滷少,泡鹽湯候冷加入,仍壓實。一月後開缸,分裝壇甕,逐壇均以滷灌滿浸為法,設滷不敷,仍以冷鹽湯加之,緊封壇口,久食不壞,生熟皆宜,可為常饌。若將醃透之菜于晴燥時,一日曬極干,密裝干潔壇內,陳久愈佳,香能開胃,最益病人。用時切食,葷素皆宜。以之燒肉,雖盛暑不壞。或切碎醃裝小壇,毋庸滷浸,但須築實密封,尤堪藏久。醃芥滷煮食物,味甚鮮美。若壇盛埋土中,久則清澈如水,為肺癰、喉證神藥。春芥發風動氣,亦可醃食,病人忌之。

白芥子研末,水調如糊,以紙密封半時,可作食料。辛熱爽胃,殺魚腥、生冷之毒。多食動火,內熱者忌之。入藥治痰在脅下及皮裡膜外者。

(一名白菜,以其莖色白也。亦有帶青色者,然本豐莖闊,迥非油菜),甘平養胃,解渴生津。葷素咸宜,蔬中美品。種類不一,冬末最佳。醃食曬乾,並如上法,諸病不忌。喻氏嘗曰:白飯青蔬,養生妙法,肉食者鄙,何可與言?鮮者滑腸,不可冷食。

黃矮菜(一作黃芽菜。),甘平養胃,葷素皆宜,雪後更佳,但宜鮮食。北產更美,味勝珍羞,亦可為菹,諸病不忌。

蕪菁(即蔓菁,一名九英菘,一名諸葛菜。一種根如蘆菔者,名大頭菜,向產北地,今嘉興亦種之),醃食鹹甘,下氣開胃,析酲消食,葷素皆宜,肥嫩者勝,諸病無忌。其子入藥,明目養肝。

蘆菔(俗名蘿蔔),生者辛甘涼。(有去皮即不辛者,有皮味亦不辛,生啖勝於梨者,特少耳。)潤肺化痰,祛風滌熱。治肺痿吐衄,咳嗽失音,塗打撲、湯火傷,救煙燻欲死,噤口毒痢,二便不通,痰中類風,咽喉諸病。解酒毒、煤毒、(並搗汁飲。)面毒、(一名來服,)言來(麰之所服也。俗作萊菔。)茄子毒。消豆腐積,殺魚腥氣。熟者甘溫,下氣和中,補脾運食。生津液,御風寒,肥健人,已帶濁,澤胎養血,百病皆宜。四季有之,可充糧食。故《膳夫經》云:貧窶之家,與鹽飯偕行,號為三白,不僅為蔬中聖品已。種類甚多,以堅實無筋、皮光肉脆者勝。葷餚素饌,無不宜之。亦可醃曬作臘,醬製為脯。

白話文:

蔬食類

油菜可以搗爛敷治遊風丹毒、婦女乳房腫痛。煎煮後也可清洗各種瘡瘍。

芫荽(又名胡荽),性味辛溫,具有散寒、辟邪解穢、殺蟲止痛、下氣通腸、去除魚腥味、發痘疹等功效。但多吃會損傷眼睛,各種疾病患者都應忌食。芫荽籽的性味與芫荽相近。

古人將上述七種蔬菜列為葷菜,認為它們會損傷人的元氣。

痘症病情發展緩慢時,可用芫荽二兩切碎,加兩大杯酒煎煮沸騰後趁熱噴灑在患兒身上,蓋好被子,防止散發熱氣,待冷卻後過濾掉渣滓,再輕輕含在口中噴灑,從頸項背部到腳部都要噴到,但不要噴到頭面部。《直指方》中記載:痘症發展緩慢時,用此法噴灑,可以去除邪氣。床帳及周圍都應懸掛芫荽,以抵禦天癸淫佚、寒濕等邪氣,以及一切污穢之氣。此法尤其適合體虛寒的兒童,以及陰冷的天氣使用。

但如果兒童體質強壯,或在春夏晴暖、陽氣旺盛的時候使用,則會加重病情,如同火上澆油,導致胃中熱盛,毒血積聚,使痘疹變黑凹陷,後果嚴重,需謹慎使用。現代人治療痘疹,不辨別寒熱虛實和季節冷暖,就濫用芫荽籽,誤導病人甚多。

芥菜,性味辛甘溫,可以預防風濕,根部尤其美味;具有補元陽、利肺豁痰、和中通竅的功效,醃製後更佳。開胃,性平。以冬季收穫的葉片細小、無毛、青翠嫩綠者為佳。又名雪裡蕻,晴天收割後晾曬至略微乾癟,洗淨後,每百斤加五斤乾鹽,壓實醃製。數日後,鬆開缸蓋一次,讓滷汁浸透蔬菜;如果滷汁不足,可加入冷鹽水,再壓實。一月後開缸,分裝壇甕,每壇都灌滿滷汁浸泡。如果滷汁不足,仍用冷鹽水添加,封緊壇口,久存不壞,生熟皆宜,可作為常備菜餚。如果將醃透的芥菜在晴好乾燥的天氣下曬乾,密封在乾燥清潔的壇內,存放越久越好,香味可以開胃,最益於病人。食用時切碎即可,葷素皆宜。用它燒肉,即使盛夏也不易腐敗。也可切碎後醃製在小壇中,不必加滷汁浸泡,只需壓實密封,也能長期保存。用醃芥菜的滷汁烹飪食物,味道非常鮮美。如果將壇子埋入土中,時間長了滷汁會清澈如水,是治療肺癰、喉嚨疾病的良藥。春天芥菜容易引起風邪,因此也應醃製食用,病人忌食。

白芥子研磨成粉末,用水調成糊狀,用紙密封半個小時,即可食用。性味辛熱,可以爽胃,殺滅魚腥和生冷食物的毒性。但多吃會動火,內熱者忌食。入藥可治療痰積在脅下和皮裡膜外的疾病。

菘菜(又名白菜,因其莖部顏色潔白而得名。也有帶青色的,但真正的菘菜莖粗葉闊,與油菜完全不同),性味甘平,具有養胃、解渴生津的功效。葷素皆宜,是蔬菜中的上品。種類繁多,冬末時節最佳。醃製曬乾的方法與芥菜相同,各種疾病患者均可食用。喻氏曾說:白米飯配青菜,是養生的妙法,肉食者粗鄙,怎能與之談論養生之道?鮮白菜滑腸,不可冷食。

黃矮菜(又名黃芽菜),性味甘平,具有養胃的功效,葷素皆宜,雪後更佳,宜鮮食。北方產的更好,味道勝過珍餚,也可醃製,各種疾病患者均可食用。

蕪菁(即蔓菁,又名九英菘,又名諸葛菜。有一種根部像蘿蔔的,名為大頭菜,原產於北方,現在嘉興也種植),醃製後鹹甘可口,具有下氣開胃、醒酒消食的功效,葷素皆宜,肥嫩者更佳,各種疾病患者均可食用。蕪菁子入藥,具有明目養肝的功效。

蘿蔔(俗名蘿蔔),生吃性味辛甘涼。(有些蘿蔔去皮後就不辛辣了,有些蘿蔔帶皮也並不辛辣,生吃味道比梨還好的,比較少見。)具有潤肺化痰、祛風清熱的功效。可以治療肺痿、吐血、鼻出血、咳嗽失聲、跌打損傷、湯火灼傷、煙燻中毒、噤口痢疾、大小便不通、痰飲咳嗽、咽喉等疾病。可以解酒毒、煤毒(搗碎後取汁飲用)、面毒(又名萊菔,是面粉中添加的毒素,也指麵食中毒)、茄子毒。可以消解豆腐積滯,去除魚腥味。煮熟後性味甘溫,具有下氣和中、健脾運食的功效。可以生津液,禦寒,使人肥壯,滋養潤澤,養血,百病皆宜。四季皆有,可以充當糧食。《膳夫經》中記載:貧困人家,蘿蔔與鹽飯一起食用,被稱為“三白”,不僅是蔬菜中的上品。種類繁多,以堅實無筋、皮光肉脆者為佳。無論是葷菜還是素菜,都非常搭配。也可醃製曬乾做成臘菜,或用醬汁製成菜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