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隨息居飲食譜》~ 跋 (2)
跋 (2)
1. 跋
春秋戰爭七十國,而顏淵、原憲之徒以陋巷終者,其時天下尚能容隱君子也。夫隱君子者,或高尚其事而隱,或功成身退而隱,或時不可為而隱,或不堪從政而隱,類皆有地以容其隱者也。否則,托跡於農、工、樵、賈、緇黃、末伎之流,以自食其力而隱。其途雖殊,其歸則同。
更或力不能為農、工、樵、賈、緇黃、末伎者,如留侯、鄴侯之隱於白雲鄉;劉、阮、陶、李之隱於醉鄉;司馬長卿以溫柔鄉隱;希夷先生以睡鄉隱,尤為隱中之尤著者也。吾友海昌王君,抱有用之才,無功名之志,操活人之術,而隱於布衣。此海豐張雨農司馬以為奇人,而吾鄉莊芝階中翰稱曰隱君子也。
余謂惟奇人斯能隱,王君身雖隱而名望日隆,邀遊公卿數十年,知劫運釀成,莫從挽救,飄然歸籍,貧無立錐,嘗著《歸硯錄》以見志。乃不數年,而遍地荊榛,硯田蕪穢,癡無所用,身亦難潛。君號半癡,而顏其室曰潛齋。今夏挈眷來此,米珠薪桂,並日而食,因纂《飲食譜》以攄懷,易字曰夢隱。
噫!顧仁術猶不能容於擾攘之世,而欲追步希夷,隱於睡鄉,以待承平之日哉!是譜以水始,以蝗終,寓意深矣。夢隱身嘗世味,如辨淄澠,豈治亂之理,果可徵之人事歟!初,省垣以重兵自衛,縻餉年餘,秋杪被圍,至六十餘日,升米三千,斤蔬七百,草根掘盡,餓斃者以數萬計;卒以兵潰城陷,死於鋒鏑及自殉者亦以萬計;其被擄與流轉而死者,又不可以數計。
千古名城,遂無噍類,蝗飛蔽天之禍,竟至是耶!嗚呼,慘矣!韓子云:食焉而怠,其事必有天殃,殃之及也,生民塗炭,可不痛哉!是書言近而旨遠,吾願後之覽者,無負其苦心焉。爰抒聞見,跋諸卷尾。
咸豐辛酉嘉平秀水呂大綱慎庵
白話文:
在春秋戰國時期,七十個國家中,像顏淵、原憲這類的人,他們在簡陋的小巷中度過一生,這說明當時社會還能容納那些選擇隱居的君子。這些隱居的君子,有的是因為追求高尚的事業而隱居,有的是在功成名就後選擇退隱,有的是因時勢不允許而隱居,有的是無法忍受政治的腐敗而隱居。他們都有地方可以讓他們隱居。或者,他們會選擇成為農夫、工匠、樵夫、商人、僧侶、道士、或是技藝人員,以此來養活自己,選擇隱居。雖然他們的路徑各異,但最終的目的都是相同的。
更有一些人,他們無法成為農夫、工匠、樵夫、商人、僧侶、道士、技藝人員,像是留侯、鄴侯他們選擇隱居在山林間;劉、阮、陶、李他們選擇隱居在醉鄉;司馬長卿選擇隱居在溫柔鄉;希夷先生選擇隱居在睡鄉,他們是隱居者中的代表人物。我的朋友海昌的王先生,他擁有才華,但沒有追求功名的心,他掌握救人一命的技能,選擇隱居在平民之中。海豐的張雨農認為他是個奇人,我鄉的莊芝階稱他為隱居的君子。
我認為,只有奇人才能隱居,王先生身體雖然隱居,但他的名聲越來越高,他遊歷公卿之家數十年,知道劫難即將降臨,無法挽救,於是飄然回到故鄉,家境貧困,無立錐之地,他曾經寫了一本《歸硯錄》來表達自己的意志。然而沒過幾年,到處都是荊棘,田園荒蕪,連硯臺都無法使用,隱居更是困難。他自號半癡,並將他的房間命名為潛齋。今年夏天,他帶著家人來到這裡,糧食和柴火都非常昂貴,他每天只能吃一頓飯,因此編纂了《飲食譜》來抒發心情,改名為夢隱。
唉!看來,即使是仁慈的技能,在這個動盪的世界裡也無法得到容納,想要跟隨希夷先生的腳步,隱居在睡鄉,等待和平的日子到來!這本書以水開頭,以蝗蟲結尾,寓意深刻。夢隱先生經歷了人間的酸甜苦辣,就像辨別淄澠一樣,難道治世和亂世的道理,真的可以從人際關係中看出嗎?起初,省城為了自衛,耗費了大量的軍餉,到了秋天,被圍困了六十多天,一升米要三千錢,一斤蔬菜要七百錢,草根都被挖光了,餓死的人數以萬計;最後,士兵潰散,城市陷落,死於戰火和自殺的人數以萬計;那些被抓走和流浪死亡的人,更是無法計算。
千年古城,竟然沒有倖存者,蝗蟲遮天蔽日的災難,竟然到了這種地步!唉,真是慘烈啊!韓愈說過:吃了食物卻不努力工作,必然會有天災,災難一旦降臨,百姓就會陷入絕境,真是讓人痛心啊!這本書言語淺顯,但寓意深遠,我希望後來讀這本書的人,不要辜負他的苦心。因此,我把我的所見所聞寫在書的最後面。
鹹豐辛酉嘉平秀水呂大綱慎庵]