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隨息居飲食譜》~ 穀食類 (4)
穀食類 (4)
1. 穀食類
綠豆皮,入藥,清風熱,去目翳,化斑疹,消腫脹。
綠豆粉,宜作糕餌素饌,食之清積熱,解酒食諸毒。新汲水調服,治霍亂轉筋,解砒石、野菌、燒酒及諸藥毒。
暑月痱瘡,綠豆粉、滑石和勻撲。
打撲損傷,綠豆粉炒紫色,新汲水調傅,以杉木皮縛定。杖瘡疼痛,綠豆粉炒研,雞子清和塗。
一切癰腫初起,綠豆粉炒黃黑色,牙皂一兩同研,米醋調傅,皮破者油調之。
外腎生瘡,綠豆粉、蚓糞等分研塗之。
蠶豆(以其熟於蠶時,故名蠶豆,一名佛豆),甘平。嫩時剝為蔬饌,味甚鮮美。老則煮食,可以代糧,炒食可以為餚。性主健脾快胃,浸以發芽,更不壅滯,亦可煮糜作糕餌。肆中磨細,攙入小粉,亦可燙皮搓索以混綠豆粉。
豌豆(粒圓如珠,《爾雅》名戎菽,《管子》作荏菽,《本草》名胡豆,《唐史》作畢豆,《遼志》作回回豆,俗呼淮豆,亦曰寒豆),甘平。煮食,和中生津,止渴下氣,通乳消脹。研末塗癰腫,擦面去䵟𪒟亦可作醬用。
豇豆,甘平。嫩時採莢為蔬,可葷可素。老則收子充食,宜餡宜糕。頗肖腎形,或有微補。
扁豆,甘平。嫩莢亦可為蔬,子以白者為勝。去皮煮食,補肺開胃,下氣止嘔,清暑生津,安胎去濕。治帶濁時痢,解魚酒藥毒。炒熟則溫,健脾止瀉。患瘧者忌之。
赤白帶下,白扁豆為末,米飲下,每服二錢。
毒藥傷胎,腹痛口噤,手強頭低,自汗,似乎中風,九死一生,人多不識,若作風治,必死無疑。生白扁豆末,米飲服方寸匕,或濃煎汁亦可。亦解輕粉毒,宜冷飲。
霍亂轉筋,生白扁豆末,冷水和,少入醋服,或以藤葉搗汁服。
砒石、諸鳥獸肉毒,生白扁豆末,冷水和服。
扁豆花,治痢疾崩帶,解諸藥毒。
刀豆,嫩莢可醬以為蔬,蜜以為果。子老入藥,甘平下氣,溫中止噦。
薯蕷(一名山藥),甘平。煮食補脾腎,調二便,強筋骨,豐肌體,闢霧露,清虛熱。既可充糧,亦堪入饌,不勞灌溉,廣種為宜。子名零餘子,功用相同。腫脹、氣滯諸病均忌。
噤口痢,山藥半生半炒,研末,米飲下二錢。
諸腫毒,山藥搗爛塗,即散。
甘藷(一名番薯,一名地瓜,亦名山薯),甘溫。煮食補脾胃,益氣力,御風寒,益顏色。種類不一,以皮赤、無筋、味純甘者良。亦可生啖。凡渡海注船者,不論生熟,食少許即安。磽瘠之地,種亦蕃滋,不勞培壅,大可救飢。切而蒸曬,久藏不壞。切碎同米煮粥食,味美益人。惟性大補,凡時疫、瘧痢、腫脹、便秘等證,皆忌之。
白話文:
穀食類
綠豆皮入藥,能清熱、去除眼翳、化解斑疹、消除腫脹。
綠豆粉可以製作糕點、餅餌等食物,食用能清熱解毒,解酒食中毒。用新汲的水調服,可以治療霍亂引起的抽筋,解砒石、毒蘑菇、燒酒以及其他藥物中毒。
夏天長痱子,可以用綠豆粉和滑石粉混合後塗抹。
跌打損傷,可以將綠豆粉炒至紫色,用新汲的水調和後敷在傷處,再用杉木皮固定。杖瘡疼痛,可以將綠豆粉炒熟研磨,再和雞蛋清混合塗抹。
一切癰腫初期,將綠豆粉炒至黃黑色,和一兩牙皂一起研磨,用米醋調和後敷在患處,如果皮膚破損,則用油調和。
外腎生瘡,可以用綠豆粉和蚓糞等量混合後研磨塗抹。
蠶豆(因為在蠶吐絲時成熟,故名蠶豆,也叫佛豆),味甘性平。嫩蠶豆剝殼後可以做蔬菜,味道鮮美;成熟的蠶豆可以煮熟食用,充當糧食;炒熟後可以做菜餚。蠶豆能健脾開胃,浸泡發芽後食用,更不容易造成腸胃脹氣,也可以煮成粥或做成糕點。磨成粉末後,可以摻入其他麵粉,也可以燙熟後搓成條狀,混合綠豆粉食用。
豌豆(形狀像珠子,《爾雅》稱作戎菽,《管子》稱作荏菽,《本草》稱作胡豆,《唐史》稱作畢豆,《遼志》稱作回回豆,俗稱淮豆,也叫寒豆),味甘性平。煮熟後食用,能和胃生津、止渴、降氣、通乳、消脹。研磨成粉末可以塗抹癰腫,擦臉可以去除粉刺,也可以製作醬料。
豇豆,味甘性平。嫩的豆莢可以作為蔬菜,葷素皆宜;成熟後收取豆子食用,適合做餡料或糕點。形狀像腎臟,略有補腎之效。
扁豆,味甘性平。嫩豆莢可以做蔬菜,白色扁豆最好。去皮煮熟食用,能補肺開胃、降氣止嘔、清暑生津、安胎去濕。能治療帶下、赤白痢,解魚、酒、藥物中毒。炒熟後性溫,能健脾止瀉。患瘧疾的人忌食。
赤白帶下,可以用白扁豆磨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,每次服用二錢。
毒藥傷及胎兒,出現腹痛、口噤、手強、頭低、自汗等症狀,如同中風,情況危急,很多人都不認識這種病症,如果按照中風治療,必死無疑。可用生白扁豆粉末,用米湯送服一匙,或用濃煎汁服用也可以。也能解輕粉(氯化汞)毒,宜冷飲。
霍亂引起的抽筋,可以用生白扁豆粉末,用冷水調和,少量加入醋服用,或用扁豆藤葉搗汁服用。
砒石、各種禽獸肉中毒,可以用生白扁豆粉末,用冷水調和服用。
扁豆花,可以治療痢疾、崩漏帶下,解各種藥物中毒。
刀豆,嫩豆莢可以做醬或當作蔬菜,也可以蜜漬做成蜜餞。成熟的豆子入藥,味甘性平,能降氣、溫中止嘔。
薯蕷(也叫山藥),味甘性平。煮熟後食用能補脾腎、調節大小便、強筋骨、豐肌體、驅除風寒濕邪、清虛熱。既可以當糧食,也可以做菜餚,不用灌溉就能廣泛種植。山藥的種子叫零餘子,功效相同。腫脹、氣滯等病症忌食。
噤口痢,可以用山藥一半生一半炒熟,研磨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二錢。
各種腫毒,可以用山藥搗爛後塗抹,就能消散。
甘藷(也叫番薯、地瓜、山薯),味甘性溫。煮熟後食用能補脾胃、益氣力、御風寒、美容養顏。種類很多,以皮紅、無筋、味道甘甜者為佳。也可以生吃。凡是乘船渡海的人,無論生熟,吃一點就能安心。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長茂盛,不用施肥就能大量收穫,可以救飢。切成片曬乾後可以長期保存。切碎後和米一起煮粥,味道鮮美,有益健康。但是它補益作用很強,所以患有時疫、瘧疾、痢疾、腫脹、便秘等病症的人忌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